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文化的探路者

观察    深度    槽点这么多的奔驰GLB真是黑马?有这么香吗!

槽点这么多的奔驰GLB真是黑马?有这么香吗!

定价高、排量小、紧凑型车放7座布局……奔驰GLB的槽点确实很明显,但也并非是致命的短板,加上相当诱人的终端优惠,这对于追逐“三叉星”的小伙伴而言无疑是橄榄枝。奔驰GLB的魔力或许在于,能以更低的价格,圆自己的豪华车梦,这种花小钱办大事的快感相信还是有人难以抗拒的。

微信号:HEYANYUECHE

撰文|蔡家伦、编辑|禾   子

 

在全新一代奔驰GLA没上市之前,奔驰GLB还替这位“小弟”扛下了来自宝马X1和奥迪Q3的打压,但奔驰GLB自去年上市以来就没少被骂,可以说是有史以来槽点最多的奔驰车,比如紧凑型的尺寸硬塞7座、叫价30多万却搭载小排量1.3T发动机等等。但在5月合资7座SUV销量榜单中,奔驰GLB居然逆袭了?一举杀入前三的位置,它是怎么做到的?

 

小排量却叫价高

说起合资7座车有什么选择,汉兰达会是公认的一个,再者就是大众途昂,但回看5月合资7座SUV销量排行榜,途昂已经赶在了汉兰达前面,意外的是奔驰GLB凭借5585辆的成绩位居季军,这台上市之初不被看好的奔驰紧凑型SUV,竟是匹黑马。5000多的月销量看似普通,但在它众多槽点之下,就有点惊艳了。

国内合资7座SUV普遍搭载2.0T的发动机,奔驰GLB居然安排了1.3T的弱鸡动力,在不少看官眼中“小马拉大车”的形象肯定难逃凉凉的宿命。再者高功率版高达31.48万元的起售价一出来,不少人又冠以它“年度自信王”的称号,起步比X1高3.8万,比Q3贵了4.3万,就连低功率版29.28万元的起售价也是同级最贵。最终在销量上啪啪打脸!明明槽点这么多,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嘴上说不要,身体却很诚实呢?

 

豪车里面最便宜7座车

或许是网友吐槽的威力太猛,奔驰这次在终端优惠上终于站不住脚了,动力不够优惠来凑,目前奔驰GLB的终端优惠部分地区已经达到6万元之多,这样一来起步价基本和汉兰达平齐,比没有豪车底蕴的途昂更具价格优势。豪车阵营里面的较量,BBA的优惠都很可观,宝马X1与奥迪Q3的终端优惠价已经下探至22、23万元的区间,而奔驰GLB同样优惠之后仅22万多起步,能不香吗?

对比奥迪Q3和宝马X1这些5座SUV,价位相仿之下奔驰GLB拥有2829mm的轴距,除此之外还提供7座版本,这多出的两个座位对于有刚需家庭而言吸引力不言而喻。另外在豪车领域20多万起步的7座车,奔驰GLB可以说是有且仅有的唯一选择,即便第三排乘坐空间有限备受吐槽,但确确实实增加了消费者选择,不论你买还是不买,30万以内预算的7座豪华SUV总绕不过它。

 

头顶三叉星自带的光环

奔驰GLB的槽点确实很明显,但也并非是致命的短板,加上相当诱人的终端优惠,这对于追逐“三叉星”的小伙伴而言无疑是橄榄枝。再者在外观和内饰的营造上面,奔驰GLB还是能带来豪华体验的,最近公布的沃德十佳内饰车型里面,奔驰GLB入选并获得“提高了紧凑型豪华车的标准”的评语。在内饰豪华氛围的营造上,奔驰家族象征的双联屏设计、64氛围灯、内置的AR导航、语音及手势识别等都让奔驰GLB豪车底气十足。

在BBA当中,虽然奔驰近来遭受不少非议,但在国内这么多年的沉淀,拥有众多拥泵者,奔驰标的魅力还是深入人心的。尤其是在2019年豪华SUV保值率前十榜单中,奔驰最为走量的GLA、GLC、GLE三款车型均上榜,足以见得奔驰多年以来沉淀的品牌调性是其他品牌不能比的。奔驰GLB的魔力或许在于,能以更低的价格,圆自己的豪华车梦,这种花小钱办大事的快感相信还是有人难以抗拒的。

 

 

点评

在BBA阵营的较量中,以往在销量和终端价格的把控上面奔驰是比较强势的,对比宝马和奥迪优惠都比较少,但现在看来,奔驰最近的优惠也挺大,除了奔驰GLB,还有奔驰GLC也有高达接近7万元的优惠,奔驰E级的起步价已经下探至33万元的区间,奔驰C级更有8万元的优惠,价格上逐渐走低。

那么,五千多的月销量对于奔驰GLB而言,算是成功了吗?目前来看,宝马X1月销量在9000辆左右,而奥迪Q3也有月均6000辆上下,相比之下,奔驰GLB的销量确实不算好。在终端放血上面,奔驰GLB的优惠甚至已经超过了奥迪Q3,想要赶超X1和Q3的销量,不知道奔驰GLB的底线会去到哪里呢?或许只能寄希望于即将上市的换代GLA。

