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文化的探路者

观察    好书连载    “不能忽悠自己”提醒了什么?

“不能忽悠自己”提醒了什么?

颜说:"不能忽悠自己"既是一种清醒,也是一种成熟。事实上现实的中国汽车并没有让人乐观起来,隐忧不少。

微信号:HEYANYUECHE

在今年为成都车展造势而举办的"首届全球汽车论坛"上,请来世界各类高端人士与汽车界对话,场面盛大,热闹非凡。客观上为提升成都车展的档次起到了不小的作用,但也为业内带来了不少来自"权威"的声音和最新资讯。比如影响最大的就是"2030年中国的产销量将会达到7500万辆"的预测,类似于"2020年,数以万计的外国人将开上中国制造的汽车"等恭维话。不过,也有人持不同的看法,如奇瑞的老总尹同耀说,"我想在这个地方说,全球可能都在忽悠中国,我们自己不能忽悠自己,我们要有个清醒的认识。"此语一出,立即上了搜狐的微博。

我想,这是实话。也许有些人听得并不舒服,但对汽车行业了解的人心里很明白。不要看现在中国已经成为汽车消费大国,自主品牌汽车的市场占有率也快接近三分之一达到30%,但谁都心里明白自己的短板在哪里。从公开公布的资料中分析出来的结论令人震惊,跨国汽车公司在中国市场拿走了70%的利润。这就难怪几乎所有的跨国汽车公司都要把中国当作全球重要市场或第一市场。但历史不会忘记,在中国汽车对外开放之初,邀请外国汽车来华投资受到冷遇。凤凰卫视主持人阮次山在此次"全球汽车论坛"上以讲故事的方式证实了这一点。他说,1982年汪道涵当上海市长时,曾邀请日本三大汽车公司来上海投资并提供优惠条件等,却遭到拒绝,理由是"你们经济水平那么低,无利可图"。事隔近30年,现在外国汽车公司大量涌入,趋之若鹜,中国成了全球市场的一块"乐土",这岂能不感慨?

前不久,日产CEO在参加郑州日产第二工厂落成典礼时宣布,到2012年日产要在中国形成年产120万辆生产能力,市场目标锁定10%。现在几乎每家跨国汽车公司在华的产销计划都在百万辆以上,同时都在以不同的方式忽悠中国,如技术、产品、新能源汽车,甚至以合资的自主品牌为诱饵等

现实是,中国市场的繁荣只是表象,去掉华丽的外衣,还剩下什么?媒体评述,"外资汽车品牌占据着核心的汽车技术,并大肆在中国赚取比全球其他地方高得多的利润"。另一方面,我们"鲜有自主品牌跻身于国际一流队伍"。正如尹同耀所说,"自主品牌从零市场占有率到今天不到30%,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我们的结构是非常不合理的,我们的利润率是非常低的,我们的产品品牌形象也是不高,对于后面的发展来说,中国很多的用户也很难在短时间内改变对外国品牌的迷信"。这种提示,无疑是在告诫业界"汽车产业不能盲目地发热",必须正视面临的困难和挑战,而不能一味地任别人忽悠而冲动。比如巴菲特此次中国行,有大半行程留给了比亚迪,引起外界猜测和热议在所难免,用中国俗语说,这位风云人物的突然造访,可谓无事不登三宝殿。就在比亚迪"系统内"出现危机之时,巴菲特的现身带来的不是惊喜而是思考,尤其是股神对比亚迪的追捧,就不能不加以分析和深思。

同样,对于中国汽车产销量将会达到7500万辆的预测,媒体不仅表示质疑,还将这一预测讨教戈恩,回答依旧是乐观,媒体对城市拥堵日趋严重的现状深感忧虑,除一线城市之外,现在二、三线城市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拥堵。事实上现在汽车产能已经过剩,而一些来自"权威"需求预测的空间还在加码,而无视汽车带来的困境,斥之为忽悠的声浪越来越多。这说明公共舆论也清醒地意识到,汽车不可能无节制地发展。

在汽车研发领域,有人说,中国真正的汽车工程师不足3000人,称得上汽车设计师的也不足百人,连宝马公司研发中心人员的三分之一都不到,以这样的人才现状怎能应付让数以万计的外国人开上中国人开发的汽车?在风雨中摔打成长起来的自主品牌比谁心里都清楚自己所要追赶的目标是什么,也希望有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华晨老总祁玉民对合资企业干自主品牌表示忧虑,称其是"河水开始犯井水",预示着本土汽车的生存环境会更加艰难。所以,"不能忽悠自己"这既是一种清醒,也是一种成熟。如果我们还陶醉在"汽车大国"的欣喜中那就令人担忧了,好在还有人清醒地意识到,处在被忽悠包围之中的中国汽车业需保持一分警惕,事实上现实的中国汽车并没有让人乐观起来,隐忧不少。

(首发《东方早报》|2010-10-14)

导语

记录汽车的时代记忆和社会表情

观察

  • 如何增加“含华量”?丰田为跨国车企打了个样

    在合资品牌高光的时刻,丰田很低调;在合资品牌集体遇到挑战时,丰田很勤奋,充分呈现出全球头号车企在不停赴考过程中强大的心理素质与综合能力。在全球汽车产业加速分化的今天,中国市场正以前所未有的创新速度重塑行业规则。从技术标准到消费需求,从产业链协同到移动出行模式,每一环节都在重新定义未来汽车的内涵。跨国车企如何应变,丰田在上海车展上交出答卷,这是新的开始。

