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文化的探路者

观察    随笔    雪佛兰的上海味道原来是“携福来”

雪佛兰的上海味道原来是“携福来”

“携福来”,对于老底子的上海人来说,就是一种情结。很多年前一位在美国生活多年的老华侨提起小时候在上海的生活时,记忆最深的就是雪佛兰。他用上海话说出来时就变成了“携福来”,很符合上海人的“洋气”,略带不屑弄堂市井的克勒,颇有海派的腔势。这与“拐派头”的粗鄙不同,多半带有教养并见过世面的文雅。

微信号:HEYANYUECHE

撰文/颜光明

 

上海历史博物馆新址正式落户在原上海跑马总会。对于上海人来说,这幢建筑是打开记忆大门的一把钥匙。作为历史的见证,在上海大剧院对面的威海路上还能找到至今保留完好的马厩(现在成了七十二家房客)。我曾多次在这里逗留和采访,试图通过马路与汽车,跑马厅与上海的关系来诠释这座城市的底色。

雪佛兰的上海味道原来是“携福来”

作为新馆开馆的重头戏,除了把外滩汇丰银行门口一对铜狮子(Stephen和stitt)请进博物馆压阵之外,还特地将邬达克的建筑设计视为“立体音符”开启这座城市交响的第一乐章。

喊了很久的海派文化终于在邬达克的建筑中找到了新的解读密码。它是历史见证,也是至今都能对话的物体。从万国建筑到十里洋场,回忆似乎都离不开“老辰光”的语境,影视剧也绕不开那时的影像(三十年代)。比如百乐门、大世界、国际饭店,兰心大戏院,大光明电影院等代表性的时代元素,由当时的时尚符号变成了现在发黄的老照片。

“百年历史看上海。”

雪佛兰的上海味道原来是“携福来”

这是相对于北京和西安的历史参照。不过,以这样的参照往往将这段并不长的历史当成了今日上海的资本,胜过百年或上千年的优越(摩登)。昔日渔村摇身变为执当今中国牛耳的魔都,有了“上海化”魅力。这座城市“不但本国人容易上海化,连碧眼虬髯的外国人也容易上海化,他们远迢迢的到了上海,不多时就会变成上海式的外人。”也就有了现在上海一句广告词的缘由:“海纳百川,大气谦和”。

雪佛兰的上海味道原来是“携福来”

而作为一种外化,汽车其实是最典型的,也是对这座城市最为形象的表述。“没有汽车哪有上海的繁华和时尚。”一言以蔽之。十多年前,有人编过一本书,题目就叫“车轮上的上海”。叫我评点。我说,这是老照片的汇集,没有内核。后来又有人出了不少类似的书,都是一种资料汇编。即便是现在,书店里堆放的不少有关上海的书,就是找不出一本像样的有关汽车与上海的书。倒是冒出了不少有关上海马路和老房子的书,唯独汽车的缺席减少了不少历史的厚度。

邬达克在为颜料大王吴同文设计的“绿房子”时说过:“我可以向你保证,即使再过50年,这幢房子的现代感仍是超前的,哪怕再过100年,我相信她不会过时。我想,她应该可属经典之列。”一个“上海式的外人”竟如此夸下海口,而早于他来到上海的汽车却从来不曾被人正视过,则被称之为“小包车”,与洋房为伍的标配。

雪佛兰的上海味道原来是“携福来”

我去看过(北京西路,铜仁路转弯角)。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依然现代。老底子的上海人还是喜欢叫哈同路,爱文义路上的绿房子。如果用上海话来讲,听起来还是那么有味道。这就生成出“洋房和小包车”的影像,这与黄包车和石库门的市井图却完全是两码事。

屈指算起来,邬达克来上海时(1918年),汽车已经在上海流行起来(1901年)。车轮上的上海在当时不仅是指西方舶来品的代表,也是一种观念和意识的输入。重要的是,人们从汽车的引进和流行中明白了什么叫“现代化”,找到了历史被迭代的途径,参照世界的坐标。早在三十年代,上海的高校就开始涉猎汽车专业,同时这座城时也成了研发和制造汽车的重镇。有人曾研究认为,汽车鼻祖在中国(我曾撰文介绍,收在《轮上风流》里)。可以说,汽车百年看上海不是谦词,而是事实,并不比西方发明汽车晚到哪里,而从原理的发明中比达芬奇还要早。

雪佛兰的上海味道原来是“携福来”

