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文化的探路者

观察    随笔    为什么美国车能让人感受到探索精神的存在?

为什么美国车能让人感受到探索精神的存在?

现在回过头来看,如果没有亨利·福特流水线的发明,汽车进入家庭的历史也许会推迟,汽车普及的速度会放缓。事实上,汽车带来的变化使美国获得了强国的地位,其榜样的力量迅速在全世界蔓延开来。“没有汽车出现,就没有现代美国。”这样的启示折射出难以抑制的效应,至今还在影响着世界。

微信号:HEYANYUECHE

撰文|颜光明

 

美国的历史只有200多年,其中汽车就占了100多年。说美国是车轮上的国家,没有一个人说不的,说汽车就是美国文化的特质之一也不会有人提出质疑。因为美国现代化最直观的表现就是汽车的普及,在不少“美国梦”中,汽车和高速公路成了随性和自由的象征。

 

为什么美国车能让人感受到探索精神的存在?

 

1947年,亨利·福特去世,《纽约时报》撰文悼念时说:“当他来到人世时,这个世界还是马车时代,当他离开人世时,这个世界已经成了汽车世界,他为大众造车,大众即是熟练的机械师亨利·福特的受益人。”

这是一个被美国捧为英雄的人物,就是因为他将达官富人的奢侈品变成平民百姓的代步工具,由此改变了美国的命运。现在回过头来看,如果没有亨利·福特流水线的发明,汽车进入家庭的历史也许会推迟,汽车普及的速度会放缓。事实上,汽车带来的变化使美国获得了强国的地位,其榜样的力量迅速在全世界蔓延开来。“没有汽车出现,就没有现代美国。”

这样的启示折射出难以抑制的效应,至今还在影响着世界。

 

为什么美国车能让人感受到探索精神的存在?

 

在世界汽车史上,T型车的影响力相当于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也许是对于民生的贡献,使其机动化,改变了社会形态和生活方式乃至文化的构成,这就使得理论的苍白不及时间的有力再次得到证明。甲壳虫、2CV、小老鼠等车型的产生,无不受到了T型车的影响,以致日本、韩国都在步其后尘尝到了甜头。当全世界回望即将过去的一个世纪时,人们不约而同地把“世纪车”的桂冠戴在了T型车的头上,尽管汽车发明在德国,但落地则在美国。

 

为什么美国车能让人感受到探索精神的存在?

 

随性和自由。这几乎成了美国的性格写照。有人说,这是受美国汽车拟人化的使然。大气豪放,奢侈铺张,前卫时尚,夸张怪异等,呈现出美国车的活力与激情,打破了阶层与秩序的界限,叛逆与冒险,敢于尝试,就像个顽童和嬉皮士,在流行中沉浮以致被淹没和淘汰也不以为然。不过,人们还是记住了凯迪拉克、林肯、道奇、雪佛莱等品牌的传奇故事。

在旧上海,最出名的洋车就是福特、道奇、雪佛莱。在反映上个世纪3、40年代旧上海的影视作品中常出现在镜头中的轿车多数都是美国车。上个世纪90年代初,美国车再度卷土重来。1994年在上海展览馆举行的一次世界名车展览中60%以上都是从美国二手车市场上拍来的旧车,竟然招来江浙沪的车迷蜂拥而至,风头盖过在同一场馆举行的罗丹雕塑展。而当时展出过一辆12米长的白色林肯加长车在很长一度时间里出没于上海街头,招摇过市,当作西洋镜赚取过不少眼球,其实它是从美国旧车市场淘来的蹩脚货。

 

为什么美国车能让人感受到探索精神的存在?

