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文化的探路者

观察    观察    中国激光雷达新贵是否畏惧这份做空报告?

中国激光雷达新贵是否畏惧这份做空报告?

作为国内乃至全球风头最盛的激光雷达公司,禾赛被美股市场上的一家做空公司盯上了。蓝鲸资本的指责是否站得住脚?禾赛又将如何应对?

微信号:HEYANYUECHE

撰文|张大川、编辑|禾 子

 

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公司,不时被美国一些机构盯上,甚至通过做空来盈利。近日,国内激光龙头企业禾赛遭遇美国知名做空机构蓝鲸资本狙击,后者指责禾赛财务造假、隐瞒客户流失等。对此,禾赛回应相关指控“毫无根据”,并且强调了公司严格遵守商业道德和合规要求。

 

全球首家盈利的激光雷达上市公司被盯上

自动驾驶是当前全球汽车和科技行业的最主要风口之一。除了特斯拉和极少数的车企坚持纯视觉方案外,大部分车企都已经开始引入激光雷达到自己的智驾方案中。即便是短期无法达到L3/L4这样的高级别驾驶辅助功能,车企也愿意标榜自己ADAS方案中的激光雷达数目更多来凸显自己的方案更加领先。

 

其实,特斯拉的FSD方案坚持不使用激光雷达,除了马斯克坚信其通过海量数据的训练能够让自动驾驶控制系统达成和人类驾驶员一样的水平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彼时的激光雷达价格太高。2012 年,谷歌旗下自动驾驶公司Waymo 公布其 Robotaxi 成本为 15 万美元,但其中光是采购 Velodyne 64 线激光雷达这一项就占据整车成本一半。在这种情况下,就注定了激光雷达难以进入量产车市场。但是,禾赛的激光雷达不到200美元,这就给了包括禾赛在内的一众国内激光雷达公司非常大的市场机会。无论摄像头技术如何迭代优化,短期来看,其很难完全取代激光雷达在周边场景识别上的巨大优势。

 

事实也证明,巨大的成本优势让禾赛受到越来越多主机厂客户的青睐。按照禾赛公布的信息来看,其客户已经包括理想汽车、比亚迪在内的22家车企,累计获得120款车型定点。有数据显示,禾赛2024年激光雷达的交付量超过45万台,同比增长高达126%。

 

从财报来看,禾赛处在一个快速上涨的通道中。2024年,禾赛营收达到20.8亿元,同比增长10.7%,non-GAAP净利润首次转正到1370万元。这也让禾赛成为全球范围内首次实现盈利的激光雷达上市公司。2025年,禾赛预计其激光雷达出货量将达到150万台,年营收将达30亿-35亿元。也正是基于这些良好的财务数据和预期,禾赛的股价在过去四个月上涨了约5倍,成为一家在美股上市的非常亮眼的中国高科技公司。

 

蓝鲸做空报告是否站得住脚?

美股和国内股市在当下不同的是,国内股市只能通过股价的上涨来获得收益,而美股则可以通过做空,即股价的下滑来寻求收益。因此,蓝鲸的报告的初衷是什么,就很耐人值得寻味了,尤其是在禾赛股价快速上涨的情况下,出了这样一份利空的报告。

其中,蓝鲸指控禾赛在2024年第四季度取得的1.47亿元净利润主要依赖之前最大客户通用旗下的Robotaxi公司Cruise一次性支付的2000万美元的业务终止费,而这笔费用并没有被披露出来。也就是说,蓝鲸怀疑禾赛在接下来的几个季度里面不会再有如此高的盈利数据,至于Cruise本身,也受制于通用整体战略和架构的调整,短期内难以会有大动作出现。此外,禾赛最近也发布了其获得一家欧洲车企的定点,而外界也在猜测是奔驰。不过,禾赛并没有透露这家车企的名字,但是相关的猜测也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禾赛股价的上涨。而蓝鲸觉得奔驰在已经有了另外一家激光雷达供应商Luminar的情况下,不会冒着种种风险在欧美市场大规模引入禾赛的激光雷达产品。