对于这样的历史,现在找到的都是一些图片,却没有人和事件的记录。有关汽车遗闻轶事早就淹没在历次的运动和革命中,它不同于建筑可以竖在那里,不只一字亦可风流。不过,在老上海的口传历史中还是存在的,依稀找到老上海的影子。其中提到海派文化就离不开雪佛兰。当年邬达克在上海发达起来时开的小包车,说不定就是雪佛兰。因为这是上海式外籍名人不可或缺的一种标签。近代上海城市文化概称的海派文化,其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吸收了近代西方文化某些元素而形成的,代表了中国文化前进方向的新文化。

“雪佛兰是上海抹不去的记忆。”

我找到“上海老茶馆”的老板张荐茗时,他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这一句话:雪佛兰是老上海家喻户晓的牌子,海派生活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

雪佛兰重返上海已有11个年头。现在重又活跃起来,成为上海的一道风景。但是,在众多的传播中关注的主要是年轻和活力,却鲜有与老上海的内蕴连在一起。事实上,雪佛兰是老上海人心中的一个情结。

雪佛兰的上海味道原来是“携福来”

十多年前,我在采访上海出租车大王周祥生后代时,他们谈到雪佛兰在上海的故事时脸上就放光。在老上海的记忆里,雪佛兰就是上海怀旧的代名词之一,与上海的人文有着密切关系。从相关资料中可以看到,解放前在上海坐得起雪佛兰或拥有雪佛兰当属“上流生活”的标志。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我在采访通用公司副总裁杨雪兰时,她向我回忆,雪佛兰是老上海最有影响的汽车品牌之一。

事实上,在上海还没有放开私家车消费时,雪佛兰已经如雷贯耳。1993年,上海通用在沪成立了一家专修通用轿车的特约站,名叫“上海幼狮高级轿车修理厂”。总经理陶巍,有上海汽车修理大王之称,也叫汽车修理博士。当时我在他的汽修厂看到过不少通用的汽车,大开眼界,除了大名鼎鼎的凯迪拉克和别克之外,就是雪佛兰。陶巍曾经这样形容雪佛兰,“这是上海人最熟悉的汽车牌子。”

雪佛兰的上海味道原来是“携福来”

我注意到,用沪语说出雪佛兰这三个字是美妙的——“携福来”,语调既柔有雅,有浓厚的江南味道,当属吴侬软语。如果从港台的老上海嘴里说出来,那才叫地道的上海味道(学术上把上海文化的“根”归之于江南)。我曾多次在老上海的嘴里找到了久远的过去,那种神态和语气,大有身临其境,回到“ 老辰光”的感觉。此时,上海还没有“家轿”的概念,即便是通过拍卖的方式获得的私家车,也不叫“家轿”,而是沿袭旧时的称谓,叫“自备车”。这是个让人怀旧的概念,重又回到了老克勒的海派生活。

“洋房,小包车。”这是过去上海人对于上流生活的描述。今天看来,就是散落在上海的小洋房,而小包车就是自备车,即私人备用的汽车,这就给人联想到拥有管家和佣人的富裕,官宦之家的阶层划分。张贤亮在回忆他在上海幼年的富裕生活时,曾描述过家里有自备车时的情景,那时可以把车开进家门的私人住宅。

雪佛兰的上海味道原来是“携福来”

据史料载,1949年前,上海是全国拥有私人汽车最多的城市,占有三分之二。而且都是自备车居多,也就是轿车。其中,美国车最多,上海人印象最深的莫过于雪佛兰。我曾请教过一些老上海,他们说,过去也有“商务车”,只是叫法不一,生意人和官员会选择别克。最典型的就是上海周公馆的一辆别克,当年属于豪华车。相对而言,雪佛兰就很接地气,可以从当时的广告就能看出,很受上海人的青睐。凡遇大事,都会叫上一辆雪佛兰以示隆重和体面的享受,如婚礼、祝寿、庆生等。这一风俗沿袭至今。我曾在新旧世纪交替时撰写过一篇“元年不遥远”的文章中介绍过。在文革时期,上海人看到一辆上海牌轿车,都会凑上去拍照留念。如果谁家婚礼和老人祝寿有轿车迎送那可是再风光不过的体面。当时,这种优雅,没有粗俗的攀比,而是对现代生活的认同,有仪式感的自尊。

雪佛兰的上海味道原来是“携福来”

