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文化的探路者

观察    深度    中国车企与东南亚市场“双向奔赴”

中国车企与东南亚市场“双向奔赴”

东南亚,正在成为中国车企出海的前哨站。越来越多中国电动车在东南亚地区的道路上飞驰。不仅是产品以出口的方式来到东南亚,中国电动车企在东南亚本土化制造的速度也在加快。

微信号:HEYANYUECHE

撰文|叶松山、编辑|禾 子

 

中国车企与东南亚市场不断檫出火花,尤其比亚迪、埃安等头部新能源车企在东南亚的电动化事业正如火如荼推进中。

7月18日,广汽埃安泰国工厂项目在泰国罗勇府的罗勇工业园正式竣工投产,从启动到竣工,该工厂耗时仅9个月。

 

在此两周前(7月4日),年产15万辆的比亚迪已在泰国罗勇府的工厂竣工,比亚迪第800万辆新能源汽车也在此工厂下线。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车企的加速泰国布局,也与泰国近期对中国企业的投资加大支持力度有关。中国的企业在泰国表现越来越活跃,其中泰国投资促进委员会(以下简称“BOI”)功不可没。该机构隶属于泰国国务院,成立最早可追溯到上个世纪60年代,目前由泰国财政部长Pichai Chunhavajira任主席,工业部部长Pimphattra Wichaikul任副主席,全面负责泰国投资促进工作。

2023年上半年,中国是泰国外资最大来源国。BOI数据显示,2023年1-6月,中资项目占全部外资项目的26%。中国的投资额也最高,达615.3亿泰铢,占外国投资总额的20%。

不止泰国,包括马来西亚、柬埔寨、缅甸、越南等东南亚国家,也正成为中国新能源车出海的热门目的地。

 

出海升温

当下,出海几乎是中国车企开拓业绩增量和利润空间的主要选择。

今年上半年的出口数据的大幅增长,也呈现了这一趋势。据乘联会的数据,6月,乘用车出口(含整车与CKD)37.8万辆,同比增长28%;1-6月乘用车累计出口224.7万辆,同比增长33%。其中,6月自主品牌出口达到32.5万辆,同比增长31%,环比增长2%,实现同比和环比数据双增。

从2024年开始,中国车企已正式进入了在海外市场加快本土化的下半场。

此前,不少中国车企已完成出海的经验储备。特别是近几年,中国车企在新能源的产品力、品牌力双向增强的推动下,不断向深度出海的模式挺进。从总体表现看,向发达国家和地区迁移,以东南亚、欧洲重点市场为据点向全球辐射扩散是最主要的趋势。

东南亚虽然整体市场体量不能和欧洲、北美等成熟汽车市场媲美,但无论是从自然气候、产业政策支持力度、地缘政治关系的稳定性,都是新能源车企所重点布局的市场。

目的地市场的政策支持和发展空间,显然对于利润、销量承压的中国新能源车企来说犹如一道曙光。

东南亚国家政界高层普遍对中国电动车企的到来非常重视并表示欢迎。

7月15日,柬埔寨首相洪玛奈会见比亚迪亚太区汽车销售事业部总经理刘学亮,比亚迪计划在柬投资设立电动车组装厂,预计年组装能力达到2万辆。

近日,柬埔寨政府制定了《电动车领域发展政策(2024年至2030年)》。该政策旨在分阶段建立和发展一个全面的电动车生态系统,包括吸引投资在柬埔寨设立电动车产业链。到2030年,政府计划将电动车总数增至3万辆,其中2.5万辆为家用电动车,5000辆为商用电动车。

同样,泰国政府对于中国车企非常重视并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

在广汽埃安泰国工厂下线仪式上,泰国工业部部长萍帕拉·威猜昆在致辞中表示,感谢广汽埃安到此投资,泰国非常欢迎中国企业。

7月18日,泰国总理赛塔·他威信会见了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一行,邀请广汽埃安帮助泰国供应商发展,并提升其在全球电动汽车行业供应链中的地位。赛塔总理还建议广汽埃安考虑在泰国建立研发中心, BOI也已做好持续协调的准备。

 

两大阵营博弈

中国车企与东南亚市场双向奔赴,未来可期,但同时挑战也显而易见,将会在这里与日系车这一劲敌比拼。

在东南亚汽车市场中,日系车拥有近乎绝对的优势,其中在泰国市场占有率超80%。对于东南亚市场,先行一步的日资车企拥有着很大的话语权。

不过,随着中国车企加快抢占东南亚的电动车市场,原有市场格局正在发生变化。目前,由于比亚迪快速上量,日系品牌在东南亚乘用车市场受到的冲击较大。

 

