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文化的探路者

观察    观察    宁德时代依然赚得盆满钵满,营收首降的锅由谁来背?

宁德时代依然赚得盆满钵满,营收首降的锅由谁来背?

作为全球最大的动力电池企业,宁德时代依然有宁王之范,但其近日发布的2024年财报出现营收首次下降,这从另一个侧面也折射出它并非坚不可摧,它的大客户特斯拉、宝马等面临挑战,宁王很难独善其身,要不停创新寻找新增长点。

微信号:HEYANYUECHE

撰文|张大川、编辑|禾 子

 

3月14日宁德时代公布的2024年财报可谓喜忧参半。

财报显示,2024年其营业收入为3620.13亿元,同比下降9.70%。这是宁德时代自2015年披露数据以来,营业收入首度出现下降。营收下降的同时,其去年全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却达到507.45亿元,同比增加15.01%。

 

在全球动力电池排行榜上,宁德时代的地位依然不可动摇。根据宁德时代公布的数据,公司去年锂离子电池销量高达475GWh,同比增加21.79%。其中,用于电动车/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系统销量为381GWh,同比增加18.85%。去年,宁德时代不仅以37.9%的市占率位居全球第一,较第二名高出20.7个百分点,更是全球仅有的销量突破300GWh的电池企业。在储能系统领域,宁德时代的销量达到93GWh,同比增长34.32%,全球市占率也是高达36.5%。不过,宁德时代在电池材料回收以及电池矿产资源业务的收入出现了同比下降。

 

为何营收下降?

导致宁德时代营收下降的主要原因电池价格的下降。2024年,电池级碳酸锂价格持续低位徘徊。有数据显示,电池级碳酸锂价格去年全年均价为9.1万元/吨,这个价格相比于2023年下跌约65%。而2022年11月7日,电池级碳酸锂价格甚至一度达到61.7万/吨。自去年10约下旬开始,电池级碳酸锂的价格曾跌至7.15万元/吨的低位。原材料价格的下跌,自然会让宁德时代以及其他电池企业纷纷下调售价,对于宁德时代的销售额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

 

相比于电池价格的下滑,以下原因或许更加值得宁德时代关注:

终端市场需求难以维持高速增长。2024年,无论是中国,还是海外市场,混动车型的增长速度明显快于纯电动车型。以中国市场为例,长续航插混以及增程式车型,已经成为不少消费者购车的首选。购车成本更低,日常通勤也完全可以依赖不短的纯电里程,而且更为关键的是,混动车型可以完全克服电动车的根本性难题:无论是冬季出行,还是高速公路巡航,都不用再有任何焦虑。

 

主机厂变数较大。从车企角度来看,它们也不在仅仅把“宝”押在宁德时代一家身上。一方面,以中创新航、欣旺达等为代表的本土电池企业都在强势崛起,分走了一部分宁德时代的份额。对于主机厂来说,在体量达到一定规模的情况下,引入两家电池供应商对于保障供应链安起着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像比亚迪、吉利、长城等都在投入大量的资源进行电池自研。对于主机厂来说,这不仅是为提升自己盈利能力做出的努力,更是希望能够将电池和整车在研发层面放在一起进行设计,实现整车整体性能最优。除此以外,还有一个值得宁德时代关注的是,其主要客户中特斯拉、宝马以及蔚来等,当下在电动车市场上或多或少都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如果主要的客户电动车销量不及预期,那么也会对宁德时代的业绩带来一定的冲击。

 

为何依然赚得盆满钵满

在营收额下滑的同时,宁德时代的净利润反倒大幅攀升。这要归功于宁德时代在去年推出的包括神行Plus电池、天行L-超充、天恒储能系统等在内的一系列新产品。这些新产品实现了对乘用车、商用车以及储能等多个场景的全面覆盖,成为宁德时代提升市占率和利润率的关键所在。以神行Plus 电池为例,这款磷酸铁锂电池,不仅能量密度突破200Wh/kg,拥有支持电动车续航破1000公里的能力;而且其可以达成4C超充特性,解决了磷酸铁锂电池充电速度过慢的痛点。按照宁德时代的预计,今年像神行电池、麒麟电池的这些新产品的出货量占比预计将达到总出货量的60%-70%,届时宁德时代的盈利能力将获得进一步的提升。