 

美国车如同“美国梦”的异化,在改革开放初期,曾经是不少富翁和企业家追逐的身份象征,一种意象的表达,风行一时。时过境迁,这样的印象还是挥之不去,定格在时代的坐标上。一位在上海做生意的老板说,开别克办事要比开其它车强。尽管这是无法考证的事,但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下意识则不言而喻。

在人们的印象中,美国车的个性率真几乎到了极其铺张的地步。两年前,林肯领航者在上海外滩3号的楼上搞了一个上市活动。这款属于SUV中的大块头,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犹如一辆轻卡,威猛魁梧,奢华铺张,这是日本车所不能想像的思维。在大饱美国车的豪华大气之后,我就琢磨这庞然大物是怎么开进来的(因为没有这样大的门可进出)?看出我心思的福特中国公司总裁程美玮为我破解:“此车是破墙而入”。果真能在墙壁上找到痕迹。我为之哑然,不知如何表达,程则幽默地向我递来一个微笑。这就是美国人的做派,为达到效果和目的,会不择手段。

 

为什么美国车能让人感受到探索精神的存在?

 

同样,多年前,凯迪拉克开进了中国太庙(上市活动),引起舆论哗然。在华的德、日厂商闻之大跌眼镜,耸肩摇头,表示不可思议。故有人站出来说,疯了,连太庙都成了商业的陪衬。当然,这不是先例,之前还有张艺谋的“图兰朵”商业演出。私下里,汽车圈子里都在议论,也只有通用有这样的霸气。不过,这样的策划也够大胆,就连以此为生的专业人士都刮目相看。但在我看来这都是表象,有意思的还是隐藏在汽车背后的那些东西,如人、物、意识等。最为典型的就是通用原当家人瓦格纳,每次来华总要在汽车界掀起的一股旋风,不是新闻,就是新的举措,尤其是做秀,很有个人魅力。故有人形容瓦格纳是通用公司第一推销员。再有就是2007 年4月美国的汽车艺术在上海恒隆广场展示,把光和影的魔幻将汽车夸张为艺术的元素,却不失为前卫与现代的华丽,融入了商业的诱惑与消费的快乐,故有人戏言,“德国人教会了中国人造车,美国人教会了中国人卖车。

 

为什么美国车能让人感受到探索精神的存在?

 

由此,联想到美国的“三片文化”(电影大片、快餐署片、电脑芯片)。大家都说这是“霸道”文化,但它对世界的影响和冲击谁都不敢漠视,在文化、消费、经济等领域的渗透,相互交融,难以阻挡,这种强势背后岂能不引人反思?

禾颜阅讯点评:

相对而言,美国车还是能让人感受到探索精神的存在。这里,不能不提到以复古为时尚的克莱斯勒300C 的再次崛起,以现代为豪华的新版凯迪拉克给豪华车市场带来的颠覆性冲击。 这种创意与设计,乃至细节,依旧保持了敢为天下先的锐气,将科技艺术化,艺术科技化,在审美和性能上拒绝妥协,突破自我,独树一帜,风格鲜明。我想,这就是美国车经历百年沧桑还能生机勃勃的缘故。

THE END

导语

记录汽车的时代记忆和社会表情

观察

  • 小米明星车型SU7惹上麻烦,智驾接受市场“洗礼”

    当前,小米SU7销量一路走高,小米因此成为如今最红的新势力车企。同时,在国内汽车圈,小米一直深谙流量之道,是公认的营销高手。不过,一场意料之外的车祸,把小米汽车推到风口浪尖。

    0 ¥ 0.00
  • 中国激光雷达新贵是否畏惧这份做空报告?

    作为国内乃至全球风头最盛的激光雷达公司,禾赛被美股市场上的一家做空公司盯上了。蓝鲸资本的指责是否站得住脚?禾赛又将如何应对?

    9 ¥ 0.00
  • 蔚来是否在为宁德时代做“嫁衣”?

    资金捉襟见肘问题一直困扰着蔚来。除了提高销量,去找新的投资对蔚来掌门人李斌来说也是要事。最近,国内电池巨头宁德时代计划投入25亿到蔚来能源,这对于持续亏损的蔚来而言,究竟是扭亏为盈的机会,还是饮鸩止渴?

    12 ¥ 0.00
  • 期待车展,期待大众

    在中国,大众品牌家喻户晓。每逢车展,大众总以集团名义,庞大阵势占据C位,格外抢眼,尤其是在上海国际车展上,以半个主场的身份,展示其在华的地位和影响力,以及全球范儿。所以,最先收到邀请函并不意外,而今年的看点才是关键。不论是对于大众集团还是其他外资汽车公司,中国汽车自主品牌将会作为东道主的身份登场,以不同于以往的改变精彩纷呈,预示着一个中国汽车的时代大幕徐徐开启。

    17 ¥ 0.00
  • 极氪为何是中国车递给全球的新名片?

