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力公路”来了,又在颠覆谁?
撰文/颜光明
"北京至上海1700公里的电力行驶成本仅50元,无需充电桩,在行驶过程中可以持续充电。"这是国能汽车董事长蒋大龙最近在上海松江智能电力公路"三网融合"平台暨上海国能新能源汽车基地启动仪式上接受媒体采访时所描述的即将成为未来的现实。他说,这是具有颠覆性的创新,既解决了电动车续航里程的焦虑,同时也减少了电池能源消耗,并提供了未来智能交通的基础保障等。
石破天惊,闻所未闻。这一系列利好的"科技创新"在新能汽车热火朝天的今天又意味着什么?在蒋大龙的描述中,电动汽车最关键的难点就是充电桩和电池消耗,这都可以通过"智能电力公路"得到解决。所谓"智能电力公路"即"三网融合"(交通网,信息网和能源网融为一体)构成的共享平台,以此来解决长距离交通运输过程中能源补给和智能驾驶的问题似乎已成为可能。他说,三网融合概念看起来很新鲜,但其实我们已经有了很多年的经验积累了,在汽车研发制造领域我们有70余年的经验,"智能电力公路"发明者阿斯普隆德(Gunnar Asplund)教授也已经研究了20年,其中还包括近10年的道路测试等。
有关这个项目的落地,蒋大龙说,这是上海速度。"三网融合项目正式在上海启动,这是全世界范围内首创的交通网、能源网、信息网融合的项目。"正因为此,"智能电力公路"从立项到审批再到落地,以及破土动工,前后不到半年。
在奠基仪式上,国能汽车还展示了两台9-3EV纯电动轿车和两台轻型商用电动车。根据规划,2018年下半年国能汽车还将启动位于瑞典特罗尔海坦的生产。未来五年,国能汽车将投资超100亿美元,形成年产100万辆纯电动车的生产能力,陆续向市场推出20款高端纯电动汽车。
国能汽车成立于2012年,总部位于瑞典特罗尔海坦,同年6月成功收购瑞典萨博( SAAB)汽车公司的核心资产和知识产权,并宣布专心致志打造纯电动汽车。
2015年6月,国能汽车子公司"国能新能源汽车有限责任公司"在天津滨海高新区成立。项目一期年产5万辆纯电动乘用车,规划产能22万辆,同年10月天津基地开工建设。2016年6月发布"国能汽车"品牌,2017年1月获得国家发改委核准新建纯电动乘用车生产资质,同年6月在亚洲CES展上发布了9-3系列纯电动概念量产车,同时发布InMotion移动出行概念舱,同年12月天津工厂启动试生产,第一辆车下线。
今年6月20日, 国能汽车上海项目在松江开工兴建。这是继特斯拉项目落地上海后又一个引人关注的项目。蒋大龙说,他们一直专注于电动汽车的研发、生产,并且为客户提供移动出行整体解决方案。国能汽车汇集了全球新能源的技术和人才优势,依托创新的商业模式,以智能化、共享化来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这种创新的商业模式为公司在中瑞两国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是怎样的商业模式?蒋大龙说,"新能源汽车行业存在的问题不能仅仅依靠电池的发展来解决,目前国能汽车探索出了一条新的技术路径。"这就是通过"智能电力公路"项目找到了一条别人没有想到的路径。那么,这是怎样的技术路径?
作为这一设想的发明者,也是国能汽车的合作伙伴,今年已逾70高龄的瑞典智能电力公路董事长阿斯普隆德也来到仪式的现场并接受了采访。他说,智能电力公路项目通过高效便捷的自动化设备进行道路改造,可供经过特殊设计的电动车在行驶中移动充电,并实现有线与无线网络协调控制,是一套推进"三网融合"的全新生态系统。他认为,该系统适用于所有道路设施和运输工具,为电动车续航与充电等难题提供了新的技术解决路径,能大幅减少汽车电池使用与充电桩建设。同时该系统可以提升废弃电能利用率、进一步实现节能减排,并为自动驾驶技术的推广应用以及智能移动出行提供更加可持续且更加安全的生态系统保障。
"随着智能电力公路项目的广泛实施,普通用户的也将受益不少。因为新能源汽车采用更少的电池,未来用户购车所花费的成本将大大减少,而移动充电则可以使用户摆脱续航和充电麻烦,作为普通用户,将不再会有任何的里程焦虑。"在回答关于成本方面的问题时,阿斯普隆德说,"我们做过实际测算,智能电力公路要比汽油车的成本低很多。"
禾颜阅车点评:
从现有的资料和描述的前景来看,这是一个比新能源汽车更为诱人的宏大基础性项目,一旦实现,将会彻底摆脱充电桩的困扰,发展电动汽车以及自动驾驶也就不再有障碍。实验表明,"这是解决电动车发展几乎所有瓶颈问题的最佳方案",其效果是:减少充电桩数量约90%,降低充电基础设施造价约70%;减少电池使用量约80%,延长电池寿命约3倍;电动汽车应用将适用于所有道路运输工具;加快无人或智能辅助驾驶技术的广泛应用;减少碳排放及噪音污染;降低电动车造价,延长车辆使用寿命。
从"智能电力公路"的介绍来看:车辆在主干道形式直接取电,同时为电池充电。该系统适用于所有车辆,可使用现在基础设施,轿车可实现减排二氧化碳80—90%,车辆所配电池减少至续航50公里即可满足要求,兼容中型和轻型车辆减少2/3二氧化碳,投资可降至200万人民币/公里等。
"智能电力公路"是天方夜谭还是现实可行,抑或理想模式?对于门对门出行包括运输在内的有"条件"移动方式是否可以普及等,一经问世就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而获准这个项目在上海落地的战略意义又在哪里?人们关注的也许不止是这个项目的可行与否,而是为创新思考及其它提供了想象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