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文化的探路者

观察    深度    鸿蒙智行新车集体出击,这轮智驾战能赢吗?

鸿蒙智行新车集体出击,这轮智驾战能赢吗?

在国内汽车市场,鸿蒙智行已成为不容忽视的力量。这次华为一口气发布了三款新车型,并且宣布在4月份将上市一款车型,让鸿蒙智行再度吸睛。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在未来的中国汽车舞台上,鸿蒙智行能否成为主角?

微信号:HEYANYUECHE

撰文|张大川、编辑|禾 子

 

近日,在华为Pura先锋盛典和鸿蒙智行新品发布会上,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一口气发布了三款新车:新款问界M9、问界M5 Ultra以及享界S9增程版,同时也对外公告了即将在4月份上市的问界M8,宣告了华为将掀起新一轮的产品投放高潮。

2025年,国内汽车市场的竞争将沿着两条主线展开:一方面,车企之间价格战将持续,甚至还会更加激烈;另一方面,智能驾驶将成为各家车企之间亮肌肉的新战场。而鸿蒙智行的这次新品发布会,也同样兼顾到了价格战和智驾战的挑战。

 

华为智驾能否保持领先?

新势力车企中,小鹏凭借将智驾下放到15万级的小鹏MONA M03上,把终端销量提升到3万辆以上,坐上了国内新势力车企的头把交椅。而在今年,国内各家车企的智驾明显出现了提速。比亚迪、吉利和奇瑞在都发布了自己全新的智驾战略,智驾平权和冲击L3成为两个最为鲜明的特征。

在国内一众智驾解决方案中,华为自始至终都处在第一梯队。在竞争对手纷纷发力智驾的情况下,华为不可能无动于衷。在这次发布会上,余承东介绍新技术与新车时,始终没有亲口讲“遥遥领先”,但当观众喊出“遥遥领先”时,余承东顺势说,就是这四个字。

 

新款问界M9全车一共搭载了36个传感器,包括15个前向传感器、8个侧向传感器以及13个后向传感器。和老款相比,新款车型最大的亮点就是部署了四颗激光雷达,包括前向192线激光雷达、侧向和后向高精度固态激光雷达。在硬件方面,新款问界M9已经为L3做好了准备。

在软件方面,华为ADS 3.3高阶智能驾驶系统也已经部署到位,其能够实现全场景、全方向、全目标、全天候以及全速域的覆盖。以VPD泊车代驾为例,其不仅支持车库到地面,而且还可以轻松完成跨楼层泊车。ADS 3.3的NCA智驾领航辅助能够支持高速、高架、快速路以及城市道路,而且还可以自主连贯通过园区闸机、环岛和ETC等,达成车辆整个行驶过程中无断点。

 

在智驾平权方面,这次全新上市的22.98万元的问界M5 Ultra通过将硬件升级为192线激光雷达和4D毫米波雷达,也同样搭载了ADS 3.3系统。这对于希望体验华为智驾技术的用户来说,上车门槛大大降低。

 

不过,相比于ADS 3.3,可能全场最然华为拥堵感到兴奋的是ADS 4即将到来。在发布会现场,余承东称,从今年Q3开始,问界M9将全系升级到ADS 4版本,届时这款车型将真正具备L3级智能驾驶的能力。相比于现在的L2+级别的驾驶辅助,L3是可以支持用户在一定条件下真正解放双手,大大降低驾驶的疲劳感。

 

截然不同的定价策略

在定价上,这次亮相的三款车型采取了截然不同的策略。

在问界品牌和整个鸿蒙智行家族中,问界M9一直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2024年问界M9累计销量达到15.8万辆,平均每月销量超过1.3万辆,连续11个月蝉联中国市场50万级豪华车销量冠军。不久前,赛力斯发布了业绩预盈公告,其去年全年营收或将达到1467亿元,归属股东净利润为55-60亿元。这将使得赛力斯成为国内第二家实现盈利的新势力车企。而这其中,成交均价达到55万元的问界M9是最大的功臣。

 

但相比于国内车企纷纷打价格战,通过提升性价比来拉动终端销量不同的是,2025款问界M9六座版的价格甚至较2024款提高1万元至47.98万元。而这次提价的背后,是电池电量的增加、ADS 3.3以及即将到来的ADS 4.0高阶智驾系统、分布式车载卫星通信、全新升级的增程系统、MagLink Mini 全新后排控制屏以及后排可选装全新升级智能隐私车窗等,让问界有了涨价的底气。其实对于问界M9的车主来说,只要包括智驾在内的配置依然能够领跑国内汽车市场,那么1万元的涨价是完全可以被接受的。