    如今,极氪已经成长为中国高端纯电市场的第一品牌,并被消费者视为当下辨识度最高的产品之一,不仅有温度,还是生活的镜子。如此评价,不止是依据可量化的“外延真理”,还有不可量化的“内容真理”,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价值,自我身份提升的认同,有着对社会生活整体性的判断和远见,已然成为一种势能的载体。

    21 ¥ 0.00
  • 上海F1赛事为何没有汽车厂家的影子?

    汽车行业转型,不止是汽车品类,还是车企洗牌和淘汰的深水区,关键是投资和结构正在发生变化,方向的模糊和不确定性在加剧,消费焦虑,失去定力,已然成为一种阵痛在蔓延……

    18 ¥ 0.00
  • 踏入纯电底盘“无人区”,仰望U7欲以黑科技破圈

    以往,合资品牌和传统豪华品牌基本掌握产品定价权。但这一切已发生变化,自主品牌重塑了供应链体系和创新了颠覆性的技术,开创了新能源汽车的新时代,并史无前例地突破了车市50%的防线。继大众车市之后,豪华车领域就是自主品牌下一个要占领的高地。

    0 ¥ 0.00
  • 聚焦年轻化市场,奇瑞努力成为“油电双轨”的平衡者

    尽管“油电之争”早已争得不可开交,但结合政策的博弈、车企的表态以及销量的份额,不难看出这两种驱动类型的产品已然达到了平衡,至少短时期内如此。至于那些剑走偏锋的“一边倒”言论,实质上是企业自身发展利益驱动下的片面之词,缺乏格局,难以概全。奇瑞就是最好的证明,一方面在积极推动新能源和智能化转型,一方面又在推进高质量燃油车,双管齐下,把选择权留给市场。

    10 ¥ 0.00
  • 星途揽月C-DM上演“理工男式”豪华:简单不粗暴还真香

    2025年的汽车市场已不是造车新势力的独秀舞台,当更多的传统车企凭借过硬的混动技术向高端市场发起总攻,技术平权、智驾平权让我们看到国产高端智能车的希望,星途揽月C-DM这个有着理工男式豪华特质的搅局者,让人看到了豪华品牌对于高端定义的另一种可能性:简单不粗暴还真香。

    11 ¥ 0.00
  • 车企接连下场“造人”,人形机器人靠近我们?

    近日,梅赛德斯-奔驰位于柏林的一家生产车间引起热议,一台名为Apollo的人形机器人正在车间完成精细操作,奔驰计划将在5年内实现机器人造车。从最早特斯拉人形机器人亮相,到宇树机器人表演,除了机器人科技公司在这条赛道竞争,各家车企也纷纷“凑热闹”:小米、小鹏蔚来等多家车企宣布切入人形机器人赛道。

    14 ¥ 0.00
  • P7载着广本的精髓与梦想出征,“新家”为其披上新铠甲

    当汽车在部分消费者眼中变成快消电子产品时,当一些车企纷纷打造网红产品以及通过种种营销噱头博取流量时,广汽本田依然倔强地拒绝以牺牲质量为代价换取短期市场红利,并选择以“数智·零碳”为核心的技术革新对汽车产业价值链进行重构,通过全新的工厂和全新的产品为梦想而战。

    14 ¥ 0.00
  • 玛莎拉蒂能不能造得出爆款的小米SU7 Ultra?

    在造车新势力的倒逼下,连超豪华车品牌感受到前有未有的压力。近日,玛莎拉蒂决定取消了纯电版MC20跑车的项目。与此同时,同为跑车的小米SU7 Ultra提前宣布完成了今年的全年销量目标。三年河东,三年河西,在当下快速变化的市场节奏中,再强的品牌也有危机感,单靠吃老本难以为继。

    22 ¥ 0.00

深度

禾颜阅讯

2019-04-02 1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