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文化的探路者

观察    深度    观展走了17公里,看到了什么?

观展走了17公里,看到了什么?

从长远看,油电之战,就相当于机械表与电子表的博弈。事实将会证明,电子表可以做到智能无所不及和时尚,但永远做不到机械表的经典和奢华。其实,两者可以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这既是一种新的期待,也是新的途径,不是繁华之后的一地鸡毛,而是勃勃生机的未来。

微信号:HEYANYUECHE

撰文|颜光明、编辑|禾 子

 

从早上8点进馆,到下午5点出馆,整整9个小时。手机忠实记录:23,808步,消耗热量897千卡,共计17公里。

这让我吃惊。看了两个场馆,花了这么长时间,看到了什么?定下神来,想了一下,忽然觉得双肩包里的行李沉了,T恤湿透,满头大汗,气喘吁吁,双腿打软,就像跑累了的驴,卸磨时还很亢奋。

这就是车展,今年最后一场车展留下的刺激和悬念。

 

在去机场的路上,满脑子还是车展的嘈杂纷乱,脚步匆匆,喧嚣闹腾,争奇斗艳的场面,那些无法形容却焦躁急迫的神态,以及此起彼伏的展台发布,就像一出出短剧,掐着时间,你方唱罢我登场。此场未了,下一场又来,甚至几场同时开锣。顾此失彼,很难看全,也不可能。这种刺激,欲罢不能,根本看不过来。

 

都说今年广州车展是“最后的晚餐”。理由不外乎整个汽车行业卷的无序,乱的无法,没有方向。有人悲观,也有人兴奋。看得见的直觉是,车展的户外广告几乎全没了,就连机场的汽车广告也不见了,受邀的媒体少了不少。这是广州车展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氛围,预示着行业不景气的暗流在涌动,风向变了。而原先作为汽车主体的合资车企,现在集体沉默或低调,甚至退隐,让出大量展馆面积给汽车自主车企和新势力显得过于大方和客气。有人说,这是汽车态势和竞争形态发生变化,或是逆变,也许,这就是汽车转型的另一种呈现。

 

车展是汽车的行业的晴雨表。作为中国四大车展的压轴,广州车展历来就是市场的风向标。原因不外乎,广州车展是最能接近中国汽车市场真实走势的车展,它与京沪车展形成“金三角”的传统格局(造势上北京,做品牌去上海,打市场来广州),这也与中国经济走势大体吻合。有历史的成因,文化的积淀。

那么,广州车展对于中国汽车市场有何意义?回顾以往,不论是大众的“南方战略”,还是通用的“布局华南”,以及日系在广粤的“铁三角”形成,都在证明以广州为代表的南方市场,历来是汽车厂家必争之地。过去有“得广州(东)市场得天下”之说(在广东市场能站稳市场就能走向其他市场),吉利、奇瑞,包括比亚迪在内的自主品牌,都是靠广东市场的开放得以存活下来,而桑塔纳、捷达、夏利打响出租车品牌不也是在广东最初出了名?如今的新能源汽车不也如此?

所以,纵观历史和当下,广东是中国汽车的热土,也是中国汽车市场的摇篮,更是催生汽车百花齐放的市场。所以,广州车展在中国汽车行业中举足轻重并非夸大,代表了京沪车展动向的市场呈现。过去时,今天也是。所以,尽管现在汽车外热内冷,但对于不确定性还是抱有期待。这究竟会是怎样?

观展17公里,用2万余步丈量了A区(油车为主)和D区(电车为主),几乎走了几个来回,在我几十年的观展经历中,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用心地去体验、观察、琢磨,觉得汽车的刺激不只是汽车本身发生了变化,而是进入“智电时代”必须观念要改变了。从满足功能需求的饥渴,到追逐高大上的物质满足,以及演绎为汽车转型的生死角逐,毫不掩饰资本逐利的疯狂等,以至于面目可憎,不寒而栗。有人问我,你怎么看广州车展?我说,这是“油电大战”。尽管热闹,谁都在说自己“遥遥领先”,但近看,不过大同小异,同质化泛滥,大家都在抢话筒,振振有词喊得震天响,都想“重新定义汽车”。难道真的这么容易?