 

还有,蓝鲸指责禾赛的毛利率异常。这主要是因为禾赛低毛利的ADAS相关的激光雷达产品收入的整体占比在2024年上升至62%,但禾赛去年全年的综合毛利率仍然增长至42.6%,所以蓝鲸认为这个数据不合理,存在财务数据造假的嫌疑。不过,蓝鲸可能忽略了一点就是,在竞争激烈的中国汽车市场,禾赛这样的头部企业,完全有话语权和能力来撬动供应商降价。这就会出现即便低毛利率的ADAS激光雷达销售占比上升,但是企业的整体毛利率存在上升的可能性。

 

禾赛如何来对待蓝鲸的做空?

短期来看,蓝鲸的报告会对禾赛的股价造成一定的打压。因此,对于这份做空的报告,禾赛可能不仅需要进行驳斥,甚至可以考虑在美国进行诉讼,起诉其对禾赛诽谤,并伤害了美国投资人的利益。但是禾赛也需要做好准备,在中美高科技全面对决的当下,中国高科技企业在美国的市场前景恐怕不会那么明朗。

长期来看,禾赛可能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准备:

一方面,禾赛需要效仿蔚小理在港股或者新加坡等其他地方上市,以确保万一美国极限无端打压后,公司依然可以有一个稳定的融资平台。

 

另一方面,禾赛需要不断优化产品力和性价比,其能够得到一家欧洲知名车企的定点,主要就是产品力在满足客户要求的前提下,价格有非常大的竞争力。凭借自身优异的特性,以及用户对于智驾功能的日益提升的要求,接下来激光雷达的市场前景将越来越宽广。只要禾赛可以在这两方面不断优化,那么未来肯定能够得到越来越多的定点。哪怕未来会有很多限制,禾赛还是能够效仿宁德时代在美国授权生产电池的做法,和国外相关企业合作来推动产品的落地。

 

点评

中国企业在美股被做空的案例比比皆是,这次做空禾赛的主角蓝鲸更是做空中国公司的常客,像名创优品、安踏体育、万国数据甚至拼多多等,都曾经直面过蓝鲸的做空,所以被这种做空机构攻击也绝不是世界末日。禾赛要做的就是持续优化自己的技术和市场,用事实回应各种质疑者的同时,并对与欧美车企合作的项目提前做好规划。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本文系《禾颜阅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导语

记录汽车的时代记忆和社会表情

观察

  • 小米明星车型SU7惹上麻烦,智驾接受市场“洗礼”

    当前,小米SU7销量一路走高,小米因此成为如今最红的新势力车企。同时,在国内汽车圈,小米一直深谙流量之道,是公认的营销高手。不过,一场意料之外的车祸,把小米汽车推到风口浪尖。

    0 ¥ 0.00
  • 中国激光雷达新贵是否畏惧这份做空报告?

    作为国内乃至全球风头最盛的激光雷达公司,禾赛被美股市场上的一家做空公司盯上了。蓝鲸资本的指责是否站得住脚?禾赛又将如何应对?

    9 ¥ 0.00
  • 蔚来是否在为宁德时代做“嫁衣”?

    资金捉襟见肘问题一直困扰着蔚来。除了提高销量,去找新的投资对蔚来掌门人李斌来说也是要事。最近,国内电池巨头宁德时代计划投入25亿到蔚来能源,这对于持续亏损的蔚来而言,究竟是扭亏为盈的机会,还是饮鸩止渴?

    12 ¥ 0.00
  • 期待车展,期待大众

    在中国,大众品牌家喻户晓。每逢车展,大众总以集团名义,庞大阵势占据C位,格外抢眼,尤其是在上海国际车展上,以半个主场的身份,展示其在华的地位和影响力,以及全球范儿。所以,最先收到邀请函并不意外,而今年的看点才是关键。不论是对于大众集团还是其他外资汽车公司,中国汽车自主品牌将会作为东道主的身份登场,以不同于以往的改变精彩纷呈,预示着一个中国汽车的时代大幕徐徐开启。

    17 ¥ 0.00
  • 极氪为何是中国车递给全球的新名片?

