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文化的探路者

观察    观察    蔚来是否在为宁德时代做“嫁衣”?

蔚来是否在为宁德时代做“嫁衣”?

资金捉襟见肘问题一直困扰着蔚来。除了提高销量,去找新的投资对蔚来掌门人李斌来说也是要事。最近,国内电池巨头宁德时代计划投入25亿到蔚来能源,这对于持续亏损的蔚来而言,究竟是扭亏为盈的机会,还是饮鸩止渴?

微信号:HEYANYUECHE

撰文|张大川、编辑|禾 子

 

蔚来和宁德时代都是换电的积极推动者,此前双方虽然有合作,但更多时候都是各自为政,这一局面有望打破。近日,蔚来和宁德时代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拟进一步加码换电业务。

根据协议,宁德时代将对蔚来能源推进不超过25亿元人民币的战略投资,并寻求再统一电池标准的基础上深化换电网络共享。除了蔚来能源之外,宁德时代据传还将投资蔚来的电池资产公司——武汉蔚能,不过金额可能不及投资蔚来能源那么多。

 

此外,蔚来旗下的第三品牌萤火虫后续开发的车型,将导入宁德时代的巧克力换电标准和网络。接下来,蔚来和宁德时代将采用“双网并行”模式,共同为换电车主提供便捷高效的换电体验。

 

换电的利与弊

和超充技术相比,虽然换电在前期投入比较大,但是超充技术是有上限的,而这个上限就是电网负荷。把超充站建在核心城市的核心商圈无疑是最划算的买卖,但相对有限的电网负荷是不可能让每家车企都能在核心区域随心所欲地来布局超充站。一旦超充站建设达到一定的数量后,国家电网就不会再批准后来者再建设新的超充站。甚至在一个超充站,如果遇上用电高峰,那么哪怕电动车本身有超充能力,还是有可能因为电网不给力,让超充的优势难以发挥出来。

 

而换电业务,不仅能够对于电网负荷要求不高,而且可以充分利用峰谷时的用电需求差异,对电网带来一定的调节作用。此外,电池的集中管理还能及时发现电池上是否有缺陷出现,并及时进行维修和更换;同时日后的电池回收也将更加容易实现。而且,蔚来的BaaS电池租赁还大幅降低了整车的售价,成为蔚来品牌销售的一个“利器”。但换电有一个最大的短板就是是一个重资产业务,要求相关企业在前期投入大量的资金。因此放眼国内市场,愿意或者能够布局换电领域的企业并不多。

而在这方面,宁德时代有着不小的优势。2024年,宁德时代全年总营收达到3620亿元,归母净利润为507亿元,同比增长15%。换电站的建设和运营在前期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而且在达到一定的规模效应前,换电站的运营都是一项亏损的业务。此外,换电业务更多还是和电池租赁捆绑在一起。蔚来的BaaS业务将前期一次性的电池销售转化为了分期租赁费用。这就意味着蔚来需要在前期向宁德时代这样的电池企业先支付一大笔购买电池的钱,后期再从用户身上按月收费。而宁德时代如果亲自来做这笔业务,身上的现金流压力可能会小很多。

 

之前,宁德时代已经向市场推出了换电服务模式和“巧克力换电”电池包,拥有20#和 25#两种标准换电电池块。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选择换电的数量,换电速度堪比加油站加油。据宁德时代披露的2025年换电站建设目标,其今年将建设1000座换电站,覆盖30座以上的城市。当下,蔚来汽车拥有3178座换电站,占据市场份额高达三分之二。随着这次入股蔚来能源,宁德时代换电业务将得到极大的加持,其规模效应将进一步显现出来。

 

25亿战投能缓解蔚来的困境吗?

或许有人觉得李斌又给蔚来找到了资金,续了命。但事实上,宁德时代这次投资的重点非常清晰,就是蔚来的换电业务。和宁德时代的合作,只能说帮助蔚来减负,减少了一些在换电业务上投资的负担,但是蔚来的根本问题没有解决。怎么把更多的新车卖出去,交付到客户手上,来达成今年翻番达到44万辆的销量目标才是蔚来今年最大的问题。

 

今年1-2月蔚来+乐道的总数据也只有2.7万辆。在刚刚过去的2月份,蔚来汽车销量仅仅只有13192辆,其中蔚来品牌交付了9143辆新车,而被寄予厚望的乐道品牌只有4049辆。去年被寄予厚望的乐道品牌不仅未能达成之前的销量目标,而且可能还分流了本来的蔚来客户。至于萤火虫这个品牌,在国内本来就属于一个冷门的细分市场。卖得好的吉利星愿,恐怕蔚来的供应链还很难达成这个成本要求。而萤火虫最初希望能够深耕的欧洲市场,如今也面临欧洲高关税的阻挡,短期内也很难在欧洲站稳脚跟。

