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文化的探路者

观察    好书连载    车展“营销”是喜还是忧?

车展“营销”是喜还是忧?

颜说:要名副其实地与国际A级车展看齐,看来功夫不是花在规模和形式上,还是要用心在内容和纯粹上。

微信号:HEYANYUECHE

又闻4700万元的豪车被神秘客买走的新闻。街头巷议,津津乐道。就连300万元的宾利被团购的消息也都大篇幅见诸报端。匪夷所思,又不得不见怪不怪。而站台12小时做了半月的销量被制作了大字标题,格外引人关注,卖车变成了卖青菜萝卜似的如此随意。由此传递给外界的印象是,本届上海车展还是没有逃脱"展销会"的最终结局,这与主办方的愿望背道而驰,正如参观者戏言,车展成了"现代庙会"。一言以蔽之,且喜又忧。

此外,沪上各家媒体都报出,普通观众日的第一天,参观人数突破15万人次,主办方出于展场安全考虑实施门票限售。新闻图片显示,被称之为豪华馆的N5馆的门口竖起了"此馆参观排队需1小时"的提醒,热门展馆参观被描述为看车仍需"一身汗"等。而展场外,黄牛、小贩、摩的(黑车)突然冒出,如蝗虫般死盯参观者,浮现出纷抢车展蛋糕的镜头,大煞风景。公开倒票,兜售劣质饮料,摩托车猖狂拉客,就连停车费都比平时翻了一番,还振振有词,"这是上面规定的"。如此明目张胆,比车展还要疯狂。

车展热,这是意料之中的事。来自中外媒体近万人的报道,使本来很普通的例行车展也会不普通起来。而且照此趋势,在媒体的热衷之下还会升温。种种迹象表明,被放大的车展实际上已经变成了利益追逐的平台,精心搭建的隐性市场。来自于各方面公开的信息和现场感受以及深入其中的观察,就会发现,车展被演变为谁也不愿放弃的饕餮大餐,是庙会,也是舞台,更像是集市。

其实,把车展比喻为庙会也没有错。这是现代生活的一部分。即使国外的车展也是很热闹,只是人家比较"纯粹",正儿八经地看车展,当作了解需求的导向,或感受新技术,出于生活和兴趣的诉求,观赏或探究,有喜好,也有专业,如同对待时装和艺术那般,在审视和比较中闪烁的是挑剔,就像看家具和服装及物品那样,多半含有情感和文化在里面。尽管有心动的意向,厂商也有营销的意图,但决计不会赤裸裸地公开叫卖或交易,更不会向媒体透露现场成交的结果。对于专业类的车展,不太可能曝出现场买走豪车的新闻。否则就会有辱车展的"纯洁",倒是以发布观点和前沿技术为荣,当作努力的目标。尽管主办方在本届车展新闻发布会上一再强调,车展不允许卖车,但厂商事实上已经把车展当作了卖车的手段之一(这已是约定成俗的惯例)。就连洋品牌也不守规矩,在车展上也大肆接订单公开卖车,如此状况,车展与展销又有何区别?谁又奈何得了?

此外,观察者分析,来看车展的观众三分之一是在看人(模特),很多是不懂专业的消费者,他们把车展当作了新生活(有车有房的愿景)的一部分,尽管现在还是有相当一部分人买不起车,毕竟这是每个人向往的"梦"。仔细观察,参观者80%左右都是年轻人。正如市场人士所言,这些都是未来汽车消费的主体,车展上留下的印象是广告和传播所难以企及,这种气场和效果,让你触摸到真实的质感而怦然心动,谁还会漠然?

由此看来,车展营销喜的是"人气",忧的是"变味"。无可回避,车展的蛋糕无异是丰盛而诱人的。否则每年各地就不会有这么多"国际车展"层出不穷,争奇斗艳。但也应看到,办车展办得纯粹,有利于提高中国车展的水平,尤其是像北京上海这样的国家车展,更要名副其实地与国际A级车展看齐,看来功夫不是花在规模和形式上,还是要用心在内容和纯粹上。这就需要主办方和参展商共同努力,在意识和观念上取得共识才能提高车展的含金量。是否可以这样说,我们可以办一流的汽车展销会,但不能混淆办车展的真正意图。否则,国家车展与国际车展的距离就会拉大,走得更远。

(首发《东方早报》|2011-5-12)

导语

记录汽车的时代记忆和社会表情

观察

  • 如何增加“含华量”?丰田为跨国车企打了个样

    在合资品牌高光的时刻,丰田很低调;在合资品牌集体遇到挑战时,丰田很勤奋,充分呈现出全球头号车企在不停赴考过程中强大的心理素质与综合能力。在全球汽车产业加速分化的今天,中国市场正以前所未有的创新速度重塑行业规则。从技术标准到消费需求,从产业链协同到移动出行模式,每一环节都在重新定义未来汽车的内涵。跨国车企如何应变,丰田在上海车展上交出答卷,这是新的开始。

    0 ¥ 0.00
  • 广本“含新量”创新高,P7在安全基石上攀登驾趣新高度

    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以下简称“上海车展”)被业内认为是分水岭式的存在,去掉喧嚣与虚火,扭转流量为王的传播思维,拨掉浮夸的噱头,让车企和观众的注意力都回归到车与技术的本身,这对于作为长期主义者的广本以及带着八大产品价值而来的P7而言,无疑是一个利好的信号。

