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文化的探路者

观察    观察    丰田,在不确定性的时代塑造确定性的未来

丰田,在不确定性的时代塑造确定性的未来

在汽车产业大变局时代,丰田给出了转型思路的新答案:继承与进化。继承,是指要坚持“以商品和地域为中心”的经营理念;进化,则是向以研发纯电动车为中心的移动出行公司进化。在继承中进化,在进化中坚持长期主义价值观。丰田找到了“在不确定性的时代塑造确定性的未来”的钥匙。

微信号:HEYANYUECHE

撰文|何 丛、编辑|禾 子

 

汽车产业大变局时代在喧嚣中加速向前,充满不确定性的汽车新时代翻腾而来。

车企究竟应该怎样去拥抱汽车行业新时代?这是2023年上海车展最受关注的课题。作为丰田新体制改革的注脚,丰田在2023上海车展上的一举一动引人注目。

 

今年以来,随着新的组织架构发布,以及一系列高层人事变动,丰田汽车正过渡到加速转型的新阶段。

4月7日下午,在出任丰田汽车社长一周后,佐藤恒治在以“继承与进化”为主题的“新体制方针发表会”上,发表了首次公开演讲。

丰田对转型的思路给出了新的答案。继承,是指要坚持“以商品和地域为中心”的经营理念;进化,则是向以研发纯电动车为中心的移动出行公司进化。

丰田的新体制方针,有三个关键点值得关注。

首先,是继续明确汽车的商品属性,即便是在新的年代,丰田仍要坚持“量产幸福”的企业使命、“制造更好的汽车”的价值观。

第二,是强调了地域的重要性,即针对各个区域的不同特点,提供让消费者满意的产品,要“做当地最好的企业”。

第三是重申了向移动出行公司转型的大方向,但同时强调了“以纯电为中心”,丰田将推出密集的产品进攻纯电动市场。丰田计划在2026年前推出10款新的纯电动车型,到2026年全球电动汽车年销量达到150万辆。

 

作为丰田新体制改革的注脚,丰田在2023上海车展上的一举一动变得尤为引人注目。

而透过丰田在上海车展的一系列举措,可以看到丰田将“继承与进化”这一新方针第一时间带到了中国:一以贯之的长期主义价值观、在中国以开放谦逊的姿态创新与转型,以及坚持全面拥抱低碳化的决心。

 

强化现地研发,放权中国市场

“即使早就知道中国是世界第一大汽车市场,我还是再一次感受到品牌数量之众、新能源汽车之多,深切体会到中国消费者对先进驾乘感受的极致追求,我想把这些感受都反映到今后专门为中国消费者的研发工作中。”疫情后再次来到中国的丰田汽车公司CTO、副社长、执行役员中嶋裕树,在上海车展演讲时直言,只有亲自来到中国,才能感到中国汽车市场的变化。

一直以日本为核心研发全球车型的丰田汽车在智能电动时代做出了一个重大战略调整:在中国市场“加速现地化研发的进程”。

这是丰田“继承与进化”战略的一次不同寻常的落地;也是丰田站在未来的视角下对当下地域发展模式的一次重塑;更是丰田在汽车变革时代找到的一把通过地域化市场引领整体智能电动产品发展的新钥匙。

 

在智能电动化的下半场,丰田在中国的智能电动朋友圈正日益扩大。丰田试图以一种全新的开放合作的姿态,放大中国业务的自主权,打造符合中国消费者需求的新能源汽车。

在电动化领域,除了继续强化与一汽、广汽的合作关系之外,丰田还与中国头部新能源汽车比亚迪达成合作。

在上海车展期间,一汽丰田bZ3正式上市销售;“bZ Sport Crossover Concept 智享跨界” “bZ FlexSpace Concept 悦动空间”全球首秀,两款车型都计划于明年正式导入。

这三款车都是丰田和中国本土合作伙伴携手,强调现地开发理念的佐证。

bZ3已经率先由比亚迪和合作伙伴一起提供了先进、安全可靠的电动技术,“bZ Sport Crossover Concept 智享跨界”将由丰田与2020年成立的技术合资公司比亚迪丰田电动车科技有限公司、一汽丰田、丰田中国研发中心共同开发,计划由一汽丰田生产销售。

“bZ FlexSpace Concept 悦动空间”则是由丰田与广汽集团、广汽丰田、丰田中国研发中心携手共同打造的一款注重实用性的 SUV 车型,计划由广汽丰田生产销售。

 

中国消费者拥抱科技、喜欢创新,他们对产品的需求是驱动企业创新的动力。只有抓住最前沿的消费者,才能在新车设计中保持领先。而基于前沿消费者需求而诞生的创新产品也将对引领全球智能电动化水准起到牵引作用。丰田深知,在智能电动汽车市场,在中国胜出,就有机会在全球领先。