 

这就让我想起以写《天书》出名的艺术家徐冰说过的一句话,“今天,艺术进入了它是什么最不清楚的时代。”凑巧,进入A区看的第一个展台就是徐冰为奥迪霍希(A8L Horch)英文字母创作的汉字,颇有内涵,且具意境。同样,再D区看到新奥迪LOGO时,没有四个圈的失重,显得单薄。这意味着什么?同样,在雷克萨斯展台,看到世极SUV,很自然地想到世纪轿车,这才是“有仙则名”的豪华,以此作为雷克萨斯的背书,旨在暗示“奢华由心”的东方式的审美——呈现一场专属你的探索之旅。

 

有趣的是,当我离开展馆时,看到比亚迪在车身上画山水,还搬来“悟空”加持,这就想到二十多年前在电冰箱上画山水画引发的争论。不是不可以,也不是反对跨界,问题是,这是两个分属不同审美的基因,没有内在的逻辑关系,更没有文化上的暗合,很难与工业审美联系在一起。其实,这并非个案,说明在汽车审美上还有盲区,从造型设计的模仿和跟随,再到拼图和夸张,这种打破惯例的颠覆和随意,就连老外也入乡随俗。看似表象,其实还不成熟,缺少自信和定力。根子出在比文盲更可怕的美盲。

 

值得关注的是,大众、通用、丰田三巨头的整体形象没有出现;上汽、一汽、东风三大集团也是如此,只是零散的各自为政参展,没有了以往的气势和凝聚力,这些细微的变化所引发的关注度恐怕并不简单,表明行业的主体结构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形成强烈反差的是,除了广汽集团以整体形象包下了A区2.2馆外,比亚迪也包下了一个场馆,还划出一块展台进行专属历史图片展览。像吉利、奇瑞、长城等自主品牌都包下了半个场馆,直面外资品牌显得尤其醒目,气势不凡,由对峙到挑战,真实地呈现出“合资向下,自主向上”的走势。

 

再看新势力,尽管在智电上翻出新花样的产品不少,尤其是华为的介入,更是眼花缭乱,扑朔迷离,一时半会儿还看不清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不过,有些智电“游戏”还是能够看明白的。比如刚宣布被极氪控股的领克,还有极氪展台,成了此次车展的亮点。人们人对于领克品牌的成功,以及极氪在很短时间内崛起的事实,似乎证明了,拥有集团背书和实体优势的智电产品才是可信的,也是靠谱的。

 

同样,广丰和广本推出的智电产品(铂智3X、烨P7),无疑再一次佐证,无论是智能,还是电动,以及端到端,汽车的转型还得靠原创技术,要有技术积淀和文化传承。这一点在今年上海进博会上得到了业内共识和专业认同。对广丰而言,站在新20年的起点上推出纯电品牌铂智3X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它标志着智驾时代的到来,不仅打响了“合资新纯电第一枪”,还是“再造新合资车”的典范。而烨P7打出的口号是:“电动时代极度稀缺的新驾趣。”这意味着对用户的承诺不是口号,而将是一种获得感,即电动车要有油车的性能,不仅能满足三大价值(功能、情绪和资产)的需求,还必须“好开、好用、开不坏”的满足。

 

这就厉害了。不得不让人刮目相看,在沉默中爆发的日系智电产品打破了诸多悬念,带走了广州车展的一些虚热,给人以期待的不仅是对中国智电市场的积极响应,还有有料的产品和技术,最终都要落地为消费的满意度和喜悦度。不能不说,这既是一场油电大战的开始,也是对油电认知的检验。这无论对于谁,都是一场自我的战争,浴火重生的开始。

从长远看,油电之战,就相当于机械表与电子表的博弈。事实将会证明,电子表可以做到智能无所不及和时尚,但永远做不到机械表的经典和奢华。其实,两者可以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这既是一种新的期待,也是新的途径,不是繁华之后的一地鸡毛,而是勃勃生机的未来。

 

点评

车展的户外广告几乎全没了,就连机场的汽车广告也不见了,受邀的媒体少了不少。这是广州车展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氛围,预示着行业不景气的暗流在涌动,风向变了。而原先作为汽车主体的合资车企,现在集体沉默或低调,甚至退隐,让出大量展馆面积给汽车自主车企和新势力显得过于大方和客气。有人说,这是汽车态势和竞争形态发生了变化,或是逆变,也许,这就是汽车转型的另一种呈现。

 

(本文系《禾颜阅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导语

记录汽车的时代记忆和社会表情

观察

  • 现在“出海”,理想汽车能找到“理想”的海外市场吗?

    理想汽车正在加码海外市场。在中国车企已经在海外市场攻城略地的当下,以及面对国际市场诸多不确定的因素,理想汽车能吃到海外市场的红利吗?

    0 ¥ 0.00
  • 车展为何诞生于上海?

