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文化的探路者

观察    深度    宝马开窍了?360度全链AI战略加快智能化步伐

宝马开窍了?360度全链AI战略加快智能化步伐

近日,宝马汽车与阿里巴巴集团联合宣布,在中国深化战略合作,推动AI大语言模型上车,随着AI大模型技术愈发成熟,宝马汽车看到希望,随即发布360度全链AI战略,在电动化和智能化战略频繁失误的宝马能否凭借人工智能扳回一城呢?

微信号:HEYANYUECHE

撰文|蔡家伦、编辑|禾 子

 

AI赋能成为当前国内国际全行业热度最高的词语,AI与汽车行业的深度融合不仅能够为车主带来更加独特的乘坐体验,同时也将为开启无人驾驶时代提供技术基础。宝马公司的AI战略并未过多的提到自动驾驶技术,而是围绕“技术以人为本”的核心,将AI智能体引入座舱。就目前国内造车新势力打造的智能车来看,AI赋能智慧座舱似乎已经成为标配,宝马AI战略又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全链AI融合价值在哪?

宝马集团的360度全链AI战略并不是单纯着眼于汽车本身的智慧座舱,而是构建了一个覆盖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化生态,分为数字化生产运营、用户智能体验和开放研发创新这三大支点,从研发到生产,再到用户,此AI战略充分展现了豪华车企罕见的敏捷性。

在研发端,宝马将AI仿真技术运用到动力电池热能管理、快速优化设计以及提升安全性能等各方面。在生产端,宝马在沈阳生产基地的冲压车间率先部署了行业首创的AI质检系统,结合涂装车间的AI视觉检测技术,实现零件残缺检测准确率趋近100%,大幅提高质检效率的同时也降低了人工成本。早在2022年,宝马便部署了代号为“灯塔”的自研人工智能平台,实施分析生产数据动态,优化供应链管理,成为宝马在国内所有生产和运营数字赋能的“超级大脑”。

 

在发布360度全链AI战略之后,宝马加速推进AI在技术研发和产品端的应用,此次与阿里巴巴集团宣布在中国深化战略合作,推动AI大语言模型上车。基于通义大模型,以斑马原生AI为基础,全新宝马智能个人助理采用与阿里巴巴共同研发的宝马定制AI引擎,将于2026年率先搭载于中国生产的宝马新世代车型上。

从用户端上来看,2026年量产的国产新世代车型将成为宝马360度全链AI战略落地的集大成者,智能个人助手将具备与用户轻松交流的能力,可以敏锐感知并精准记忆用户的状态偏好以及习惯,再结合车内传感器与摄像头构造的感知网络后,甚至可以主动识别用户的需求。例如,乘客在一落手机或钱包时,系统可以及时提醒,在监测到驾驶员的疲劳状态,个人助手也可以通过调整座椅姿势、播放提升音乐等方法介入提醒。可见,宝马智能个人助理不仅拥有更加自然的拟人化沟通能力,同时将扮演多智能体协同桥梁,用户提出复杂的多指令需求均可轻松完成,在汽车中体验到电影《钢铁侠》中人工智能“贾维斯”的智慧程度,能够让出行成为点对点的便捷。

 

宝马能找到破局的答案吗?

宝马的360度全链AI战略的选择,也揭示了传统车企在智能化浪潮之中的生存逻辑,以合作换取时间,用数据铸就壁垒。将阿里通易大模型运用到新世代车型的智能座舱,无需从零开始,就能够快速弥补AI技术的短板以抢占市场先机,同时也解决了本土化的问题。宝马的AI战略打破了行业对于燃油车智能化潜力的固有认知,燃油车也可以通过OTA升级获得与电动车同等的交互体验,“油电同智”的策略在电动化浪潮下为消费者保留了选择权,也为宝马这样的传统车企在过渡期平衡产品线提供了新的思路。

对于在电动化进程中屡遭挫折的宝马而言,这样的策略也能够让其“松一口气”,当然这并不是首创,大众汽车此前积极拥抱小鹏,入股小鹏汽车的同时提出共同开发电动汽车的战略,借助了小鹏汽车在电动汽车领域的技术优势,也为中国用户提供数字化体验和自动驾驶功能。前不久奥迪官方披露,新款奥迪A5L Sportsback,将搭载华为提供的高阶智驾功能,成为德系BBA首例“混血”。

传统车企现在急需摒弃“单打独斗”的思维,认清积累的技术优势已经被电动化和智能化削弱的现实,积极在跨界合作中实现技术跃迁。

 

点评

宝马的360度全链AI战略,其本质是对于汽车产业价值链条的重新分配,当汽车行业对于软件的追求开始大于硬件时,传统车企的制造优势也必须要与AI创新能力进行融合,才能够避免被新势力所颠覆。而传统车企的智能化并非是简单的功能叠加,这考验到智能化系统面对复杂化场景的灵活性,智慧座舱将为用户提供感情化服务而非冰冷机械的回应。不过,实现“智慧座舱”到“智慧体”需要大量数据支撑,宝马面临着本土化数据处理的压力,这也是跨国公司必须逾越的难题。

(本文系《禾颜阅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导语

记录汽车的时代记忆和社会表情

观察

  • 上汽“破壳”:坚守DNA,重塑新灵魂

    对于“曾经不想把灵魂交给别人”的上汽来说,这场活动可以说是上汽经过阵痛、思考、自醒到重新出发后的一次宣言。虽然这只是车展前一次普通的“之夜”活动,但对上汽来说,这是一场“地理+心理”的双重主场秀,这家有着70年历史的传统汽车企业借此活动在主场向业界宣告,上汽正在“破壳”重生。

    0 ¥ 0.00
  • 现在“出海”,理想汽车能找到“理想”的海外市场吗?

