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文化的探路者

观察    观察    丰田“中国式继承与进化”启程,自己有多优秀朋友圈就有多豪华

丰田“中国式继承与进化”启程,自己有多优秀朋友圈就有多豪华

优秀的企业与优秀的企业在一起形成共生效应。作为全球第一大车企的丰田,正以中国作为驱动力,推动先进的智能化、电动化技术发展,并与比亚迪、小马智行等本土优秀企业深交,强强联合引领智电时代合作新潮流。拥有豪华朋友圈的丰田,加快开发并提供令中国顾客满意且具有竞争力的产品,为跨国车企在华转型升级提供示范新样本。

微信号:HEYANYUECHE

撰文|颜光明、编辑|禾 子

 

近日,热映的《长安三万里》国漫电影,让观众随着高适的视角,再次见证了盛唐的繁华和诗歌的璀璨,也见识了唐朝顶流诗人李白的朋友圈有多豪华。李白之所以成为李白,除了自身的才华横溢,与众多朋友惺惺相惜、互相成就也有关。

优秀的人与优秀的人在一起形成共生效应,优秀的企业与优秀的企业在一起也如此。在盛唐一千多年之后,作为全球第一大车企的丰田,在中国也拥有豪华的朋友圈,相互促进加快高质量发展的步伐。

 

在全球汽车产业百年一遇的变革期,中国正从汽车大国朝汽车强国转型,加快在电动化、智能化赛道上弯道超车。原先的市场格局被打破,新的秩序在重塑。传统车企处于何去何从的十字路口,一些跨国车企甚至因跟不上变革的节奏而从中国败走。丰田却可以让自己变得更优秀,一方面在中国市场投资持续加码,现地化研发不断升级,正以中国作为驱动力,推动先进的智能化、电动化技术发展,进而引领全球;另一方面与比亚迪、小马智行等诸多本土优秀企业深入合作,强强联合引领智电时代合作新潮流。当前,一些跨国车企在华刚意识到结交本土朋友深度联合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时,丰田早已与一批本土顶尖高手深交,并率先开启全新的合作模式,抢占新发展契机,为跨国车企在华转型升级提供示范新样本。

 

在华不遗余力制造更好的汽车

要结交优秀的朋友,就要自身足够优秀。

有路就有丰田车,在全球和中国的汽车圈一直是优等生的丰田,不遗余力在核心的研发领域重金投入。作为全球最早量产混合动力汽车和氢燃料电池汽车的车企,丰田是全球唯一全动力方案资产的拥有者,拥有HEV、PHEV、BEV、FCEV全方位的技术储备和专利群。当前,丰田努力将在燃油车领域的辉煌延续到电动化、智能化的新赛道上,在重中之重的中国市场又一次上演速度与激情。

 

8月1日,丰田在中国最大研发基地“丰田汽车研发中心(中国)有限公司”(简称TMEC)更名为“丰田智能电动汽车研发中心(中国)有限公司”(简称“IEM by TOYOTA”),这一举措是丰田进行“中国式继承与进化”的开端。

为了快速应对中国市场变化,丰田不懈努力,在华已实现从国产化研发到本地自主研发,再到进一步强化智能化、电动化研发的“三级跳”。面对中国汽车市场正以史无前例的速度发展,丰田全力以赴,以IEM by TOYOTA为核心进行本土研发,加快开发并提供令中国顾客满意且具有竞争力的产品。

 

丰田早于2010年在江苏常熟设立“TMEC”, 将其全球总部对合资企业的技术资源战略性前移到现地,这在当时无疑是战略一大突破,至今在这个作为丰田在中国市场研发体系的中枢上累计投入6.89亿美元,助推丰田成为最早在华推动电动化的跨国车企之一,对混动汽车等车型在华普及推广功不可没,为丰田不断拓展多样化的产品市场保驾护航。

“言出必行”,丰田一直坚持“中国最重要”的原则,成为跨国车企深耕中国市场的典范。丰田多年在中国扎根,融入本地文化、社会,培养本土管理人员以及推动研发现地化。近年来,市场跌宕起伏,而丰田持续稳健发展,这与该企业现地化密不可分。

 

不过,被外媒评价为“从没有这么卷过” 的中国市场,正以全球最快之速度朝电动化、智能化转型,技术迭代加速,产品开发周期明显缩短,如何保持产品开发的新鲜度以及竞争力,这对所有车企而言都是一大挑战,连优等生丰田也不例外。面对全球市场开发的车型,未必能满足中国消费者对智电技术快速迭代的需求,这是跨国车企当前共同遇到的难题。

丰田积极谋变,将TMEC更名为“IEM by TOYOTA”,表面上仅增加了“智能电动”四个字,实质上是丰田在研发重心上有重大突破。丰田在中国的三大合资公司(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广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以及比亚迪丰田电动车科技有限公司)的研发中心的工程师将打破组织壁垒加入到IEM by TOYOTA主导的研发项目中,强化全方位的电动化车辆的本土研发。此外,丰田的供应商电装公司和爱信公司也将跨越组织壁垒,参与到IEM by TOYOTA的研发活动中,加快电动化总成的研发。与此同时,IEM by TOYOTA加速智能化研发,努力实现有更好用户体验的智能座舱,以及更符合中国实际道路状况的自动驾驶技术、先进安全技术,以更符合中国消费者实际需求和核心体验为核心,打造全新的丰田智能产品。

