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文化的探路者

观察    深度    WEY品牌为什么“执拗”于摩卡?

WEY品牌为什么“执拗”于摩卡?

从自主豪华品牌的缔造者,到率先向合资品牌发起挑战,再到冲破15万元的国产“价格瓶颈”,WEY的发展历程更像是自主品牌崛起,打破合资垄断的缩影。如果需要简单概括这一路的“壮举”,熟悉的人定会联想到“填空”、“突围”和“惠众”。实际上,这就极度符合其民族品牌的定位。但要想在智能网联时代对合资对手持续保持竞争力,WEY必须将“全面智能化”视为未来的战略重心,而刚刚问世的摩卡无疑是WEY品牌新思路的试金石。

微信号:HEYANYUECHE

撰文|赟立、编辑|禾子

 

几日前,WEY摩卡在北京完成了上市发布,新车同时设有两驱和四驱车型,共计五款,价格区间为17.58-21.88万元。

官方将发布会的主题口号定为了“魔力觉醒,焕然新生”。在全方位了解和熟悉新车前,本以为这就是为了造势,再常见不过的软语。但随着发布活动过半,关于摩卡的设计初衷、技术亮点、智能化造诣逐渐清晰,对贯穿始末的Slogan也迸发出了强烈的认同感。

WEY品牌为什么“执拗”于摩卡?

 

摩卡虽不是WEY的第一款车,但却是集长城集团之力而打造的第一款高端智能座驾。众星捧月之下,摩卡不仅是“咖啡”家族的首款量产车型,还是长城以及WEY品牌迈入全面智能化领域的开端。因此,无论是摩卡还是“咖啡”计划,都还处在涉“市”未深的爬升阶段。从良好示范的积极效应和厂家对新车的厚望来看,摩卡无论如何都需要拿下“开门红”。

那么,摩卡到底是不是一个合格的新旗舰呢?大致来看,可以从两个方面评析,分别为“是否遵循品牌战略方针”和“相关表现能否明显领先同级”。

 

“智能化”成WEY发力重心

可以体现摩卡全面智能化战略的元素不光是Slogan,不少细节都能使人察觉到WEY战略调整的“心”和“行”。

有这样一个宣传标签,令人印象深刻。WEY官方将摩卡的其中一项标签定义为了“智能汽车人”。实际上,在常规思维下,“智能汽车”或更加利于理解。

起初,关于多出的“人”字,并没有太过在意,心想不过是为了吸引眼球;再往远了想,顶多就是厂家强行与《变形金刚》挂钩而蹭的热度,毕竟影迷基本以80后、90后为主,介于该群体是摩卡的主要消费群体,所以将标签立为“智能汽车人”无可厚非。

但从整车设计上来看,摩卡从内而外都散发着优雅的柔性美,曼妙的“身姿”加以“高贵”和“典雅”修饰也依然有所欠缺。WEY摩卡和“身后”的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仿佛天造地设,钢琴大师李云迪的天籁演奏也使彰显艺术的旋律和洋溢艺术的摩卡格外相称。

WEY品牌为什么“执拗”于摩卡?

 

摩卡既是汽车也不是汽车,它象征艺术又超脱了艺术。就这样一个智能和艺术的结合品,很难说服人将其与“汽车人”(机甲战士)联系上。

直到专访环节,有人提出了相似的疑惑,才知“人”的奥妙。

WEY品牌营销副总经理乔心昱对此是这样解答的,“智能化未来的发展方向一定是像人一样,有更好的思考能力,有更准确的判断能力”。

简单地说,摩卡相比以往的智能化汽车多了更多的主动性。实际上,“主动性”也是人与物最大的区别之一。因此,为了突出新车与市面上普遍在售的智能汽车的异同,同时宣扬摩卡智能化程度之高,主动性之强,便有了“智能汽车人”的称号。

根据乔心昱的说法,正常情况下,车辆所谓的“智能”不过是系统根据车主的指令代替人来完成一些操作。没有“人性”的车机永远只是单向地、被动地执行指令罢了,而摩卡车机能主动地根据车主用车习惯、使用场景来提供服务,整个过程是双向的。