    如今,极氪已经成长为中国高端纯电市场的第一品牌,并被消费者视为当下辨识度最高的产品之一,不仅有温度,还是生活的镜子。如此评价,不止是依据可量化的“外延真理”,还有不可量化的“内容真理”,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价值,自我身份提升的认同,有着对社会生活整体性的判断和远见,已然成为一种势能的载体。

    21 ¥ 0.00
  • 上海F1赛事为何没有汽车厂家的影子?

    汽车行业转型,不止是汽车品类,还是车企洗牌和淘汰的深水区,关键是投资和结构正在发生变化,方向的模糊和不确定性在加剧,消费焦虑,失去定力,已然成为一种阵痛在蔓延……

    18 ¥ 0.00
  • 踏入纯电底盘“无人区”,仰望U7欲以黑科技破圈

    以往,合资品牌和传统豪华品牌基本掌握产品定价权。但这一切已发生变化,自主品牌重塑了供应链体系和创新了颠覆性的技术,开创了新能源汽车的新时代,并史无前例地突破了车市50%的防线。继大众车市之后,豪华车领域就是自主品牌下一个要占领的高地。

    0 ¥ 0.00
  • 聚焦年轻化市场,奇瑞努力成为“油电双轨”的平衡者

    尽管“油电之争”早已争得不可开交,但结合政策的博弈、车企的表态以及销量的份额,不难看出这两种驱动类型的产品已然达到了平衡,至少短时期内如此。至于那些剑走偏锋的“一边倒”言论,实质上是企业自身发展利益驱动下的片面之词,缺乏格局,难以概全。奇瑞就是最好的证明,一方面在积极推动新能源和智能化转型,一方面又在推进高质量燃油车,双管齐下,把选择权留给市场。

    10 ¥ 0.00
  • 星途揽月C-DM上演“理工男式”豪华:简单不粗暴还真香

    2025年的汽车市场已不是造车新势力的独秀舞台,当更多的传统车企凭借过硬的混动技术向高端市场发起总攻,技术平权、智驾平权让我们看到国产高端智能车的希望,星途揽月C-DM这个有着理工男式豪华特质的搅局者,让人看到了豪华品牌对于高端定义的另一种可能性:简单不粗暴还真香。

    11 ¥ 0.00
  • 车企接连下场“造人”,人形机器人靠近我们?

    近日,梅赛德斯-奔驰位于柏林的一家生产车间引起热议,一台名为Apollo的人形机器人正在车间完成精细操作,奔驰计划将在5年内实现机器人造车。从最早特斯拉人形机器人亮相,到宇树机器人表演,除了机器人科技公司在这条赛道竞争,各家车企也纷纷“凑热闹”:小米、小鹏蔚来等多家车企宣布切入人形机器人赛道。

    14 ¥ 0.00
  • P7载着广本的精髓与梦想出征,“新家”为其披上新铠甲

    当汽车在部分消费者眼中变成快消电子产品时,当一些车企纷纷打造网红产品以及通过种种营销噱头博取流量时,广汽本田依然倔强地拒绝以牺牲质量为代价换取短期市场红利,并选择以“数智·零碳”为核心的技术革新对汽车产业价值链进行重构,通过全新的工厂和全新的产品为梦想而战。

    14 ¥ 0.00
  • 玛莎拉蒂能不能造得出爆款的小米SU7 Ultra?

    在造车新势力的倒逼下,连超豪华车品牌感受到前有未有的压力。近日,玛莎拉蒂决定取消了纯电版MC20跑车的项目。与此同时,同为跑车的小米SU7 Ultra提前宣布完成了今年的全年销量目标。三年河东,三年河西,在当下快速变化的市场节奏中,再强的品牌也有危机感,单靠吃老本难以为继。

    22 ¥ 0.00

深度

禾颜阅讯

2025-03-31 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