 

(本文系《禾颜阅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导语

记录汽车的时代记忆和社会表情

观察

  • 穿越车市内卷,以长期主义让价值回归

    在车市大变局下,合资车企普遍受到冲击。但不少合资车企能够抵御短期利益诱惑,拒绝无效消耗战,即使承受压力和阵痛,依然坚持当长期主义者,为未来蓄力。

    0 ¥ 0.00
  • 这些巨头修改电动化时间表,延续燃油车战斗力

    近日,奥迪撤回了全面电动化的时间表,加上之前的奔驰与沃尔沃,跨国车企对于电动化目标不再那么执着和激进。

    12 ¥ 0.00
  • 广汽应考:化解埃安的“不安”,寻找自主新突破口

    与“蔚小理”等造车新势力相比,背靠广汽集团的埃安在起步时相对顺风顺水,短短几年就能与比亚迪、特斯拉组成新能源车BAT,一度风光无限。然而,车市跌宕起伏,埃安成长路上也不可能一帆风顺,总会经历一番风雨。当下的挑战,对于埃安和广汽集团而言,未必是坏事,或许可以更冷静地思考,自主品牌下一个“出口”在哪里?

    12 ¥ 0.00
  • 奇瑞采购LG圆柱电池,把鸡蛋放在多个篮子里

    目前,相比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制造商的方形电池,大圆柱电池在国内动力电池市场不太起眼。不过,奇瑞汽车在最近和韩国LG新能源达成了大圆柱电池的采购协议,把市场关注的目光再度拉向了大圆柱电池。奇瑞这次为何选择LG新能源而并非宁德时代等本土电池供应商,背后的原因呢?

    12 ¥ 0.00
  • 合资车企雨过天晴?多家5月销量回暖

    最近两三年,在新能源汽车慢了半拍的合资车企给人一种被自主车企打得毫无还手之力的感觉。但合资车企真的不行了吗?在刚刚过去的5月份,国内主流合资车企的销量出现了明显的回暖迹象。对于自主品牌车企来说,价格战还未平息,或将再度迎来合资车企的强势回击。

    27 ¥ 0.00
  • 要盈利不容易,新势力为何今年扎堆啃硬骨头?

    国内多家新势力车企纷纷预告了自己将在今年下半年盈利。然而,在当前国内汽车市场竞争已经完全白热化的情况下,这些新势力车企将凭借什么在今年达成盈利?

    16 ¥ 0.00
  • 毫末智行人事动荡,长城智驾梦能否继续照进现实?

    近日,被誉为“中国第一个自动驾驶独角兽”的毫末智行被传出众多高层离职,其中包括董事长张凯,而技术副总裁、产品副总裁等核心高管早在今年4月便已离开公司。继去年12月毫末智行被爆出大规模裁员,到如今高层频繁离开,毫末智行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长城的“智驾梦”还能继续吗?

    0 ¥ 0.00
  • 承诺迟到近十年,特斯拉Robotaxi能否顺利“出圈”?

    自动驾驶出租车Robotaxi整处于风口上,汇聚了全球资本关注的目光。当地时间6月22日,特斯拉的Robotaxi首次在美国德州奥斯汀上路。自2016年以来,马斯克就一直对投资者承诺,其很快将推出自动驾驶汽车。直到2025年,我们真正等来了特斯拉的Robotaxi。

    0 ¥ 0.00
  • 艾瑞泽新车凸显赛道基因,奇瑞开往玩车文化

    家轿需不需要高性能,这本是颇有争议的话题,但在乘用车市场内卷加剧、竞争升温的背景下,“高性能”则成了各路家用车加码竞争力的关键指标,成为了“可以冗余,但不能没有”的必备要素,消费者也将其默认为新家轿的标准,主机厂则选择紧跟趋势。

    11 ¥ 0.00
  • 三年磨一剑,奇瑞风云A9L对高端市场势在必得

    “48,36,24,18”,中国新能源汽车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以来,部分车企推出新车的平均时间,已经从48个月跃到18个月。风云A9L却不随波逐流,打磨了三年才上市。

    14 ¥ 0.00
  • “新势力耐活王”蔚来今年能跳出亏损泥沼吗?

    蔚来希望在今年实现盈利,但其拿什么来盈利?今年第一季度,蔚来亏损68.91亿,面对当下残酷的车市竞争,其未来在哪里?

    15 ¥ 0.00
  • 小鹏MONA M03经历“耳膜之痛”,为新势力车企敲响警钟

    近期,小鹏MONA M03因“低频共振”问题被推上风口浪尖,此前有多名用户在社交平台及投诉网站反映,车辆行驶中会产生低频共振,导致耳膜压迫感、耳鸣甚至头痛。作为小鹏汽车的主力车型,小鹏MONA M03自上市后表现亮眼,但随后小鹏MONA M03车主各种投诉随之而来。造车新势力在打造更多“黑科技”吸引消费者的同时,能否在质量上做好把关,这是当前车企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

    15 ¥ 0.00

深度

禾颜阅讯

2020-07-27 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