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小米要是成了,需要补齐这块大短板
撰文|张大川、编辑|禾 子
在小米汽车官宣之初,其十年计划投资100亿美元,首期投资100亿人民币无疑是每个地方政府眼中的香饽饽。和那些将地方政府视为“唐僧肉“的新势力造车不同,小米更多地会依靠自有资金进行投入。加之小米之前在手机、软件以及相关生态链上积累起来的比较强的能力,因此小米汽车这次反倒成为很多地方政府眼中的”唐僧肉“,成为各方争抢的对象。
一汽能否保驾护航?
小米在官宣造车之后,在自动驾驶领域进行了一系列的布局和收购,包括纵目科技、禾赛科技、几何伙伴、爱泊车进行了投资,并完成了对DeepMotion(深动科技)的收购。对于小米来说,基于自身在软件工程方面的积累,加上在自动驾驶领域所构建起来的生态链,小米汽车在自动驾驶/驾驶辅助领域的前景还是被很多米粉所期待。
而自动驾驶之外,小米如今深化和一汽的合作,也为自己首款车型量产打下了一个比较坚实的基础。众所周知,无论是当前如日中天的特斯拉,还是气势如虹的蔚小理,在投产之处都面临比较大的压力。尤其是特斯拉,还一度因为产能无法拉升而数度游离在破产的边缘。说到底,还是这些新势力车企在整车工程方面能力欠缺,经验不足所导致的。但对于一汽这样的整车企业来说,过往顺利投产的项目数以百计。如果小米汽车寻求一汽代工,不仅可以免了初期建设工厂的巨大投入;如果可以借用一汽的整车平台,再辅以小米自己在智能座舱以及自动驾驶方面的能力,那小米汽车在2-3年实现车辆的投产将毫无悬念。而借助一汽的体系能力,小米也可以避免在很多质量问题上再踩进很多坑。
整车平台是一块大短板
同为国内互联网巨头,且同时和传统主机厂结盟,小米和百度未来的竞争将成为国内智能电动车领域的一道风景线。
不过百度寻求的是吉利的合作,而且在其和吉利成立的合资公司中,不仅占据了55%的控股权,同时吉利也将自己最领先的纯电动平台SEA拿出来和百度共享。在SEA上诞生的第一款车型——极氪001,在上市之后获得了比较好的市场反馈,一度出现了供不应求的情况。未来,沃尔沃、奔驰以及其他吉利旗下的品牌都会使用SEA平台来推出纯电动车型。所以站在一个全球化的纯电动平台上,集度的起点是比较高的。
但反观小米汽车,在整车平台方面是比较欠缺的。即便是这次将与之合作的一汽,也没有一个具有竞争力的纯电动整车平台能够直接被小米汽车拿来使用的。之前一汽参与拜腾的融资,也是看中了拜腾的纯电动凭条,希望可以被旗下的红旗品牌电动车直接借用。甚至有传闻称,红旗的电动车将直接使用拜腾的工厂进行生产。对于小米汽车来说,如果从零开始开发一个具有竞争力的纯电动平台,以首期100亿元的投资来看就显得有些捉襟见肘,更不要说,小米汽车对于首款车型肯定会在自动驾驶/驾驶辅助方面做出一些自己的特色。如果拿一汽现有的纯电动平台,可能也会导致车型竞争力不够,毕竟一汽旗下的电动车还没有得到市场的认可。
整车平台之外,小米汽车还需要解决的是和一汽之间的沟通问题。汽车是一个拥有数万零部件组成的复杂工业品,其整合供应链的难度远远大于手机。借助一汽现有的体系能力,对于小米汽车来说是一条捷径。但是作为共和国的长子,一汽必然不会甘心仅仅为小米汽车代工。处理好与一汽的关系,寻求最大程度的共识并发挥协同效应,是摆在小米和雷军面前的又一个难题。
点评
和传统主机厂相比,无论是在自动驾驶方面通过投资收购进行布局,还是注册公司总部并寻求生产工厂落地,不差钱的小米在汽车领域都在加速推进。从2024年开始,小米汽车的首款车型就将上市。而首款车型的上市首年,小米就要完成10万台的销量目标,这些都需要从设计、研发、生产到销售端的紧密配合,并需要一个像一汽这样的传统主机厂去保驾护航。不过对于小米汽车来说,未来真正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其自动驾驶技术上,如果无法在自动驾驶技术上有所突破,那在竞争激烈的国内电动车市场,小米要想站稳脚跟也不会很容易。
(本文系《禾颜阅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