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文化的探路者

观察    观察    为什么长城不跌吉利跌了?奇瑞真的亮眼吗?

为什么长城不跌吉利跌了?奇瑞真的亮眼吗?

2019年对于自主品牌来说,是具有分水岭意义的一年。我们不知道的是未来能有几家自主品牌可以存活下来,但可以肯定的是一定会有不少自主品牌将成为历史。

微信号:HEYANYUECHE

 

撰文/张弛/编辑/禾子

随着2020年的到来,等了很久的阵营分化或者说品牌退市已经真正逼进到眼前。发迹于草根的吉利和长城如今叱咤风云,引来奔驰与宝马的垂青;而更多来源于民间或者地方国资背景的主机厂开始显露出衰败的迹象,背后的原因值得我们深究。政府这只有形的手终究无法抗衡住市场那只无形的大手,也许2020年,将会是国内真正意义上开始出现大面积品牌直接退市的一年,而这也将是中国自主品牌汽车浴火重生,真正走向全球汽车舞台的元年。

 

长城的不跌与吉利的跌

作为自主品牌的两大领头羊,吉利在2019年完成了136万余台的销售,成为自主品牌的销售冠军,但同比9.3%的下滑,也是一个不小的隐忧。坐拥四大品牌的长城汽车,则交出了全年106万台的销量,同比微增0.69%。

 

长城虽然勉强维持住了自己全年销量不跌,但是支柱车型H6的同比下滑14.6%值得警惕。其实长城今年在SUV领域的全面下跌和整个市场无异,只是皮卡市场的一车难求和欧拉的增量弥补了SUV领域的下跌。单只脚走路的长城汽车如今已经没有什么其他退路,巩固好哈弗品牌,重点发展WEY系列,是长城的华山一条路。以目前H6的配置和价格来看,长城还有不少的转圜空间,但是随着市场竞争愈发激烈,这个空间也会越来越小,也就是说,留给WEY的时间也已经不多了。

 

吉利虽然销量下滑,但是仍然守住了自主品牌冠军的宝座。如今的吉利产品线丰富,而得益于沃尔沃的支持,吉利在整车平台以及前瞻技术方面,也有一定的积累。但吉利需要理顺自己的产品线,在博越之外,需要在每一个细分市场都有一款爆款车型,再辅以其他各具鲜明特色的车型,才能使得自己利于不败之地。否则现在的吉利就和之前的上汽通用有点像,车型很多,销量不低,但是缺少足够的领军车型。

 

虽然国内汽车销量对于吉利和长城来说至关重要,但两大品牌的国际化历程更为重要。与戴姆勒合资smart品牌,与宝马合资生产MINI电动车,在短期内,尤其是国内新能源补贴大幅滑坡的情况下,很难为吉利和长城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得到戴姆勒与宝马的背书,学习两大豪华品牌的运营经验以及质量控制方法,将使得它们在未来的国际化进程中可以更加自信与从容。

二线自主如何突围

长安、比亚迪、上汽乘用车、广汽传祺、北汽新能源等,2019年各自都有各自的问题。凭借全新一代CS75的强势表现,长安汽车暂时稳住了大局,但长安汽车整体下滑的局面并没有得到扭转;比亚迪在燃油车领域已经全面溃败,随着新能源汽车退补,使得比亚迪丧失了稳定前进的基石,但其与丰田的合资,让人重燃了一丝希望;上汽与广汽在2018年底结束之际进行了第一次相亲,虽然未来结果不知道,但时下荣威/MG与传祺品牌都面临进一步品牌向上的难题,前途注定不会平坦;而专注在新能源领域的北汽新能源,虽然2019年表现不错,但特斯拉的国产带来的效应,必然会迫使新势力造车以及其他自主品牌将更多的资源投向定位在中低端的电动车车型,以期扩大销量和市场占有率,彼时北汽新能源将面临更大的竞争和挑战,而其和麦格纳的合资品牌ARCFOX能否抗衡住特斯拉,目前也不得而知,不过这个更多是看麦格纳有多高的道行了。

 

如果说长城和吉利锁定了未来自主品牌的两个生存名额的话,那这些二线自主品牌也需要为自己未来的地位进行一番缠斗,不过缠斗之外,是否可以学习一下上汽和广汽,进行某种形式的联合甚至未来走向整合,其实为各方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不过各大车企关联的供应商经销商甚多,中间的利益调和远远没有说的那么简单,但共同进退总比杀得你死我活要来得容易让人接受很多。

奇瑞汽车表现真的那么亮眼吗?

