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文化的探路者

观察    观察    11.98万起的吉利帝豪GSe为什么敢拿“高续航”说事儿?

11.98万起的吉利帝豪GSe为什么敢拿“高续航”说事儿?

“帝豪GSe长长长续航版”在北京上市,5款车型补贴后售价区间为11.98-15.98万元。值得注意的是,吉利在续航上是通过引入能量密度更大的电芯的方式,保持硬件相同的电池总成,这体现了吉利在新能源核心三电技术方面已经具有一定的硬核优势。那么,新款帝豪GSe能给吉利新能源加多少分?

微信号:HEYANYUECHE

 

撰文|唐 黛/编辑|禾 子

8月7日七夕节当天,吉利新能源的纯电动SUV车型新款帝豪GSe打着“为爱续航”的旗号推出了被命名为“帝豪GSe长长长续航版”的帝豪GSe长续航版,5款车型补贴后售价区间为11.98-15.98万元,新车最大电池容量提升至61.9kWh,综合工况续航里程最高达到450km。帝豪GSe长续航版的侧面标识也由之前的“e400”同步升级到“e500”以及“e600”。

 

11.98万起的吉利帝豪GSe为什么敢拿“高续航”说事儿?

 

值得注意的是,吉利在续航上是通过引入能量密度更大的电芯的方式,保持硬件相同的电池总成,这体现了吉利在新能源核心三电技术方面已经具有一定的硬核优势。此外,帝豪GSe长续航版车型直流快充下30分钟可完成30-80%的充电,让新车在充电时间上非常具有竞争力。那么,这款“帝豪GSe长长长续航版”能给吉利新能源加多少分?

 

11.98万起的吉利帝豪GSe为什么敢拿“高续航”说事儿?

 

新款帝豪GSe 600和500版本,分别采用61.9kW·h和53.1kW·h两款高容量三元锂电池,可实现NEDC综合工况续航里程450km 和400km。帝豪GSe长续航版的动力电池系统能量密度达到了182.44Wh/kg,是目前量产版车型中最高的产品,且标配ITCS 3.0液冷式智能温控系统。

 

11.98万起的吉利帝豪GSe为什么敢拿“高续航”说事儿?

 

动力性能方面,600系列车型的驱动电机峰值功率和扭矩提升至130kW、270N·m,0-100km/h加速时间由原来的9.9s缩短至9.3s。500系列车型仍搭载峰值功率120kw,峰值扭矩250N·m的驱动电机。新车的最高车速仍然是140km/h,工况条件下百公里耗电量为13.9kWh。按目前的居民用电价格来看,其出行成本每公里不到一毛钱,平均日出行成本仅2元左右。

 

11.98万起的吉利帝豪GSe为什么敢拿“高续航”说事儿?

 

新款帝豪GSe定位跨界纯电动紧凑型SUV,其长宽高分别为4440/1833/1560mm,轴距为2700mm。外观部分与上代车型相似,采用的的跨界式运动风格SUV造型,新车加入了蓝白、红黑等双色车身设计,前脸部分沿用了吉利家族式“回”字型装饰,让新车整体外观显得更为年轻和运动。新车内饰根据车型的不同,配备了13.5英寸全液晶仪表、8英寸中控屏、前排座椅加热、CarLife手机互联、360全景影像等。车尾与上代车型基本一致,上代车型正中的吉利盾形LOGO,被新的“GEELY”英文品牌标识所替代。

 

11.98万起的吉利帝豪GSe为什么敢拿“高续航”说事儿?

 

新款帝豪GSe提供了ECO、SPORT两种驱动模式以及三模能量回收系统,日常行车可以打开ECO节能模式,启动能量回收,并且提前判断车况,利用滑行与制动过程,将车辆的动能转换为电能储存在动力电池中,可达到增加车辆续航的目的。遇到上坡路段,提前匀速增加车辆的加速度,避免在坡道加速,还可降低电能消耗。帝豪GSe还配备了Super E能量电站功能,可借助外放电枪为笔记本电脑、烤箱、照明灯等设备供电,延伸了其使用和功能链条。

 

11.98万起的吉利帝豪GSe为什么敢拿“高续航”说事儿?

 

数据显示,吉利汽车7月完成销量91375辆,,同比下降24%,国内销量同比减少26%。在过去的7个月中,吉利汽车仍以743055辆的累计销量排名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第一,但较去年同期减少约16%,已完成全年修订后销售目标136万辆的55%。不过,受国五清库存和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两方面因素影响,7月吉利新能源及电气化汽车销量仅4476辆,环比跌近72%,主要是6月的促销活动透支了部分市场需求。而7月和8月是传统的汽车销售淡季,销量回暖尚需时间。

 

11.98万起的吉利帝豪GSe为什么敢拿“高续航”说事儿?

 

禾颜阅车点评:

虽然新款帝豪GSe看点不少,但眼下新能源市场竞争也异常激烈。从累计情况来看,2019年前7月,吉利新能源及电气化车型总销量为62076辆,同比增长181%。其中,帝豪EV、嘉际MHEV、星越 MHEV以及几何A共占新能源和电气化汽车总销量约65%。新款帝豪GSe所在的紧凑级纯电动SUV市场并不轻松,前有比亚迪元EV、北汽新能源EX3、荣威Ei5,后有江淮iEVS4、瑞虎e、名爵EZS、,新款帝豪GSe凭借吉利在三电方面的技术硬核,在七夕节打出了一张“高续航”牌,辅以帝豪在品牌上的提升以及吉利整体的向上优势,只有凭实力与竞品一竞高下。

(本文系《禾颜阅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导语

记录汽车的时代记忆和社会表情

观察

  • 依靠宁王的滑板底盘,长安马自达能否咸鱼翻身?