    理想汽车正在加码海外市场。在中国车企已经在海外市场攻城略地的当下,以及面对国际市场诸多不确定的因素,理想汽车能吃到海外市场的红利吗?

    12 ¥ 0.00
  • 车展为何诞生于上海?

    回望历史,瞭望未来,不论是汽车,还是时代,我们似乎又来到了新的历史关口,无不为今年的上海车展充满期待,不管是国内还是国际,大家都坚信,汽车在当下仍旧是拉动经济的火车头。

    11 ¥ 0.00
  • 门外汉搞不定,这两家车企不约而同让老将回炉

    近日,车企人事变动频频,沃尔沃汽车全球CEO骆文襟(Jim Rowan)和乐道品牌总裁艾铁成的离职较为引人关注。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一些车企高管之位难以坐热。

    16 ¥ 0.00
  • 极氪品牌的自信从何而来?

    极氪辨识度除了有别于其它品牌的内涵与外延外,还传递出拥有“灯塔型”的元素,有迹可循的创新,以及超越汽车范畴的国际化开放思维,拥抱全球化的气派和能力。从不生产无聊汽车的清醒,到提供个性化诉求的多元价值,极氪带给行业的启示不仅是产品的豪华和高端,还有非物质的共鸣和自信。如果从这样的视角看极氪品牌的崛起,这不就是我们所期待的,中国汽车品牌的内生力,走到哪儿都会受到尊重的文化自信?极氪做到了。

    21 ¥ 0.00
  • 小米明星车型SU7惹上麻烦,智驾接受市场“洗礼”

    当前,小米SU7销量一路走高,小米因此成为如今最红的新势力车企。同时,在国内汽车圈,小米一直深谙流量之道,是公认的营销高手。不过,一场意料之外的车祸,把小米汽车推到风口浪尖。

    23 ¥ 0.00
  • 尹同跃用四个“最”字概括奇瑞混动,从国内到全球不客气

    凭借“小草房精神”,奇瑞不断在动力领域攀升高峰,其超能电混动力系统名字带有“鲲鹏”两个字, 蕴含“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的美好寓意,而最终能否成为全球最好的混动系统,实现全球逍遥游,这是一场存在未知和变数的探索。

    0 ¥ 0.00
  • 北京越野BJ40:硬派车谋变顺应时代潮流

    “智驾平权”、“豪华平权”等一众“平权概念”被提出,一时间“追求平权”成了行业的风气,仿佛造车者脱离了“平权”就不会了造车,也有人将此称为“潮流”,视作内卷加剧时代的特产。从本质上看,这属于新营销的手段,能拉近买卖双方的距离,刺激消费。因此,当北京越野打着“越野平权”旗号推出BJ40增程版时,不难发现硬派越野的细分赛道也正在求变。

    10 ¥ 0.00
  • 宝马开窍了?360度全链AI战略加快智能化步伐

    近日,宝马汽车与阿里巴巴集团联合宣布,在中国深化战略合作,推动AI大语言模型上车,随着AI大模型技术愈发成熟,宝马汽车看到希望,随即发布360度全链AI战略,在电动化和智能化战略频繁失误的宝马能否凭借人工智能扳回一城呢?

    10 ¥ 0.00
  • 领克900直面问界M9,能否创造高端局的奇迹?

    近日,领克900正式预售,新款车型预售价格区间为33万到43.5万,定位为大型SUV,基于SPA Evo大型电混专属架构开发的领克900作为领克极氪整合之后首款产品,这台车型直面问界M9、理想L9等车型,新车能否创下新能源大型SUV销量新纪录?

    15 ¥ 0.00
  • 小鹏更名背后的野心:剑指科技帝国

    当同行还在做价格肉搏时,小鹏汽车已悄然架起"天地"一体的科技矩阵。前年还差点掉队的小鹏,经过一年来的调整,力压理想、小米等实力玩家,在今年前2月成为新势力的销量榜一。与此同时,小鹏做出更为大胆的决定:改名。改名背后,是"车企"到"科技集团"的跨越,是智能汽车产业生态化生存模式的新尝试。何小鹏的赌注很明确:要么用技术复用构建万亿生态帝国,要么在多线作战中耗尽最后一颗子弹。

    15 ¥ 0.00
  • 一则招聘信息泄露了自研芯片行踪,奇瑞剑指何方?

    国内车企自研智驾/座舱芯片行业正在兴起,现在这个阵营又增加了一个新的成员——奇瑞汽车。为什么国内车企前赴后继、排除万难、投入重金研发智驾/座舱芯片?

    14 ¥ 0.00

深度

禾颜阅讯

2025-04-11 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