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文化的探路者

观察    随笔    巴黎印象

巴黎印象

近几百年来,

新的城市诞生,旧的城市消亡,

许多地方孕育出文化和金融首都,

却无法撼动巴黎作为伟大的现代城市的地位。

巴黎给整个欧洲

带来了全新的城市理念,

将城市规划提炼成一种思想,

甚至一种品格。

巴黎激发了城市规划是的潜能,

他们的发明令这座城市落地生根;

巴黎也给游客带来别样的体验,

令他们遐想现代城市的无数种可能性。

——若昂·德让

微信号:HEYANYUECHE

撰文/颜光明

 

"巴黎是一个文化输出大国"。有研究者介绍,早在300多年前,巴黎已经成为新型现代舞蹈的发源地。随着艺术家和文化机构聚集巴黎,巴黎成了文化的帝国,其文化输出到许多国家。漫步巴黎街头,能够感觉到这种气场,连石头缝里都会渗透出这种潜能,以至于吸引了无数的人在这里徘徊和寻觅。

 

巴黎印象「汽车随笔」

 

给我印象最直观的就是每天像潮水般涌入卢浮宫参观的游客。在贝聿铭设计的倒金字塔下,排成长龙的参观队伍从地面到地下,从早到晚不曾间断,缓缓流入宫内,又缓缓从宫内流出,就像塞纳河的河水,穿过巴黎,流向远方。

 

巴黎印象「汽车随笔」

 

对于这种现象,想必在其它城市很少有。无论是什么肤色,还是操何种语言,人们来巴黎必去卢浮宫"朝拜"。也许,不是物,而是泛艺术的文化。对于这些高大上的东西,尽管不少人未必看得懂,说实在的,也不需要看得懂,但只要有震撼、惊讶、感叹、回味的体验就足矣。因为,文明的植入已经俘虏或征服了认知。可能这种潜移默化要比口号和物欲还要管用,至少让没有用的有用之物的艺术派上了用上。让人知道,生活中原来还有如此高级的东西,穿越时空,古今还能对话。

 

巴黎印象「汽车随笔」

 

很多人记不清卢浮宫里藏有多少宝贝,也不知道何是稀世之物,但看到了《蒙娜丽莎》、《维纳斯》、《胜利女神》也就够了。出来时,带回一个不俗的体验,也许会挂在嘴上,留在记忆里,享用一辈子。其实,罗浮宫是艺术包裹的历史,几乎都沾满了血淋淋的过往,写不尽的爱恨情仇,讲不完的生离死别,包括远古的神话,宗教的黑暗,家国的杀戮,还有自由与民主的革命,人性的欢愉和向往……

 

巴黎印象「汽车随笔」

 

罗浮宫是看不完的,它是文化帝国的雕像,需要穷其一生也未必能解读清楚的背后,那是艺术领域的珠穆拉玛峰,只能远远的仰视,似乎很难接近,需要攀登,去体验,拨开表层,才能窥视,还原真相,走进历史。我不止一次来过,总是揣着欣喜进去,带着迷茫出来。因为知识的匮乏,许多东西看不懂,即便有讲解器,还是一知半解,请专业讲解,也未必讲透,许多艺术至今留在卢浮宫也是个迷,更何况我是个游客?徘徊复徘徊,寻觅又寻觅。

 

巴黎印象「汽车随笔」

 

不过,让我感知卢浮宫真正的魅力还是四年前。那是DS5LS三厢在卢浮宫全球首发所带来的一种张力,击中了何谓奢华的靶心。也就在这一次的亲眼目睹,才深深地理解了什么叫汽车的点睛之笔。有人说是设计,也有人说是工艺,更有人说是细节。我说,这都是看得见的物化,用不着多余的解释。而真正的点睛之笔便是那种看不见的文化,或者说是感觉——气质。这就是法国人引以为自豪的地方,从不被人超越的自信,如同香水和奢侈品。

 

巴黎印象「汽车随笔」

 

毫无疑问,卢浮宫是当今世界文化的高峰,但同样与商战一样,谁都在觊觎,暗自角逐,从未停息。法国人早就意识到"文化立命"之道,从革命之源,到现代之始,再到当今之傲,法兰西总在引领风气之先于天下。从香街到卢浮宫,世界文化的中心仍在巴黎。我问过自己,为何会有这样的感觉?若昂·德让在《巴黎,现代城市的发现》这本书里说,巴黎是"宇宙之都"。她研究认为,现代的城市面向未来,而非过去:速度和变化成为城市的代名词。而我,数次在老佛爷楼顶看整个巴黎的天际线,几乎年年没有变化,甚至上百年,数百年都是这样。但很多人还是看到了它的变化,不是城市的建筑,而是巴黎的橱窗、街头的时装,剧院的戏剧,街头的汽车。于是有人说:"很快,许多欧洲人便发现,只有一座城市配得上现代之名。这座城市就是巴黎。"