泰国工业联合会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1-5月,泰国乘用车市场前10名厂家占据了整体新车销量约85%,其中前十车企中的日系,份额从2023年同期约72.1%跌至目前约63.4%,而中系品牌中,比亚迪一家市场份额已跃至第四名(9.6%),仅次于丰田、本田、三菱。从泰国整体车市看,中系车企的市场份额已占17.8%。日系的占比则从2023年同期约81.3%跌至目前约79.9%。

 

与中国车企在东南亚的规划相似的是,日系车企在东南亚也采取了产能布局和周边市场辐射的方式,日本汽车厂商在东南亚布局的汽车产能,同时也会辐射澳大利亚、中东等周边地区。

中国车企出海东南亚的差异化优势,毫无疑问在于电动化。凭借相对成熟的产业链和智能化以及在舒适性方面的产品力优势,两者在竞争格局方面已经呈现差异。

日系车在东南亚的地位并非固若金汤,竞争形势随着中国电动车的快速进入态势而发生变化。目前多个日系车品牌在泰国传出了调整汽车产能的消息。据路透社报道,本田汽车日前宣布,计划到2025年停止位于泰国阿瑜陀耶府工厂的汽车生产。而此前,铃木汽车、斯巴鲁汽车双双宣布将关闭泰国工厂。

对于中国车企来说,上述日系车关停产能的信息,无疑让出了本土化更多的运作空间和机遇。

不过,中国车企在加快挺进东南亚市场的同时,也将不断遇到新挑战。有熟悉东南亚市场的业内人士分析称,目前中国车企集体出海,也同样面临着与国内市场类似的低价竞争和派系内失序的可能性。

以比亚迪在泰国市场的售价为例,今年5月,比亚迪在泰国推出了2024款ATTO 3(比亚迪元PLUS),这款主力车型的新改款价格直接降至89.99万泰铢(约合18万人民币)。另一款车型比亚迪DOPHINE(海豚)则因比亚迪罗勇工厂投产在即,前段时间以59万泰铢(约合12万人民币)的价格降价促销,实现了销售量的猛增。

价格从国内卷向东南亚等海外市场,这虽然有助于加快国际化的步伐,但同时也要警惕贸易摩擦等风险。

 

点评

虽然中国车企在东南亚新能源车市场占有率快速提升,但仍未建立整体车市的主导性优势。电动车是一个重要的突破口,中国车企未来可以发挥智电产业链等优势,但同时要警惕陷入价格战。此前,中国摩托车出海越南。彼时,同样面对日本的摩托车品牌,中系车企为了抢夺市场份额而低价竞争和竞争失序,最终恶性内卷,导致口碑、质量和产品力双双下滑,被市场反噬。如今,中国车企涌向海外市场时,应避免摩托车出海的前车之鉴。

 

(本文系《禾颜阅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导语

记录汽车的时代记忆和社会表情

观察

  • 尹同跃B站首秀:造车要有一颗UP心

    当奇瑞控股集团董事长尹同跃以UP主身份出现在B站镜头前时,弹幕瞬间被年轻的UP主们刷屏。这个曾经打造出国民神车QQ的品牌,正以一场跨次元的"文艺复兴",重新闯入年轻人的视野。在新能源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奇瑞掌门人这波贴近年轻人的 “车展秀” 别有一番深意。

    1 ¥ 0.00
  • 如何增加“含华量”?丰田为跨国车企打了个样

    在合资品牌高光的时刻,丰田很低调;在合资品牌集体遇到挑战时,丰田很勤奋,充分呈现出全球头号车企在不停赴考过程中强大的心理素质与综合能力。在全球汽车产业加速分化的今天,中国市场正以前所未有的创新速度重塑行业规则。从技术标准到消费需求,从产业链协同到移动出行模式,每一环节都在重新定义未来汽车的内涵。跨国车企如何应变,丰田在上海车展上交出答卷,这是新的开始。

    9 ¥ 0.00
  • 广本“含新量”创新高,P7在安全基石上攀登驾趣新高度

    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以下简称“上海车展”)被业内认为是分水岭式的存在,去掉喧嚣与虚火,扭转流量为王的传播思维,拨掉浮夸的噱头,让车企和观众的注意力都回归到车与技术的本身,这对于作为长期主义者的广本以及带着八大产品价值而来的P7而言,无疑是一个利好的信号。

