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文化的探路者

观察    深度    乐观情绪不再,吉利2019年销量目标能否保得住?

乐观情绪不再,吉利2019年销量目标能否保得住?

前不久,吉利汽车公布了2018年的销量,在整体车市下滑的大背景下,吉利勉强达成了150万台的销量,已经非常不容易。放眼2019年,吉利汽车制定的销量目标保守地定在151万台。这背后,不仅有对一旦无法完成销量目标而影响吉利股价的担忧,更深层次的则是对中国来年车市大环境的悲观情绪所致。眼见乐观情绪不再,吉利2019年销量目标能否保得住?

微信号:HEYANYUECHE

撰文|张大川

 

从销量数字上看,吉利2018年12月的销量不足10万台,不仅是年内新低,更是创下三年来首次大幅度的同比和环比降幅。不过,对于这个数字反倒没有必要太过悲观,按照市场消费惯性来看,这个应该是吉利销售团队主动调整经销商端库存,降低批售指标的行为。整体市场对于吉利车型的需求应该没有发生重大改变。相反如果吉利在年底继续向经销商来压库存,会影响经销商的盈利情况和明年的销量,得不偿失。

 

乐观情绪不再,吉利2019年销量目标能否保得住?

 

不过有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是,一旦2019年如果销量真的只有151万辆的话,那2020年200万的目标肯定难以实现。对于如今春风得意,甚至有些志得意满的吉利来说,也算一个不小的打击。吉利在香港证券市场的股价就已从2018年11月峰值近30港元跌至当前10多元,整体市场承压不小。

 

乐观情绪不再,吉利2019年销量目标能否保得住?

 

不过相比于数字,吉利更需要解决很多之前被高速发展所掩盖的问题,尤其是需要理顺如下的三个关系:

理顺与供应商及经销商的关系。向供应商压价、经销商压库,是当前主机厂普遍采用的做法。不过对于吉利来说,也需要想办法来理顺和两者之间的关系,适度让出一部分的利润来保证自己整个产业链的平顺。一旦将供应商压榨尺度过大,必然会影响到未来吉利自身的产品质量;对于经销商来说也是一样,如果压库过多,大量的利润被银行贷款利息所挤占的话,经销商生存状态也会出现问题。

 

乐观情绪不再,吉利2019年销量目标能否保得住?

 

理顺和自主品牌竞争对手之间的关系。2018年的黑公关事件,让自主品牌的两家领头羊企业吉利与长城之间的矛盾公开化。最终双方高层握手言和,也是为整件事情画上了一个比较圆满的句号。领克和WEY这两个品牌上,虽说在细分市场上是直接的竞争对手,但两者更应该将目标放在二线甚至一线合资品牌上,合资品牌拥有更大的市场份额、更高的产品利润。福特、标致雪铁龙这些品牌的落寞,给了领克与WEY不小的发展空间。未来如果可以抢占部分日系、甚至通用的份额,那何愁自身销量不振呢?

 

乐观情绪不再,吉利2019年销量目标能否保得住?

 

理顺旗下品牌未来发展的关系。当前吉利已经是拥有或持股包括沃尔沃汽车、沃尔沃卡车、戴姆勒、美国飞行汽车、宝腾以及莲花在内的一个庞大的集团。如何将这些优质的整车资源协同发展,来转化为促进自身业务更好发展的动力,也是当前吉利不容易解决的课题。吉利自身的销售公司也在2018年底进行了一个变革,吉利、领克与吉利新能源成为三个独立的事业部。在新能源成为2018唯一上涨的细分市场后,未来吉利新能源能否承担起集团销量上涨的发动机,也是值得各方期待。

 

乐观情绪不再,吉利2019年销量目标能否保得住?

 

一片悲观声中的2019年也并非没有机会,国家发改委已经传出部分稳定汽车消费、刺激内需的消息。如果中美之间贸易战可以再熄火,那中国整体经济就有企稳的基础。加之国家对国六排放标准施行的澄清,也让不少持币待购的消费者会入市下单。

 

乐观情绪不再,吉利2019年销量目标能否保得住?

 

2019年的中国汽车市场,竞争会加剧。随着豪华品牌和合资品牌纷纷祭出降价的大旗,自上而下传导下来的价格压力会进一步压榨自主品牌的生存空间。尤其是在2018年包括长安福特、东风神龙在内的大多数过得不如意的二线合资品牌,如果不能在2019年扭转销量颓势,怕是要在中国汽车市场彻底跌入谷底,乃至被边缘化,所以他们必然会使出包含降价在内的浑身解数。

禾颜阅车点评

对于吉利来说,要从堆砌新车开始逐渐转变为做精品车,做精旗下每一款车型。中国汽车市场毫无疑问仍然还是一个新车型拉动的市场。但对于像如今吉利、长城这样的企业来说,由于产品布局已经比较完善,新车带来的销量提升的边际效用在不断下降。如何将旗下每一款车型做到细分市场内的最具竞争力,将直接决定吉利是否可以守住甚至超越其定下的2019年的销售目标。

THE END

导语

记录汽车的时代记忆和社会表情

观察

  • 喊停燃料电池项目,瘦身的Stellantis能守住全球第四吗?