在智能化领域,丰田积极与现地合作伙伴一起推进现地研发。

例如,在近几年中国汽车行业非常“卷”的智能座舱领域,丰田的Toyota Space 智能座舱由中国工程师团队,专门为中国消费者企划、研发。

 

自动驾驶方面,丰田则已经牵手国内初创公司小马智行,提供雷克萨斯 RX、丰田赛那等车辆,由小马智行搭载自动驾驶系统后,在多地开展商业化示范运营。丰田还正在计划提供 bZ4X 的自动驾驶出租车,支持小马智行自动驾驶出租车的商业化落地。

丰田深化与中国企业的深度合作,凸显出中国市场的战略地位进一步升级,丰田希望与中国市场进行深度绑定以求实现智能化、电动化战略的平稳落地。

更加值得一提的是,丰田还强调,未来将基于中国消费者的需求,在中国进行独立研发,并将在中国企划研发的产品普及到全球。

 

坚持多元路线,拥抱低碳未来

稻盛和夫说,长期主义不是坚持重复一件正确的大事,而是坚持改进一件件小事。

这在丰田基于“环保车只有普及才能真正为环境做贡献”的理念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无论是纯电、混动还是氢燃料电池,都是节能减排的一种。在实现碳中和的进程中,丰田不放弃每一种努力,也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

 

在本次上海车展上,丰田同样展示了最新的氢燃料电池技术和混动产品。

丰田混动技术全球领先,此番在上海车展展示的第五代智能电混双擎的三电系统智能化进一步升级,打破技术瓶颈,实现全面超越。

第五代智能电混双擎可以充分发挥发动机与电动机各自优势,完美智能动力分配,全面提升电驱性能,实现更迅速的动力响应、更强劲的动力输出、更持续的加速性能。畅销车型卡罗拉和雷凌将率先搭载第五代智能电混双擎,未来还将应用到更多车型上。

 

在中国,丰田还致力于普及和推广氢燃料电池技术,构建氢能社会。本次上海车展,除了氢燃料电池车第二代 MIRAI 亮相之外,搭载氢燃料发动机的 COROLLA CROSS H2 CONCEPT 也首次在国内亮相。明年春天,丰田首家在日本以外地区建造的氢燃料电池系统专用工厂将在北京投产。

此外,丰田很早就已经开始从全生命周期的角度推进碳中和。在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和再回收方面,丰田近期与从事电池材料制造业务的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也开展了合作,从而推进 CO2 减排,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

 

事实上,早在2015年,丰田就发布了环境举措方针《丰田环境挑战2050》,并在2021年到2025年推进5年计划《第7次环境行动计划》。

作为一家有着社会责任担当的汽车企业,基于企业发展的长期主义初心,丰田将自己的目标设定为:向二氧化碳零排放发起挑战,全力推动实现“碳中和”。丰田深知,人由自然脱胎而来,其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关系。

碳中和目标不仅是企业对技术的挑战,更是一种自我超越,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只有具备长期主义初心的企业才能向二氧化碳零排放发起挑战,将“碳中和”作为企业的目标并不断通过不同技术路径去践行。

 

在中国,除了加快提供新能源产品,丰田还积极投身公益,助力碳减排。

去年,丰田多款电动化车型全面服务助力北京冬奥会。此外,为了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冬残奥会,还为残障人士提供了福祉车。曾服务于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的238台福祉车辆已全数捐赠给中国残联。

2019年,丰田中国携手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在河北省隆化县共同启动了“礼·山溪-丰田隆化可持续发展乡村项目”,呼吁人们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项目周期分为两个阶段。目前,第一阶段,项目在维护生物多样性、改善自然环境的同时,对3处民居进行改造提升,采用低碳和融入自然的设计理念,建造具有生态环保特点的自然教育基地。此外,导入可再生能源利用理念,利用回收后的电池,通过使用“光伏+储能”设备,节约能源。今年起,第二阶段将继续通过打造生态种植基地、建设储能小镇、开展自然教育活动等,号召更多人认识自然、保护生态,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环境。

 

点评

中国市场已经成为全球汽车业鏖战的焦点。不仅在汽车变革上有话语权,而且在汽车发展上有主动权,在市场导向上也开始有了影响力。在这一市场上,能真正“拥抱汽车行业新时代”并迎接智能化的汽车未来的企业,一定是有着一颗长期主义初心的企业。

在丰田哲学中,丰田的使命被定义为“量产幸福”。中嶋副社长表示,丰田希望通过制造更好的汽车助力建设更加美好的中国社会,早日实现移动出行社会。在继承中进化,在进化中坚持长期主义价值观。在充满不确定的汽车新时代,丰田找到了穿越周期并塑造确定性未来的钥匙。

 

(本文系《禾颜阅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导语

记录汽车的时代记忆和社会表情

观察

  • 现在“出海”,理想汽车能找到“理想”的海外市场吗?

