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文化的探路者

观察    深度    比亚迪联手大疆造出“灵鸢”,不仅是为了“好玩”

比亚迪联手大疆造出“灵鸢”,不仅是为了“好玩”

近日,比亚迪携手大疆,在深圳举办智能车载无人机系统发布会,这套被命名为“灵鸢”的无人机系统可以实现车与无人机的整车集成,首款车型将搭载到比亚迪方程豹豹8无人机版,有助于提升豹8的整体越野能力,且深度赋能自驾旅行,车载无人机能否成为未来新能源智能车标配?

微信号:HEYANYUECHE

撰文|蔡家伦、编辑|禾 子

 

一家是国内新能源智能车行业的领军车企,一家是国内最具发展前景的无人机科技公司,比亚迪×大疆推出“灵鸢”系统意味着两家科技巨头公司合作进入深水区,这一融合硬件创新、场景定义与生态协同的技术突破,无疑为汽车行业打开了全新的想象空间。

 

汽车智能化还能这么玩

无人机在大多数人眼中是航拍神器,是旅游博主以及科技爱好者们的出行利器,但无人机上车则实属新鲜,这些常常在科幻电影出现的科技配置如今真的要落地上车了。

比亚迪与大疆从2021年开始联合研发,历时4年推出全球首个量产车载无人机系统“灵鸢”,两家巨头公司联手打造的“灵鸢”系统绝非仅为了好玩,其真实目的是打破传统汽车的感知局限与功能框架,推动汽车从传统交通工具向多维智能终端跃迁。

“灵鸢”系统解决了传统车载无人机适配差、功能割裂的缺陷,通过整车原生集成设计构建了“地空一体”的感知与交互能力。在硬件架构上,该系统搭载全球首创车载伸缩停机坪,集成4K高清摄像头、双图传天线、定位模块等组件,支持动态起降(车速≤25km/h);软件算法实现协同,用户可语音指令触发30套AI拍摄模板,实现一键成片、即时剪辑。

 

“灵鸢”无人机系统的亮点不只是随时随地实现旅拍,更重要的是强大的安全赋能,由被动防护转变为主动预判,当前主流智能车搭载的激光雷达的探测范围有限,以理想搭载的禾赛ATX激光雷达为例,其有效探测距离最高可以达到300m,这已经是当前量产车的极限,而一般无人机的探测范围在5公里左右,可以识别潜在障碍,让驾驶员提前预判路况,以做出应对。比亚迪将“灵鸢”系统首次搭载到方程豹豹8这台越野车型也大有讲究,基于2.0T DMO混动平台打造的豹8搭载华为乾崑智驾 ADS 3.0系统、全功能版云辇-P智能液压车身控制系统,能对高度、阻尼和刚度调节,满足全地形通行能力。“灵鸢”系统的功能可以在豹8进一步放大:无人机拍摄画面实时回传至车机,辅助华为乾崑智驾ADS 3.0系统预判非视距路况,在越野场景中为车辆扭矩分配、悬架阻尼调节提供决策依据,云辇-P负责执行,形成完美闭环。

 

车载无人机拓展汽车生态

车载无人机仅是汽车生态化的一个切面,未来,当各家车企的硬件功能趋向于一致时,生态场景的创造力或将成为车企的核心竞争力。车载无人机实现了车与空域的实时交互,在越野场景中能够发挥巨大作用,而在城市路段中则容易受限于禁飞区政策,这时,V2X技术则能够更好的代替无人机为驾驶者提供道路信息,3月14日,我国汽车行业首个直连通信国家标准正式发布并实施,旨在规范V2X直连通信技术,随着该项技术的逐渐成熟,车辆能够与道路基础设施以及其他车辆实现实时通信,最终实现全域交通资源的调度,这同样是汽车生态拓展的另一大方向。

此外,AR以及VR技术与汽车智能座舱的深度融合正在将汽车变为多场景的“第四空间”,当前,许多汽车搭载的AR HUD抬头显示系统就已经能够实现导航信息与真实道路叠加的功能,VR技术则为整车娱乐功能提供新方向,早在2022年,理想L9搭配VR的接口,后排乘客可以通过VR眼镜在车内体验身临其境看电影的新体验。3D手势、全息投影,当越来越多的新科技融入汽车,传统车企追求的豪华标准将迎来颠覆性改变,盲目堆砌技术的时代将过去,积极拥抱其他行业前沿技术,构建全生态场景,才是汽车的终极目标。比亚迪与大疆的合作仅仅是车企迈向科技公司的第一步,未来会有更多类似“灵鸢”的新系统出现,以打造全新的出行工具。

 

点评

汽车智能化的革命已然到达“临界点”,车企已经转变了此前硬件堆砌比拼的思路,比亚迪与大疆联合打造的“灵鸢”系统,标志着智能车进入“空间交互”新阶段,硬件原生集成、算法跨域协同与场景生态开放将重新定义汽车的本质,随着无人机、AI技术爆发,汽车的终极形态或许不再是“车”,而是作为无界连接的智能生命体存在。

 

(本文系《禾颜阅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导语

记录汽车的时代记忆和社会表情

观察

  • 小米明星车型SU7惹上麻烦,智驾接受市场“洗礼”

    当前,小米SU7销量一路走高,小米因此成为如今最红的新势力车企。同时,在国内汽车圈,小米一直深谙流量之道,是公认的营销高手。不过,一场意料之外的车祸,把小米汽车推到风口浪尖。

    0 ¥ 0.00
  • 中国激光雷达新贵是否畏惧这份做空报告?

