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文化的探路者

观察    观察    错位竞争直面“生死年”,新特汽车打的什么小算盘?

错位竞争直面“生死年”,新特汽车打的什么小算盘?

7月20日,沉寂了将近半年的新特汽车有了新的动作,发布了AEV s全新车型。作为新特汽车的全新车型,AEV s全新车型定位为纯电动微型车。对于新特汽车的新车,新特汽车将会如何打好这张牌呢?

微信号:HEYANYUECHE

撰文|蔡家伦、编辑|禾   子

 

曾经意气风发的造车新势力,如今频频被爆欠薪、裁员、拖欠供应商货款等。2020年对于造车新势力来说,无疑是“生死年”,即使是蔚来汽车、小鹏汽车等造车新势力巨头都在谋求出路。新特汽车作为造车新势力的一员,与蔚来汽车等造车新势力的战略不同,它选择避开竞争最激烈的地区,深耕二三线乃至四五线城市,希望通过错位竞争的方式,来赢得下半场的胜利。

 

AEV s临危受命

7月20日,沉寂了将近半年的新特汽车有了新的动作,发布了AEV s全新车型。作为新特汽车的全新车型,AEV s全新车型定位为纯电动微型车。对于新特汽车的新车,是在顺应市场的发展趋势以及满足新特汽车的战略规划。纯电动微型车市场上并没有SUV、轿车等细分市场,所以AEV s全新车型在进入微型车市场后,新特汽车可以集中火力来拿下这一市场。

值得一提的是,新特汽车选择在此时主攻微型车市场,无疑是最佳时机。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一、由于受到疫情的影响,不少原本有购车计划的消费者会把购车预算降低,选车过程中会偏向于用车成本低、低于购车预算的车型,尤其是二三线城市的上班族,纯电动为新车已经可以满足日常的需求。

二、纯电动微型车市场一直以来都被大家所忽视,虽然大部分车企都有涉及到这一市场,但是却并没有深度的去开拓,即使是当年的长安奔奔也没有完全打开这一市场。直到最近欧拉白猫的上市,这一市场才开始被挖掘。所以,微型电动车市场还是一片蓝海市场,新特汽车选择此时进军,将会在短时间内获得想象不到的成效。

不过,新特汽车的计划中并没有将AEV s单纯作为一款产品来出售,而是希望借助新车在出行服务领域的推广来快速提升品牌影响力。在AEV s正式发布之前,新特汽车旗下出行品牌“新电出行”宣布开启贵州六盘水地区出行业务试运营,“新电出行”采用司机加盟的形式,对于首批司机,新特拿出50台新车为当地用户提供优质和安全出行服务。作为一款刚刚上市不久的车型,就成为了“当家”,AEV s可以说被新特汽车寄予了太多希望。

 

新电出行打的什么小算盘

目前,新电出行已经获得了全国范围多座重点城市的网约车运营牌照。截至目前,新电出行已经在重庆、成都、贵安新区、遵义、六盘水以及山东等20个城市拿到运营牌照。为了鼓励司机接单,新电出行针对六盘水设计了司机冲单奖,根据完成订单的数量,可以获得不同等级的现金奖励;另一方面,用户也可以通过使用此项出行服务获得一系列的优惠。无论是司机冲单奖,还是用户享受的优惠,其实都是需要新特汽车从自己钱包里掏钱出来维持这些活动的。或许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在目前这样的大环境下,新特汽车还要加速出行服务的发展。

出行服务对于一家车企来说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蔚来资本与罗兰贝格联合发布过一份报告,指出未来新车销售将向新型出行概念强势转移,预计到2020年,用于新型出行服务的车辆将占新车销售的13%,到2025年将上升至20%。这样的数据对每一家车企都是有诱惑力的,因为汽车行业自2018年增量市场进入存量市场后,一直面临产能过剩的难题。

如果整车企业选择将车辆用作出行,不仅能够转移车市下行带来的库存压力,还可以增加车辆分销渠道。去年九月份,上汽就有过让员工抓阄做网约车,给出7500个享道司机名额,分配到集团旗下各个子公司,再分别分流内部员工,以应对集团销量危机。虽然看似无奈,但是也侧面反映了出行服务可以从多个方面缓解企业内部的压力。

