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文化的探路者

观察    观察    换电模式会不会成为蔚来抗衡特斯拉的利器?

换电模式会不会成为蔚来抗衡特斯拉的利器?

蔚来汽车成立电池资产公司,是国内电动车行业内最近引人热议的话题。蔚来之前,北汽新能源和力帆也曾涉及过电动车换电业务,但受限于自身的行业影响力,并没有引起业内过多的关注。不过随着政策支持的持续加码,蔚来汽车联手宁德时代即将推出电池资产公司,希望在推动消费者购买电动车以及寻找企业的新的利润增长点之间求取一个平衡。

微信号:HEYANYUECHE

撰文|张大川、编辑|禾   子

 

蔚来电池资产公司此次推出的是BaaS(Battery as a Service,电池即服务)产品,从具体内容上看,其已经不仅仅是纯粹的换电技术,根据李斌的说法,“可充、可换、可升级、梯次利用,把电池按照一个资产去让用户来租用。”是蔚来汽车对于电池资产公司业务的全新定义。当前蔚来已经在全国61座城市布局了137座换电站,而且这个数字随着蔚来成立电池资产公司之后还会持续增长。

 

扭亏是当务之急

蔚来汽车在2020年虽然得到了合肥百亿国资注资,同时在北美的股价也跟随美国股市的上涨以及在国内销售的稳定,2019年那样的困境得到了极大的缓解。但蔚来汽车仍然在不断的亏损,并且陷入卖得越多,亏损越多的情况。2020年毛利率转正是挂在李斌以及蔚来管理团队嘴边最多的话术,要想实现毛利率盈利,一方面是在现有固定投入的基础上,尽可能扩大销量,摊薄之前的研发、模具以及工厂成本,另外一方面则是将电池的成本以及相关对于消费者的补贴,尽快剥离到全新的电池资产公司中去,而这些正好让蔚来的电池资产公司有了大展拳脚的空间。

 

电车分离一箭双雕

电动车成本的大头毫无疑问在动力电池上,而电动车最大的使用痛点也在电池上。续航里程焦虑、充电时间较长、电池性能衰退、电池报废之后带来的二手车价值大幅下滑,这些围绕车载动力电池出现的问题,是人们选购电动车时最大的顾虑所在。因此要想真正推广电动车,一定要解决电池问题。

电动车对于电池的性能拥有比较高的诉求。在出现一定的衰退现象之后,很难再满足人们的用车需求。但此时的动力电池依旧可以作为比较好的储能媒介,发挥余热。作为主机厂的蔚来,如果可以积极介入到电池回收业务,尤其是通过电池资产公司这个形式来介入,可以在短时间内发挥规模效应,大大降低电池的回收成本,并寻求最好的利用。

将电池和整车进行分离,一方面能够大幅降低整车的售价,而最大的优势在于这种模式能完全打消消费者对于电池的各种顾虑。然后根据自己的用车习惯,来制定自己的电池租赁模式。对于消费者来说,无异于给自己买了一份电池保险。这样我们也就很能理解为什么蔚来旗下的ES6在最近可以持续获得热销,毕竟首任ES6车主终身免费换电服务的诱惑实在太大。

 

换电模式胜算几何?

换电模式,并非蔚来所创。从最早得到通用电气、摩根士丹利、汇丰注资的Better Place,到如今红极一时,也拥有在90秒内换电技术的特斯拉,前者难逃破产的厄运,后者则是放弃了换电技术,转而主攻超级充电站。这足以说明换电技术前景并非一片光明。虽然蔚来的电池资产公司并不仅仅依靠换电技术,但毫无疑问,换电技术是其中核心中的核心。

换电模式最大的问题在于如何解决盈利问题。主机厂承担了电池的各种风险,但却无法将成本全部转嫁到消费者身上。一旦费用过高,很可能会影响到消费者对于换电技术的兴趣,但费用低了,主机厂很有可能面临入不敷出的情况。从模式上来说,蔚来BaaS产品的思路将会借鉴手机话费套餐模式,在基础月租费的基础上,车主可根据不同行驶里程需求,选择不同电池服务套餐,满足自己日常上下班通勤以及假期的自驾游。

因此要想实现盈利,首先要寻求技术上的突破。宁德时代参与到蔚来电池资产公司的创设当中,主要就是发挥其对于三元锂电的深刻理解,从最早的电池产品设计到最后的二手电池再利用直至最后的带电池报废全过程中,贡献自己的一技之长。

但日后更多的盈利,短期内不能通过电池资产公司自身来实现。正如同现在的很多互联网公司,像拼多多之类,当前没有实现盈利,不过这个并没有影响各路资本对其青睐。说到底还是因为它聚集了很多人气,占据了流量的入口。蔚来的电池资产公司将来也需要效仿互联网公司的运营模式,短期内做大品牌知名度,聚拢更多的人气,才能为长远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换电模式,在国家政策层面获得大力支持。今年两会后,《政府工作报告》中,将“建设充电桩”扩展为“增加充电桩、换电站等设施”。4月中旬出台的新一版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更是将换电车辆,从30万元的补贴上限中单列开来,不受售价的限制。这被外界普遍认为是给主张换电模式的蔚来的最大利好,也就是说蔚来那些超过30万的车,由于使用了换电技术,将依然可以享受到国家新能源补贴的利好政策,这将进一步助力蔚来巩固在豪华品牌阵营的地位。

 

 

点评

敏锐地嗅到了政策的风向,并能够洞察到消费者对于电动车的用车习惯,蔚来先人一步成电池资产公司,形成了社会、消费者、主机厂以及电池供应商四方之间共赢的局面。将来摆在蔚来面前最大的挑战是,尽快设计出一套合理的商业模式,无论是为蔚来电动车销售,还是寻求日后电池资产公司上市,或者是将更多其他主机厂车型纳入到电池资产公司来,这家全新的公司留给我们很多想象空间。

 

(本文系《禾颜阅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导语

记录汽车的时代记忆和社会表情

观察

  • 小米明星车型SU7惹上麻烦,智驾接受市场“洗礼”

    当前,小米SU7销量一路走高,小米因此成为如今最红的新势力车企。同时,在国内汽车圈,小米一直深谙流量之道,是公认的营销高手。不过,一场意料之外的车祸,把小米汽车推到风口浪尖。

    0 ¥ 0.00
  • 中国激光雷达新贵是否畏惧这份做空报告?