    作为国内乃至全球风头最盛的激光雷达公司,禾赛被美股市场上的一家做空公司盯上了。蓝鲸资本的指责是否站得住脚?禾赛又将如何应对?

    9 ¥ 0.00
  • 蔚来是否在为宁德时代做“嫁衣”?

    资金捉襟见肘问题一直困扰着蔚来。除了提高销量,去找新的投资对蔚来掌门人李斌来说也是要事。最近,国内电池巨头宁德时代计划投入25亿到蔚来能源,这对于持续亏损的蔚来而言,究竟是扭亏为盈的机会,还是饮鸩止渴?

    12 ¥ 0.00
  • 期待车展,期待大众

    在中国,大众品牌家喻户晓。每逢车展,大众总以集团名义,庞大阵势占据C位,格外抢眼,尤其是在上海国际车展上,以半个主场的身份,展示其在华的地位和影响力,以及全球范儿。所以,最先收到邀请函并不意外,而今年的看点才是关键。不论是对于大众集团还是其他外资汽车公司,中国汽车自主品牌将会作为东道主的身份登场,以不同于以往的改变精彩纷呈,预示着一个中国汽车的时代大幕徐徐开启。

    17 ¥ 0.00
  • 极氪为何是中国车递给全球的新名片?

    如今,极氪已经成长为中国高端纯电市场的第一品牌,并被消费者视为当下辨识度最高的产品之一,不仅有温度,还是生活的镜子。如此评价,不止是依据可量化的“外延真理”,还有不可量化的“内容真理”,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价值,自我身份提升的认同,有着对社会生活整体性的判断和远见,已然成为一种势能的载体。

    21 ¥ 0.00
  • 上海F1赛事为何没有汽车厂家的影子?

    汽车行业转型,不止是汽车品类,还是车企洗牌和淘汰的深水区,关键是投资和结构正在发生变化,方向的模糊和不确定性在加剧,消费焦虑,失去定力,已然成为一种阵痛在蔓延……

    18 ¥ 0.00
  • 踏入纯电底盘“无人区”,仰望U7欲以黑科技破圈

    以往,合资品牌和传统豪华品牌基本掌握产品定价权。但这一切已发生变化,自主品牌重塑了供应链体系和创新了颠覆性的技术,开创了新能源汽车的新时代,并史无前例地突破了车市50%的防线。继大众车市之后,豪华车领域就是自主品牌下一个要占领的高地。

    0 ¥ 0.00
  • 聚焦年轻化市场,奇瑞努力成为“油电双轨”的平衡者

    尽管“油电之争”早已争得不可开交,但结合政策的博弈、车企的表态以及销量的份额,不难看出这两种驱动类型的产品已然达到了平衡,至少短时期内如此。至于那些剑走偏锋的“一边倒”言论,实质上是企业自身发展利益驱动下的片面之词,缺乏格局,难以概全。奇瑞就是最好的证明,一方面在积极推动新能源和智能化转型,一方面又在推进高质量燃油车,双管齐下,把选择权留给市场。

    10 ¥ 0.00
  • 星途揽月C-DM上演“理工男式”豪华:简单不粗暴还真香

    2025年的汽车市场已不是造车新势力的独秀舞台,当更多的传统车企凭借过硬的混动技术向高端市场发起总攻,技术平权、智驾平权让我们看到国产高端智能车的希望,星途揽月C-DM这个有着理工男式豪华特质的搅局者,让人看到了豪华品牌对于高端定义的另一种可能性:简单不粗暴还真香。

    11 ¥ 0.00
  • 车企接连下场“造人”,人形机器人靠近我们?

    近日,梅赛德斯-奔驰位于柏林的一家生产车间引起热议,一台名为Apollo的人形机器人正在车间完成精细操作,奔驰计划将在5年内实现机器人造车。从最早特斯拉人形机器人亮相,到宇树机器人表演,除了机器人科技公司在这条赛道竞争,各家车企也纷纷“凑热闹”:小米、小鹏蔚来等多家车企宣布切入人形机器人赛道。

    14 ¥ 0.00
  • P7载着广本的精髓与梦想出征,“新家”为其披上新铠甲

    当汽车在部分消费者眼中变成快消电子产品时,当一些车企纷纷打造网红产品以及通过种种营销噱头博取流量时,广汽本田依然倔强地拒绝以牺牲质量为代价换取短期市场红利,并选择以“数智·零碳”为核心的技术革新对汽车产业价值链进行重构,通过全新的工厂和全新的产品为梦想而战。

    14 ¥ 0.00
  • 玛莎拉蒂能不能造得出爆款的小米SU7 Ultra?

    在造车新势力的倒逼下,连超豪华车品牌感受到前有未有的压力。近日,玛莎拉蒂决定取消了纯电版MC20跑车的项目。与此同时,同为跑车的小米SU7 Ultra提前宣布完成了今年的全年销量目标。三年河东,三年河西,在当下快速变化的市场节奏中,再强的品牌也有危机感,单靠吃老本难以为继。

    22 ¥ 0.00

深度

禾颜阅讯

2025-03-21 1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