事实上,智能的最终目的就是减少人为操作,局限于单向指令的“接受”和“执行”永远只是治标不治本的“伪智能”。在这点上,WEY的设计研发思路无疑是正确的。

当被问及WEY的品牌定位为何会从“豪华主导”转变为“全面智能”时,乔心昱从四个方面(国家战略、大环境、市场需求、品牌发展)做出了解答,以让大众了解到WEY不遗余力地打造“智能”招牌的用意。

WEY品牌为什么“执拗”于摩卡?

 

根据乔心昱的解答,笔者对WEY致力打造“智能”招牌的动机这样理解:“国家发改委在2018年明确的未来国家名片之一就是智能汽车,为政策开路,为发展定调;行业趋势已经成形,不顺应趋势便是否定潮流;消费者对智能应用的需求日益强烈,对智能化设备的热情愈发高涨,产品围绕用户是铁打的规律;长城集团30年的技术积淀,量变到质变在政策、趋势、需求的诱导下必然会发生。”

 

全面智能化的具体表现

官方习惯将摩卡的智能化表现称之为“三智融合”,即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智能服务。

对于智能座舱,WEY摩卡在两个方面都做到了同级领先,分别是硬件领先和功能领先。

算力的强大得益于高通为摩卡提供的8155芯片,该芯片的装车使得摩卡成为了目前为数不多的使用了8155芯片的量产车型。据了解,其运行速度是上一代820A芯片的3倍,算力达到了360TOPS,相当于特斯拉HW3.0芯片的3.5倍。

WEY摩卡产品总监刘鹏凯向我们透露,目前多数车企和产品选择的,并且正在使用的依然是WEY的上一代芯片820A;无独有偶,在运行内存上,多数车企仍在使用8G内存的情况下,摩卡也与对手进行了区分,使用了12G内存。

不难看出,摩卡在看不见的地方,在极易突显智能品质的细节处都拿出了诚意。实际上,关于车机芯片的使用,运行内存的设定,要说部分消费者真的了解或熟悉不同车型间的区别吗?

WEY品牌为什么“执拗”于摩卡?

 

实际上,现阶段有相当一部分用户并不会在意关于智能应用相关硬件的区别,或者说对该领域仍存在认知的盲区。

一方面,大多车型所支持的功能应用并不会对算力有太高要求,换句话说,超算芯片对大多数车辆来说存在不少的算力冗余;另一方面,芯片对于大众来说,本身也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或许超算芯片在部分用户心中远不及外观、内饰或传统三大件更具吸引力。

那么,为何WEY摩卡要如此“执拗”?

首先,WEY这么做是厂家对用户表现出的诚信、诚意和负责。同时,乔心昱也说道,“据长期观察,WEY摩卡的消费群体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是一线城市的高知,这类群体对智能领域有足够的研究,更清楚8155芯片和820A芯片的区别”。

其次,摩卡的“功能领先”也需要强大的算力作为基础。目前,新车已经支持沉浸式图形图像、计算机视觉、AR-HUD、VIMS面部识别和AI等功能。

再者,摩卡也需要一定的算力冗余为日后智能座舱长期的OTA升级做好准备。因此,WEY方面无论是对现有的座舱应用,还是对长期的智能座舱建设,都有着无比的自信。

WEY品牌为什么“执拗”于摩卡?