 

除此以外,海外布局成为宁德时代下一步发展的关键。不久前,其官宣了计划发行H股并在港股上市,说到底就是为了为其在海外设厂进行准备。当下的宁德时代缺钱吗?答案是否定的。根据宁德时代自己的公告,公司将拿出半数利润分红,加上年初已经派发的54亿元,其两年分红累计将超过400亿元。与此同时,宁德时代2025年拟使用不超过400亿元自有闲置资金进行委托理财。在港股上市,更多还是为了能够找到一个比较好的国际化的融资渠道,为其当下诸多的海外项目来服务。像德国工厂产能提升、匈牙利工厂投产以及与Stellantis合资的西班牙工厂,都是花费不菲。

值得关注的是,不久前特朗普一改之前拜登时期对于中资赴美设厂的态度,欢迎各国资本在美国设厂。这不是说宁德时代会立即赴美投资,但是在美国设厂,就近服务特斯拉、福特这些宁德时代的大客户也并非完全没有可能,毕竟商人出身的特朗普只看重给美国带去的利益和工作机会。

 

宁德时代的隐忧在哪里?

当下,国内动力电池市场产能过剩的情况比较严重。就像整车一样,产能过剩必然导致价格战。放眼国内整车市场,价格战下,无论是强如特斯拉和BBA这样的跨国巨头,还是一汽、上汽、长安这些传统国有车企大佬,亦或是吉利、比亚迪、长城这些民营车企都难以置身事外。在动力电池市场,虽然宁德时代的江湖地位短期内难以被撼动,但是其他动力电池制造商在新一代产品的研发上,无论是从产品性能还是从最终的定价上都对标宁德时代。就像几年前,国内一众车企把对标车型都放在特斯拉的Model 3和Model Y上。

 

而为了维持自己在产品性能方面的优势,2024年,宁德时代投入了186.07亿元的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高达5.14%。保持一个比较高的研发投入的水平,有助于宁德时代对旗下产品的持续翻新,确保自己在传统动力电池市场的领先优势。同时宁德时代也需要在钠离子电池、固态电池这些新领域的投入强度。虽然这些新的电池产品在进入商业化领域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如果宁德时代放松的话,那么一旦竞争对手在固态电池商业化等方面拥有决定性优势,那么宁德时代现有的地位将会被动摇。

 

点评

对于宁德时代来说,无论是海外市场,还是储能市场,下一阶段都是需要重点开拓的新赛道。在传统车用动力电池市场竞争持续加剧的情况下,新的赛道要尽快挑起大梁,帮助宁德时代找到新的可持续的发展动力。否则,未来几年内,国内整车市场的价格战大概率会在电池市场重演。届时,宁德时代也将面临一场不小的挑战。

 

(本文系《禾颜阅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导语

记录汽车的时代记忆和社会表情

观察

  • 现在“出海”,理想汽车能找到“理想”的海外市场吗?

    理想汽车正在加码海外市场。在中国车企已经在海外市场攻城略地的当下,以及面对国际市场诸多不确定的因素,理想汽车能吃到海外市场的红利吗?

    0 ¥ 0.00
  • 车展为何诞生于上海?

    回望历史,瞭望未来,不论是汽车,还是时代,我们似乎又来到了新的历史关口,无不为今年的上海车展充满期待,不管是国内还是国际,大家都坚信,汽车在当下仍旧是拉动经济的火车头。

    0 ¥ 0.00
  • 门外汉搞不定,这两家车企不约而同让老将回炉

    近日,车企人事变动频频,沃尔沃汽车全球CEO骆文襟(Jim Rowan)和乐道品牌总裁艾铁成的离职较为引人关注。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一些车企高管之位难以坐热。

    10 ¥ 0.00
  • 极氪品牌的自信从何而来?