    理想汽车正在加码海外市场。在中国车企已经在海外市场攻城略地的当下,以及面对国际市场诸多不确定的因素,理想汽车能吃到海外市场的红利吗?

    0 ¥ 0.00
  • 车展为何诞生于上海?

    回望历史,瞭望未来,不论是汽车,还是时代,我们似乎又来到了新的历史关口,无不为今年的上海车展充满期待,不管是国内还是国际,大家都坚信,汽车在当下仍旧是拉动经济的火车头。

    0 ¥ 0.00
  • 门外汉搞不定,这两家车企不约而同让老将回炉

    近日,车企人事变动频频,沃尔沃汽车全球CEO骆文襟(Jim Rowan)和乐道品牌总裁艾铁成的离职较为引人关注。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一些车企高管之位难以坐热。

    10 ¥ 0.00
  • 极氪品牌的自信从何而来?

    极氪辨识度除了有别于其它品牌的内涵与外延外,还传递出拥有“灯塔型”的元素,有迹可循的创新,以及超越汽车范畴的国际化开放思维,拥抱全球化的气派和能力。从不生产无聊汽车的清醒,到提供个性化诉求的多元价值,极氪带给行业的启示不仅是产品的豪华和高端,还有非物质的共鸣和自信。如果从这样的视角看极氪品牌的崛起,这不就是我们所期待的,中国汽车品牌的内生力,走到哪儿都会受到尊重的文化自信?极氪做到了。

    16 ¥ 0.00
  • 小米明星车型SU7惹上麻烦,智驾接受市场“洗礼”

    当前,小米SU7销量一路走高,小米因此成为如今最红的新势力车企。同时,在国内汽车圈,小米一直深谙流量之道,是公认的营销高手。不过,一场意料之外的车祸,把小米汽车推到风口浪尖。

    19 ¥ 0.00
  • 中国激光雷达新贵是否畏惧这份做空报告?

    作为国内乃至全球风头最盛的激光雷达公司,禾赛被美股市场上的一家做空公司盯上了。蓝鲸资本的指责是否站得住脚?禾赛又将如何应对?

    23 ¥ 0.00
  • 北京越野BJ40:硬派车谋变顺应时代潮流

    “智驾平权”、“豪华平权”等一众“平权概念”被提出,一时间“追求平权”成了行业的风气,仿佛造车者脱离了“平权”就不会了造车,也有人将此称为“潮流”,视作内卷加剧时代的特产。从本质上看,这属于新营销的手段,能拉近买卖双方的距离,刺激消费。因此,当北京越野打着“越野平权”旗号推出BJ40增程版时,不难发现硬派越野的细分赛道也正在求变。

    0 ¥ 0.00
  • 宝马开窍了?360度全链AI战略加快智能化步伐

    近日,宝马汽车与阿里巴巴集团联合宣布,在中国深化战略合作,推动AI大语言模型上车,随着AI大模型技术愈发成熟,宝马汽车看到希望,随即发布360度全链AI战略,在电动化和智能化战略频繁失误的宝马能否凭借人工智能扳回一城呢?

    0 ¥ 0.00
  • 领克900直面问界M9,能否创造高端局的奇迹?

    近日,领克900正式预售,新款车型预售价格区间为33万到43.5万,定位为大型SUV,基于SPA Evo大型电混专属架构开发的领克900作为领克极氪整合之后首款产品,这台车型直面问界M9、理想L9等车型,新车能否创下新能源大型SUV销量新纪录?

    10 ¥ 0.00
  • 小鹏更名背后的野心:剑指科技帝国

    当同行还在做价格肉搏时,小鹏汽车已悄然架起"天地"一体的科技矩阵。前年还差点掉队的小鹏,经过一年来的调整,力压理想、小米等实力玩家,在今年前2月成为新势力的销量榜一。与此同时,小鹏做出更为大胆的决定:改名。改名背后,是"车企"到"科技集团"的跨越,是智能汽车产业生态化生存模式的新尝试。何小鹏的赌注很明确:要么用技术复用构建万亿生态帝国,要么在多线作战中耗尽最后一颗子弹。

    13 ¥ 0.00
  • 一则招聘信息泄露了自研芯片行踪,奇瑞剑指何方?

    国内车企自研智驾/座舱芯片行业正在兴起,现在这个阵营又增加了一个新的成员——奇瑞汽车。为什么国内车企前赴后继、排除万难、投入重金研发智驾/座舱芯片?

    10 ¥ 0.00
  • 踏入纯电底盘“无人区”,仰望U7欲以黑科技破圈

    以往,合资品牌和传统豪华品牌基本掌握产品定价权。但这一切已发生变化,自主品牌重塑了供应链体系和创新了颠覆性的技术,开创了新能源汽车的新时代,并史无前例地突破了车市50%的防线。继大众车市之后,豪华车领域就是自主品牌下一个要占领的高地。

    15 ¥ 0.00

深度

禾颜阅讯

2023-05-10 0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