 

至于问界M5 Ultra和享界S9增程版通过全新的定价策略,进一步凸显性价比,寄望以此提升销量。

和问界M9相比,定价更低的问界M5理应卖得更好。但事实上,2024年问界M5全年销量仅为36527辆。为此,问界M5 Ultra仅22.98万元的起售价,相比于2024款问界M5的起售价直降2万元。而在配置上,除了同样搭载ADS 3.3的高阶智驾系统以外,在外观设计以及包括主动安全在内的整体配置都有所提升。由此可见,对于问界M5 Ultra这款车型,鸿蒙智行还是寄予厚望的。

 

至于享界S9,在过去5个月内的累计销量只有5494辆。在40万元纯电轿车这个细分市场里,享界的表现中规中矩。但是对于北汽来说,享界S9的销量大概率没有达到之前的预期。而这次享界S9增程版的上市,不仅通过CLTC综合续航1355公里完全解决了消费者的里程焦虑,而且其31.8万元的起售价格相比于纯电版直降8万元,相比于市面上普遍的增程版比纯电版下降3-5万元,这次享界S9增程版的定价可谓是诚意满满。

 

机遇与挑战并存

2024年,鸿蒙智行总销量达到444956辆,在中国新势力30万以上年销量榜中位居榜首。但根据公开的数据显示,2025年1月-2月,赛力斯销量合计4.38万辆,同比下滑42.88%。这中间不仅有春节的因素,但更多的还是消费者的持币观望。在问界M8和2025款问界M9开启预订后,其12小时订分别达到2.8万台和1. 35万台,足见问界在国内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依然不可撼动。这次发布会之后,接下来就看鸿蒙智行多款车型能否将可观的订单量转化为终端销量。

 

不过,对于鸿蒙智行来说,当下也会面对两大挑战:

一方面,当下,采用华为技术的车企越来越多。这其中既有多家鸿蒙智行的车企,也有很多国内其他车企。甚至像宝马、奥迪这样的跨国豪华品牌巨头在国内市场也开始加大和华为合作的力度。面对市场上出现越来越多搭载华为技术的车型,像问界、享界、智界这些华为直接赋能的品牌,将如何在智能化领域保持竞争优势?

 

另一方面,即便在鸿蒙智行内部,各个品牌之间如何区分也是对华为能力的考验。对于价格区间重叠的问界和智界,哪怕前者没有做轿车的冲动,那么后者会不会有进入增程/混动市场的想法就很难说了。未来华为和上汽合作的尚界,大概率也会和这两个品牌产生一定的重叠。至于享界和尊界,从价格上来说目前还能相安无事。但是尊界今后下探是必然的事情。北汽和江淮之间的利益怎么来平衡,也不是很容易解决。

 

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就是,鸿蒙智行能够在国内立足的最大原因还是在于智驾技术方面的领先。眼下,国内头部车企都是在智驾领域投入重金。端到端技术已经成为各家的技术标配。华为尚要在智驾领域不断巩固以及提升自己的领先优势。但凡这个优势还在,鸿蒙智行就会有自己的江湖地位。

 

点评

鸿蒙智行这次推出的四款新车,重拳出击,进入新一轮的市场争夺战。M5 Ultra和享界S9之间也存在一定的竞争,国内车市今年的残酷可见一斑。其实,相比于最初和问界时候的合作,如今国内的主机厂对于华为普遍持有一个比较开放的态度。那些体量较大的车企,往往会采取自研加华为外包的模式。对于希望在国内智能网联汽车领域占据一席之地的华为来说,在智能化下半场开局相对顺利,接下来,就看华为如何在国内车企之间游走,将自己的收益最大化。

 

(本文系《禾颜阅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导语

记录汽车的时代记忆和社会表情

观察

  • 现在“出海”,理想汽车能找到“理想”的海外市场吗?

    理想汽车正在加码海外市场。在中国车企已经在海外市场攻城略地的当下,以及面对国际市场诸多不确定的因素,理想汽车能吃到海外市场的红利吗?

    0 ¥ 0.00
  • 车展为何诞生于上海?