    极氪辨识度除了有别于其它品牌的内涵与外延外,还传递出拥有“灯塔型”的元素,有迹可循的创新,以及超越汽车范畴的国际化开放思维,拥抱全球化的气派和能力。从不生产无聊汽车的清醒,到提供个性化诉求的多元价值,极氪带给行业的启示不仅是产品的豪华和高端,还有非物质的共鸣和自信。如果从这样的视角看极氪品牌的崛起,这不就是我们所期待的,中国汽车品牌的内生力,走到哪儿都会受到尊重的文化自信?极氪做到了。

    16 ¥ 0.00
  • 小米明星车型SU7惹上麻烦,智驾接受市场“洗礼”

    当前,小米SU7销量一路走高,小米因此成为如今最红的新势力车企。同时,在国内汽车圈,小米一直深谙流量之道,是公认的营销高手。不过,一场意料之外的车祸,把小米汽车推到风口浪尖。

    19 ¥ 0.00
  • 中国激光雷达新贵是否畏惧这份做空报告?

    作为国内乃至全球风头最盛的激光雷达公司,禾赛被美股市场上的一家做空公司盯上了。蓝鲸资本的指责是否站得住脚?禾赛又将如何应对?

    23 ¥ 0.00
  • 北京越野BJ40:硬派车谋变顺应时代潮流

    “智驾平权”、“豪华平权”等一众“平权概念”被提出,一时间“追求平权”成了行业的风气,仿佛造车者脱离了“平权”就不会了造车,也有人将此称为“潮流”,视作内卷加剧时代的特产。从本质上看,这属于新营销的手段,能拉近买卖双方的距离,刺激消费。因此,当北京越野打着“越野平权”旗号推出BJ40增程版时,不难发现硬派越野的细分赛道也正在求变。

    0 ¥ 0.00
  • 宝马开窍了?360度全链AI战略加快智能化步伐

    近日,宝马汽车与阿里巴巴集团联合宣布,在中国深化战略合作,推动AI大语言模型上车,随着AI大模型技术愈发成熟,宝马汽车看到希望,随即发布360度全链AI战略,在电动化和智能化战略频繁失误的宝马能否凭借人工智能扳回一城呢?

    0 ¥ 0.00
  • 领克900直面问界M9,能否创造高端局的奇迹?

    近日,领克900正式预售,新款车型预售价格区间为33万到43.5万,定位为大型SUV,基于SPA Evo大型电混专属架构开发的领克900作为领克极氪整合之后首款产品,这台车型直面问界M9、理想L9等车型,新车能否创下新能源大型SUV销量新纪录?

    10 ¥ 0.00
  • 小鹏更名背后的野心:剑指科技帝国

    当同行还在做价格肉搏时,小鹏汽车已悄然架起"天地"一体的科技矩阵。前年还差点掉队的小鹏,经过一年来的调整,力压理想、小米等实力玩家,在今年前2月成为新势力的销量榜一。与此同时,小鹏做出更为大胆的决定:改名。改名背后,是"车企"到"科技集团"的跨越,是智能汽车产业生态化生存模式的新尝试。何小鹏的赌注很明确:要么用技术复用构建万亿生态帝国,要么在多线作战中耗尽最后一颗子弹。

    13 ¥ 0.00
  • 一则招聘信息泄露了自研芯片行踪,奇瑞剑指何方?

    国内车企自研智驾/座舱芯片行业正在兴起,现在这个阵营又增加了一个新的成员——奇瑞汽车。为什么国内车企前赴后继、排除万难、投入重金研发智驾/座舱芯片?

    10 ¥ 0.00
  • 踏入纯电底盘“无人区”,仰望U7欲以黑科技破圈

    以往,合资品牌和传统豪华品牌基本掌握产品定价权。但这一切已发生变化,自主品牌重塑了供应链体系和创新了颠覆性的技术,开创了新能源汽车的新时代,并史无前例地突破了车市50%的防线。继大众车市之后,豪华车领域就是自主品牌下一个要占领的高地。

    15 ¥ 0.00

深度

禾颜阅讯

2025-03-19 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