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文化的探路者

观察    观察    新能源车“期中考”成绩出炉:几家欢喜几家愁

新能源车“期中考”成绩出炉:几家欢喜几家愁

随着2024年时间过半,国内车企纷纷公布了上半年的销量。虽然今年价格战持续深化,不少车企都在抱怨,但是从新能源汽车批发数量来看,国内绝大部分主流自主车企依然高速增长。而合资、外资车企,目前的日子不太好过。

微信号:HEYANYUECHE

撰文|张大川、编辑|禾 子

 

2024年7月份,国内不少车企都纷纷亮出了上半年的成绩单。如果将维度限缩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绝大部分自主品牌主流车企的表现都是不错的。它们不仅在电动车领域持续扩张自己的优势,而且其凭借全新发布的插混车型正在不断抢占合资品牌的份额。而且这个势头在合资车企有竞争力的插混车型投放之前,没有任何发生逆转的可能。

 

比亚迪领先优势难以撼动

比亚迪一马当先的局面短期内不会发生改变,尤其是今年上半年推出9.98万元的秦L和海洋网旗下海豹06,将联手去年推出荣耀版车型,加速蚕食国内燃油车的地盘。下半年,比亚迪将发布第二代刀片电池。作为比亚迪征战全球电动车市场的利器,刀片电池为比亚迪提供了最优解。即便在宁德时代推出神行超充电池以及吉利推出神盾短刀电池的情况下,比亚迪的优势依然非常明显。

 

与此同时,吉利、长安和奇瑞的表现也都不错。

对于吉利来说,其已经构建起了极氪、银河系列、几何以及领克EMP为代表的新能源品牌矩阵。不过,吉利在新能源车销量上和比亚迪的差距还是比较大。要想超过比亚迪,吉利只有在性价比上再下一番苦功夫。近日,吉利推出了神盾短刀电池。在安全和能量密度上,神盾短刀电池都超过了比亚迪的第一代刀片电池。而吉利的插混车型,同样也是对标秦L,在续航突破2000公里的同时,把油耗做到2L以内。不过,要想超过比亚迪,吉利需要在降本上进一步下功夫。毕竟银河系列相比于比亚迪来说,价格还是高出一截。所以下半年来说,吉利先打赢和特斯拉的硬仗更加可行。要超过比亚迪,实质上是在电池领域实现对比亚迪的反超,吉利需要积累的不仅是技术和工艺,更多还是如何从极致上来降本。

 

和吉利的情况类似,长安和奇瑞也都已经构建了自己完整的新能源汽车矩阵的同时,长安通过引入华为技术来发展自己品牌的车型;而奇瑞则是直接引入鸿蒙智行模式,让华为全权操盘智界品牌。尤其是奇瑞,从2023年下半年开始推出了大量的新能源车型,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批售同比增幅高达248.8%,成为仅次于问界品牌的销量增长第二快车企。不过,奇瑞不仅和比亚迪差距还是很大,而且与特斯拉以及吉利也有明显的差距。

 

上汽、广汽亟需迎头赶上

在这张表单上,特斯拉、埃安、上汽乘用车以及上汽大众成为仅有的四家新能源汽车销量下滑的车企。

特斯拉的销量下滑主要和其没有新车型推出有关。对于国内消费者来说,新车效应还是非常明显的。虽然特斯拉有着比较高的品牌号召力,但是对于多年不曾换代车型,即便是拥有马斯克这样的光环,也会让国内消费者出现审美疲劳。为了应对这个难题,马斯克一方面在内部裁员,另一方面发力全自动驾驶FSD。如果无法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革命性的突破,那么L4智能驾驶可能永远都无法到来。对于特斯拉或者马斯克来说,相比于投放全新的车型,他或把宝”都押在了FSD的落地上。

 

埃安面临的最大问题在于品牌高端化没有达成预期的设想。埃安过往的成功在于其车型满足了移动出行市场的需求,但是放眼全球,没有任何一家车企是通过经营B端市场而能够长期获得成功的。对于埃安来说,无论多么困难,都必须打赢昊铂的翻身仗。目前,走量的昊铂HT和昊铂GT的组合很难满足市场的需求,昊铂也需要通过新车型来拉动销量。

 