为了了解上海人解放前的“汽车生活”,我通过上海历史学家郑祖安认识了张荐茗。张是上海知名的收藏家,曾以收藏张爱玲《太太万岁》手稿而出名。我在他的茶馆里看到他做的海报和明信片。在接触中,张给我的印象不仅是人文历史古董收藏的行家,而且触角涉及交通和汽车相关的文史资料和实物。比如,他非常有心地收藏了雪佛兰的产品说明书,还有广告。包括当时的交规、学车要求、登记档案、驾驶执照、汽车牌照、户外广告、上门修理专车等。可谓一应俱全,反映了旧上海对私家车服务的周到,理念超前要远胜于当下,所不同的只是手段不同罢了。比如,上门服务,专洗汽车中的地毯和内饰,这与当下时兴的“汽车宅急修”和“上门女婿”如出一辙。

雪佛兰的上海味道原来是“携福来”

我问张,你对雪佛兰为何这样情有独钟,况且外国车在上海也不少?他没有急着回答,而是用上海人特有的敏锐和精明向我看了几眼说,“收藏并不仅是靠经验,还要有知识和阅历。”在他看来,像雪佛兰这样的老牌子几乎是与老上海连在一起的“生命体”,如果缺少了汽车上海三十年代的繁华也就成了一句空话,怀旧的理由也就空乏。正因为有这样的直觉,当别人对张爱玲《太太万岁》手稿难辨真伪时,他凭直觉高价拿下,书写了沪上收藏的一大传奇。所以,张看中雪佛兰完全是从上海对这个品牌的情感,严格的说,是从这座城市的角度在寻找历史的记忆。

张的眼光没有错。可以说,雪佛兰是记录中国汽车消费最早的“活化石”之一。从张的收藏中,我看到了旧上海的汽车消费已经非常发达,尤其是对服务规范,无论是理念还是要求都做的比现在还要到位和贴切。比如对司机开车要求,除了有保证书之外,还要按上手印,有人格上的承诺,被看作是一件庄重而神圣的事。

雪佛兰的上海味道原来是“携福来”

在张的茶馆里有一幅用搪瓷做的雪佛兰户外广告,让我吃惊的是,这不是轿车,而是货车和客车,用今天的专业术语来说,应该叫“商用车”。由此可以证明,雪佛兰品牌进入中国是系列最全的汽车品牌。后来我又从史料中找到了上个世纪40年代雪佛兰与上海的生活场景,比如在上海新式里弄里,有一个小孩坐在雪佛兰引擎盖上,童趣盎然,生活气息浓烈;以篱笆围墙为背景的雪佛兰,反映了老上海对品质生活的审美。

雪佛兰的上海味道原来是“携福来”

这些信息告诉我们,雪佛兰过去给上海带来的不仅是优雅的生活方式,还是构成老上海海派风情的纽带。由此回想起二十多年前第一次听到这个品牌时,难怪老上海会那么起劲,以骄傲的口吻回忆旧上海的桥段(眼界),原来自备车与私家车还是有区别的,就像怀旧与乡愁有着本质的不同。

“携福来”,对于老底子的上海人来说,就是一种情结。很多年前一位在美国生活多年的老华侨提起小时候在上海的生活时,记忆最深的就是雪佛兰。他用上海话说出来时就变成了“携福来”,很符合上海人的“洋气”,略带不屑弄堂市井的克勒,颇有海派的腔势。这与“拐派头”的粗鄙不同,多半带有教养并见过世面的文雅。

雪佛兰之于上海,是一坛陈年老酒,醇厚而绵柔。它的回归,激活了上海这座城市的历史,有了触手可及的感觉,海派风情由此可以不再空乏,变得生动而厚重起来。

THE END

导语

记录汽车的时代记忆和社会表情

观察

  • 现在“出海”,理想汽车能找到“理想”的海外市场吗?

    理想汽车正在加码海外市场。在中国车企已经在海外市场攻城略地的当下,以及面对国际市场诸多不确定的因素,理想汽车能吃到海外市场的红利吗?

    0 ¥ 0.00
  • 车展为何诞生于上海?

    回望历史,瞭望未来,不论是汽车,还是时代,我们似乎又来到了新的历史关口,无不为今年的上海车展充满期待,不管是国内还是国际,大家都坚信,汽车在当下仍旧是拉动经济的火车头。

    0 ¥ 0.00
  • 门外汉搞不定,这两家车企不约而同让老将回炉

    近日,车企人事变动频频,沃尔沃汽车全球CEO骆文襟(Jim Rowan)和乐道品牌总裁艾铁成的离职较为引人关注。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一些车企高管之位难以坐热。

    10 ¥ 0.00
  • 极氪品牌的自信从何而来?

