地平线为什么选择“绑定车企共做自研芯片”?
撰文|张大川、编辑|禾子
特斯拉令人非常信服的一点就是其拥有芯片自研的能力。在各种平台上,马斯克或者其合作伙伴也经常拿自己的芯片和英伟达的芯片进行性能上的对比。从特斯拉自身来说,由于其坚持采用纯视觉的自动驾驶技术方案,因此其对芯片算力往往会有更高的要求。但是对于我们自主品牌车企来说,它们同样也拥有对于算力越来越高的需求。所以,拥有自己设计芯片的能力,一方面能够摆脱对于芯片厂家的极大 依赖,另外一方面,也可以通过设计那些专属的芯片,来和自己的自动驾驶软硬件系统进行更好的整合,以提升系统的整体表现。在自动驾驶正在逐渐成为影响消费者购车决定的关键要素的情况下,自研芯片的能力就显得愈发重要。
车企要牢牢掌握自己的命运
车企必然希望把很多核心零部件更希望将主导权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上。当前,我们的车企可以从英伟达、Mobileye以及高通这些美国芯片企业没有太多阻碍地购买到各类芯片,只要这些企业能够从芯片代工厂预定到足够的产能。不过这些芯片价格不菲,我们的自主品牌车企基本没有太大的话语权。而对于自动驾驶系统来说,AI芯片的作用不言而喻。无论是视觉感知系统做得再好,亦或是算法代码写得再好,如果没有一个强大算力的芯片,其实都是零。包括地平线、黑芝麻这样的国内芯片设计公司的崛起,其实背后也有国内车企扶持的结果。更多的选择,意味着供应链安全可以得到保证的同时,也可以在和美国芯片公司谈判时手头握有更多的筹码。
从性能上来看,特斯拉自己研发的自动驾驶专属芯片,在算力上胜过同时代的英伟达芯片不少。因此,设计专属芯片,拥有更大的算力成为不少车企梦寐以求的事情。只不过国内车企研发自动驾驶专属芯片的需求虽然很大,但是在研发能力上层次不齐,或者说很多企业根本没有自研芯片的能力。而即便想自研芯片,也面临不小的挑战。一方面,芯片设计成本较高,且存在不小的失败可能,动辄数以亿计的投入对于如今资金方面捉襟见肘的车企来说绝对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另外一方面是国内芯片相关领域的领军人才比较少,也就是说要招揽到富有芯片设计经验的人才也很苦难你。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像地平线这样的芯片设计企业,能够向车企授权一部分的芯片IP,其实是能够大大加速车企自己芯片研发的进程。
地平线亟需做大自己业务
作为国内芯片设计领域的龙头公司,地平线曾经多次总结过自己的三种商业模式和路径:基于AI时代的新摩尔定律,打造好用的芯片;搭建开源的车载操作系统;向车企授权芯片IP,帮助车企打造芯片。正如上文所说,地平线已经成为国内不少车企或者tier 1零部件供应商的合作伙伴。在完成了前两项使命之后,将目光投向帮车企打造芯片,成为一件水到渠成之事。
从商业逻辑来看,通过相关IP的授权并帮助车企设计芯片,无疑是一个新的生财之道。当前,对于地平线这样的初创公司来说,寻找到一个合适的时机IPO上市是一个阶段性的战略目标。如果想要在IPO上市时获得一个更高的估值,自身的盈利状态是一个重要的评判指标。而多了一个全新的且极具市场前景的业务,无疑可以让地平线拥有更强的自我造血的能力。毫不夸张地说,这种全新的模式,也有助于地平线将相关的车企客户牢牢绑定。毕竟通过一部分授权帮助车企有了自研芯片的能力,未来车企必然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升级,这就天然有了一定的排他性。虽然地平线可能会牺牲掉一部分的利润,但从整体来看,收益远远大于支出。
自研芯片绕不开国家整体的半导体芯片能力
不过对于国内车企来说,即便成功研发出了芯片之后,未来依然还有一个潜在的风险,就是和华为一样没有办法将相关的芯片制造出来。要攻克芯片代工,最不可或缺的就是光刻机。但是先进制程芯片所需的光刻机都被荷兰ASML公司牢牢掌控,而且已经进入了美国出口管制清单,包括中芯国际这样的公司能够买到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所以说,如果车企将来真的有可以在全球范围内抗衡特斯拉的产品力和品牌力的时候,那这家车企步华为之后程,被美国无端放入实体清单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大。一旦台积电、三星这样的芯片代工企业因为车企进入实体清单而无法提供芯片后,那华为不得不退出手机业务的先例值得每一家车企警惕。从长远来看,从整个国家安全角度来看,我们还是要发挥“两弹一星”精神,集中全国的力量来攻克光刻机的束缚。也只有那样,我们才能真正把半导体芯片产业的主导权控制在自己手里。
点评
和英伟达等国际主流的芯片企业相比,地平线以及国内其他芯片公司并没有技术上的领先优势。因此利用本土优势,和车企或者零部件供应商进行更加深入的合作,甚至帮助它们打造一部分设计芯片的能力,可能是当前一个非常好的商业模式。而利用相关合作带来的更为牢固的同盟关系以及得到的资金支持,地平线也可以用来持续研发自己的新一代产品,巩固并扩大自己的领先优势,而整车企业也可以提升自己的芯片设计能力,更好地和自己的软硬件系统进行深度融合,实现真正的双赢。
(本文系《禾颜阅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