    16 ¥ 0.00
  • 铂智7,合资向上新突破

    当铂智7以豪华的高级感出现在受众的视野里时,就会让人想到此前雷凌“零差价”带来混合动力车普及时的惊喜,还有铂智3X撬动智能纯电向下带来的惊艳,以及对眼前铂智7向上突破带来合资研发高端化的惊叹等,这表明广丰在汽车转型大潮中一直在领风气之先,产品帅气,可圈可点,被视为合资车企中的新头部。

    15 ¥ 0.00
  • 四十不惑,风光依旧的上海车展

    继往开来,2025年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简称“上海车展”)有特殊的意义,距离1985年具举办的第一届上海车展恰好刚满四十年。那时,改革开放大门刚打开没多久,对于没见过几辆的普通人而言,第一届上海车展为国人打开了看世界领先工业的一扇窗。四十年间,中西方的汽车文化在这里交汇,各大流派的新技术在这里碰撞,随着中国汽车工业迅速发展以及自主车企崛起,上海车展变成中国车企与各国车企以及全球用户交流新技术和新车型的最好舞台,只不过,参展的主角在不停发生变化。

    14 ¥ 0.00
  • 工信部对浮躁的智驾说“不”

    2025年被业内人士认为是“智驾元年”。智驾安全问题在汽车行业受关注度越来越高。在智驾技术不断下沉的情况下,国内出现了多起和智驾相关的交通事故,而随之出现的相关责任事故的认定,更是引发了社会的关注。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作为主管部门的工信部及时出手,拧紧智驾“安全阀”。

    17 ¥ 0.00
  • 既要安全又要智能化,广汽拥抱AI变革新时代

    广汽集团在上海车展全球首发四款新车,以AI赋能消费者全场景用车需求。关于如何以安全为底色而拥抱AI变革新时代等一系列问题,广汽集团高层在上海车展认真作答。

    1 ¥ 0.00
  • 长城汽车与宇树科技合作,拥抱机器狗玩出新花样

    近日,长城汽车发出公告,宣布与杭州宇树科技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计划在机器人技术、智能制造等领域开展合作,以推动机器人等先进技术与汽车制造行业的深度融合。首次合作将打造“越野车+机器狗”组合,车企与机器人公司合作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6 ¥ 0.00
  • 红旗深度解读如何为用户造好车

    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车展启幕,车展的商业属性使其既成了秀肌肉的舞台,同时又扮演着各家兵戎相见、你来我往的角斗场,一时间造车成了一件趋利的事。从更加高远的视角看,造车不只是为了卖车,更不是为了作秀圈钱。相比之下,一汽红旗的造车态度要明显纯粹得多,用一汽董事长邱现东的话来说即是“‘为用户造好车’是红旗品牌始终不变的初心和矢志不渝的追求”。

    14 ¥ 0.00
  • 沃尔沃在价格上失守,在安全上坚守

    沃尔沃的豪华是什么?“安全”可能是最没有争议的答案,其次是“环保”和“健康”。这一套北欧式的豪华理念被沃尔沃奉行了数十年,成了品牌的豪华密码,同时也成为了沃尔沃和其他豪华品牌的核心区分。沃尔沃始终在坚持“以人为本,对人负责”的价值输出,但在流量为王、营销当先的今天,乘用车市场的消费观正在扭曲,相比起诳话连篇、花式整活的厂商,沃尔沃显得更加内敛且低调,品牌“存在感”开始被动降低。

    15 ¥ 0.00
  • 稳坐华系MPV头把交椅,传祺向往M8乾崑系列有何法宝?

    4月16日,传祺向往M8乾崑系列举办品鉴会。自发布以来,传祺向往M8乾崑系列以“智能与豪华双巅峰”傲视群雄,成为当前MPV细分市场中备受关注的新品车型。作为广汽传祺与华为深度合作的首款旗舰MPV,传祺向往M8乾崑系列不仅承载着传祺汽车冲击高端市场的蓬勃野心,更是凭借融合东方美学与尖端科技的创新设计,重新定义MPV的价值标准。

    16 ¥ 0.00
  • “卷王”星纪元ET誓将安全与豪华卷到底

    “吃在广州”, 选择在广州上市的星纪元ET抓住这个城市的精髓,在发布会前分发冰淇淋,这暗藏玄机,不仅卷科技,还卷上冰淇淋。原来星纪元ET座椅选用了食品级材料的刺云实胶,兼具安全与环保。

    17 ¥ 0.00

深度

禾颜阅讯

2024-07-26 1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