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文化的探路者

观察    深度    普惠式造车的零跑,实现盈利是偶然吗?

普惠式造车的零跑,实现盈利是偶然吗?

零跑,一家创建于2015年的造车新势力,或许因为创始人朱江明是电子工程师的出身,其与“蔚小理”等厂商在企业文化、造车风格上存在差异,以致于从市场感知的角度看,零跑要显得低调得多。有人说,当几乎全行业的车企都在研究如何降本,如何美化PPT,如何用新词营造出更唬人的噱头时,零跑却思考如何让用户花更少的钱享受到更前沿的科技红利。从结果来看,零跑的十年磨剑换来的是细分市场的快速崛起,以及提前的净利润转正。

微信号:HEYANYUECHE

撰文|赟 立、编辑|禾 子

 

零跑能赚钱,和造车愿景不无关系。在近日举办的零跑LEAP3.5技术暨B10预售发布会上,零跑的造车愿景被再一次提及。

 

从LEAP3.5看零跑的普惠式造车

零跑坚守“全域自研”、“核心自造”、“好而不贵”的造车理念让人印象深刻,一句话形容,大概便是“普惠式造车”。发布会上,零跑展示了最新的技术成果LEAP3.5技术架构,根据零跑方面的说法,该技术来自十年的全域自研,在LEAP3.0技术架构的基础上实现了“超级集成”和“超级智能”。

“超级集成”带来的稳定性的增强、响应速度的提升、功能模块综合效率的提高以及安全性和能耗的持续优化显而易见。新架构实现了舱驾一体化的融合控制,将三域控制器整合为单一总控模块,整车控制器与电驱系统也形成了深度集成,配合CTC电池多功能深度集成和27合一的热管理系统,LEAP3.5达成了号称全球最短996m的线束布局及仅22个电子控制器的高度集成方案。数据显示,各项系统平均响应速度提升了3倍,稳定性增强了50%,电气架构能耗降低了25%。

 

关于“超级智能”,新架构的升级重点聚焦在座舱和智驾两个维度。零跑基于高通8295芯片打造了3D可视化的操作系统,融合了DeepSeek与通义千问的双AI大模型引擎,支持图像、语音等多模态输入的毫秒级响应,可实现全场景交互;智驾方面,搭载了高通8650智驾芯片和下放至15万级车型的激光雷达(300m探测距离),基于端到端智驾模型,可支持城区领航及“车位到车位”的持续进化能力。值得一提的是,零跑计划将新架构下的高阶智驾系统做到全系标配,力争“高阶智驾无门槛”成为现实。

从架构升级带来的影响来看,零跑LEAP3.5的技术成色不亚于业内任何一家主流厂商,前瞻的方案、先进的硬件冗余、高效可行的模块集成和功能整合都将零跑推到了行业TOP的位置。从友商到用户,对于这样一个“存在感”不及小米、问界等“后来者”的厂商而言,不得不重新审视,重新评估,尤其对消费者而言,对新能源智能化汽车的价格体系、价值组成,开始有了新的认知。

零跑LEAP3.5看似是在LEAP3.0上的一次升级补强,但从技术背后的逻辑驱动来看,这是零跑十年技术积累,量变转向质变的必然结果。

 

十年来,零跑不掺杂过多杂质的造车路线,专注于产品创新和科技普惠,有不浮躁、不摇摆的定力。因此,零跑能普及高阶智驾,能把激光雷达用到15万级以内。

行业称零跑是“价格屠夫”,严格来说有些片面。零跑的“科技普惠”是用高端科技赋能入门市场,本质上是在做加法。

 

零跑一直在做同一件事情

准确地说,零跑在痛击市场价格体系的同时,也在重塑价值,以改变用户的惯性认知,让消费者知道“享受科技不一定需要高价”,“行业先进的硬件配置和软件设定也不一定是‘网红’新势力的专属”。

“重塑价值”是零跑一直在做的事情,从C系列产品开始,这样的造车观便开始显现。事实证明,C系列产品的市场认可很大程度上说明了用户对零跑造车观的认同。数据显示,零跑汽车2024年销售了近30万台新车,在全球新能源品牌中排名第11位,其中C系列产品月销一度超过3万台。

 

