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造车时间紧迫,开发增程式电车能否赶上红利期?
撰文|蔡家伦、编辑|禾 子
近几年来,增程式电动车细分市场呈现井喷式发展,今年1-8月增程式电动车销量达到31.4万台,同比增长159%。众多造车新势力搭乘增程式电动车的成长东风迅速上升,其中理想汽车以及最近大火的问界汽车便是最大的受益者。
小米汽车正是看中了增程式电动车较大的发展潜力,想要在增程式电动车的红利期打造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然而,留给小米汽车的时间并不多,增程式电动车被业内视为燃油车到纯电动车的过渡产品,随着电动化发展进程加速,也会逐渐成为被纯电动车取代的车型,同时理想、问界、零跑等几家实力强悍的造车新势力也将增程式电动车的细分市场瓜分得所剩无几,小米的增程式电动车还有希望吗?
增程式电车为什么这么香?
目前,增程式电动车已经成为众多消费者以及各大厂商趋之若鹜的新能源车型。乘联会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总销量达到293.64万台,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包括增程式电动车)销量为93.77万台,其中增程式电动车销量为20.8万台,尽管销量与纯电相比尚有差距,但同比增长141.86%的数据则证明增程式电动车已经成为广大消费者的新宠。为什么增程式电动车会这么香呢?
就消费者而言,纯电动车在发展阶段所表现出来的弊端仍未得到解决,充电设施不完善、纯电里程续航焦虑、电池补能时间长等多种问题仍然让不少消费者对于纯电车型抱有谨慎态度。增程式电动车基于不同的技术路线,完全避免了纯电动车续航、补能问题,同时又能享受新能源汽车带来的政策优惠,因此增程式电动车成为汽车电动化过渡时期的最佳选择。
就造车新势力而言,增程式电动车的技术相比于电动汽车更为简单,电动汽车的核心内容在于三电系统,仅电池这一项技术就已经难倒各大厂商了,增程式电动车与纯电和插电混动相比研发成本最低,同时也是最快实现技术量产的最佳路线。对于小米汽车而言,想要尽快在市场之中崭露头角,研发成本低同时量产快的增程式电动车是“版本答案”。
增程黄金窗口期或转瞬即逝
目前,尽管增程式电动车赛道仍然是一片蓝海,但这片蓝海持续的时间并不会太久,毕竟作为一项过渡技术,随着纯电动车的电池技术有所突破,同时国家对纯电动车的投入力度持续增长,纯电车型的优势也会被逐渐放大,届时,增程式电动车的“好日子”将可能走到尾声。
增程式电动车始终不能代替纯电车型成为新能源车型的主流,而仅能作为产品补充上的一个小环节,如今纯电车型的快充技术正在迅速发展,不久前,宁德时代发布的4C超充电池已经实现“充电10分钟,续航400km”的超快充电速度,随着快充技术的普及,超充电池也会下沉到平民市场,当纯电车型的续航不再成为主要问题,增程式电动车的任务也就快结束了。
此前,零跑汽车的创始人朱江明就曾表示增程式电动车在近期的2到3年还是一个上升的阶段,但此后整体销量会往下走,甚至彻底淘汰。此外,依靠增程技术“发家”的理想汽车也开始着手打造纯电车型,理想汽车的第一款纯电车型MEGA作为MPV也即将上市,正式由增程式电动车向纯电动车转型。越来越多的信号也在向小米汽车、阿维塔等想要进军增程式电动车的新势力传达一个信号:增程式电动车的黄金窗口期恐怕真的不久了。
小米汽车还有机会吗?
小米公司在消费电子市场始终被大家戏称为“价格屠夫”,此次进军增程式电车赛道或许也意味着小米汽车大概率也会在汽车市场延续以往作风。
但仅依靠性价比并不能决定一家公司能否在激烈的竞争之中胜出,作为一家跨界造车企业,小米已经在智能化技术和数字生态上具有庞大的累积,在小米的智能生态圈中广泛包含各类家居设备,因此小米汽车也更有利于打造贴近于用户生活的多场景,实现真正的智慧座舱。
对于大多数造车新势力而言,小米在数字生态方面的优势难以复刻,同时在大数据、AI领域,小米汽车也会得到极大的支持,这也有利于小米汽车自动驾驶的迅速发展,小米创始人雷军也曾自信满满地表示,小米的自动驾驶在2024年要跻身行业第一梯队,这恐怕不是诳语。
小米汽车并不是将增程式电车作为发展的主要路线,而是明智地将其作为新能源产品线上的补充,首款车型也定为纯电电车,同时搭载800V高压快充技术和101kWh的电池包,可见纯电路线仍然是小米汽车的主力。
点评
作为小米公司的灵魂人物,创始人雷军有着强大的魅力,尽管有很多人认为新能源汽车赛道的竞争异常激烈,恐怕入局太晚的小米汽车没有任何机会,但小米此前在手机领域之中的激烈竞争中胜出,说明这家企业是有希望与未来的。
(本文系《禾颜阅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