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文化的探路者

观察    禾颜阅讯    陈歆耕:我的“情人”不在法国(上)|《车轮上的惊心动魄》

陈歆耕:我的“情人”不在法国(上)|《车轮上的惊心动魄》

微信号:HEYANYUECHE

【导语:我心目中也有一位理想的“情人”,她固然不可能在法国,也不是最新研制出来的仿真女性机器人。她就是每天与我相伴的小车。】

撰文|陈歆耕、编辑|钱 蕾

 

记得林语堂先生曾说过类似的话“:男人最理想的生活是,住西洋的房子,吃中国菜,娶日本的太太,找一个法国的情人。”在我看来,从古至今,从中到外,生活在如此理想状态中的男人几无。

因此所谓“最理想的生活”,只能是梦想、臆想,如水中月、镜中花,捞不到,摘不着。

 

法国女性以情感浪漫著称,似乎最适合做情人。如吾辈,一不懂法语,二无去法国长期生活、哪怕短暂访学之类的条件,压根儿无机会与法国女性擦出火花的可能,做梦也不会有找法国姑娘做情人的念头。真的有个法国情人,“日本太太”是否能包容和谐共处,大概也是很大的问题。

文学家常常营造一些虚幻的镜像,让那些追求所谓“最理想生活”的人,整日晕乎乎如醉酒般沉浸在意淫中而不知此身在何处。

 

我心目中也有一位理想的“情人”,她固然不可能在法国,也不是最新研制出来的仿真女性机器人。她就是每天与我相伴的小车。她的昵称为:“萨丝娜”。

我每天开着“她”上下班,卸任后仍开着她去工作室阅读、写作、处理杂务。在苏北老家尚未通铁路时,她载着我回乡踏青祭扫;在周边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方便的地方,她陪伴我去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和文学活动。她是那么辛劳而又温体贴。从来未见她闹情绪、发脾气、明着或暗示索取什么礼物。我想去哪里,只要踩油门、转动方向盘就行。我所要尽的义务是定期去特约维修点做做保养,根据油表提示,适时地注入燃油。

 

生活中有这么让人舒心、贴心的“情人”么?而且是不会让“日本太太”知道后吵闹的“情人”。有人说“:情人是刀鱼”,意谓时间短暂,过了荷尔蒙的冲动期,就可能形同陌路了。但一辆小汽车,可以陪伴你好多年,只要你不喜新厌旧,只要她身心健康,她对你就会始终保持澎湃的激情。因此她是如此地让我痴迷。我对最先发明四个轮子机器的人,一直奉之为神人。她的诞生,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改变了整个世界,让人类向现代文明迈出了巨大的一步。

 

小汽车,中国人称之为“小轿车”,自新世纪初开始大规模进入寻常百家,成为最常见的出行交通工具之一。轿子—在古代,是只有官员、财主、富豪才能享受的奢侈品。如今稍有经济实力的家庭,都可以量力而行地拥有一款自己心仪的小轿车了,虽然她仪态万方、出身背景不同,但所呈现的功能却是大同小异的。

 

我与小汽车的结缘,始于上个世纪末。我所工作的北京媒体驻南京记者站拥有了一台上级配发的采访用车,是一辆天津汽车厂生产的两厢夏利。这辆车的发动机只有三缸,在高速公路上行驶到每小时90公里时,车身就开始抖动。再往上提速就超越它的功率极限了。记者站配有专职的驾驶员。那时我单身一人在南京,一人吃饱,全家皆饱。双休日闲来无事,就让司机带着我到市郊找一块较大的空地学习驾驶。初以为开车是一门很复杂的技术,没有想到启动、停车—这两个最基本的驾驶动作一个多小时就学会了。然后,一有空我就从司机哪里要来钥匙,自个儿开着车在小院子里兜圈子,偶尔也会发生一点小险情,倒车不小心“咚”一声,车子撞到树干上去了。还好,车后保险杠凹进蚕豆大的小坑。

这辆夏利仅使用了不到一年,记者站又获得更换一辆新车的机会。新车是一辆铁灰色的普通桑塔纳,提车要去上海的车库。司机开夏利带着我去上海。穿过市区,进入沪宁高速公路口后,我和司机互换角色。我坐到驾驶座上,司机坐在副驾位上担任指导。

学驾车不久,还是菜鸟一个,就斗胆驾车跑沪宁高速,即使在20年后的今天想想都觉得不可思议,甚至有些后怕。看着一辆辆小车、货车、客车“嗖嗖”地从身边呼啸而过,真有点担心在高速上别惹出什么恐怖的事情来。那些曾经看过的电影大片中车辆相撞、起火、腾空翻转的恐怖场景,不停地在脑屏上回闪,胸口如同揣了个活蹦乱跳的兔子,握方向盘的手心微微出汗。

紧张得几乎想当“逃兵”了。“算了吧,”我对司机说,“这是高速公路,不适合练车......”