    滑板底盘在汽车行业能否推进?这曾让不少相关企业折戟沉沙。目前来看,宁德时代有意将滑板底盘业务进行到底。昔非今比的长安马自达,能否助宁德时代圆梦?

    0 ¥ 0.00
  • 这些倒下的新势力,要想复活不容易!

    最近,国内多家陷入困境的新势力都传来一些好消息。哪吒开始偿还供应商欠款,极越和威马两家也迎来了一线曙光。这些车企能不能复活还有待观察,当下车市太卷,连一些曾经叱咤风云的车企,如今都度日如年,而这些根基很浅的新势力车企,要活下去是非常难的事情,最新消息是哪吒被申请破产审查。

    12 ¥ 0.00
  • 小米汽车处在风口浪尖上,雷军要静下心来

    大红大紫的小米汽车,虽然一度顺风顺水,但作为造车新手,总体上还是缺乏经验,成长过程中难免经历风浪。卷入一系列风波中的小米汽车,需要静下心来,思考未来如何能够健康成长。

    11 ¥ 0.00
  • 欧洲市场,有望成为奇瑞销量增长的新“发动机”

    根据欧洲媒体报道,奇瑞汽车即将接手一家德国大众汽车的工厂,为在德国当地生产奇瑞新推出的Lepas品牌做准备。在拥有了一座西班牙工厂的基础上,奇瑞如果能够在德国再落子一座工厂,无疑将有助其扩大在欧洲市场的版图。

    14 ¥ 0.00
  • Momenta VS 华为乾崑智驾,谁能在国内智驾宝座上加冕 ?

    近日, Moment在上海车展上宣布和多家车企的合作,完成了对国际一线主流车企的收割。与此同时,华为也在上海车展上发布了乾崑智驾ADS 4.0。作为国内两个智驾头部企业,Momenta和华为未来还会有一番激烈的缠斗,看谁能够坐上国内智驾“一哥”的宝座。

    24 ¥ 0.00
  • 鸿蒙智行,汽车隐形大佬

    鸿蒙智行携手上汽,表明华为找到了实体支撑的更强实力和发展空间,上汽也找到了智能科技的最强外援和无限可能。这种合作无疑具有示范性,带有引领性,属于强强携手,互为融合,资源叠加的规模响应,旨在远大目标,助力登上智能汽车新的巅峰。

    17 ¥ 0.00
  • 超级混动成为沃尔沃的优选,折中更安全

    新能源的路径应该是什么样,从来没有标准答案,因企业而异。从主机厂精准转型、平稳过渡的发展动机来看,顺应环境、适合自身的路线才有可能是短期内最优的路线。这是行业规律、市场法则折射出的造车真理,面对真理,绝大部分主机厂都需要在新能源席卷的背景下进行尝试,沃尔沃也在其中。

    0 ¥ 0.00
  • 四大科技企业相助,宝马谋求在智能化赛道突围

    面对新势力的进攻,宝马的日子并不好过,江湖地位被新能源后浪推翻,生长百年的庞大身躯,使其转变难度大。而进入调整期的宝马,期望在智能赛道站稳脚跟,以中国速度开启战略转型,通过深度绑定中国科技力量,在智能赛道构筑全新竞争壁垒。

    7 ¥ 0.00
  • 剑指宝马MINI的萤火虫,能否避免重蹈乐道的覆辙?

    近日,蔚来汽车子品牌萤火虫旗下的首款车型正式上市,起售价格为11.98万,这台定位为小型纯电车型在蔚来原先的豪华车阵营中似乎显得格格不入。而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称,这是有史以来最好、最安全的小车。这台面向全球市场的高端智能电动小车,能否满足蔚来汽车打开海外市场的预期?能否明显提升蔚来的销量?

    8 ¥ 0.00
  • 银河耀8上市拉升了什么?

    当下汽车需求正在趋于饱和,供大于求,内卷加剧已是不争的事实;汽车泛滥业已令人头痛,不仅涉及环保和转型,还有资源和人文,等等。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将汽车变得有意义,有价值,有文化,显然是个严肃的话题,也是挑战。我很赞成“不生产无聊的汽车”这句话,说明有人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而吉利银河耀8上市发布会讲究仪式感,更是将这一深度思考体现得淋漓尽致。

    5 ¥ 0.00
  • 日产汽车如何在华向新出发?

    目前,在电动化、智能化赛道上,跨国车企普遍处于下风。如何走出低谷重拾辉煌,在中国市场已深耕超过50年的日产汽车进行深度思考,并且审时度势制定新战略。大象能顺利转身吗?

    17 ¥ 0.00
  • 慢造车、拒绝噱头,北京现代“反向操作”能否破局?

    北京现代在国内市场可谓起起伏伏,有过高光,也经历过挣扎。汽车百年变局,智能化、电动化如洪水猛兽,对任何一家车企而言都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北现同样如此。只是留给北现的试错空间更少,无数人认为北现已经到了背水一战的节点。尽管如此,北现依然坚持求真务实的造车态度,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与行业盛行的“快造车”、“急交付”的模式相悖。

    15 ¥ 0.00

深度

禾颜阅讯

2019-08-11 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