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文化的探路者

观察    禾颜阅讯    7.69万就能以旧换新,全新一代捷途X70 PLUS再推捷途向上

7.69万就能以旧换新,全新一代捷途X70 PLUS再推捷途向上

微信号:HEYANYUECHE

7月29日,全新一代捷途X70 PLUS正式上市。共推出6个版本,官方指导价11.19-13.79万元。当以旧换新后的价格区间为宣布为7.69-10.29万元(含国家以旧换新补贴)时,现场一片欢呼声。

 

作为2018年才出世的车市后起之秀,捷途仅用了短短几年时间就成为日益内卷的车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成为“中国大七座SUV新标杆”。此次全新一代捷途X70 PLUS的上市,是捷途开启“旅行+”细分市场全新探索的又一次加码和升级,成为捷途汽车品牌向上的又一有力助推器。

技术为本,“捷途速度”成车市一道风景线

六年来,捷途X70系列已经收获了超74万用户的喜爱,更是助推造就了“65个月百万辆下线”的“捷途速度”。捷途面对车市深度调整、芯片危机、行业内卷等不利因素,一路逆势而上走到今天并非偶然,在基底层面,得益于奇瑞多年的技术积累,在营销层面,得益于捷途团队在不断洞查和学习中形成的以用户为核心的思维模式,如果说技术是奇瑞这个理工男的底气,那么,捷途则是奇瑞在这个底色上形成的用户思维突破。

 

“奇瑞集团二十七年的造车技术积累,是捷途取之不尽的宝藏。”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捷途品牌事业部常务副总经理代立宏在发布会上,借由奇瑞创业、捷途逆势向上的故事,阐释了工业发展的底层逻辑——长期主义。

捷途诞生和发展的六年,是传统汽车品牌格局重构、燃油车占比快速下降、市场环境剧变的六年。但捷途逆势而上,用成绩证明了长期主义在变革中的价值所在。作为品质新标杆,全新一代捷途X70 PLUS搭载的第四代鲲鹏动力1.5TGDI+7DCT全新动力组合,兼顾澎湃动力和高效能耗;徽城翘楚家族设计不仅打造出大气美观、精致典雅的内饰外观,还通过融入118种健康环保选材,24项“静音声学包”等技术,将家庭SUV的驾乘品质提升到了新的高度。

 

坚持技术为本,奇瑞“瑶光2025”战略5大技术领域、19大核心技术,为从燃油车出发的捷途提供了品类创新的基础和品牌向上的空间;坚持品质为先,从黑灯工厂到业内首个整车终身质保承诺,为捷途在“卷生卷死”的竞争中获得用户青睐;坚持“旅行+”战略,从场景和用户出发持续深耕,推动捷途完成从制造型向用户型的企业模式转型。

 

“在对待品质这件事上,捷途‘傻傻的’没有选择捷径。” 捷途品牌事业部营销中心总经理张纯伟在演讲中深情回顾了捷途和X70系 “没有过一天好日子”的六年。捷途X70系在上市之初便遭遇SUV市场大冷和新能源车型抢夺市场的激烈竞争。但依靠家庭旅行的精准定位和强悍的产品力,X70系逆势走强,不仅仅积累超74万辆的销量,更为后来的X90系、旅行者和山海系列车型积累了宝贵的市场口碑。

 

作为空间新标杆,全新一代捷途X70 PLUS拥有 4749/1900/1720mm的超大车身尺寸和2745mm超长轴距,为家庭用户带来媲美商务舱的宽敞车内空间体验;5/7座随心组合座椅,33处储物空间和62英寸超广角星际观景天窗,一次性满足旅行所需的内外空间需求。

作为安全新标杆,全新一代捷途X70 PLUS进一步强化安全底色,75%最高1500MPa热成型钢构成的“钢筋铁骨”和环绕式6安全气囊矩阵,组成应有尽有的被动安全守护;百公里仅36.5米的高性能制动系统,L2级智能驾驶辅助功能和540度全景影像组合,用扎实技术和可靠品质保证车辆主动安全的标准。