 

而智能驾驶方面,WEY摩卡的最大优势在于“可靠”和“安全”。刘鹏凯直言,“激光雷达的成本非常高,而今年年底能实现激光雷达版车型上市的,在全球真正能实现今年四季度上市的品牌只有WEY和小鹏”。

至于为何业内普遍认为“激光雷达方案”要比特斯拉的“纯视觉方案”更加靠谱,是因为激光雷达的核心优势在于可以立体建模,能更加细节地判断车辆与周边物体的相对位置,准确度和可靠性要远胜“纯视觉方案”。

激光雷达的装配使得车辆在智能驾驶状态下的安全性相比未装载的车型有了质的飞跃。在提高智能驾驶安全性的方面,WEY不仅提出了“六大冗余(包括控制器、制动、转向、电源等等双备份,一旦一套出现问题,另一套将无缝衔接,极大程度的保证行车安全)”的方案,还将其进行了量产。值得一提的是,“六大冗余”成本要比激光雷达更高,这也是为什么刘鹏凯坦言能提出并量产该方案的厂家,除WEY之外尚未听到其他任何一家的消息。

除去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WEY还拓展了智能服务以做到全面智能化。

WEY品牌用户运营高级总监顾华军提到,“智能服务是为了用户,WEY要把用户所有的痛点场景用最便捷的方法解决,比如说加油、保养、停车等场景”。

WEY品牌为什么“执拗”于摩卡?

 

另外,WEY售后也将通过APP直接对接用户。比如针对WEY的用户问题,像投诉或咨询,官方都将在半个小时之内完成回复,形成闭环。

从企业短时间内做到线上答复申请售后的用户来看,效率已被大幅提高,对消费者来说是个重磅福音。

 

点评

WEY摩卡是举长城集团之力打造出的车型,无论是智能座舱还是智能驾驶,均透露着比同级更具诚意和实力的倾向。在智能服务方面,WEY也能开拓创新,摩卡理所当然地成为了支持新服务的配套产品。高谈“智能化”之余,WEY依然没有“忘本”,自始至终将“用户”放在了首位,“三智”所体现出的正是“用户便捷”、“用户安全”和“服务用户”的,用户至上的逻辑思路。因此,从姿态到形式,WEY摩卡都配被称为“合格旗舰”。

 

(本文系《禾颜阅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导语

记录汽车的时代记忆和社会表情

观察

  • 广本“含新量”创新高,P7在安全基石上攀登驾趣新高度

    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以下简称“上海车展”)被业内认为是分水岭式的存在,去掉喧嚣与虚火,扭转流量为王的传播思维,拨掉浮夸的噱头,让车企和观众的注意力都回归到车与技术的本身,这对于作为长期主义者的广本以及带着八大产品价值而来的P7而言,无疑是一个利好的信号。

    0 ¥ 0.00
  • 铂智7,合资向上新突破

    当铂智7以豪华的高级感出现在受众的视野里时,就会让人想到此前雷凌“零差价”带来混合动力车普及时的惊喜,还有铂智3X撬动智能纯电向下带来的惊艳,以及对眼前铂智7向上突破带来合资研发高端化的惊叹等,这表明广丰在汽车转型大潮中一直在领风气之先,产品帅气,可圈可点,被视为合资车企中的新头部。

    10 ¥ 0.00
  • 四十不惑,风光依旧的上海车展

    继往开来,2025年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简称“上海车展”)有特殊的意义,距离1985年具举办的第一届上海车展恰好刚满四十年。那时,改革开放大门刚打开没多久,对于没见过几辆的普通人而言,第一届上海车展为国人打开了看世界领先工业的一扇窗。四十年间,中西方的汽车文化在这里交汇,各大流派的新技术在这里碰撞,随着中国汽车工业迅速发展以及自主车企崛起,上海车展变成中国车企与各国车企以及全球用户交流新技术和新车型的最好舞台,只不过,参展的主角在不停发生变化。

    10 ¥ 0.00
  • 工信部对浮躁的智驾说“不”

    2025年被业内人士认为是“智驾元年”。智驾安全问题在汽车行业受关注度越来越高。在智驾技术不断下沉的情况下,国内出现了多起和智驾相关的交通事故,而随之出现的相关责任事故的认定,更是引发了社会的关注。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作为主管部门的工信部及时出手,拧紧智驾“安全阀”。