司机是20多岁的小伙子,经过驾校严格培训,已经有两三年的驾龄,在部队基层开过吉普。平时他尊称我为“老师”,此刻似乎找到了胜我一筹的优越感,反复说:“放松,放松,听我的,别紧张......开吧!”

于是踩刹车、点火、挂挡、踩油门,车辆开始滑行,换挡,提速,再加挡......司机让我固定在一条道上直行,不要轻易变道。提速,再提速,仪表盘指针显示时速有90多公里了。车身开始有些轻微的抖动,不知是否跟我一样,因第一次跑高速心情激动而颤抖?还是因为心脏血管狭窄供血不足而抖动?在发生抖动时,司机就让我松松油门,让速度稍稍缓下来......后来我才明白,大多轿车的发动机都是四缸,而这款小型夏利安装的是三缸发动机,功率小,提速慢。

这一趟沪宁高速,足足行驶了近六个小时。不仅仅因为行驶慢,中途还在服务区休息了几次。

刚学车不久就跑300公里距离的沪宁高速,是我驾车经历中一个标志性的事件。犹如我爱好写作,经历多次退稿后,终于看到自己的文章和名字,第一次变成铅字刊发在省级以上报纸副刊上。

持续绷紧的神经,蓦地松弛下来后感受到一种伴随愉悦的疲劳,又犹如经历生理心理的情感巅峰快感体验后的慵倦。

“陈老师,你真厉害!刚学会开车,就敢跑高速长途......”年轻司机竖起大拇指。我看到他面部的神情似乎比我还要得意。我是他的开车学徒,显然,他也有一种成就感。

那辆小型夏利,在经历了几个小时的连续飞驰抖动后,静静地停歇在草坪边的停车位上,只有发动机盖还在持续地散发余热。

 

“她”也累了,微微有些出汗。

遗憾的是,自此我与她别过,再也未开过她,也未见过她。但因为一次特殊的相伴,她在我生命中铭下的印痕,仍让我难以忘怀,想起来心跳就会加快。当《可可托海的牧羊人》的旋律,回荡在我今天的车厢里时,那辆小巧可爱的夏利又会从记忆深处浮现出来......

这次高速行,又常常让我联想到60年代少年时的一段经历。那时乡村农家,以拥有一辆自行车为傲。缝纫机、自行车、收音机,是那个年代的奢侈品。上海生产的自行车在全国都很紧俏,要凭票计划供应。即便在上海买到车,也无法通过车、船托运回苏北老家。在上海工作的一位表舅,写信给母亲,说是帮我弄到一辆永久12型的自行车票,但是车子需要有人从上海骑回去。年仅12岁的我,跟随两位成年男子特地坐长途客车再转渡轮到上海,将自行车骑回老家。今天用手机导航地图搜索,显示上海至苏北海安市的距离近200公里。那时无高速公路,上海市区是柏油路,进入乡村都是沙石路。骑车时间用了两天两夜。第一天先从上海市区骑到长江边一个叫八圩港的渡口,夜宿江边小旅馆,第二天乘坐摆渡轮过江进入南通地界,继续沿着沙石公路骑车,直至第三天凌晨两点才回到家。疲累不说,屁股被坐垫磨破,好多日后才逐渐愈合。我的初、高中时代,都是伴随这辆永久自行车度过的。我曾骑它去县城书摊看连环画,甚至用它驮着家养的猪,到镇上去卖。那时拥有一辆永久牌自行车,其获得感并不亚于今天拥有一辆小轿车。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

陈歆耕

曾任《解放军报》记者部副主任、《文学报》社长、主编。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理事、上海作家协会理事、上海大学客座教授。著有中篇小说集《孤岛》,中短篇报告文学集《青春驿站》《海水下的冰山》,长篇报告文学《点击未来战争》《废墟上的觉醒》《赤色悲剧》《小偷回忆录》,长篇历史文化名人传记《剑魂箫韵:龚自珍传》,文化批评随笔集《快语集》《谁是谋杀文学的元凶》《各打五十大板》《美人如玉剑如虹》《何谈风雅》等10多部。作品收入新中国建立以来军事文学大系。曾获多种新闻文学奖。

 

(本文系《禾颜阅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导语

记录汽车的时代记忆和社会表情

观察

  • 鸿蒙智行,汽车隐形大佬

    鸿蒙智行携手上汽,表明华为找到了实体支撑的更强实力和发展空间,上汽也找到了智能科技的最强外援和无限可能。这种合作无疑具有示范性,带有引领性,属于强强携手,互为融合,资源叠加的规模响应,旨在远大目标,助力登上智能汽车新的巅峰。

    0 ¥ 0.00
  • 尹同跃B站首秀:造车要有一颗UP心

    当奇瑞控股集团董事长尹同跃以UP主身份出现在B站镜头前时,弹幕瞬间被年轻的UP主们刷屏。这个曾经打造出国民神车QQ的品牌,正以一场跨次元的"文艺复兴",重新闯入年轻人的视野。在新能源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奇瑞掌门人这波贴近年轻人的 “车展秀” 别有一番深意。