    回望历史,瞭望未来,不论是汽车,还是时代,我们似乎又来到了新的历史关口,无不为今年的上海车展充满期待,不管是国内还是国际,大家都坚信,汽车在当下仍旧是拉动经济的火车头。

    0 ¥ 0.00
  • 门外汉搞不定,这两家车企不约而同让老将回炉

    近日,车企人事变动频频,沃尔沃汽车全球CEO骆文襟(Jim Rowan)和乐道品牌总裁艾铁成的离职较为引人关注。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一些车企高管之位难以坐热。

    10 ¥ 0.00
  • 极氪品牌的自信从何而来?

    极氪辨识度除了有别于其它品牌的内涵与外延外,还传递出拥有“灯塔型”的元素,有迹可循的创新,以及超越汽车范畴的国际化开放思维,拥抱全球化的气派和能力。从不生产无聊汽车的清醒,到提供个性化诉求的多元价值,极氪带给行业的启示不仅是产品的豪华和高端,还有非物质的共鸣和自信。如果从这样的视角看极氪品牌的崛起,这不就是我们所期待的,中国汽车品牌的内生力,走到哪儿都会受到尊重的文化自信?极氪做到了。

    16 ¥ 0.00
  • 小米明星车型SU7惹上麻烦,智驾接受市场“洗礼”

    当前,小米SU7销量一路走高,小米因此成为如今最红的新势力车企。同时,在国内汽车圈,小米一直深谙流量之道,是公认的营销高手。不过,一场意料之外的车祸,把小米汽车推到风口浪尖。

    19 ¥ 0.00
  • 中国激光雷达新贵是否畏惧这份做空报告?

    作为国内乃至全球风头最盛的激光雷达公司,禾赛被美股市场上的一家做空公司盯上了。蓝鲸资本的指责是否站得住脚?禾赛又将如何应对?

    23 ¥ 0.00
  • 北京越野BJ40:硬派车谋变顺应时代潮流

    “智驾平权”、“豪华平权”等一众“平权概念”被提出,一时间“追求平权”成了行业的风气,仿佛造车者脱离了“平权”就不会了造车,也有人将此称为“潮流”,视作内卷加剧时代的特产。从本质上看,这属于新营销的手段,能拉近买卖双方的距离,刺激消费。因此,当北京越野打着“越野平权”旗号推出BJ40增程版时,不难发现硬派越野的细分赛道也正在求变。

    0 ¥ 0.00
  • 宝马开窍了?360度全链AI战略加快智能化步伐

    近日,宝马汽车与阿里巴巴集团联合宣布,在中国深化战略合作,推动AI大语言模型上车,随着AI大模型技术愈发成熟,宝马汽车看到希望,随即发布360度全链AI战略,在电动化和智能化战略频繁失误的宝马能否凭借人工智能扳回一城呢?

    0 ¥ 0.00
  • 领克900直面问界M9,能否创造高端局的奇迹?

    近日,领克900正式预售,新款车型预售价格区间为33万到43.5万,定位为大型SUV,基于SPA Evo大型电混专属架构开发的领克900作为领克极氪整合之后首款产品,这台车型直面问界M9、理想L9等车型,新车能否创下新能源大型SUV销量新纪录?

    10 ¥ 0.00
  • 小鹏更名背后的野心:剑指科技帝国

    当同行还在做价格肉搏时,小鹏汽车已悄然架起"天地"一体的科技矩阵。前年还差点掉队的小鹏,经过一年来的调整,力压理想、小米等实力玩家,在今年前2月成为新势力的销量榜一。与此同时,小鹏做出更为大胆的决定:改名。改名背后,是"车企"到"科技集团"的跨越,是智能汽车产业生态化生存模式的新尝试。何小鹏的赌注很明确:要么用技术复用构建万亿生态帝国,要么在多线作战中耗尽最后一颗子弹。

    13 ¥ 0.00
  • 一则招聘信息泄露了自研芯片行踪,奇瑞剑指何方?

    国内车企自研智驾/座舱芯片行业正在兴起,现在这个阵营又增加了一个新的成员——奇瑞汽车。为什么国内车企前赴后继、排除万难、投入重金研发智驾/座舱芯片?

    10 ¥ 0.00
  • 踏入纯电底盘“无人区”,仰望U7欲以黑科技破圈

    以往,合资品牌和传统豪华品牌基本掌握产品定价权。但这一切已发生变化,自主品牌重塑了供应链体系和创新了颠覆性的技术,开创了新能源汽车的新时代,并史无前例地突破了车市50%的防线。继大众车市之后,豪华车领域就是自主品牌下一个要占领的高地。

    15 ¥ 0.00

深度

禾颜阅讯

2025-03-24 0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