 

曾经作为国内新势力第一梯队的蔚小理,小鹏和理想发展势头良好。理想已经实现盈利,小鹏在MONA M03和P7+两款车型的带动下,终端销量已经稳定在3万辆以上,今年甚至有盈利的希望。即便是鸿蒙智行、小米、零跑和极氪这些后起之秀,都已经把蔚来远远甩在了身后。如果蔚来短期内销量依然在低位徘徊,无法重回第一梯队,那么未来发展的机会越来越渺茫。

 

宁德时代或逢低入股

蔚来是不是真的希望宁德时代入股蔚来能源甚至武汉蔚能?

虽然换电业务迟迟未能盈利,需要蔚来每年投入大量的资金来不断输血,但是换电业务依然是当前李斌手上不多的“优质”资产。换电业务的布局需要很长的时间,需要经验的积累,而这个不是通过短时间内砸下几十亿就能解决的。之前李斌或许一直在找一个合适的时机来寻求蔚来能源的拆分上市,而这次李斌愿意接纳宁德时代的投资,或许与资金压力有关。

 

过去七年,蔚来汽车年均建站数量再500座左右。对于现在的蔚来来说,这是一个不轻的负担。无论是建设换电站,还是提供BaaS中的电池租赁服务,蔚来身上背负的现金流压力还是很大的。根据刚刚发布的2024年财报,去年蔚来汽车的总营收为657.316亿元,与2023年相比增长18.2%。但净亏损高达224.017亿元,而2023年净亏损207. 198亿元,其累计亏损已经突破1000亿大关。其中,在第四季度,蔚来净亏损71.115亿元,同比增亏32.5%,环比增亏40.6%。

 

接下来,如果蔚来无法扭转自己在整车销售上的弱势,那么宁德时代或持续加码对于蔚来能源的投资。在认准了换电这个新赛道后,宁德时代需要用“实力”来说服国内主机厂引入宁德时代的换电标准,而这个“实力”就是来源于换电站的布局密度。对于国内绝大部分主机厂来说,无论是布局换电站,还是超充站,都是花费不菲。当换电站的密度可以达到或者接近加油站的密度,那么对于整车企业来说,引入换电业务无疑将能够给用户带来比较好的使用体验,能够为旗下的电动车业务带来比较明显的助力。这个就像华为一样,问界品牌的大放异彩成功帮助华为撬开了主机厂的大门。宁德时代也希望凭借蔚来的换电站布局来真正撬开国内主机厂的大门。而耗尽了李斌心血的蔚来换电网络,或成为宁德时代的“嫁衣”。

 

点评

当前的蔚来再度来到了生死存亡的十字路口,在某种程度上,蔚来的战略选择方向上并没有什么大问题,至少宁德时代对于蔚来饱受争议的换电业务投了赞成票。但是,由于纯电赛道上竞争加剧,蔚来现在最大的问题在于电动车优势逐渐丧失,其亟需尽快提升终端销量。至于换电业务,在无法单独同时两边作战之际,蔚来不得不接受宁德时代的战略投资,缓解资金燃眉之急。

 

(本文系《禾颜阅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导语

记录汽车的时代记忆和社会表情

观察

  • 小米明星车型SU7惹上麻烦,智驾接受市场“洗礼”

    当前,小米SU7销量一路走高,小米因此成为如今最红的新势力车企。同时,在国内汽车圈,小米一直深谙流量之道,是公认的营销高手。不过,一场意料之外的车祸,把小米汽车推到风口浪尖。

    0 ¥ 0.00
  • 中国激光雷达新贵是否畏惧这份做空报告?

    作为国内乃至全球风头最盛的激光雷达公司,禾赛被美股市场上的一家做空公司盯上了。蓝鲸资本的指责是否站得住脚?禾赛又将如何应对?

    9 ¥ 0.00
  • 蔚来是否在为宁德时代做“嫁衣”?

    资金捉襟见肘问题一直困扰着蔚来。除了提高销量,去找新的投资对蔚来掌门人李斌来说也是要事。最近,国内电池巨头宁德时代计划投入25亿到蔚来能源,这对于持续亏损的蔚来而言,究竟是扭亏为盈的机会,还是饮鸩止渴?