价值向上,“旅行+”生态圈升级

如今,捷途汽车已经与主流品牌站在了同一方竞技场上,在硬核的产品和技术展示区外,发布会现场还有一处“户外营地”,展现出人、车、自然之间的互动与连接,成为捷途“旅行+ ”战略的一个生动写照。

 

仅有好产品对车企来说远远不够,构建用户生态已成为众多车企的新课题。这正是捷途深刻洞查市场的核心所在。从“旅行+”战略出发的捷途,持续布局 “旅行+ ”生态,通过好物、潮改、权益、驿站等方式建立起了“旅行+”生态圈,并以触点、体验和分享为着力点,构建用户生态,与用户深度互动,一同踏上“向往的旅行”。

目前,捷途已联合145家生态联盟伙伴,全国100多个知名星级露营地为用户提供丰富的旅行权益和免费体验机会;发布G318最美公路权益,在G318沿途建设了151家捷途驿站;通过深度洞察用户需求,推出户外帐篷、多功能野餐椅、工兵铲、工具箱在内的多款旅行周边好物。

 

与此同时,捷途还正在全力进行数字化转型,打造集社交和智能服务功能为一体的捷途APP,构建面向全球超122万用户和4700万粉丝的用户生态。

 

目前,捷途已打造818粉丝节、捷途家宴、捷行军、“旅行+”公益等丰富的用户体验IP。其中,仅公益类活动已开展263场,参与人次超过6.1万人。捷途还正在强化用户连接,构建“100%直面用户、100%直连用户、100%用户评价”的三个100%工程,直面用户超过19万人,解决用户切实的问题超过9000例。

点评:

面对同样的大环境,捷途能凭借综合实力闯入上行通道,在逆境中勇夺市场份额。这与其精准的市场切入、以用户为核心的运作理念以及奇瑞的技术赋能都分不开。全新一代捷途X70 PLUS为满足这部分用户需求继续深耕燃油汽车,并进行持续技术迭代,让燃油车用户也享受高品质的出行用车生活。这同样是洞查用户和市场后的顺势而为。凭借对技术、品质、创新的长期主义,对“旅行+”这一细分场景的持续探索,捷途在红海中创造蓝海,将“新势力”变为“百万玩家”。六年成绩只是起点,全新一代捷途X70 PLUS将助推捷途走向更广阔的未来。

导语

记录汽车的时代记忆和社会表情

观察

  • 依靠宁王的滑板底盘,长安马自达能否咸鱼翻身?

    滑板底盘在汽车行业能否推进?这曾让不少相关企业折戟沉沙。目前来看,宁德时代有意将滑板底盘业务进行到底。昔非今比的长安马自达,能否助宁德时代圆梦?

    0 ¥ 0.00
  • 这些倒下的新势力,要想复活不容易!

    最近,国内多家陷入困境的新势力都传来一些好消息。哪吒开始偿还供应商欠款,极越和威马两家也迎来了一线曙光。这些车企能不能复活还有待观察,当下车市太卷,连一些曾经叱咤风云的车企,如今都度日如年,而这些根基很浅的新势力车企,要活下去是非常难的事情,最新消息是哪吒被申请破产审查。

    12 ¥ 0.00
  • 小米汽车处在风口浪尖上,雷军要静下心来

    大红大紫的小米汽车,虽然一度顺风顺水,但作为造车新手,总体上还是缺乏经验,成长过程中难免经历风浪。卷入一系列风波中的小米汽车,需要静下心来,思考未来如何能够健康成长。

    11 ¥ 0.00
  • 欧洲市场,有望成为奇瑞销量增长的新“发动机”

    根据欧洲媒体报道,奇瑞汽车即将接手一家德国大众汽车的工厂,为在德国当地生产奇瑞新推出的Lepas品牌做准备。在拥有了一座西班牙工厂的基础上,奇瑞如果能够在德国再落子一座工厂,无疑将有助其扩大在欧洲市场的版图。

    14 ¥ 0.00
  • Momenta VS 华为乾崑智驾,谁能在国内智驾宝座上加冕 ?