 

巴黎印象「汽车随笔」

 

从巴黎铁塔到金字塔,曾作为怪物遭到巴黎人的反对,引起思想界的激辨,闹得满城风雨,不亚于一场观念的革命,最终保守与激进妥协,成为和谐包容,多元共生的产物,同样可以成为文化的地标。这恐怕在其它国家很少有过。300多年前,巴黎就是以这种包容的方式吸取世界文化的融入,以至于才能成为文化输出的大国。这就像塞纳河的桥,是独特的风景,也是巴黎的精髓。事实上,它是左岸与右岸的平衡器,象征着这座城市的传统与现代,速度与变化的多样性。

 

巴黎印象「汽车随笔」

 

有人从巴黎最早的城市绘画中解读出这座城市的重要性。认为,"只有当公共建筑不再仅仅用于纪念,这些建筑才会变得重要。"由此联想到冯纪忠的"公民建筑论"。他说,"所有的建筑都应是公民建筑。"理由是,建筑如果不为公民服务,不能体现公民的利益,它就不是真正的建筑。此言与吴冠中的"笔墨论"如出一辙。他认为"脱离了具体画面的孤立的笔墨,其价值等于零。"那么,巴黎为何是一座重要的城市?有人认为,不仅仅是建筑的集合,也远不止是一个商贸中心,而是一座城市结构能够鼓励居民走出家门,在街上享受的首都。关键是,"在巴黎,无论来自哪里的人都能够自由融合。"

 

巴黎印象「汽车随笔」

 

我想,从深层次看,巴黎是个文化至上的城市。素有"文化例外主义"之称。在法国,对待文化的态度是,政府不仅有责任保护,更应该积极弘扬。如对于有影响的文化名人 就像对待伟人那样,死后会进入巴黎的先贤祠。在文化商品上,不会成为自由市场一时头脑发热的牺牲品,而会受到保护,免遭全球化(尤其美国)的屠戮。这种清醒和警惕值得我们思考。在汽车方面也是这样,即便在欧洲,法国人依然保持文化的自尊和坚守,从不受别人影响,包括语言,尽管大多数人都懂英文,但交流起来还是以法语为主。路易·施伟泽在他的《我的雷诺岁月》中说,"我们试图把法国汽车的外观做得令人容易联想到法国的价值观,但这并非使人联想起法国的工业品。"强调了汽车的"文化属性", 但它并不排斥开放、包容、自由。所以,有人称巴黎是梦工场。认为这是一座能够激励幻想的城市,一座总是能够兑现所带来的期望的城市。

 

巴黎印象「汽车随笔」

 

我想,这就是巴黎。

一个把城市提炼成

"有思想"、"有品格"、"有根基"的城市,

至今未被超越,

被冠之为"现代城市的发明"之祖,

且仍旧是现代生活方式引领的时尚之都,

思想之都,革命之都。

正如有人所描述的那样,

"多数人即使从未去过,也知道那是怎样一个地方"。

导语

记录汽车的时代记忆和社会表情

观察

  • 小米明星车型SU7惹上麻烦,智驾接受市场“洗礼”

    当前,小米SU7销量一路走高,小米因此成为如今最红的新势力车企。同时,在国内汽车圈,小米一直深谙流量之道,是公认的营销高手。不过,一场意料之外的车祸,把小米汽车推到风口浪尖。

    0 ¥ 0.00
  • 中国激光雷达新贵是否畏惧这份做空报告?

    作为国内乃至全球风头最盛的激光雷达公司,禾赛被美股市场上的一家做空公司盯上了。蓝鲸资本的指责是否站得住脚?禾赛又将如何应对?

    9 ¥ 0.00
  • 蔚来是否在为宁德时代做“嫁衣”?

    资金捉襟见肘问题一直困扰着蔚来。除了提高销量,去找新的投资对蔚来掌门人李斌来说也是要事。最近,国内电池巨头宁德时代计划投入25亿到蔚来能源,这对于持续亏损的蔚来而言,究竟是扭亏为盈的机会,还是饮鸩止渴?

