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文化的探路者

观察    深度    一场大雪下出扎心痛点:北国冬天或成新能源车禁区?

一场大雪下出扎心痛点:北国冬天或成新能源车禁区?

微信号:HEYANYUECHE

【导语:新能源是汽车产业的主要发展方向,政策层面得到大力扶植,各家厂商同样各显其能,在新能源领域倾注心力。汽车市场,特斯拉、比亚迪高手过招,精彩纷呈,众多名企群雄逐鹿,列国争霸。然而2020年的第一场雪,给白热化的战场迅速降了体温。北方地区,尤其是东北地区进入冬季以来,新能源汽车集体“趴窝”。低温环境严重降低了电池性能,从而导致续航里程大幅度下降。新的困惑伴随着寒流来袭,在寒冷地区,到底还能不能开新能源汽车?】

撰文|何   丛、编辑|禾   子

 

对于厂商来说,失去北方市场实在太可惜。对国家来说,只发展南方地区的新能源,国家的汽车和能源战略都会实施得不完整。然而摆在眼前,进入冬季以来,北方以及云南等高海拔地区,新能源汽车都遭遇了尴尬。低温导致电池性能下降,续航里程严重下降。为了勉强维持续航。驾驶员连空调都不敢开,只能在零下几十度的汽车里瑟瑟发抖。

 

一场大雪,北方的新能源汽车集体抛锚

清晨的阳光洒落,北方的新能源车主发动了车子,准备开车上班。然而,刚走出小区门口,就觉得有些不对劲,车辆的动力持续且迅速的下降。车主心存侥幸,觉得应该可以支持到公司。然而,现实总要比理想残酷一些。车在半路上耗尽电力,动弹不得。车主只得请一天假,叫拖车救援。此时此景之下,砸了这“祖宗”的心都有。这不是偶然事件,东北的新能源车主普遍面临这样的困局。

有车主介绍说:夏天时新买的新能源汽车,说是续航里程400公里。结果天一冷,里程减了一半,开空调再减一半。充满电只能跑100公里。当时销售说零下50度都没问题,实际情况是冬天不敢开车出门,因为担心开不回来。

北雪飘飘,燃油车主在车里享受着空调。这让新能源车主羡慕不已。因为开空调是件极为奢侈的事,电量本就不足,开空调会进一步导致续航里程下降。所以,取暖只能靠羽绒服。

车不能提供温暖,甚至开不到家,莫不是要买来当祖宗供着?如此的现状下,谁还敢买新能源汽车呢?

 

北方市场有多大

壮士断腕,放弃北方市场。这对于新能源车厂来说是非常痛苦的。国外来说,欧洲和北美同样有漫长的冬季,而这里是特斯拉等厂商的主要市场所在。国内而言,北方占据车市半壁江山,哪里是随便可以放弃的。而且,就算是车主在南方,买车时也希望可以驾着爱车驰骋大江南北,而不是存在先天短腿。

2018年,东北、西北、华北地区的汽车销量占比为国内市场的26.7%,哪个厂家敢于放弃26.7%的销量呢?何况,存在高寒焦虑的不止于此,还有西南、中西部的许多地方不一而足。这是摆在汽车厂商前的大块蛋糕,岂容放弃。

2019年以来,特斯拉国产Model 3、小鹏 P7、蔚来 ES6 以及比亚迪汉EV等高端新能源车的推出,一方面带动了新能源汽车整体产品力的提升,另一方面也拉动了消费者需求提升。乘联会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9月电动车高低两端强势增长趋势明显,特斯拉中国11329辆的销量位列新能源第三强,蔚来、小鹏、威马、合众、零跑等新势力车企表现优秀。在这样的形势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一部纲领性文件——《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以下简称《规划》)发布,《规划》提出,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要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

要实现这一目标,仅靠温暖地区显然很有难度。北方、西南等冬季寒冷地区需要承担起销售任务。

 

抗低温,新能源汽车继里程焦虑之后的痛点

新能源汽车的前进路上,依次摆放着三个路障。一是续航里程,二是配套设施,三是环境温度适应。2020年,在续航里程方面,各厂商都有重大突破。比亚迪的刀片电池更是在安全系数提升的前提下,将续航里程提升到600公里。新能源汽车已足以与传统动力汽车并驾齐驱。配套设施方面,在政策的鼓励下积极建设,虽然还不足以全面满足新能源车主的需要,但已经改变了充电难、维护难的局面。第三便是对过高和过低温度环境的适应。新能源汽车最佳运行环境温度是20-25摄氏度。电池本身是不耐低温的。低温和储电,本就是一对矛盾。