    10 ¥ 0.00
  • 铂智7,合资向上新突破

    当铂智7以豪华的高级感出现在受众的视野里时,就会让人想到此前雷凌“零差价”带来混合动力车普及时的惊喜,还有铂智3X撬动智能纯电向下带来的惊艳,以及对眼前铂智7向上突破带来合资研发高端化的惊叹等,这表明广丰在汽车转型大潮中一直在领风气之先,产品帅气,可圈可点,被视为合资车企中的新头部。

    10 ¥ 0.00
  • 四十不惑,风光依旧的上海车展

    继往开来,2025年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简称“上海车展”)有特殊的意义,距离1985年具举办的第一届上海车展恰好刚满四十年。那时,改革开放大门刚打开没多久,对于没见过几辆的普通人而言,第一届上海车展为国人打开了看世界领先工业的一扇窗。四十年间,中西方的汽车文化在这里交汇,各大流派的新技术在这里碰撞,随着中国汽车工业迅速发展以及自主车企崛起,上海车展变成中国车企与各国车企以及全球用户交流新技术和新车型的最好舞台,只不过,参展的主角在不停发生变化。

    12 ¥ 0.00
  • 工信部对浮躁的智驾说“不”

    2025年被业内人士认为是“智驾元年”。智驾安全问题在汽车行业受关注度越来越高。在智驾技术不断下沉的情况下,国内出现了多起和智驾相关的交通事故,而随之出现的相关责任事故的认定,更是引发了社会的关注。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作为主管部门的工信部及时出手,拧紧智驾“安全阀”。

    16 ¥ 0.00
  • 传祺向往S7“北巡”:一场“从岭南到北极”的对话

    当一辆来自广东的家庭大五座智驾SUV传祺向往S7与中国最北端相遇,从岭南到神州北极,这场跨越 4000公里的南北对话,不仅是产品测试,也是一次文化叙事,既有科技与自然的对抗,也是传祺品牌精神的升华,更暗含中国制造的雄心宣言。

    12 ¥ 0.00
  • 长城汽车与宇树科技合作,拥抱机器狗玩出新花样

    近日,长城汽车发出公告,宣布与杭州宇树科技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计划在机器人技术、智能制造等领域开展合作,以推动机器人等先进技术与汽车制造行业的深度融合。首次合作将打造“越野车+机器狗”组合,车企与机器人公司合作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0 ¥ 0.00
  • 红旗深度解读如何为用户造好车

    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车展启幕,车展的商业属性使其既成了秀肌肉的舞台,同时又扮演着各家兵戎相见、你来我往的角斗场,一时间造车成了一件趋利的事。从更加高远的视角看,造车不只是为了卖车,更不是为了作秀圈钱。相比之下,一汽红旗的造车态度要明显纯粹得多,用一汽董事长邱现东的话来说即是“‘为用户造好车’是红旗品牌始终不变的初心和矢志不渝的追求”。

    11 ¥ 0.00
  • 沃尔沃在价格上失守,在安全上坚守

    沃尔沃的豪华是什么?“安全”可能是最没有争议的答案,其次是“环保”和“健康”。这一套北欧式的豪华理念被沃尔沃奉行了数十年,成了品牌的豪华密码,同时也成为了沃尔沃和其他豪华品牌的核心区分。沃尔沃始终在坚持“以人为本,对人负责”的价值输出,但在流量为王、营销当先的今天,乘用车市场的消费观正在扭曲,相比起诳话连篇、花式整活的厂商,沃尔沃显得更加内敛且低调,品牌“存在感”开始被动降低。

    11 ¥ 0.00
  • 稳坐华系MPV头把交椅,传祺向往M8乾崑系列有何法宝?

    4月16日,传祺向往M8乾崑系列举办品鉴会。自发布以来,传祺向往M8乾崑系列以“智能与豪华双巅峰”傲视群雄,成为当前MPV细分市场中备受关注的新品车型。作为广汽传祺与华为深度合作的首款旗舰MPV,传祺向往M8乾崑系列不仅承载着传祺汽车冲击高端市场的蓬勃野心,更是凭借融合东方美学与尖端科技的创新设计,重新定义MPV的价值标准。

    16 ¥ 0.00
  • “卷王”星纪元ET誓将安全与豪华卷到底

    “吃在广州”, 选择在广州上市的星纪元ET抓住这个城市的精髓,在发布会前分发冰淇淋,这暗藏玄机,不仅卷科技,还卷上冰淇淋。原来星纪元ET座椅选用了食品级材料的刺云实胶,兼具安全与环保。

    17 ¥ 0.00
  • 吉利银河将“新豪华” 具象化

    乘用车的市场格局在变,车企的座次也在变,自主厂商、造车新势力正在轮番冲击着过去几十年来豪华品牌、合资厂商们带头设定的行业秩序。“各种平权”横空出世,国产汽车的造车者们试图以前所未有的性价比和空前的乘用车价值体系重塑市场份额。以吉利银河为例,其生而不凡,在“取缔”、“颠覆”等品牌使命的驱动下,大有成为国产“新豪华”名片的潜质。

    16 ¥ 0.00

深度

禾颜阅讯

2019-03-12 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