    0 ¥ 0.00
  • 广本“含新量”创新高,P7在安全基石上攀登驾趣新高度

    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以下简称“上海车展”)被业内认为是分水岭式的存在,去掉喧嚣与虚火,扭转流量为王的传播思维,拨掉浮夸的噱头,让车企和观众的注意力都回归到车与技术的本身,这对于作为长期主义者的广本以及带着八大产品价值而来的P7而言,无疑是一个利好的信号。

    10 ¥ 0.00
  • 铂智7,合资向上新突破

    当铂智7以豪华的高级感出现在受众的视野里时,就会让人想到此前雷凌“零差价”带来混合动力车普及时的惊喜,还有铂智3X撬动智能纯电向下带来的惊艳,以及对眼前铂智7向上突破带来合资研发高端化的惊叹等,这表明广丰在汽车转型大潮中一直在领风气之先,产品帅气,可圈可点,被视为合资车企中的新头部。

    10 ¥ 0.00
  • 四十不惑,风光依旧的上海车展

    继往开来,2025年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简称“上海车展”)有特殊的意义,距离1985年具举办的第一届上海车展恰好刚满四十年。那时,改革开放大门刚打开没多久,对于没见过几辆的普通人而言,第一届上海车展为国人打开了看世界领先工业的一扇窗。四十年间,中西方的汽车文化在这里交汇,各大流派的新技术在这里碰撞,随着中国汽车工业迅速发展以及自主车企崛起,上海车展变成中国车企与各国车企以及全球用户交流新技术和新车型的最好舞台,只不过,参展的主角在不停发生变化。

    12 ¥ 0.00
  • 工信部对浮躁的智驾说“不”

    2025年被业内人士认为是“智驾元年”。智驾安全问题在汽车行业受关注度越来越高。在智驾技术不断下沉的情况下,国内出现了多起和智驾相关的交通事故,而随之出现的相关责任事故的认定,更是引发了社会的关注。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作为主管部门的工信部及时出手,拧紧智驾“安全阀”。

    16 ¥ 0.00
  • 传祺向往S7“北巡”:一场“从岭南到北极”的对话

    当一辆来自广东的家庭大五座智驾SUV传祺向往S7与中国最北端相遇,从岭南到神州北极,这场跨越 4000公里的南北对话,不仅是产品测试,也是一次文化叙事,既有科技与自然的对抗,也是传祺品牌精神的升华,更暗含中国制造的雄心宣言。

    12 ¥ 0.00
  • 长城汽车与宇树科技合作,拥抱机器狗玩出新花样

    近日,长城汽车发出公告,宣布与杭州宇树科技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计划在机器人技术、智能制造等领域开展合作,以推动机器人等先进技术与汽车制造行业的深度融合。首次合作将打造“越野车+机器狗”组合,车企与机器人公司合作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0 ¥ 0.00
  • 红旗深度解读如何为用户造好车

    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车展启幕,车展的商业属性使其既成了秀肌肉的舞台,同时又扮演着各家兵戎相见、你来我往的角斗场,一时间造车成了一件趋利的事。从更加高远的视角看,造车不只是为了卖车,更不是为了作秀圈钱。相比之下,一汽红旗的造车态度要明显纯粹得多,用一汽董事长邱现东的话来说即是“‘为用户造好车’是红旗品牌始终不变的初心和矢志不渝的追求”。

    11 ¥ 0.00
  • 沃尔沃在价格上失守,在安全上坚守

    沃尔沃的豪华是什么?“安全”可能是最没有争议的答案,其次是“环保”和“健康”。这一套北欧式的豪华理念被沃尔沃奉行了数十年,成了品牌的豪华密码,同时也成为了沃尔沃和其他豪华品牌的核心区分。沃尔沃始终在坚持“以人为本,对人负责”的价值输出,但在流量为王、营销当先的今天,乘用车市场的消费观正在扭曲,相比起诳话连篇、花式整活的厂商,沃尔沃显得更加内敛且低调,品牌“存在感”开始被动降低。

    11 ¥ 0.00
  • 稳坐华系MPV头把交椅,传祺向往M8乾崑系列有何法宝?

    4月16日,传祺向往M8乾崑系列举办品鉴会。自发布以来,传祺向往M8乾崑系列以“智能与豪华双巅峰”傲视群雄,成为当前MPV细分市场中备受关注的新品车型。作为广汽传祺与华为深度合作的首款旗舰MPV,传祺向往M8乾崑系列不仅承载着传祺汽车冲击高端市场的蓬勃野心,更是凭借融合东方美学与尖端科技的创新设计,重新定义MPV的价值标准。

    16 ¥ 0.00
  • “卷王”星纪元ET誓将安全与豪华卷到底

    “吃在广州”, 选择在广州上市的星纪元ET抓住这个城市的精髓,在发布会前分发冰淇淋,这暗藏玄机,不仅卷科技,还卷上冰淇淋。原来星纪元ET座椅选用了食品级材料的刺云实胶,兼具安全与环保。

    17 ¥ 0.00
  • 吉利银河将“新豪华” 具象化

    乘用车的市场格局在变,车企的座次也在变,自主厂商、造车新势力正在轮番冲击着过去几十年来豪华品牌、合资厂商们带头设定的行业秩序。“各种平权”横空出世,国产汽车的造车者们试图以前所未有的性价比和空前的乘用车价值体系重塑市场份额。以吉利银河为例,其生而不凡,在“取缔”、“颠覆”等品牌使命的驱动下,大有成为国产“新豪华”名片的潜质。

    16 ¥ 0.00

深度

禾颜阅讯

2019-03-12 1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