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印象
新的城市诞生,旧的城市消亡,
许多地方孕育出文化和金融首都,
却无法撼动巴黎作为伟大的现代城市的地位。
巴黎给整个欧洲
带来了全新的城市理念,
将城市规划提炼成一种思想,
甚至一种品格。
巴黎激发了城市规划是的潜能,
他们的发明令这座城市落地生根;
巴黎也给游客带来别样的体验,
令他们遐想现代城市的无数种可能性。
——若昂·德让
撰文/颜光明
"巴黎是一个文化输出大国"。有研究者介绍,早在300多年前,巴黎已经成为新型现代舞蹈的发源地。随着艺术家和文化机构聚集巴黎,巴黎成了文化的帝国,其文化输出到许多国家。漫步巴黎街头,能够感觉到这种气场,连石头缝里都会渗透出这种潜能,以至于吸引了无数的人在这里徘徊和寻觅。
给我印象最直观的就是每天像潮水般涌入卢浮宫参观的游客。在贝聿铭设计的倒金字塔下,排成长龙的参观队伍从地面到地下,从早到晚不曾间断,缓缓流入宫内,又缓缓从宫内流出,就像塞纳河的河水,穿过巴黎,流向远方。
对于这种现象,想必在其它城市很少有。无论是什么肤色,还是操何种语言,人们来巴黎必去卢浮宫"朝拜"。也许,不是物,而是泛艺术的文化。对于这些高大上的东西,尽管不少人未必看得懂,说实在的,也不需要看得懂,但只要有震撼、惊讶、感叹、回味的体验就足矣。因为,文明的植入已经俘虏或征服了认知。可能这种潜移默化要比口号和物欲还要管用,至少让没有用的有用之物的艺术派上了用上。让人知道,生活中原来还有如此高级的东西,穿越时空,古今还能对话。
很多人记不清卢浮宫里藏有多少宝贝,也不知道何是稀世之物,但看到了《蒙娜丽莎》、《维纳斯》、《胜利女神》也就够了。出来时,带回一个不俗的体验,也许会挂在嘴上,留在记忆里,享用一辈子。其实,罗浮宫是艺术包裹的历史,几乎都沾满了血淋淋的过往,写不尽的爱恨情仇,讲不完的生离死别,包括远古的神话,宗教的黑暗,家国的杀戮,还有自由与民主的革命,人性的欢愉和向往……
罗浮宫是看不完的,它是文化帝国的雕像,需要穷其一生也未必能解读清楚的背后,那是艺术领域的珠穆拉玛峰,只能远远的仰视,似乎很难接近,需要攀登,去体验,拨开表层,才能窥视,还原真相,走进历史。我不止一次来过,总是揣着欣喜进去,带着迷茫出来。因为知识的匮乏,许多东西看不懂,即便有讲解器,还是一知半解,请专业讲解,也未必讲透,许多艺术至今留在卢浮宫也是个迷,更何况我是个游客?徘徊复徘徊,寻觅又寻觅。
不过,让我感知卢浮宫真正的魅力还是四年前。那是DS5LS三厢在卢浮宫全球首发所带来的一种张力,击中了何谓奢华的靶心。也就在这一次的亲眼目睹,才深深地理解了什么叫汽车的点睛之笔。有人说是设计,也有人说是工艺,更有人说是细节。我说,这都是看得见的物化,用不着多余的解释。而真正的点睛之笔便是那种看不见的文化,或者说是感觉——气质。这就是法国人引以为自豪的地方,从不被人超越的自信,如同香水和奢侈品。
毫无疑问,卢浮宫是当今世界文化的高峰,但同样与商战一样,谁都在觊觎,暗自角逐,从未停息。法国人早就意识到"文化立命"之道,从革命之源,到现代之始,再到当今之傲,法兰西总在引领风气之先于天下。从香街到卢浮宫,世界文化的中心仍在巴黎。我问过自己,为何会有这样的感觉?若昂·德让在《巴黎,现代城市的发现》这本书里说,巴黎是"宇宙之都"。她研究认为,现代的城市面向未来,而非过去:速度和变化成为城市的代名词。而我,数次在老佛爷楼顶看整个巴黎的天际线,几乎年年没有变化,甚至上百年,数百年都是这样。但很多人还是看到了它的变化,不是城市的建筑,而是巴黎的橱窗、街头的时装,剧院的戏剧,街头的汽车。于是有人说:"很快,许多欧洲人便发现,只有一座城市配得上现代之名。这座城市就是巴黎。"
从巴黎铁塔到金字塔,曾作为怪物遭到巴黎人的反对,引起思想界的激辨,闹得满城风雨,不亚于一场观念的革命,最终保守与激进妥协,成为和谐包容,多元共生的产物,同样可以成为文化的地标。这恐怕在其它国家很少有过。300多年前,巴黎就是以这种包容的方式吸取世界文化的融入,以至于才能成为文化输出的大国。这就像塞纳河的桥,是独特的风景,也是巴黎的精髓。事实上,它是左岸与右岸的平衡器,象征着这座城市的传统与现代,速度与变化的多样性。
有人从巴黎最早的城市绘画中解读出这座城市的重要性。认为,"只有当公共建筑不再仅仅用于纪念,这些建筑才会变得重要。"由此联想到冯纪忠的"公民建筑论"。他说,"所有的建筑都应是公民建筑。"理由是,建筑如果不为公民服务,不能体现公民的利益,它就不是真正的建筑。此言与吴冠中的"笔墨论"如出一辙。他认为"脱离了具体画面的孤立的笔墨,其价值等于零。"那么,巴黎为何是一座重要的城市?有人认为,不仅仅是建筑的集合,也远不止是一个商贸中心,而是一座城市结构能够鼓励居民走出家门,在街上享受的首都。关键是,"在巴黎,无论来自哪里的人都能够自由融合。"
我想,从深层次看,巴黎是个文化至上的城市。素有"文化例外主义"之称。在法国,对待文化的态度是,政府不仅有责任保护,更应该积极弘扬。如对于有影响的文化名人 就像对待伟人那样,死后会进入巴黎的先贤祠。在文化商品上,不会成为自由市场一时头脑发热的牺牲品,而会受到保护,免遭全球化(尤其美国)的屠戮。这种清醒和警惕值得我们思考。在汽车方面也是这样,即便在欧洲,法国人依然保持文化的自尊和坚守,从不受别人影响,包括语言,尽管大多数人都懂英文,但交流起来还是以法语为主。路易·施伟泽在他的《我的雷诺岁月》中说,"我们试图把法国汽车的外观做得令人容易联想到法国的价值观,但这并非使人联想起法国的工业品。"强调了汽车的"文化属性", 但它并不排斥开放、包容、自由。所以,有人称巴黎是梦工场。认为这是一座能够激励幻想的城市,一座总是能够兑现所带来的期望的城市。
我想,这就是巴黎。
一个把城市提炼成
"有思想"、"有品格"、"有根基"的城市,
至今未被超越,
被冠之为"现代城市的发明"之祖,
且仍旧是现代生活方式引领的时尚之都,
思想之都,革命之都。
正如有人所描述的那样,
"多数人即使从未去过,也知道那是怎样一个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