    作为国内乃至全球风头最盛的激光雷达公司,禾赛被美股市场上的一家做空公司盯上了。蓝鲸资本的指责是否站得住脚?禾赛又将如何应对?

    9 ¥ 0.00
  • 蔚来是否在为宁德时代做“嫁衣”?

    资金捉襟见肘问题一直困扰着蔚来。除了提高销量,去找新的投资对蔚来掌门人李斌来说也是要事。最近,国内电池巨头宁德时代计划投入25亿到蔚来能源,这对于持续亏损的蔚来而言,究竟是扭亏为盈的机会,还是饮鸩止渴?

    12 ¥ 0.00
  • 期待车展,期待大众

    在中国,大众品牌家喻户晓。每逢车展,大众总以集团名义,庞大阵势占据C位,格外抢眼,尤其是在上海国际车展上,以半个主场的身份,展示其在华的地位和影响力,以及全球范儿。所以,最先收到邀请函并不意外,而今年的看点才是关键。不论是对于大众集团还是其他外资汽车公司,中国汽车自主品牌将会作为东道主的身份登场,以不同于以往的改变精彩纷呈,预示着一个中国汽车的时代大幕徐徐开启。

    17 ¥ 0.00
  • 极氪为何是中国车递给全球的新名片?

    如今,极氪已经成长为中国高端纯电市场的第一品牌,并被消费者视为当下辨识度最高的产品之一,不仅有温度,还是生活的镜子。如此评价,不止是依据可量化的“外延真理”,还有不可量化的“内容真理”,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价值,自我身份提升的认同,有着对社会生活整体性的判断和远见,已然成为一种势能的载体。

    21 ¥ 0.00
  • 上海F1赛事为何没有汽车厂家的影子?

    汽车行业转型,不止是汽车品类,还是车企洗牌和淘汰的深水区,关键是投资和结构正在发生变化,方向的模糊和不确定性在加剧,消费焦虑,失去定力,已然成为一种阵痛在蔓延……

    18 ¥ 0.00
  • 踏入纯电底盘“无人区”,仰望U7欲以黑科技破圈

    以往,合资品牌和传统豪华品牌基本掌握产品定价权。但这一切已发生变化,自主品牌重塑了供应链体系和创新了颠覆性的技术,开创了新能源汽车的新时代,并史无前例地突破了车市50%的防线。继大众车市之后,豪华车领域就是自主品牌下一个要占领的高地。

    0 ¥ 0.00
  • 聚焦年轻化市场,奇瑞努力成为“油电双轨”的平衡者

    尽管“油电之争”早已争得不可开交,但结合政策的博弈、车企的表态以及销量的份额,不难看出这两种驱动类型的产品已然达到了平衡,至少短时期内如此。至于那些剑走偏锋的“一边倒”言论,实质上是企业自身发展利益驱动下的片面之词,缺乏格局,难以概全。奇瑞就是最好的证明,一方面在积极推动新能源和智能化转型,一方面又在推进高质量燃油车,双管齐下,把选择权留给市场。

    10 ¥ 0.00
  • 星途揽月C-DM上演“理工男式”豪华:简单不粗暴还真香

    2025年的汽车市场已不是造车新势力的独秀舞台,当更多的传统车企凭借过硬的混动技术向高端市场发起总攻,技术平权、智驾平权让我们看到国产高端智能车的希望,星途揽月C-DM这个有着理工男式豪华特质的搅局者,让人看到了豪华品牌对于高端定义的另一种可能性:简单不粗暴还真香。

    11 ¥ 0.00
  • 车企接连下场“造人”,人形机器人靠近我们?

    近日,梅赛德斯-奔驰位于柏林的一家生产车间引起热议,一台名为Apollo的人形机器人正在车间完成精细操作,奔驰计划将在5年内实现机器人造车。从最早特斯拉人形机器人亮相,到宇树机器人表演,除了机器人科技公司在这条赛道竞争,各家车企也纷纷“凑热闹”:小米、小鹏蔚来等多家车企宣布切入人形机器人赛道。

    14 ¥ 0.00
  • P7载着广本的精髓与梦想出征,“新家”为其披上新铠甲

    当汽车在部分消费者眼中变成快消电子产品时,当一些车企纷纷打造网红产品以及通过种种营销噱头博取流量时,广汽本田依然倔强地拒绝以牺牲质量为代价换取短期市场红利,并选择以“数智·零碳”为核心的技术革新对汽车产业价值链进行重构,通过全新的工厂和全新的产品为梦想而战。

    14 ¥ 0.00
  • 玛莎拉蒂能不能造得出爆款的小米SU7 Ultra?

    在造车新势力的倒逼下,连超豪华车品牌感受到前有未有的压力。近日,玛莎拉蒂决定取消了纯电版MC20跑车的项目。与此同时,同为跑车的小米SU7 Ultra提前宣布完成了今年的全年销量目标。三年河东,三年河西,在当下快速变化的市场节奏中,再强的品牌也有危机感,单靠吃老本难以为继。

    22 ¥ 0.00

深度

禾颜阅讯

2020-07-30 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