杰兰路数据显示,零跑C16的净推荐值在20万以内新能源SUV车型中排名第一;而零跑C10则是中国质量协会公布的2024年新车SUV用户满意度第一。

到了零跑B10,零跑汽车依然坚持以“用户满意”为导向。B10定位B系列首款全球化车型,预售价10.98-13.98万元,零跑汽车高级副总裁曹力直言,“B10搭载了同级最领先的端到端的智驾系统、性能最强的智舱系统以及效率最高的能量管理系统,能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智能出行体验”。

对于B10,零跑的态度很简单,厂商不仅能提供“高端智舱和智驾”,还能实现加量不加价。正是因为核心技术的全域自研,零跑才有底气、有空间将B10打造成行业内首个带激光雷达高阶智驾的12万级的产品,也更有格局在拉满硬件的同时对软件“终身免费”,这对行业盛行的软件付费及有偿订阅都是一次重击。

 

零跑能盈利是偶然吗?

零跑于去年第四季度正式实现盈利,成为全球继比亚迪、特斯拉、理想之后全球第四家扭亏为盈的新能源厂商。这些能赚钱的厂商有一个共同点,即“销量靠前”,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零跑汽车出色的经营效益离不开旗下各款产品的热销。

从LEAP3.5技术架构发布会到零跑B10,零跑让人看到了一个接地气甚至是谦卑的新势力厂商,没有那种自命不凡、“生而高端”的傲慢和浮夸,这份脚踏实地、为用户造车的新势力形象使其能成为真诚可信的“用户之友”,成为Stellantis以及中国一汽的合作伙伴。

当然,零跑的热销不止于核心技术的普及普惠,零跑汽车有着更符合大众口味的审美,关于零跑B10的设计,由玛莎拉蒂、阿尔法罗密欧和JEEP团队设计师组成的联合评审团对新车的设计给予了肯定。

 

另外,6.8s的零百加速,汇同Stellantis团队进行的联合底盘调校,50:50前后轴荷比以及“前后配”的胎宽设计也都对车辆的运动基础给予了保障。面向Z世代,尽管运动、操控属性的地位被智能化削弱,但依旧有锦上添花的份量。

 

点评

零跑有点像传统阵营中的奇瑞,低调造车的作风,科技引领、全球布局的战略定位,这些让零跑近乎长成了奇瑞的“翻版”,但零跑在自画像、技术格局以及产品策略上又有着明显的独立“厂格”,如零跑厂方所述,“零跑的目标是成为世界级的智能电动车企,服务的是全球用户,就是要让智能科技从‘豪车专属’变成‘人手必备’”。目前来看,零跑汽车没有明显短板,还拥有许多迎合广大消费者的闪光点,零跑的盈利离不开“普惠式造车”的理念,更是多重作用下的结果。

 

(本文系《禾颜阅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导语

记录汽车的时代记忆和社会表情

观察

  • 小米明星车型SU7惹上麻烦,智驾接受市场“洗礼”

    当前,小米SU7销量一路走高,小米因此成为如今最红的新势力车企。同时,在国内汽车圈,小米一直深谙流量之道,是公认的营销高手。不过,一场意料之外的车祸,把小米汽车推到风口浪尖。

    0 ¥ 0.00
  • 中国激光雷达新贵是否畏惧这份做空报告?

    作为国内乃至全球风头最盛的激光雷达公司,禾赛被美股市场上的一家做空公司盯上了。蓝鲸资本的指责是否站得住脚?禾赛又将如何应对?

    9 ¥ 0.00
  • 蔚来是否在为宁德时代做“嫁衣”?

    资金捉襟见肘问题一直困扰着蔚来。除了提高销量,去找新的投资对蔚来掌门人李斌来说也是要事。最近,国内电池巨头宁德时代计划投入25亿到蔚来能源,这对于持续亏损的蔚来而言,究竟是扭亏为盈的机会,还是饮鸩止渴?