    12 ¥ 0.00
  • 期待车展,期待大众

    在中国,大众品牌家喻户晓。每逢车展,大众总以集团名义,庞大阵势占据C位,格外抢眼,尤其是在上海国际车展上,以半个主场的身份,展示其在华的地位和影响力,以及全球范儿。所以,最先收到邀请函并不意外,而今年的看点才是关键。不论是对于大众集团还是其他外资汽车公司,中国汽车自主品牌将会作为东道主的身份登场,以不同于以往的改变精彩纷呈,预示着一个中国汽车的时代大幕徐徐开启。

    17 ¥ 0.00
  • 极氪为何是中国车递给全球的新名片?

    如今,极氪已经成长为中国高端纯电市场的第一品牌,并被消费者视为当下辨识度最高的产品之一,不仅有温度,还是生活的镜子。如此评价,不止是依据可量化的“外延真理”,还有不可量化的“内容真理”,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价值,自我身份提升的认同,有着对社会生活整体性的判断和远见,已然成为一种势能的载体。

    21 ¥ 0.00
  • 上海F1赛事为何没有汽车厂家的影子?

    汽车行业转型,不止是汽车品类,还是车企洗牌和淘汰的深水区,关键是投资和结构正在发生变化,方向的模糊和不确定性在加剧,消费焦虑,失去定力,已然成为一种阵痛在蔓延……

    18 ¥ 0.00
  • 踏入纯电底盘“无人区”,仰望U7欲以黑科技破圈

    以往,合资品牌和传统豪华品牌基本掌握产品定价权。但这一切已发生变化,自主品牌重塑了供应链体系和创新了颠覆性的技术,开创了新能源汽车的新时代,并史无前例地突破了车市50%的防线。继大众车市之后,豪华车领域就是自主品牌下一个要占领的高地。

    0 ¥ 0.00
  • 聚焦年轻化市场,奇瑞努力成为“油电双轨”的平衡者

    尽管“油电之争”早已争得不可开交,但结合政策的博弈、车企的表态以及销量的份额,不难看出这两种驱动类型的产品已然达到了平衡,至少短时期内如此。至于那些剑走偏锋的“一边倒”言论,实质上是企业自身发展利益驱动下的片面之词,缺乏格局,难以概全。奇瑞就是最好的证明,一方面在积极推动新能源和智能化转型,一方面又在推进高质量燃油车,双管齐下,把选择权留给市场。

    10 ¥ 0.00
  • 星途揽月C-DM上演“理工男式”豪华:简单不粗暴还真香

    2025年的汽车市场已不是造车新势力的独秀舞台,当更多的传统车企凭借过硬的混动技术向高端市场发起总攻,技术平权、智驾平权让我们看到国产高端智能车的希望,星途揽月C-DM这个有着理工男式豪华特质的搅局者,让人看到了豪华品牌对于高端定义的另一种可能性:简单不粗暴还真香。

    11 ¥ 0.00
  • 车企接连下场“造人”,人形机器人靠近我们?

    近日,梅赛德斯-奔驰位于柏林的一家生产车间引起热议,一台名为Apollo的人形机器人正在车间完成精细操作,奔驰计划将在5年内实现机器人造车。从最早特斯拉人形机器人亮相,到宇树机器人表演,除了机器人科技公司在这条赛道竞争,各家车企也纷纷“凑热闹”:小米、小鹏蔚来等多家车企宣布切入人形机器人赛道。

    14 ¥ 0.00
  • P7载着广本的精髓与梦想出征,“新家”为其披上新铠甲

    当汽车在部分消费者眼中变成快消电子产品时,当一些车企纷纷打造网红产品以及通过种种营销噱头博取流量时,广汽本田依然倔强地拒绝以牺牲质量为代价换取短期市场红利,并选择以“数智·零碳”为核心的技术革新对汽车产业价值链进行重构,通过全新的工厂和全新的产品为梦想而战。

    14 ¥ 0.00
  • 玛莎拉蒂能不能造得出爆款的小米SU7 Ultra?

    在造车新势力的倒逼下,连超豪华车品牌感受到前有未有的压力。近日,玛莎拉蒂决定取消了纯电版MC20跑车的项目。与此同时,同为跑车的小米SU7 Ultra提前宣布完成了今年的全年销量目标。三年河东,三年河西,在当下快速变化的市场节奏中,再强的品牌也有危机感,单靠吃老本难以为继。

    22 ¥ 0.00

深度

禾颜阅讯

2019-03-27 1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