除了新特汽车等造车新势力以外,很多车企都在为出行服务做准备。我们可以借鉴一下丰田汽车的战略规划,2018年丰田就声称要“从一家汽车公司转型成一家移动出行公司”,2019年就与滴滴合资成立了丰桔出行公司。虽然丰田看似有些激进,但是事实上丰田汽车依旧是以汽车研发技术作为核心竞争力。丰田推出的一系列未来出行产品,比如医疗场景用车e-Calm01都表明丰田并不仅限于网约车,而是成为更适应未来移动出行趋势的新车企。

虽然新特汽车已经开启了新电出行,但是能否真正走下去,还是要看新特汽车接下来的发展,毕竟出行服务曾经也是一个非常烧钱的行业。个人认为新电出行最大的难题已经不是战略规划路线,而是在于如何保证资金的持续输出、把握发展速度等,如果发展速度过快,势必会引起资金供应不足,如果太慢,又可能会被其它出行公司抢占市场份额。

 

2020年,首要任务活着

2020年,国内汽车市场可以说雪上加霜,有不少造车新势力的负责人表示“每一天都在为生存而努力”。新特汽车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闷声发大财”,但是事实上这些都取决于新特汽车能够看清自己的定位以及分析市场情况。新特汽车从去年年初开始,就已经制定了“活下去”的目标,希望通过不盲目追求产品销售量、交付量、不拼速度谋求发展。

根据新特汽车CEO先越透露,新特汽车未来会有进一步融资计划。“新特汽车的轻资产和灵活创新模式更容易吸引现阶段政府和资本方的需求”。新特汽车目前主打的轻资产战略可以将车企的资金风险等降到最低,避免因为新车计划搁置等问题。相比于其它车企的盲目拓张,新特汽车的发展更加稳健,所以它存活的几率将会更大,或许真的有可能会在下半场中赢得胜利。

记得之前,《禾颜阅车》在针对皮卡解禁政策相关文章里提到的“农村包围城市”,现今的新特汽车又何尝不是以相同的方式来加强自身的竞争力。新特汽车在二三线乃至四五线发展,不仅避开了造车新势力大部分成员的锋芒,还可以更好的积累自身的影响力,看似默默无闻,实际上确实加深布局、厚积薄发,这种战略目光也是值得我们去关注的。

 

 

点评

贵州等地的出行服务还不够完善,新特汽车选择此时入局,或许可以在西南地区的网约车市场占据一席之地。另外,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政策延期,对于新特汽车来说,将有助于其新车的推广。从上述的两个方面,我们可以清晰的分析出新特汽车将会在2020年“生死年”安然度过。最后,笔者也还是希望部分造车新势力可以多了解一下自身的情况来制定合适的战略规划,避免像奇点汽车等车企一样惨淡收场。

 

(本文系《禾颜阅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导语

记录汽车的时代记忆和社会表情

观察

  • 现在“出海”,理想汽车能找到“理想”的海外市场吗?

    理想汽车正在加码海外市场。在中国车企已经在海外市场攻城略地的当下,以及面对国际市场诸多不确定的因素,理想汽车能吃到海外市场的红利吗?

    0 ¥ 0.00
  • 车展为何诞生于上海?

    回望历史,瞭望未来,不论是汽车,还是时代,我们似乎又来到了新的历史关口,无不为今年的上海车展充满期待,不管是国内还是国际,大家都坚信,汽车在当下仍旧是拉动经济的火车头。

    0 ¥ 0.00
  • 门外汉搞不定,这两家车企不约而同让老将回炉

    近日,车企人事变动频频,沃尔沃汽车全球CEO骆文襟(Jim Rowan)和乐道品牌总裁艾铁成的离职较为引人关注。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一些车企高管之位难以坐热。

    10 ¥ 0.00
  • 极氪品牌的自信从何而来?