根据乘联会的数据,2019年奇瑞汽车总计完成了605602台销量,同比增长12.1%。在国内汽车市场整体处于下行通道的过程中,奇瑞的表现不可谓不亮眼。构成奇瑞销量的中坚是全新一代瑞虎8、艾瑞泽系列以及捷途系列。尤其是捷途系列的持续热销,成为奇瑞抗衡这场行业寒冬的定海神针。

 

但不得不说,奇瑞深层次的矛盾并没有得到解决:技术层面,奇瑞面临"四化"局面下的全面落后,短时间内没有能力也没有资源赶上国内一线的水平;企业治理层面,混改并没有为奇瑞带来强援,只是帮助奇瑞进一步梳理了内部股权架构,为日后整体上市扫除障碍而已。144亿元的混改资金很大程度上依然是国资游戏。奇瑞要想扭转当前不利局面,取得真正意义上的复兴路还很长。所以说,奇瑞今年的表现,只是前几年跌倒谷底的一种正常回归,它其实在国内车市还不差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大幅下跌,如今它和吉利与长城之间已经是从品牌、销量到体系能力上全方位的差距,未来要想扭转,还需要给自己去找准一个全新的定位。

失意者联盟会否继续扩大?

众泰、华泰、华晨、海马、力帆、幻速还有北汽绅宝汽车这些也曾经红极一时的自主品牌,如今已经没有什么人去关注它们的销量了。在2019年被彻底边缘化了,而且这个潮流不可逆转。这些品牌没有技术,缺乏体系能力,它们只是在空耗社会资源,成为地方财政的巨大负担,成为银行贷款的无底黑洞。而地方政府的投入与银行的不良贷款,最终都是需要全社会来承担。如果说几年前,它们手上的资质或者整车工厂还能成为自己谈判的筹码,那如今在股比放开以及整个大环境向下的背景下,这些就显得一文不值。中国汽车市场在告别高速发展之后,注定也会复制北美市场当年的老路,从百花齐放的格局演变为三大寡头的现状。只是不知道拥有更多行政干预的中国汽车市场,最终会留下几个自主品牌?

 

 

点评:

2019年,已经可以看到不少坚持不住的自主品牌车企,在2020年,这个队伍肯定还会不断扩大。存量市场肯定没有办法容纳很多没有核心技术、只是低附加值地进行集成的车企品牌,而市场自发地兼并重组叠加价值不断降低的造车资质,都让这个行业的大洗牌近在眼前。市场需要将更多的资源倾注在真正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车企身上。吉利与长城已经占据了自主品牌第一集团的位置,但也并不意味它们就已经安全着陆,二线自主的生存危机更大,更需要从当下正在研发的每一款产品上用尽全力,不断推出技术领先的车型,才能够让自己存活下去。

导语

记录汽车的时代记忆和社会表情

观察

  • 小米明星车型SU7惹上麻烦,智驾接受市场“洗礼”

    当前,小米SU7销量一路走高,小米因此成为如今最红的新势力车企。同时,在国内汽车圈,小米一直深谙流量之道,是公认的营销高手。不过,一场意料之外的车祸,把小米汽车推到风口浪尖。

    0 ¥ 0.00
  • 中国激光雷达新贵是否畏惧这份做空报告?

    作为国内乃至全球风头最盛的激光雷达公司,禾赛被美股市场上的一家做空公司盯上了。蓝鲸资本的指责是否站得住脚?禾赛又将如何应对?

    9 ¥ 0.00
  • 蔚来是否在为宁德时代做“嫁衣”?

    资金捉襟见肘问题一直困扰着蔚来。除了提高销量,去找新的投资对蔚来掌门人李斌来说也是要事。最近,国内电池巨头宁德时代计划投入25亿到蔚来能源,这对于持续亏损的蔚来而言,究竟是扭亏为盈的机会,还是饮鸩止渴?