    16 ¥ 0.00
  • 传祺向往S7“北巡”:一场“从岭南到北极”的对话

    当一辆来自广东的家庭大五座智驾SUV传祺向往S7与中国最北端相遇,从岭南到神州北极,这场跨越 4000公里的南北对话,不仅是产品测试,也是一次文化叙事,既有科技与自然的对抗,也是传祺品牌精神的升华,更暗含中国制造的雄心宣言。

    12 ¥ 0.00
  • 欧盟电动车关税松动,特朗普关税大棒下中国车企有新“出口”

    近日,欧盟对中国生产的电动车加征关税的政策出现了明显松动的迹象。虽然还没有靴子落地,但是这次中欧双方达成协议并以“最低售价”取代“加征关税”的可能性非常大。如果中欧能够达成要给更广泛的自贸协定,那么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关税大棒最后只会让美国自食其果。

    15 ¥ 0.00
  • 红旗深度解读如何为用户造好车

    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车展启幕,车展的商业属性使其既成了秀肌肉的舞台,同时又扮演着各家兵戎相见、你来我往的角斗场,一时间造车成了一件趋利的事。从更加高远的视角看,造车不只是为了卖车,更不是为了作秀圈钱。相比之下,一汽红旗的造车态度要明显纯粹得多,用一汽董事长邱现东的话来说即是“‘为用户造好车’是红旗品牌始终不变的初心和矢志不渝的追求”。

    10 ¥ 0.00
  • 沃尔沃在价格上失守,在安全上坚守

    沃尔沃的豪华是什么?“安全”可能是最没有争议的答案,其次是“环保”和“健康”。这一套北欧式的豪华理念被沃尔沃奉行了数十年,成了品牌的豪华密码,同时也成为了沃尔沃和其他豪华品牌的核心区分。沃尔沃始终在坚持“以人为本,对人负责”的价值输出,但在流量为王、营销当先的今天,乘用车市场的消费观正在扭曲,相比起诳话连篇、花式整活的厂商,沃尔沃显得更加内敛且低调,品牌“存在感”开始被动降低。

    9 ¥ 0.00
  • 稳坐华系MPV头把交椅,传祺向往M8乾崑系列有何法宝?

    4月16日,传祺向往M8乾崑系列举办品鉴会。自发布以来,传祺向往M8乾崑系列以“智能与豪华双巅峰”傲视群雄,成为当前MPV细分市场中备受关注的新品车型。作为广汽传祺与华为深度合作的首款旗舰MPV,传祺向往M8乾崑系列不仅承载着传祺汽车冲击高端市场的蓬勃野心,更是凭借融合东方美学与尖端科技的创新设计,重新定义MPV的价值标准。

    16 ¥ 0.00
  • “卷王”星纪元ET誓将安全与豪华卷到底

    “吃在广州”, 选择在广州上市的星纪元ET抓住这个城市的精髓,在发布会前分发冰淇淋,这暗藏玄机,不仅卷科技,还卷上冰淇淋。原来星纪元ET座椅选用了食品级材料的刺云实胶,兼具安全与环保。

    13 ¥ 0.00
  • 吉利银河将“新豪华” 具象化

    乘用车的市场格局在变,车企的座次也在变,自主厂商、造车新势力正在轮番冲击着过去几十年来豪华品牌、合资厂商们带头设定的行业秩序。“各种平权”横空出世,国产汽车的造车者们试图以前所未有的性价比和空前的乘用车价值体系重塑市场份额。以吉利银河为例,其生而不凡,在“取缔”、“颠覆”等品牌使命的驱动下,大有成为国产“新豪华”名片的潜质。

    13 ¥ 0.00
  • 底特律的“红脖子”真的能够抢回汽车产业吗?

    中美之间的关税战当下可能仅仅只是数字上的游戏。4月15日,美国白宫提到中国现在面临输美产品最高可达245%的关税时,中方对此表现很冷静。由于整车出口美国的大门早已经关上,因此相比于其他行业,中国车企在这次美国的极限施压下,反倒受到影响较小。

    14 ¥ 0.00

深度

禾颜阅讯

2021-06-02 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