至于上汽自主品牌需要解决的问题其实和广汽差不多。旗下的高端电动车品牌智己为了拉升销量,不断拉低自己的定价,这不仅让飞凡品牌没有了自己的空间,同时上汽也面临没有高端电动车品牌的局面。对于上汽来说,相比于在国内市场上没有拳头产品的尴尬局面之外,欧洲对上汽征收高额的惩罚关税,将让MG品牌几乎很难在欧洲市场立足。如果没有了这个20万辆的市场支持,那么上汽自主品牌的发展更不容易。

 

合资车企仍蛰伏待变

由于上汽通用五菱更多还是采用自己本土的技术,因此上汽大众成为今年上半年国内新能源汽车批发量唯一挤进前15的合资车企。ID.3的大幅降价对于上汽大众新能源汽车销量提升起到了关键作用,但是降价必然无法持续。虽然上汽大众依然还是新能源汽车销量最大的合资车企,但是同比6.3%的降幅意味着上汽大众也需要得到强力支援,否则即便可以继续领跑合资车企,但也会被国内自主品牌差距越拉越远。

 

在传统燃油车领域,合资车企的市场份额正在被自主品牌的插混车型不断蚕食。根据上汽集团披露的数据,作为上汽曾经在国内叱诧风云的两大销量支柱:上汽大众上半年累积销量为512088辆,同比增长仅为1.75%;上汽通用同期销量为225579辆,同比下滑高达49.98%。上汽大众和上汽通用表现都如此差强人意,就更加不要说国内其他合资车企了。本田中国发布的半年销量为41.59万辆,同比下降21.5%。随着比亚迪秦L、吉利银河E5这样的车型相继推出,合资品牌在国内市场遇到了进入中国市场以来的最困难的时刻。而如果不能守住燃油车市场,合资车企短期内很难和自主品牌在新能源汽车市场PK。

 

对于合资车企/外资车企来说,它们能够聊以自慰的就是自己在全球范围内表现依然稳定。中国车企虽然积极出海,但是要在海外市场动摇那些跨国车企巨头的销量,短期内依然难以达成。跨国车企集团赌的是,一方面,国内大部分新势力车企都在亏本卖车,而这种模式不可持续。一旦后期融资出现问题,无论是蔚来、小鹏、哪吒这些新势力车企,还是一些传统车企都将难以为继。另一方面,各大跨国车企集团也在积极推进自己的智能电动车/插电式混动汽车项目。通过自研以及技术引进,跨国车企集团也有计划通过一两代车型的迭代开发,来快速和自主品牌拉齐产品力的差距。

 

点评

只要中国国内汽车产能过剩的局面不缓解,那么价格战依然还会燃烧下去。目前,国内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能够保持大幅增长的原因是,合资燃油车的份额快速下滑。但是当合资燃油车的份额下滑到一定程度后,不仅份额进一步下滑难度开始变大,而且合资车企自己新一代的电动车/插混车型也会上市,和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重新进行竞争。未来国内汽车市场的价格战还会愈演愈烈,希望国内汽车产业上演的是优胜劣汰,产生马太效应,让中国真正出几个丰田、大众这样的跨国巨头,而避免劣币驱逐良币、让好好做车的车企输给偷工减料的企业。

 

(本文系《禾颜阅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导语

记录汽车的时代记忆和社会表情

观察

  • 依靠宁王的滑板底盘,长安马自达能否咸鱼翻身?

    滑板底盘在汽车行业能否推进?这曾让不少相关企业折戟沉沙。目前来看,宁德时代有意将滑板底盘业务进行到底。昔非今比的长安马自达,能否助宁德时代圆梦?

    0 ¥ 0.00
  • 这些倒下的新势力,要想复活不容易!