 

IEM by TOYOTA作为丰田落实“中国式继承与进化”的开端,未来将全力扩大中国地区的专车开发,加速向智能化、电动化进化,这个丰田海外最大规模的研发中心,其研发的成果和所学的经验不仅应用于中国市场,还将反哺全球市场,将跨国车企普遍面对的难题迎刃而解。

 

跳出零和博弈拥有豪华朋友圈

无论哪个行业,一个时代的辉煌,往往并非一颗巨星耀眼,而是群星璀璨。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自身优秀,自然会吸引优秀朋友。

丰田已与新能源车企顶流比亚迪走在一起,不仅将比亚迪的动力电池纳入电池供应商之列,还早在2020年与比亚迪成立合资公司,共同研发更适合中国市场的智电产品,目前合资公司的首款纯电动产品bZ3已量产上市,明年还将上市产量第二款合作车型。作为首家与比亚迪建立深度联合开放模式的跨国车企,将降低研发成本以及加快研发速度,大大提升在纯电等市场胜出的概率。

在智能化领域,丰田也在活用自身技术,积极与中国合作伙伴一起推进现地研发,为中国消费者提供安全、安心、舒适便捷的服务。继牵手小马智行之后,丰田正进一步与小马智行深化战略合作,8月4日与小马智行、广汽丰田就成立自动驾驶出租车(Robotaxi)相关事业合资公司一事签订协议。新合资公司将于年内成立,投资总额预计10亿元人民币以上,计划推出以广汽丰田生产的丰田品牌纯电动车辆为原型车的Robotaxi车辆,配备丰田T-Pilot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的PCS(预碰撞安全系统)功能,同时还将充分发挥丰田TPS(丰田生产方式) 的优势、利用广汽丰田经销商成熟的服务运营体系,为小马智行Robotaxi的完全无人化安全运营保驾护航。

 

从燃油车时代进入智电汽车时代,这对于每家车企而言,无论是传统车企还是新势力,皆是挑战与机遇并存,车市唯一确定的就是不确定。未来的竞争并非单打独斗,而是车企凭借庞大朋友圈建立起的生态圈之争。中国汽车全新技术发展速度太快,跨国车企正掀起与本土车企结盟的热潮。仅在今年7月,大众集团7亿美元入股小鹏汽车,奥迪与上汽签署战略备忘录,雷诺与吉利携手成立动力总成技术合资公司。

丰田早已跳出零和博弈的市场格局,率先在华与本土企业于智电领域深入合作,建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同体。在新体制下,丰田通过“以商品和地域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将全球范围内的资源与地缘性优势进行重新排列组合。

 

面对市场巨变以及诸多不确定性,丰田能够多年稳坐全球汽车销量冠军的宝座,除了拥有顺应时代发展和市场变化的现代生产体系、领先的技术、高质量的产品以及科学的组织架构等因素外,还与其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宽广的视野和恢宏的格局等有关。一直以来,丰田在技术研发上持续大手笔投入,并且慷慨将其诸多先进的技术与同行共享,例如其先后开放成千上万项的氢燃料电池专利和混合动力专利,加快推动汽车行业变革。

作为全球车企顶流的丰田,自己有多优秀朋友圈就有多豪华,凭借雄厚的技术贮备选择全方位电动化技术路线出击,在不同的战线上以开放合作的心态不断认识更多优秀的朋友,并且更好地整合各方资源。

为了“制造更好的汽车”以及打造全新的移动出行社会,走在时代的前沿的丰田,在中国智能电动技术变革的前沿阵地,正与一汽、广汽、宁德时代、比亚迪、亿华通、四维图新、小马智行等众多优秀的中国企业以及清华大学等科研院校合作,通过不断创新制造出更好满足中国消费者的情感需求和价值需求的汽车。

 

点评

继承了创业以来“想为中国的未来做贡献”的理念,丰田在加快现地化研发的同时,也在加快与中国各路优秀的伙伴合作,不分你我,联手开发新的技术和服务,致力于助推中国汽车产业加快全球化步伐,开拓无限可能的未来。

 

(本文系《禾颜阅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导语

记录汽车的时代记忆和社会表情

观察

  • 小米明星车型SU7惹上麻烦,智驾接受市场“洗礼”

    当前,小米SU7销量一路走高,小米因此成为如今最红的新势力车企。同时,在国内汽车圈,小米一直深谙流量之道,是公认的营销高手。不过,一场意料之外的车祸,把小米汽车推到风口浪尖。

    0 ¥ 0.00
  • 中国激光雷达新贵是否畏惧这份做空报告?

