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文化的探路者

观察    深度    踏入纯电底盘“无人区”,仰望U7欲以黑科技破圈

踏入纯电底盘“无人区”,仰望U7欲以黑科技破圈

以往,合资品牌和传统豪华品牌基本掌握产品定价权。但这一切已发生变化,自主品牌重塑了供应链体系和创新了颠覆性的技术,开创了新能源汽车的新时代,并史无前例地突破了车市50%的防线。继大众车市之后,豪华车领域就是自主品牌下一个要占领的高地。

微信号:HEYANYUECHE

撰文|青 枫、编辑|禾 子

 

汽车行业的每一次变革,都源于技术的突破。

近日,仰望汽车旗下仰望U7纯电及插混版本双旗舰上市发布会开幕时,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下车的那瞬间,仰望U7的车身凭借新技术有所倾斜下降。

 

“它搭载了比亚迪又一革命性技术——云辇-Z,这是车身垂向控制的突破性技术。仰望汽车作为比亚迪高端品牌,自2023年发布至今,每一款车型的发布都伴随着一项极致技术的诞生。”王传福如是说。

其实,最早入局汽车行业的时候,为了摸透汽车的工程机理,王传福带领团队几乎把市面上的汽车都拆解了一遍。“当时有个年轻的工程师问我,我们什么时候能造出属于自己的旗舰轿车?”王传福回忆道。

 

20多年过去了,当年那个敢拆奔驰轿车的小伙子已经成为比亚迪工程师天团的顶梁柱。用一代人的青春实现了自己的旗舰轿车梦想,仰望U7因此而来。以62.8万-70.8万的价格,刺破传统豪华品牌的壁垒。

 

从油液迈进纯电,悬架组“四电”

过去,就算是豪华品牌最先进的全主动悬架系统,也普遍以油液作为介质进行调节。但这存在着能量传递路径长、响应控制速度和精度受限的客观物理限制,很难达到极致的安全状态。比如雨天湿滑、高速爆胎等复杂路况,上百毫秒才完成一次调整,车辆已经行驶出1米距离,很容易失控。

 

在王传福看来,过去三十年,底盘的垂向电动控制始终没有太多突破,这是底盘全面电动化最难的技术高峰。“如果全电控是底盘发展的终极方向,我们要第一个进入无人区。”没错,云辇-Z让悬架从油液迈进纯电时代。

想要更快,就需要将“电”发挥到极致,底盘全链路用电调整。面对悬浮电机磨损、热管理难题这些最难的突破口,比亚迪将过去应用在航母电磁弹射系统、磁悬浮列车上的电磁原理技术首次运用到汽车领域。

 

开发了近30套整车匹配方案,前后超过数万人的研发团队,最终呈现了最成熟的云辇-Z。全球首创悬浮电机直驱技术,直接将电能转化为强劲的动能输出,实现车身垂向控制智电直驱,完成从“油”到“电”的革命性创新。

基于此,云辇-Z实现了行业多个最优参数纪录。

 

悬架系统峰值功率可达50kW,是目前垂向控制领域的最高水平;魔尺传感器具备50微秒的行业最快探测响应速度,比主流水平还要快20倍;车身高度调节精度也全球最高,仅为1毫米;5毫秒内即可完成全链路执行,是全球最快的主动力调节速度。

极致的探测执行速度与精度水平,即使在面对随机坑洼路、颠簸路面时,仰望U7都能从容应对。用王传福的话来形容,那是一种“从此无坎坷”的驾乘新境。

 

回到产品本身,比亚迪汽车工程研究院院长廉玉波将云辇-Z的亮点总结为:快、准、稳。就算没有预瞄参与,车辆在过减速带的时候,也可以快速完成12次调整。所以,仰望U7大方地进行了19类路况连续高低频路况测试。

 

可以连续精准地调整车身姿态,实现平稳地上楼梯;在限高、限低场景中迅速调整车身高度,轻松应急躲避障碍物,消除磕碰风险;高速飞坡一次就能拉住,无惧车身失稳风险;零百加减速,体感0俯仰;全球首创负侧倾,突破传统车身控制物理极限。

总而言之,就算在激烈驾驶场景中,仰望U7依然保持舒适性, 0俯仰、0抛跳、0侧倾,3个“0”就是对仰望U7驾控的最佳总结。

 