    12 ¥ 0.00
  • 期待车展,期待大众

    在中国,大众品牌家喻户晓。每逢车展,大众总以集团名义,庞大阵势占据C位,格外抢眼,尤其是在上海国际车展上,以半个主场的身份,展示其在华的地位和影响力,以及全球范儿。所以,最先收到邀请函并不意外,而今年的看点才是关键。不论是对于大众集团还是其他外资汽车公司,中国汽车自主品牌将会作为东道主的身份登场,以不同于以往的改变精彩纷呈,预示着一个中国汽车的时代大幕徐徐开启。

    17 ¥ 0.00
  • 极氪为何是中国车递给全球的新名片?

    如今,极氪已经成长为中国高端纯电市场的第一品牌,并被消费者视为当下辨识度最高的产品之一,不仅有温度,还是生活的镜子。如此评价,不止是依据可量化的“外延真理”,还有不可量化的“内容真理”,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价值,自我身份提升的认同,有着对社会生活整体性的判断和远见,已然成为一种势能的载体。

    21 ¥ 0.00
  • 上海F1赛事为何没有汽车厂家的影子?

    汽车行业转型,不止是汽车品类,还是车企洗牌和淘汰的深水区,关键是投资和结构正在发生变化,方向的模糊和不确定性在加剧,消费焦虑,失去定力,已然成为一种阵痛在蔓延……

    18 ¥ 0.00
  • 踏入纯电底盘“无人区”,仰望U7欲以黑科技破圈

    以往,合资品牌和传统豪华品牌基本掌握产品定价权。但这一切已发生变化,自主品牌重塑了供应链体系和创新了颠覆性的技术,开创了新能源汽车的新时代,并史无前例地突破了车市50%的防线。继大众车市之后,豪华车领域就是自主品牌下一个要占领的高地。

    0 ¥ 0.00
  • 聚焦年轻化市场,奇瑞努力成为“油电双轨”的平衡者

    尽管“油电之争”早已争得不可开交,但结合政策的博弈、车企的表态以及销量的份额,不难看出这两种驱动类型的产品已然达到了平衡,至少短时期内如此。至于那些剑走偏锋的“一边倒”言论,实质上是企业自身发展利益驱动下的片面之词,缺乏格局,难以概全。奇瑞就是最好的证明,一方面在积极推动新能源和智能化转型,一方面又在推进高质量燃油车,双管齐下,把选择权留给市场。

    10 ¥ 0.00
  • 星途揽月C-DM上演“理工男式”豪华:简单不粗暴还真香

    2025年的汽车市场已不是造车新势力的独秀舞台,当更多的传统车企凭借过硬的混动技术向高端市场发起总攻,技术平权、智驾平权让我们看到国产高端智能车的希望,星途揽月C-DM这个有着理工男式豪华特质的搅局者,让人看到了豪华品牌对于高端定义的另一种可能性:简单不粗暴还真香。

    11 ¥ 0.00
  • 车企接连下场“造人”,人形机器人靠近我们?

    近日,梅赛德斯-奔驰位于柏林的一家生产车间引起热议,一台名为Apollo的人形机器人正在车间完成精细操作,奔驰计划将在5年内实现机器人造车。从最早特斯拉人形机器人亮相,到宇树机器人表演,除了机器人科技公司在这条赛道竞争,各家车企也纷纷“凑热闹”:小米、小鹏蔚来等多家车企宣布切入人形机器人赛道。

    14 ¥ 0.00
  • P7载着广本的精髓与梦想出征,“新家”为其披上新铠甲

    当汽车在部分消费者眼中变成快消电子产品时,当一些车企纷纷打造网红产品以及通过种种营销噱头博取流量时,广汽本田依然倔强地拒绝以牺牲质量为代价换取短期市场红利,并选择以“数智·零碳”为核心的技术革新对汽车产业价值链进行重构,通过全新的工厂和全新的产品为梦想而战。

    14 ¥ 0.00
  • 玛莎拉蒂能不能造得出爆款的小米SU7 Ultra?

    在造车新势力的倒逼下,连超豪华车品牌感受到前有未有的压力。近日,玛莎拉蒂决定取消了纯电版MC20跑车的项目。与此同时,同为跑车的小米SU7 Ultra提前宣布完成了今年的全年销量目标。三年河东,三年河西,在当下快速变化的市场节奏中,再强的品牌也有危机感,单靠吃老本难以为继。

    22 ¥ 0.00

深度

禾颜阅讯

2025-03-28 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