    作为国内乃至全球风头最盛的激光雷达公司,禾赛被美股市场上的一家做空公司盯上了。蓝鲸资本的指责是否站得住脚?禾赛又将如何应对?

    9 ¥ 0.00
  • 蔚来是否在为宁德时代做“嫁衣”?

    资金捉襟见肘问题一直困扰着蔚来。除了提高销量,去找新的投资对蔚来掌门人李斌来说也是要事。最近,国内电池巨头宁德时代计划投入25亿到蔚来能源,这对于持续亏损的蔚来而言,究竟是扭亏为盈的机会,还是饮鸩止渴?

    12 ¥ 0.00
  • 期待车展,期待大众

    在中国,大众品牌家喻户晓。每逢车展,大众总以集团名义,庞大阵势占据C位,格外抢眼,尤其是在上海国际车展上,以半个主场的身份,展示其在华的地位和影响力,以及全球范儿。所以,最先收到邀请函并不意外,而今年的看点才是关键。不论是对于大众集团还是其他外资汽车公司,中国汽车自主品牌将会作为东道主的身份登场,以不同于以往的改变精彩纷呈,预示着一个中国汽车的时代大幕徐徐开启。

    17 ¥ 0.00
  • 极氪为何是中国车递给全球的新名片?

    如今,极氪已经成长为中国高端纯电市场的第一品牌,并被消费者视为当下辨识度最高的产品之一,不仅有温度,还是生活的镜子。如此评价,不止是依据可量化的“外延真理”,还有不可量化的“内容真理”,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价值,自我身份提升的认同,有着对社会生活整体性的判断和远见,已然成为一种势能的载体。

    21 ¥ 0.00
  • 上海F1赛事为何没有汽车厂家的影子?

    汽车行业转型,不止是汽车品类,还是车企洗牌和淘汰的深水区,关键是投资和结构正在发生变化,方向的模糊和不确定性在加剧,消费焦虑,失去定力,已然成为一种阵痛在蔓延……

    18 ¥ 0.00
  • 踏入纯电底盘“无人区”,仰望U7欲以黑科技破圈

    以往,合资品牌和传统豪华品牌基本掌握产品定价权。但这一切已发生变化,自主品牌重塑了供应链体系和创新了颠覆性的技术,开创了新能源汽车的新时代,并史无前例地突破了车市50%的防线。继大众车市之后,豪华车领域就是自主品牌下一个要占领的高地。

    0 ¥ 0.00
  • 聚焦年轻化市场,奇瑞努力成为“油电双轨”的平衡者

    尽管“油电之争”早已争得不可开交,但结合政策的博弈、车企的表态以及销量的份额,不难看出这两种驱动类型的产品已然达到了平衡,至少短时期内如此。至于那些剑走偏锋的“一边倒”言论,实质上是企业自身发展利益驱动下的片面之词,缺乏格局,难以概全。奇瑞就是最好的证明,一方面在积极推动新能源和智能化转型,一方面又在推进高质量燃油车,双管齐下,把选择权留给市场。

    10 ¥ 0.00
  • 星途揽月C-DM上演“理工男式”豪华:简单不粗暴还真香

    2025年的汽车市场已不是造车新势力的独秀舞台,当更多的传统车企凭借过硬的混动技术向高端市场发起总攻,技术平权、智驾平权让我们看到国产高端智能车的希望,星途揽月C-DM这个有着理工男式豪华特质的搅局者,让人看到了豪华品牌对于高端定义的另一种可能性:简单不粗暴还真香。

    11 ¥ 0.00
  • 车企接连下场“造人”,人形机器人靠近我们?

    近日,梅赛德斯-奔驰位于柏林的一家生产车间引起热议,一台名为Apollo的人形机器人正在车间完成精细操作,奔驰计划将在5年内实现机器人造车。从最早特斯拉人形机器人亮相,到宇树机器人表演,除了机器人科技公司在这条赛道竞争,各家车企也纷纷“凑热闹”:小米、小鹏蔚来等多家车企宣布切入人形机器人赛道。

    14 ¥ 0.00
  • P7载着广本的精髓与梦想出征,“新家”为其披上新铠甲

    当汽车在部分消费者眼中变成快消电子产品时,当一些车企纷纷打造网红产品以及通过种种营销噱头博取流量时,广汽本田依然倔强地拒绝以牺牲质量为代价换取短期市场红利,并选择以“数智·零碳”为核心的技术革新对汽车产业价值链进行重构,通过全新的工厂和全新的产品为梦想而战。

    14 ¥ 0.00
  • 玛莎拉蒂能不能造得出爆款的小米SU7 Ultra?

    在造车新势力的倒逼下,连超豪华车品牌感受到前有未有的压力。近日,玛莎拉蒂决定取消了纯电版MC20跑车的项目。与此同时,同为跑车的小米SU7 Ultra提前宣布完成了今年的全年销量目标。三年河东,三年河西,在当下快速变化的市场节奏中,再强的品牌也有危机感,单靠吃老本难以为继。

    22 ¥ 0.00

深度

禾颜阅讯

2023-08-07 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