    最近,国内多家陷入困境的新势力都传来一些好消息。哪吒开始偿还供应商欠款,极越和威马两家也迎来了一线曙光。这些车企能不能复活还有待观察,当下车市太卷,连一些曾经叱咤风云的车企,如今都度日如年,而这些根基很浅的新势力车企,要活下去是非常难的事情,最新消息是哪吒被申请破产审查。

    12 ¥ 0.00
  • 小米汽车处在风口浪尖上,雷军要静下心来

    大红大紫的小米汽车,虽然一度顺风顺水,但作为造车新手,总体上还是缺乏经验,成长过程中难免经历风浪。卷入一系列风波中的小米汽车,需要静下心来,思考未来如何能够健康成长。

    11 ¥ 0.00
  • 欧洲市场,有望成为奇瑞销量增长的新“发动机”

    根据欧洲媒体报道,奇瑞汽车即将接手一家德国大众汽车的工厂,为在德国当地生产奇瑞新推出的Lepas品牌做准备。在拥有了一座西班牙工厂的基础上,奇瑞如果能够在德国再落子一座工厂,无疑将有助其扩大在欧洲市场的版图。

    14 ¥ 0.00
  • Momenta VS 华为乾崑智驾,谁能在国内智驾宝座上加冕 ?

    近日, Moment在上海车展上宣布和多家车企的合作,完成了对国际一线主流车企的收割。与此同时,华为也在上海车展上发布了乾崑智驾ADS 4.0。作为国内两个智驾头部企业,Momenta和华为未来还会有一番激烈的缠斗,看谁能够坐上国内智驾“一哥”的宝座。

    24 ¥ 0.00
  • 鸿蒙智行,汽车隐形大佬

    鸿蒙智行携手上汽,表明华为找到了实体支撑的更强实力和发展空间,上汽也找到了智能科技的最强外援和无限可能。这种合作无疑具有示范性,带有引领性,属于强强携手,互为融合,资源叠加的规模响应,旨在远大目标,助力登上智能汽车新的巅峰。

    17 ¥ 0.00
  • 超级混动成为沃尔沃的优选,折中更安全

    新能源的路径应该是什么样,从来没有标准答案,因企业而异。从主机厂精准转型、平稳过渡的发展动机来看,顺应环境、适合自身的路线才有可能是短期内最优的路线。这是行业规律、市场法则折射出的造车真理,面对真理,绝大部分主机厂都需要在新能源席卷的背景下进行尝试,沃尔沃也在其中。

    0 ¥ 0.00
  • 四大科技企业相助,宝马谋求在智能化赛道突围

    面对新势力的进攻,宝马的日子并不好过,江湖地位被新能源后浪推翻,生长百年的庞大身躯,使其转变难度大。而进入调整期的宝马,期望在智能赛道站稳脚跟,以中国速度开启战略转型,通过深度绑定中国科技力量,在智能赛道构筑全新竞争壁垒。

    7 ¥ 0.00
  • 剑指宝马MINI的萤火虫,能否避免重蹈乐道的覆辙?

    近日,蔚来汽车子品牌萤火虫旗下的首款车型正式上市,起售价格为11.98万,这台定位为小型纯电车型在蔚来原先的豪华车阵营中似乎显得格格不入。而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称,这是有史以来最好、最安全的小车。这台面向全球市场的高端智能电动小车,能否满足蔚来汽车打开海外市场的预期?能否明显提升蔚来的销量?

    8 ¥ 0.00
  • 银河耀8上市拉升了什么?

    当下汽车需求正在趋于饱和,供大于求,内卷加剧已是不争的事实;汽车泛滥业已令人头痛,不仅涉及环保和转型,还有资源和人文,等等。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将汽车变得有意义,有价值,有文化,显然是个严肃的话题,也是挑战。我很赞成“不生产无聊的汽车”这句话,说明有人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而吉利银河耀8上市发布会讲究仪式感,更是将这一深度思考体现得淋漓尽致。

    5 ¥ 0.00
  • 日产汽车如何在华向新出发?

    目前,在电动化、智能化赛道上,跨国车企普遍处于下风。如何走出低谷重拾辉煌,在中国市场已深耕超过50年的日产汽车进行深度思考,并且审时度势制定新战略。大象能顺利转身吗?

    17 ¥ 0.00
  • 慢造车、拒绝噱头,北京现代“反向操作”能否破局?

    北京现代在国内市场可谓起起伏伏,有过高光,也经历过挣扎。汽车百年变局,智能化、电动化如洪水猛兽,对任何一家车企而言都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北现同样如此。只是留给北现的试错空间更少,无数人认为北现已经到了背水一战的节点。尽管如此,北现依然坚持求真务实的造车态度,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与行业盛行的“快造车”、“急交付”的模式相悖。

    15 ¥ 0.00

深度

禾颜阅讯

2024-07-10 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