    极氪辨识度除了有别于其它品牌的内涵与外延外,还传递出拥有“灯塔型”的元素,有迹可循的创新,以及超越汽车范畴的国际化开放思维,拥抱全球化的气派和能力。从不生产无聊汽车的清醒,到提供个性化诉求的多元价值,极氪带给行业的启示不仅是产品的豪华和高端,还有非物质的共鸣和自信。如果从这样的视角看极氪品牌的崛起,这不就是我们所期待的,中国汽车品牌的内生力,走到哪儿都会受到尊重的文化自信?极氪做到了。

    16 ¥ 0.00
  • 小米明星车型SU7惹上麻烦,智驾接受市场“洗礼”

    当前,小米SU7销量一路走高,小米因此成为如今最红的新势力车企。同时,在国内汽车圈,小米一直深谙流量之道,是公认的营销高手。不过,一场意料之外的车祸,把小米汽车推到风口浪尖。

    19 ¥ 0.00
  • 中国激光雷达新贵是否畏惧这份做空报告?

    作为国内乃至全球风头最盛的激光雷达公司,禾赛被美股市场上的一家做空公司盯上了。蓝鲸资本的指责是否站得住脚?禾赛又将如何应对?

    23 ¥ 0.00
  • 北京越野BJ40:硬派车谋变顺应时代潮流

    “智驾平权”、“豪华平权”等一众“平权概念”被提出,一时间“追求平权”成了行业的风气,仿佛造车者脱离了“平权”就不会了造车,也有人将此称为“潮流”,视作内卷加剧时代的特产。从本质上看,这属于新营销的手段,能拉近买卖双方的距离,刺激消费。因此,当北京越野打着“越野平权”旗号推出BJ40增程版时,不难发现硬派越野的细分赛道也正在求变。

    0 ¥ 0.00
  • 宝马开窍了?360度全链AI战略加快智能化步伐

    近日,宝马汽车与阿里巴巴集团联合宣布,在中国深化战略合作,推动AI大语言模型上车,随着AI大模型技术愈发成熟,宝马汽车看到希望,随即发布360度全链AI战略,在电动化和智能化战略频繁失误的宝马能否凭借人工智能扳回一城呢?

    0 ¥ 0.00
  • 领克900直面问界M9,能否创造高端局的奇迹?

    近日,领克900正式预售,新款车型预售价格区间为33万到43.5万,定位为大型SUV,基于SPA Evo大型电混专属架构开发的领克900作为领克极氪整合之后首款产品,这台车型直面问界M9、理想L9等车型,新车能否创下新能源大型SUV销量新纪录?

    10 ¥ 0.00
  • 小鹏更名背后的野心:剑指科技帝国

    当同行还在做价格肉搏时,小鹏汽车已悄然架起"天地"一体的科技矩阵。前年还差点掉队的小鹏,经过一年来的调整,力压理想、小米等实力玩家,在今年前2月成为新势力的销量榜一。与此同时,小鹏做出更为大胆的决定:改名。改名背后,是"车企"到"科技集团"的跨越,是智能汽车产业生态化生存模式的新尝试。何小鹏的赌注很明确:要么用技术复用构建万亿生态帝国,要么在多线作战中耗尽最后一颗子弹。

    13 ¥ 0.00
  • 一则招聘信息泄露了自研芯片行踪,奇瑞剑指何方?

    国内车企自研智驾/座舱芯片行业正在兴起,现在这个阵营又增加了一个新的成员——奇瑞汽车。为什么国内车企前赴后继、排除万难、投入重金研发智驾/座舱芯片?

    10 ¥ 0.00
  • 踏入纯电底盘“无人区”,仰望U7欲以黑科技破圈

    以往,合资品牌和传统豪华品牌基本掌握产品定价权。但这一切已发生变化,自主品牌重塑了供应链体系和创新了颠覆性的技术,开创了新能源汽车的新时代,并史无前例地突破了车市50%的防线。继大众车市之后,豪华车领域就是自主品牌下一个要占领的高地。

    15 ¥ 0.00

深度

禾颜阅讯

2019-03-07 1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