    近日, Moment在上海车展上宣布和多家车企的合作,完成了对国际一线主流车企的收割。与此同时,华为也在上海车展上发布了乾崑智驾ADS 4.0。作为国内两个智驾头部企业,Momenta和华为未来还会有一番激烈的缠斗,看谁能够坐上国内智驾“一哥”的宝座。

    24 ¥ 0.00
  • 鸿蒙智行,汽车隐形大佬

    鸿蒙智行携手上汽,表明华为找到了实体支撑的更强实力和发展空间,上汽也找到了智能科技的最强外援和无限可能。这种合作无疑具有示范性,带有引领性,属于强强携手,互为融合,资源叠加的规模响应,旨在远大目标,助力登上智能汽车新的巅峰。

    17 ¥ 0.00
  • 超级混动成为沃尔沃的优选,折中更安全

    新能源的路径应该是什么样,从来没有标准答案,因企业而异。从主机厂精准转型、平稳过渡的发展动机来看,顺应环境、适合自身的路线才有可能是短期内最优的路线。这是行业规律、市场法则折射出的造车真理,面对真理,绝大部分主机厂都需要在新能源席卷的背景下进行尝试,沃尔沃也在其中。

    0 ¥ 0.00
  • 四大科技企业相助,宝马谋求在智能化赛道突围

    面对新势力的进攻,宝马的日子并不好过,江湖地位被新能源后浪推翻,生长百年的庞大身躯,使其转变难度大。而进入调整期的宝马,期望在智能赛道站稳脚跟,以中国速度开启战略转型,通过深度绑定中国科技力量,在智能赛道构筑全新竞争壁垒。

    7 ¥ 0.00
  • 剑指宝马MINI的萤火虫,能否避免重蹈乐道的覆辙?

    近日,蔚来汽车子品牌萤火虫旗下的首款车型正式上市,起售价格为11.98万,这台定位为小型纯电车型在蔚来原先的豪华车阵营中似乎显得格格不入。而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称,这是有史以来最好、最安全的小车。这台面向全球市场的高端智能电动小车,能否满足蔚来汽车打开海外市场的预期?能否明显提升蔚来的销量?

    8 ¥ 0.00
  • 银河耀8上市拉升了什么?

    当下汽车需求正在趋于饱和,供大于求,内卷加剧已是不争的事实;汽车泛滥业已令人头痛,不仅涉及环保和转型,还有资源和人文,等等。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将汽车变得有意义,有价值,有文化,显然是个严肃的话题,也是挑战。我很赞成“不生产无聊的汽车”这句话,说明有人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而吉利银河耀8上市发布会讲究仪式感,更是将这一深度思考体现得淋漓尽致。

    5 ¥ 0.00
  • 日产汽车如何在华向新出发?

    目前,在电动化、智能化赛道上,跨国车企普遍处于下风。如何走出低谷重拾辉煌,在中国市场已深耕超过50年的日产汽车进行深度思考,并且审时度势制定新战略。大象能顺利转身吗?

    17 ¥ 0.00
  • 慢造车、拒绝噱头,北京现代“反向操作”能否破局?

    北京现代在国内市场可谓起起伏伏,有过高光,也经历过挣扎。汽车百年变局,智能化、电动化如洪水猛兽,对任何一家车企而言都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北现同样如此。只是留给北现的试错空间更少,无数人认为北现已经到了背水一战的节点。尽管如此,北现依然坚持求真务实的造车态度,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与行业盛行的“快造车”、“急交付”的模式相悖。

    15 ¥ 0.00

深度

禾颜阅讯

2024-07-30 1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