美国汽车协会(AAA)对宝马i3、雪佛兰Bolt、日产聆风、特斯拉Model S和大众e-Golf等电动汽车进行了低温测试,结果显示:温度下降到约零下6摄氏度时,电动车的平均行驶里程减少了41%。目前市面上在售的电动车电池技术主要分为两种,分别为三元聚合物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但无论哪种电池技术,面对低温环境时都存在电池性能的衰减;而且电池性能受温度影响是客观事实,只是多少的问题。

 

针对蓄电和低温的矛盾,科研人员和各家厂商也提出了一些办法。

 

2019年1月11日~1月13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19)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电动车辆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新能源汽车国家大数据联盟执行理事长孙逢春在会上分享以下观点:第一全气候动力电车及控制系统。第二轻量化。第三是高效低温的增焓温控技术。第四全气候的整车隔热保温系统。

 

业内人士提出:在整车厂方面,建议使用耐低温电池,做好电池保温工作,在电池充电时需预热,采用燃油辅助加热。目前国内汽车在这个问题上已经有了突破,采用高温变频的燃油辅助系统,保障电池在冬天处于最优的范围内工作,并且低油耗,省油。在电池厂方面,开发和提高其他低温动力电池体系性能,开发电池包加热技术和自加热应用技术。

 

放弃比执拗更显智慧

 

蔚来汽车表示:如果常年零下30度开长途不建议开电动汽车,利用少数极端环境来放大电动汽车的弱点并不客观,柴油车加电,是在东北这些无桩区域的有效措施。

江铃集团新能源汽车曾表示:E100车型是为南方地区消费者使用进行设计的,如果销售至北方地区,寒冷的气候等因素会引起消费者的极大抱怨。所以发出正式的文件通知,不向北方地区销售该车型。

寒冷地区使用新能源汽车,确实存在着技术瓶颈。在获得实质突破之前,投放过多精力并不是明智之举。

对于整车厂和电池厂而言,加紧研发,早日实现技术突破是解决问题的不二途径。另一方面,汽车厂商在制定战略布局时暂缓对寒冷地区的推广也是正理。如果试图用外围的办法解决根本问题,势必是不经济的。

点评

新能源汽车在最近几年发展迅猛,使人们忽略了新能源毕竟是新生事物这一现实。新生事物的发展壮大,总有许多关要过。里程焦虑、安全性、充电便捷度……,新能源汽车正在一步步过关斩将。至于对低温的适应,相信技术的突破也不会用太长的时间。现阶段,冷静制定寒冷地区的销售目标是明智的选择,毕竟,从理想走到现实,还有一段路要走。

 

(本文系《禾颜阅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导语

记录汽车的时代记忆和社会表情

观察

  • 尹同跃B站首秀:造车要有一颗UP心

    当奇瑞控股集团董事长尹同跃以UP主身份出现在B站镜头前时,弹幕瞬间被年轻的UP主们刷屏。这个曾经打造出国民神车QQ的品牌,正以一场跨次元的"文艺复兴",重新闯入年轻人的视野。在新能源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奇瑞掌门人这波贴近年轻人的 “车展秀” 别有一番深意。

    1 ¥ 0.00
  • 如何增加“含华量”?丰田为跨国车企打了个样

    在合资品牌高光的时刻,丰田很低调;在合资品牌集体遇到挑战时,丰田很勤奋,充分呈现出全球头号车企在不停赴考过程中强大的心理素质与综合能力。在全球汽车产业加速分化的今天,中国市场正以前所未有的创新速度重塑行业规则。从技术标准到消费需求,从产业链协同到移动出行模式,每一环节都在重新定义未来汽车的内涵。跨国车企如何应变,丰田在上海车展上交出答卷,这是新的开始。

    9 ¥ 0.00
  • 广本“含新量”创新高,P7在安全基石上攀登驾趣新高度

    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以下简称“上海车展”)被业内认为是分水岭式的存在,去掉喧嚣与虚火,扭转流量为王的传播思维,拨掉浮夸的噱头,让车企和观众的注意力都回归到车与技术的本身,这对于作为长期主义者的广本以及带着八大产品价值而来的P7而言,无疑是一个利好的信号。