    12 ¥ 0.00
  • 期待车展,期待大众

    在中国,大众品牌家喻户晓。每逢车展,大众总以集团名义,庞大阵势占据C位,格外抢眼,尤其是在上海国际车展上,以半个主场的身份,展示其在华的地位和影响力,以及全球范儿。所以,最先收到邀请函并不意外,而今年的看点才是关键。不论是对于大众集团还是其他外资汽车公司,中国汽车自主品牌将会作为东道主的身份登场,以不同于以往的改变精彩纷呈,预示着一个中国汽车的时代大幕徐徐开启。

    17 ¥ 0.00
  • 极氪为何是中国车递给全球的新名片?

    如今,极氪已经成长为中国高端纯电市场的第一品牌,并被消费者视为当下辨识度最高的产品之一,不仅有温度,还是生活的镜子。如此评价,不止是依据可量化的“外延真理”,还有不可量化的“内容真理”,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价值,自我身份提升的认同,有着对社会生活整体性的判断和远见,已然成为一种势能的载体。

    21 ¥ 0.00
  • 上海F1赛事为何没有汽车厂家的影子?

    汽车行业转型,不止是汽车品类,还是车企洗牌和淘汰的深水区,关键是投资和结构正在发生变化,方向的模糊和不确定性在加剧,消费焦虑,失去定力,已然成为一种阵痛在蔓延……

    18 ¥ 0.00
  • 踏入纯电底盘“无人区”,仰望U7欲以黑科技破圈

    以往,合资品牌和传统豪华品牌基本掌握产品定价权。但这一切已发生变化,自主品牌重塑了供应链体系和创新了颠覆性的技术,开创了新能源汽车的新时代,并史无前例地突破了车市50%的防线。继大众车市之后,豪华车领域就是自主品牌下一个要占领的高地。

    0 ¥ 0.00
  • 聚焦年轻化市场,奇瑞努力成为“油电双轨”的平衡者

    尽管“油电之争”早已争得不可开交,但结合政策的博弈、车企的表态以及销量的份额,不难看出这两种驱动类型的产品已然达到了平衡,至少短时期内如此。至于那些剑走偏锋的“一边倒”言论,实质上是企业自身发展利益驱动下的片面之词,缺乏格局,难以概全。奇瑞就是最好的证明,一方面在积极推动新能源和智能化转型,一方面又在推进高质量燃油车,双管齐下,把选择权留给市场。

    10 ¥ 0.00
  • 星途揽月C-DM上演“理工男式”豪华:简单不粗暴还真香

    2025年的汽车市场已不是造车新势力的独秀舞台,当更多的传统车企凭借过硬的混动技术向高端市场发起总攻,技术平权、智驾平权让我们看到国产高端智能车的希望,星途揽月C-DM这个有着理工男式豪华特质的搅局者,让人看到了豪华品牌对于高端定义的另一种可能性:简单不粗暴还真香。

    11 ¥ 0.00
  • 车企接连下场“造人”,人形机器人靠近我们?

    近日,梅赛德斯-奔驰位于柏林的一家生产车间引起热议,一台名为Apollo的人形机器人正在车间完成精细操作,奔驰计划将在5年内实现机器人造车。从最早特斯拉人形机器人亮相,到宇树机器人表演,除了机器人科技公司在这条赛道竞争,各家车企也纷纷“凑热闹”:小米、小鹏蔚来等多家车企宣布切入人形机器人赛道。

    14 ¥ 0.00
  • P7载着广本的精髓与梦想出征,“新家”为其披上新铠甲

    当汽车在部分消费者眼中变成快消电子产品时,当一些车企纷纷打造网红产品以及通过种种营销噱头博取流量时,广汽本田依然倔强地拒绝以牺牲质量为代价换取短期市场红利,并选择以“数智·零碳”为核心的技术革新对汽车产业价值链进行重构,通过全新的工厂和全新的产品为梦想而战。

    14 ¥ 0.00
  • 玛莎拉蒂能不能造得出爆款的小米SU7 Ultra?

    在造车新势力的倒逼下,连超豪华车品牌感受到前有未有的压力。近日,玛莎拉蒂决定取消了纯电版MC20跑车的项目。与此同时,同为跑车的小米SU7 Ultra提前宣布完成了今年的全年销量目标。三年河东,三年河西,在当下快速变化的市场节奏中,再强的品牌也有危机感,单靠吃老本难以为继。

    22 ¥ 0.00

深度

禾颜阅讯

2020-01-17 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