    12 ¥ 0.00
  • 期待车展,期待大众

    在中国,大众品牌家喻户晓。每逢车展,大众总以集团名义,庞大阵势占据C位,格外抢眼,尤其是在上海国际车展上,以半个主场的身份,展示其在华的地位和影响力,以及全球范儿。所以,最先收到邀请函并不意外,而今年的看点才是关键。不论是对于大众集团还是其他外资汽车公司,中国汽车自主品牌将会作为东道主的身份登场,以不同于以往的改变精彩纷呈,预示着一个中国汽车的时代大幕徐徐开启。

    17 ¥ 0.00
  • 极氪为何是中国车递给全球的新名片?

    如今,极氪已经成长为中国高端纯电市场的第一品牌,并被消费者视为当下辨识度最高的产品之一,不仅有温度,还是生活的镜子。如此评价,不止是依据可量化的“外延真理”,还有不可量化的“内容真理”,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价值,自我身份提升的认同,有着对社会生活整体性的判断和远见,已然成为一种势能的载体。

    21 ¥ 0.00
  • 上海F1赛事为何没有汽车厂家的影子?

    汽车行业转型,不止是汽车品类,还是车企洗牌和淘汰的深水区,关键是投资和结构正在发生变化,方向的模糊和不确定性在加剧,消费焦虑,失去定力,已然成为一种阵痛在蔓延……

    18 ¥ 0.00
  • 踏入纯电底盘“无人区”,仰望U7欲以黑科技破圈

    以往,合资品牌和传统豪华品牌基本掌握产品定价权。但这一切已发生变化,自主品牌重塑了供应链体系和创新了颠覆性的技术,开创了新能源汽车的新时代,并史无前例地突破了车市50%的防线。继大众车市之后,豪华车领域就是自主品牌下一个要占领的高地。

    0 ¥ 0.00
  • 聚焦年轻化市场,奇瑞努力成为“油电双轨”的平衡者

    尽管“油电之争”早已争得不可开交,但结合政策的博弈、车企的表态以及销量的份额,不难看出这两种驱动类型的产品已然达到了平衡,至少短时期内如此。至于那些剑走偏锋的“一边倒”言论,实质上是企业自身发展利益驱动下的片面之词,缺乏格局,难以概全。奇瑞就是最好的证明,一方面在积极推动新能源和智能化转型,一方面又在推进高质量燃油车,双管齐下,把选择权留给市场。

    10 ¥ 0.00
  • 星途揽月C-DM上演“理工男式”豪华:简单不粗暴还真香

    2025年的汽车市场已不是造车新势力的独秀舞台,当更多的传统车企凭借过硬的混动技术向高端市场发起总攻,技术平权、智驾平权让我们看到国产高端智能车的希望,星途揽月C-DM这个有着理工男式豪华特质的搅局者,让人看到了豪华品牌对于高端定义的另一种可能性:简单不粗暴还真香。

    11 ¥ 0.00
  • 车企接连下场“造人”,人形机器人靠近我们?

    近日,梅赛德斯-奔驰位于柏林的一家生产车间引起热议,一台名为Apollo的人形机器人正在车间完成精细操作,奔驰计划将在5年内实现机器人造车。从最早特斯拉人形机器人亮相,到宇树机器人表演,除了机器人科技公司在这条赛道竞争,各家车企也纷纷“凑热闹”:小米、小鹏蔚来等多家车企宣布切入人形机器人赛道。

    14 ¥ 0.00
  • P7载着广本的精髓与梦想出征,“新家”为其披上新铠甲

    当汽车在部分消费者眼中变成快消电子产品时,当一些车企纷纷打造网红产品以及通过种种营销噱头博取流量时,广汽本田依然倔强地拒绝以牺牲质量为代价换取短期市场红利,并选择以“数智·零碳”为核心的技术革新对汽车产业价值链进行重构,通过全新的工厂和全新的产品为梦想而战。

    14 ¥ 0.00
  • 玛莎拉蒂能不能造得出爆款的小米SU7 Ultra?

    在造车新势力的倒逼下,连超豪华车品牌感受到前有未有的压力。近日,玛莎拉蒂决定取消了纯电版MC20跑车的项目。与此同时,同为跑车的小米SU7 Ultra提前宣布完成了今年的全年销量目标。三年河东,三年河西,在当下快速变化的市场节奏中,再强的品牌也有危机感,单靠吃老本难以为继。

    22 ¥ 0.00

深度

禾颜阅讯

2025-03-19 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