    16 ¥ 0.00
  • 铂智7,合资向上新突破

    当铂智7以豪华的高级感出现在受众的视野里时,就会让人想到此前雷凌“零差价”带来混合动力车普及时的惊喜,还有铂智3X撬动智能纯电向下带来的惊艳,以及对眼前铂智7向上突破带来合资研发高端化的惊叹等,这表明广丰在汽车转型大潮中一直在领风气之先,产品帅气,可圈可点,被视为合资车企中的新头部。

    15 ¥ 0.00
  • 四十不惑,风光依旧的上海车展

    继往开来,2025年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简称“上海车展”)有特殊的意义,距离1985年具举办的第一届上海车展恰好刚满四十年。那时,改革开放大门刚打开没多久,对于没见过几辆的普通人而言,第一届上海车展为国人打开了看世界领先工业的一扇窗。四十年间,中西方的汽车文化在这里交汇,各大流派的新技术在这里碰撞,随着中国汽车工业迅速发展以及自主车企崛起,上海车展变成中国车企与各国车企以及全球用户交流新技术和新车型的最好舞台,只不过,参展的主角在不停发生变化。

    14 ¥ 0.00
  • 工信部对浮躁的智驾说“不”

    2025年被业内人士认为是“智驾元年”。智驾安全问题在汽车行业受关注度越来越高。在智驾技术不断下沉的情况下,国内出现了多起和智驾相关的交通事故,而随之出现的相关责任事故的认定,更是引发了社会的关注。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作为主管部门的工信部及时出手,拧紧智驾“安全阀”。

    17 ¥ 0.00
  • 既要安全又要智能化,广汽拥抱AI变革新时代

    广汽集团在上海车展全球首发四款新车,以AI赋能消费者全场景用车需求。关于如何以安全为底色而拥抱AI变革新时代等一系列问题,广汽集团高层在上海车展认真作答。

    1 ¥ 0.00
  • 长城汽车与宇树科技合作,拥抱机器狗玩出新花样

    近日,长城汽车发出公告,宣布与杭州宇树科技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计划在机器人技术、智能制造等领域开展合作,以推动机器人等先进技术与汽车制造行业的深度融合。首次合作将打造“越野车+机器狗”组合,车企与机器人公司合作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6 ¥ 0.00
  • 红旗深度解读如何为用户造好车

    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车展启幕,车展的商业属性使其既成了秀肌肉的舞台,同时又扮演着各家兵戎相见、你来我往的角斗场,一时间造车成了一件趋利的事。从更加高远的视角看,造车不只是为了卖车,更不是为了作秀圈钱。相比之下,一汽红旗的造车态度要明显纯粹得多,用一汽董事长邱现东的话来说即是“‘为用户造好车’是红旗品牌始终不变的初心和矢志不渝的追求”。

    14 ¥ 0.00
  • 沃尔沃在价格上失守,在安全上坚守

    沃尔沃的豪华是什么?“安全”可能是最没有争议的答案,其次是“环保”和“健康”。这一套北欧式的豪华理念被沃尔沃奉行了数十年,成了品牌的豪华密码,同时也成为了沃尔沃和其他豪华品牌的核心区分。沃尔沃始终在坚持“以人为本,对人负责”的价值输出,但在流量为王、营销当先的今天,乘用车市场的消费观正在扭曲,相比起诳话连篇、花式整活的厂商,沃尔沃显得更加内敛且低调,品牌“存在感”开始被动降低。

    15 ¥ 0.00
  • 稳坐华系MPV头把交椅,传祺向往M8乾崑系列有何法宝?

    4月16日,传祺向往M8乾崑系列举办品鉴会。自发布以来,传祺向往M8乾崑系列以“智能与豪华双巅峰”傲视群雄,成为当前MPV细分市场中备受关注的新品车型。作为广汽传祺与华为深度合作的首款旗舰MPV,传祺向往M8乾崑系列不仅承载着传祺汽车冲击高端市场的蓬勃野心,更是凭借融合东方美学与尖端科技的创新设计,重新定义MPV的价值标准。

    16 ¥ 0.00
  • “卷王”星纪元ET誓将安全与豪华卷到底

    “吃在广州”, 选择在广州上市的星纪元ET抓住这个城市的精髓,在发布会前分发冰淇淋,这暗藏玄机,不仅卷科技,还卷上冰淇淋。原来星纪元ET座椅选用了食品级材料的刺云实胶,兼具安全与环保。

    17 ¥ 0.00

深度

禾颜阅讯

2020-12-10 1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