    Stellantis最近频频传出一些消息:一方面,在全球范围内,暂停燃料电池车型技术的研发;另一方面,在华的合资车企广菲克走到了正式破产这一步。作为全球第四大汽车集团,Stellantis其实领先身后的比亚迪优势并不明显。持续的收缩,尤其是在华裹足不前,给了身后的比亚迪赶超的机会。

    2 ¥ 0.00
  • 什么才是捷尼赛思最好的归宿?

    随着掌门人朱江离职消息传出之后,捷尼赛思未来在华发展增加了一些不确定的因素。外资品牌想要在全球最卷的中国车市站稳脚跟的难度越来越大,前脚广菲克刚刚官宣了破产,捷尼赛思是否会留守中国市场?对于现代起亚集团来说,如果捷尼赛思撤离中国,那么这个品牌在华就会三进三出,未来想要再重返中国市场而面临的困难将会更大。

    3 ¥ 0.00
  • 英伟达H20回归,中国车企暂时喘口气

    在中美贸易战的博弈中,英伟达的H20芯片再度成为双方交锋的焦点之一。不过,随着美国政府短期内解禁H20对中国的出口,让中国的大算力AI芯片获得了喘息之机。不过,从长远来看,国产高端芯片要奋起直追,彻底解决“卡脖子”的技术。

    23 ¥ 0.00
  • 吉利不装了,将年销 300万辆的野心写在脸上

    5月价格战,6月反内卷,车市风起云涌,而7月的第一颗深水炸弹,由吉利来引爆。

    15 ¥ 0.00
  • 汽车行业掀起赴港IPO热潮,中意低成本融资渠道

    最近,内地汽车行业相关公司掀起赴港股上市的高潮。搭上政策的顺风车,借助港IPO募集更多的资金,这已经不仅仅是赶时髦,还将对企业的未来发展带来比较深远的影响。

    21 ¥ 0.00
  • 2025年“期中考”卷个不停,多家主流车企分数创新高

    今年上半年,在卷个不停的汽车市场中,大家都在抱怨价格战下各家车企生存艰难。但是,事实上真的很困难吗?主流车企销量单纯从销量数据上来看其实并不差。

    18 ¥ 0.00
  • 哈弗大狗何以笼络年轻人

    2020年,“哈弗大狗”这一打破汽车命名常规的“异类”出现,在引发全网热议的同时,也精准锚定了Z世代的沟通密码。五年磨砺,2026款大狗焕新而至,延续了“3/4刻度潮玩座驾”的灵魂定位——精准卡位在城市SUV与硬核越野车之间的广阔地带。在累计60万用户的眼中,这不仅是一次产品迭代,更是一场关于年轻生活方式的进化宣言,新车用全能姿态告诉世人,“征服年轻市场,或许从来都没有单一答案”。

    0 ¥ 0.00
  • 雷克萨斯是深藏不露的“学霸”,为何总能“步步高”?

    雷克萨斯是个不可低估的进口豪华车品牌,虽然低调内敛,但在关键时刻却总能一鸣惊人。当其他进口豪华车品牌销量跌跌不休时,雷克萨斯从容夺魁,“唯一同比正增长的进口豪华车”的成绩单不经意间露出含金量;当一些外资品牌在中国车市的激战中纷纷败阵时,雷克萨斯持续前行,今年果断“落沪”,在丰田全力托举中更上一层楼,在智电新时代“更中国”,持续向中国消费者传递有温度的豪华。

    0 ¥ 0.00
  • 零跑在新势力赛道领跑,“爽文剧本”将如何推进?

    这个曾经徘徊在二线阵营的品牌,如今以月均超过4.8万辆的成绩,将鸿蒙智行、理想等强劲对手甩在身后。零跑在今年上半年稳居新势力车企销量榜首,这是如何做到的?

    2 ¥ 0.00
  • 牵手华为,“全都要”的东风猛士能发威吗?

    穿过旷野,碾过怪石,东风猛士承载着诗和远方,不断刷新着勇敢者追寻自由的征途。褪去泥沙,从容穿梭于城市的车流霓虹,东风猛士展现出力拔山河之余的睿智和细腻。在猛士M817的预售发布会上,东风猛士充分展示这款集越野、豪华、智能、舒适等多重属性于一身的多用途越野座驾。有人说,猛士M817呈现出了硬派越野的割裂感,但当人们还在纠结智慧、优雅能否与之兼容时,32.99万元的起售价却又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割裂。

    5 ¥ 0.00
  • 理想i8上市在即,是纯电破局者还是MEGA的追随者?

    理想汽车旗下的首款纯电SUV——理想i8于7月17日开启预订,次日城市巡展启动,展车陆续进店,7月29日正式上市。作为理想汽车首台纯电SUV车型,理想i8可谓是承载着理想汽车进军纯电领域的理想,新车究竟是延续理想L系列的魅力并一炮走红还是会步入理想MEGA的后尘?

    14 ¥ 0.00
  • 奔驰与亿咖通牵手,最大赢家竟然是吉利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奔驰将在国内销售的车型中引入亿咖通的Flyme Auto智能座舱。对于中国智能网联相关团队来说,这无疑又是一大突破。亿咖通能够拿下奔驰订单的背后,其实是吉利掌门人李书福早已布下的一盘大棋。

    13 ¥ 0.00

深度

禾颜阅讯

2019-03-29 1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