    极氪辨识度除了有别于其它品牌的内涵与外延外,还传递出拥有“灯塔型”的元素,有迹可循的创新,以及超越汽车范畴的国际化开放思维,拥抱全球化的气派和能力。从不生产无聊汽车的清醒,到提供个性化诉求的多元价值,极氪带给行业的启示不仅是产品的豪华和高端,还有非物质的共鸣和自信。如果从这样的视角看极氪品牌的崛起,这不就是我们所期待的,中国汽车品牌的内生力,走到哪儿都会受到尊重的文化自信?极氪做到了。

    16 ¥ 0.00
  • 小米明星车型SU7惹上麻烦,智驾接受市场“洗礼”

    当前,小米SU7销量一路走高,小米因此成为如今最红的新势力车企。同时,在国内汽车圈,小米一直深谙流量之道,是公认的营销高手。不过,一场意料之外的车祸,把小米汽车推到风口浪尖。

    19 ¥ 0.00
  • 中国激光雷达新贵是否畏惧这份做空报告?

    作为国内乃至全球风头最盛的激光雷达公司,禾赛被美股市场上的一家做空公司盯上了。蓝鲸资本的指责是否站得住脚?禾赛又将如何应对?

    23 ¥ 0.00
  • 北京越野BJ40:硬派车谋变顺应时代潮流

    “智驾平权”、“豪华平权”等一众“平权概念”被提出,一时间“追求平权”成了行业的风气,仿佛造车者脱离了“平权”就不会了造车,也有人将此称为“潮流”,视作内卷加剧时代的特产。从本质上看,这属于新营销的手段,能拉近买卖双方的距离,刺激消费。因此,当北京越野打着“越野平权”旗号推出BJ40增程版时,不难发现硬派越野的细分赛道也正在求变。

    0 ¥ 0.00
  • 宝马开窍了?360度全链AI战略加快智能化步伐

    近日,宝马汽车与阿里巴巴集团联合宣布,在中国深化战略合作,推动AI大语言模型上车,随着AI大模型技术愈发成熟,宝马汽车看到希望,随即发布360度全链AI战略,在电动化和智能化战略频繁失误的宝马能否凭借人工智能扳回一城呢?

    0 ¥ 0.00
  • 领克900直面问界M9,能否创造高端局的奇迹?

    近日,领克900正式预售,新款车型预售价格区间为33万到43.5万,定位为大型SUV,基于SPA Evo大型电混专属架构开发的领克900作为领克极氪整合之后首款产品,这台车型直面问界M9、理想L9等车型,新车能否创下新能源大型SUV销量新纪录?

    10 ¥ 0.00
  • 小鹏更名背后的野心:剑指科技帝国

    当同行还在做价格肉搏时,小鹏汽车已悄然架起"天地"一体的科技矩阵。前年还差点掉队的小鹏,经过一年来的调整,力压理想、小米等实力玩家,在今年前2月成为新势力的销量榜一。与此同时,小鹏做出更为大胆的决定:改名。改名背后,是"车企"到"科技集团"的跨越,是智能汽车产业生态化生存模式的新尝试。何小鹏的赌注很明确:要么用技术复用构建万亿生态帝国,要么在多线作战中耗尽最后一颗子弹。

    13 ¥ 0.00
  • 一则招聘信息泄露了自研芯片行踪,奇瑞剑指何方?

    国内车企自研智驾/座舱芯片行业正在兴起,现在这个阵营又增加了一个新的成员——奇瑞汽车。为什么国内车企前赴后继、排除万难、投入重金研发智驾/座舱芯片?

    10 ¥ 0.00
  • 踏入纯电底盘“无人区”,仰望U7欲以黑科技破圈

    以往,合资品牌和传统豪华品牌基本掌握产品定价权。但这一切已发生变化,自主品牌重塑了供应链体系和创新了颠覆性的技术,开创了新能源汽车的新时代,并史无前例地突破了车市50%的防线。继大众车市之后,豪华车领域就是自主品牌下一个要占领的高地。

    15 ¥ 0.00

深度

禾颜阅讯

2020-07-31 2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