    8 ¥ 0.00
  • 如何增加“含华量”?丰田为跨国车企打了个样

    在合资品牌高光的时刻,丰田很低调;在合资品牌集体遇到挑战时,丰田很勤奋,充分呈现出全球头号车企在不停赴考过程中强大的心理素质与综合能力。在全球汽车产业加速分化的今天,中国市场正以前所未有的创新速度重塑行业规则。从技术标准到消费需求,从产业链协同到移动出行模式,每一环节都在重新定义未来汽车的内涵。跨国车企如何应变,丰田在上海车展上交出答卷,这是新的开始。

    11 ¥ 0.00
  • 广本“含新量”创新高,P7在安全基石上攀登驾趣新高度

    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以下简称“上海车展”)被业内认为是分水岭式的存在,去掉喧嚣与虚火,扭转流量为王的传播思维,拨掉浮夸的噱头,让车企和观众的注意力都回归到车与技术的本身,这对于作为长期主义者的广本以及带着八大产品价值而来的P7而言,无疑是一个利好的信号。

    17 ¥ 0.00
  • 铂智7,合资向上新突破

    当铂智7以豪华的高级感出现在受众的视野里时,就会让人想到此前雷凌“零差价”带来混合动力车普及时的惊喜,还有铂智3X撬动智能纯电向下带来的惊艳,以及对眼前铂智7向上突破带来合资研发高端化的惊叹等,这表明广丰在汽车转型大潮中一直在领风气之先,产品帅气,可圈可点,被视为合资车企中的新头部。

    15 ¥ 0.00
  • 四十不惑,风光依旧的上海车展

    继往开来,2025年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简称“上海车展”)有特殊的意义,距离1985年具举办的第一届上海车展恰好刚满四十年。那时,改革开放大门刚打开没多久,对于没见过几辆的普通人而言,第一届上海车展为国人打开了看世界领先工业的一扇窗。四十年间,中西方的汽车文化在这里交汇,各大流派的新技术在这里碰撞,随着中国汽车工业迅速发展以及自主车企崛起,上海车展变成中国车企与各国车企以及全球用户交流新技术和新车型的最好舞台,只不过,参展的主角在不停发生变化。

    14 ¥ 0.00
  • “方盒子”玩出新花样,捷途新车如何升级?

    “方盒子”概念屡见不鲜,但在“方盒子”的基础上玩出新花样倒让人耳目一新,本用来宣导方正造型和硬派车设的概念,在新花样的改造升华下被赋予了更多的可能,开始承载用户更多的期望和向往。

    0 ¥ 0.00
  • 既要安全又要智能化,广汽拥抱AI变革新时代

    广汽集团在上海车展全球首发四款新车,以AI赋能消费者全场景用车需求。关于如何以安全为底色而拥抱AI变革新时代等一系列问题,广汽集团高层在上海车展认真作答。

    6 ¥ 0.00
  • 长城汽车与宇树科技合作,拥抱机器狗玩出新花样

    近日,长城汽车发出公告,宣布与杭州宇树科技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计划在机器人技术、智能制造等领域开展合作,以推动机器人等先进技术与汽车制造行业的深度融合。首次合作将打造“越野车+机器狗”组合,车企与机器人公司合作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11 ¥ 0.00
  • 红旗深度解读如何为用户造好车

    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车展启幕,车展的商业属性使其既成了秀肌肉的舞台,同时又扮演着各家兵戎相见、你来我往的角斗场,一时间造车成了一件趋利的事。从更加高远的视角看,造车不只是为了卖车,更不是为了作秀圈钱。相比之下,一汽红旗的造车态度要明显纯粹得多,用一汽董事长邱现东的话来说即是“‘为用户造好车’是红旗品牌始终不变的初心和矢志不渝的追求”。

    17 ¥ 0.00
  • 沃尔沃在价格上失守,在安全上坚守

    沃尔沃的豪华是什么?“安全”可能是最没有争议的答案,其次是“环保”和“健康”。这一套北欧式的豪华理念被沃尔沃奉行了数十年,成了品牌的豪华密码,同时也成为了沃尔沃和其他豪华品牌的核心区分。沃尔沃始终在坚持“以人为本,对人负责”的价值输出,但在流量为王、营销当先的今天,乘用车市场的消费观正在扭曲,相比起诳话连篇、花式整活的厂商,沃尔沃显得更加内敛且低调,品牌“存在感”开始被动降低。

    15 ¥ 0.00
  • 稳坐华系MPV头把交椅,传祺向往M8乾崑系列有何法宝?

    4月16日,传祺向往M8乾崑系列举办品鉴会。自发布以来,传祺向往M8乾崑系列以“智能与豪华双巅峰”傲视群雄,成为当前MPV细分市场中备受关注的新品车型。作为广汽传祺与华为深度合作的首款旗舰MPV,传祺向往M8乾崑系列不仅承载着传祺汽车冲击高端市场的蓬勃野心,更是凭借融合东方美学与尖端科技的创新设计,重新定义MPV的价值标准。

    16 ¥ 0.00

深度

禾颜阅讯

2022-11-23 1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