集黑科技于一身,硬件拉满的冗余

一个云辇-Z就如此惊艳,那么在搭配易四方技术之后,仰望U7的优势更加明显。四轮独立扭矩矢量控制技术,让仰望U7可对四个车轮进行毫秒级独立控制。

 

原地掉头、定轮旋转等功能是基操,全球首创“平行横移”功能,让车辆“横着走”不再是想象。除此之外,仰望U7还配备双向20°智能后轮转向,配合易四方敏捷转向,让这辆超过5米2的D级车开出了A0级小车的灵活性。

即使在160km/h+的时速下,无论同侧双轮还是对角双轮爆胎,仰望U7的车身姿态和方向也都未受到明显的影响。而在100km/h侧向追尾的测试中,仰望U7也在短时间内迅速回归原有行驶轨迹,实现稳行不偏移。

 

在最能证明一辆车操控性的麋鹿测试当中,仰望U7最高时速可达95.78km/h,无人麋鹿测试最高时速甚至达到95.11km/h。

而插混版的仰望 U7 还有一个亮点:搭载了首款中国制造的水平对置发动机。它创新性地将发动机高度压缩至420mm,实现了新能源汽车前舱空间的最大化利用。而水平对置发动机静谧、平顺的优势,则为用户提供“与电同静”的极致静谧。

 

除了驾控和动力性能之外,仰望 U7的智能化水准也备受关注,其配备了比亚迪“天神之眼 A”方案,交付即可开通端到端无图智驾领航能力。同时,它还是“全国首款具备L3冗余能力的量产轿车”,不久的将来,我们会在L3试点中看到仰望U7的实际表现。硬件先拉满,软件才有无限可能。

仰望U7的到来,有助拉动仰望品牌的月销量突破千辆。虽然面对奔驰S级、奥迪A8、宝马7系以及保时捷Panamera等强大的竞争对手,况且这一细分市场不大,一年大约为10万辆的规模,还有尊界S800和蔚来ET9等自主车型也都盯上这块蛋糕,但仰望U7显然有备而来,不仅在价格上比动辄八九十万售价的传统豪强BBA行政旗舰轿车占有优势,更重要的是通过科技创新来破圈和扩圈。

 

点评

中国高端品牌的打造不是靠价格,而是依靠极致技术构建高端品牌的价值,家电和手机等行业都是这么走过来的,在汽车、AI、芯片这些赛道也如此。售价为62.8万-70.8万的仰望U7,通过搭载云辇-Z、易四方、2.0T水平对置发动机、天神之眼 A、23个丹拿铂金扬声器、碳陶制动盘等技术和配置,不仅把豪华车的价格打下去,更是用新体验来重塑豪华车领域的价格体系并争夺话语权。

 

(本文系《禾颜阅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导语

记录汽车的时代记忆和社会表情

观察

  • 小米明星车型SU7惹上麻烦,智驾接受市场“洗礼”

    当前,小米SU7销量一路走高,小米因此成为如今最红的新势力车企。同时,在国内汽车圈,小米一直深谙流量之道,是公认的营销高手。不过,一场意料之外的车祸,把小米汽车推到风口浪尖。

    0 ¥ 0.00
  • 中国激光雷达新贵是否畏惧这份做空报告?

    作为国内乃至全球风头最盛的激光雷达公司,禾赛被美股市场上的一家做空公司盯上了。蓝鲸资本的指责是否站得住脚?禾赛又将如何应对?

    9 ¥ 0.00
  • 蔚来是否在为宁德时代做“嫁衣”?

    资金捉襟见肘问题一直困扰着蔚来。除了提高销量,去找新的投资对蔚来掌门人李斌来说也是要事。最近,国内电池巨头宁德时代计划投入25亿到蔚来能源,这对于持续亏损的蔚来而言,究竟是扭亏为盈的机会,还是饮鸩止渴?