    回望历史,瞭望未来,不论是汽车,还是时代,我们似乎又来到了新的历史关口,无不为今年的上海车展充满期待,不管是国内还是国际,大家都坚信,汽车在当下仍旧是拉动经济的火车头。

    0 ¥ 0.00
  • 门外汉搞不定,这两家车企不约而同让老将回炉

    近日,车企人事变动频频,沃尔沃汽车全球CEO骆文襟(Jim Rowan)和乐道品牌总裁艾铁成的离职较为引人关注。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一些车企高管之位难以坐热。

    10 ¥ 0.00
  • 极氪品牌的自信从何而来?

    极氪辨识度除了有别于其它品牌的内涵与外延外,还传递出拥有“灯塔型”的元素,有迹可循的创新,以及超越汽车范畴的国际化开放思维,拥抱全球化的气派和能力。从不生产无聊汽车的清醒,到提供个性化诉求的多元价值,极氪带给行业的启示不仅是产品的豪华和高端,还有非物质的共鸣和自信。如果从这样的视角看极氪品牌的崛起,这不就是我们所期待的,中国汽车品牌的内生力,走到哪儿都会受到尊重的文化自信?极氪做到了。

    16 ¥ 0.00
  • 小米明星车型SU7惹上麻烦,智驾接受市场“洗礼”

    当前,小米SU7销量一路走高,小米因此成为如今最红的新势力车企。同时,在国内汽车圈,小米一直深谙流量之道,是公认的营销高手。不过,一场意料之外的车祸,把小米汽车推到风口浪尖。

    19 ¥ 0.00
  • 中国激光雷达新贵是否畏惧这份做空报告?

    作为国内乃至全球风头最盛的激光雷达公司,禾赛被美股市场上的一家做空公司盯上了。蓝鲸资本的指责是否站得住脚?禾赛又将如何应对?

    23 ¥ 0.00
  • 北京越野BJ40:硬派车谋变顺应时代潮流

    “智驾平权”、“豪华平权”等一众“平权概念”被提出,一时间“追求平权”成了行业的风气,仿佛造车者脱离了“平权”就不会了造车,也有人将此称为“潮流”,视作内卷加剧时代的特产。从本质上看,这属于新营销的手段,能拉近买卖双方的距离,刺激消费。因此,当北京越野打着“越野平权”旗号推出BJ40增程版时,不难发现硬派越野的细分赛道也正在求变。

    0 ¥ 0.00
  • 宝马开窍了?360度全链AI战略加快智能化步伐

    近日,宝马汽车与阿里巴巴集团联合宣布,在中国深化战略合作,推动AI大语言模型上车,随着AI大模型技术愈发成熟,宝马汽车看到希望,随即发布360度全链AI战略,在电动化和智能化战略频繁失误的宝马能否凭借人工智能扳回一城呢?

    0 ¥ 0.00
  • 领克900直面问界M9,能否创造高端局的奇迹?

    近日,领克900正式预售,新款车型预售价格区间为33万到43.5万,定位为大型SUV,基于SPA Evo大型电混专属架构开发的领克900作为领克极氪整合之后首款产品,这台车型直面问界M9、理想L9等车型,新车能否创下新能源大型SUV销量新纪录?

    10 ¥ 0.00
  • 小鹏更名背后的野心:剑指科技帝国

    当同行还在做价格肉搏时,小鹏汽车已悄然架起"天地"一体的科技矩阵。前年还差点掉队的小鹏,经过一年来的调整,力压理想、小米等实力玩家,在今年前2月成为新势力的销量榜一。与此同时,小鹏做出更为大胆的决定:改名。改名背后,是"车企"到"科技集团"的跨越,是智能汽车产业生态化生存模式的新尝试。何小鹏的赌注很明确:要么用技术复用构建万亿生态帝国,要么在多线作战中耗尽最后一颗子弹。

    13 ¥ 0.00
  • 一则招聘信息泄露了自研芯片行踪,奇瑞剑指何方?

    国内车企自研智驾/座舱芯片行业正在兴起,现在这个阵营又增加了一个新的成员——奇瑞汽车。为什么国内车企前赴后继、排除万难、投入重金研发智驾/座舱芯片?

    10 ¥ 0.00
  • 踏入纯电底盘“无人区”,仰望U7欲以黑科技破圈

    以往,合资品牌和传统豪华品牌基本掌握产品定价权。但这一切已发生变化,自主品牌重塑了供应链体系和创新了颠覆性的技术,开创了新能源汽车的新时代,并史无前例地突破了车市50%的防线。继大众车市之后,豪华车领域就是自主品牌下一个要占领的高地。

    15 ¥ 0.00

深度

禾颜阅讯

2024-11-18 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