    12 ¥ 0.00
  • 期待车展,期待大众

    在中国,大众品牌家喻户晓。每逢车展,大众总以集团名义,庞大阵势占据C位,格外抢眼,尤其是在上海国际车展上,以半个主场的身份,展示其在华的地位和影响力,以及全球范儿。所以,最先收到邀请函并不意外,而今年的看点才是关键。不论是对于大众集团还是其他外资汽车公司,中国汽车自主品牌将会作为东道主的身份登场,以不同于以往的改变精彩纷呈,预示着一个中国汽车的时代大幕徐徐开启。

    17 ¥ 0.00
  • 极氪为何是中国车递给全球的新名片?

    如今,极氪已经成长为中国高端纯电市场的第一品牌,并被消费者视为当下辨识度最高的产品之一,不仅有温度,还是生活的镜子。如此评价,不止是依据可量化的“外延真理”,还有不可量化的“内容真理”,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价值,自我身份提升的认同,有着对社会生活整体性的判断和远见,已然成为一种势能的载体。

    21 ¥ 0.00
  • 上海F1赛事为何没有汽车厂家的影子?

    汽车行业转型,不止是汽车品类,还是车企洗牌和淘汰的深水区,关键是投资和结构正在发生变化,方向的模糊和不确定性在加剧,消费焦虑,失去定力,已然成为一种阵痛在蔓延……

    18 ¥ 0.00
  • 踏入纯电底盘“无人区”,仰望U7欲以黑科技破圈

    以往,合资品牌和传统豪华品牌基本掌握产品定价权。但这一切已发生变化,自主品牌重塑了供应链体系和创新了颠覆性的技术,开创了新能源汽车的新时代,并史无前例地突破了车市50%的防线。继大众车市之后,豪华车领域就是自主品牌下一个要占领的高地。

    0 ¥ 0.00
  • 聚焦年轻化市场,奇瑞努力成为“油电双轨”的平衡者

    尽管“油电之争”早已争得不可开交,但结合政策的博弈、车企的表态以及销量的份额,不难看出这两种驱动类型的产品已然达到了平衡,至少短时期内如此。至于那些剑走偏锋的“一边倒”言论,实质上是企业自身发展利益驱动下的片面之词,缺乏格局,难以概全。奇瑞就是最好的证明,一方面在积极推动新能源和智能化转型,一方面又在推进高质量燃油车,双管齐下,把选择权留给市场。

    10 ¥ 0.00
  • 星途揽月C-DM上演“理工男式”豪华:简单不粗暴还真香

    2025年的汽车市场已不是造车新势力的独秀舞台,当更多的传统车企凭借过硬的混动技术向高端市场发起总攻,技术平权、智驾平权让我们看到国产高端智能车的希望,星途揽月C-DM这个有着理工男式豪华特质的搅局者,让人看到了豪华品牌对于高端定义的另一种可能性:简单不粗暴还真香。

    11 ¥ 0.00
  • 车企接连下场“造人”,人形机器人靠近我们?

    近日,梅赛德斯-奔驰位于柏林的一家生产车间引起热议,一台名为Apollo的人形机器人正在车间完成精细操作,奔驰计划将在5年内实现机器人造车。从最早特斯拉人形机器人亮相,到宇树机器人表演,除了机器人科技公司在这条赛道竞争,各家车企也纷纷“凑热闹”:小米、小鹏蔚来等多家车企宣布切入人形机器人赛道。

    14 ¥ 0.00
  • P7载着广本的精髓与梦想出征,“新家”为其披上新铠甲

    当汽车在部分消费者眼中变成快消电子产品时,当一些车企纷纷打造网红产品以及通过种种营销噱头博取流量时,广汽本田依然倔强地拒绝以牺牲质量为代价换取短期市场红利,并选择以“数智·零碳”为核心的技术革新对汽车产业价值链进行重构,通过全新的工厂和全新的产品为梦想而战。

    14 ¥ 0.00
  • 玛莎拉蒂能不能造得出爆款的小米SU7 Ultra?

    在造车新势力的倒逼下,连超豪华车品牌感受到前有未有的压力。近日,玛莎拉蒂决定取消了纯电版MC20跑车的项目。与此同时,同为跑车的小米SU7 Ultra提前宣布完成了今年的全年销量目标。三年河东,三年河西,在当下快速变化的市场节奏中,再强的品牌也有危机感,单靠吃老本难以为继。

    22 ¥ 0.00

深度

禾颜阅讯

2025-04-02 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