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文化的探路者

观察    观察    这些倒下的新势力,要想复活不容易!

这些倒下的新势力,要想复活不容易!

最近,国内多家陷入困境的新势力都传来一些好消息。哪吒开始偿还供应商欠款,极越和威马两家也迎来了一线曙光。这些车企能不能复活还有待观察,当下车市太卷,连一些曾经叱咤风云的车企,如今都度日如年,而这些根基很浅的新势力车企,要活下去是非常难的事情,最新消息是哪吒被申请破产审查。

微信号:HEYANYUECHE

撰文|张 弛、编辑|禾 子

 

国内激烈的市场竞争,让不少新势力车企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不过,哪吒、威马和极越三家新势力车企最近一度出现起死回生的迹象,这出乎不少人的意料。

 

谁是这三家车企的“白衣骑士”?

据媒体报道,前极越汽车公关总监徐继业称,极越正在和3-4家潜在的重组方进行沟通。更有消息传,浙江极越汽车更名为吉利全资控股的江枫盛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或许吉利将成为极越的“接盘侠”。

无独有偶,威马汽车也传来消息,拥有宝能系背景的深圳翔飞汽车和威马签订了重整投资协议。按照协议,深圳飞翔将向威马注入100亿元来帮助威马复工复产。为了提振各方信心,威马也提出了一个宏大的目标:预计在未来两年里每年推出1-2款新车,并在2027年达成60万辆,2029年达成100万辆的目标。

至于哪吒汽车,最近也有江西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人民法院的《民事调解书》显示,合众新能源(哪吒汽车)同意自今年6月至11月,于每月30日之前向埃夫特支付约819.18万元。而这背后也有相关人士解读,哪吒汽车大概率得到了注资。网上甚至一度还传出了丰田汽车将收购哪吒汽车的消息,不过,丰田中国有内部人士对此回应称,这个事真没听说。最新消息是,哪吒被申请破产审查。

 

盘活企业的困难超乎想象

这些企业要想复苏,首要的就是解决债务问题。新势力车企倒下的最主要原因就是资金链的断裂。而对于新进的投资人,其肯定不愿意为过往的巨额债务所拖累。因此,这些企业要想重新站起来,肯定先要和之前的债权人达成一个债务重整方案,这样才能轻装前进。

此外,如何赢回消费者的新任同样需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相比于传统燃油车,智能电动车虽然无需对发动机进行保养维护,但是其车机以及智驾系统的相关功能都是需要后台来一直支持OTA更新。而极越、威马和哪吒都出现过“停服”的情况,后期如何重建自己的公信力,也要费去厂家不少思量。

还有,要想立足国内市场也不容易。从创始人的角度来看,无论是极越的夏一平还是威马的沈晖,在看到曾经自己一手打造的车企陷入困境肯定心有不甘。但是心有不甘是一回事,要想复活这些品牌并且让这些品牌跻身主流甚至盈利绝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今年1-4月,国内主流新势力车企中,达成全年目标完成率的企业仅仅只有小鹏一家。下面这张榜单上的车企,整体体系能力都过威马、哪吒和极越不止一筹。

 

要想“起死回生”,既要靠外援更要靠自己

靠外援,是指被大集团兼并收购。未来不排除有少部分新势力车企可以存活下来,但是绝大多数新势力的下场无外乎要么就是破产,要么就是被其他体量更大的车企集团兼并收购掉。说到底,汽车行业是一个兼具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行业。这样的特性决定了规模更大的车企能够显著摊薄前期包括研发和制造的大笔投入,提升车企的毛利率。而如果规模体量不够,则可能陷入卖得越多而亏得越多的窘境。这种情况下,一旦资本投入犹豫一下,几乎没有抗风险能力的新势力车企可能一夜之间就会倒下。

基于此,人们才会憧憬极越汽车回归吉利。但是理想总是美好的,而现实可能非常残酷。吉利自《台州宣言》之后就处在持续收缩调整的阶段。极越的整车工程都是依靠吉利,其智能驾驶技术则是直接照搬百度。因品牌过多而开始进行整合的吉利,会愿意再投入资金去成为极越的接盘侠吗?

而靠自己则是考验自己的核心研发能力。之前,大众和Stellantis之所以愿意入股投资小鹏和零跑,看重的是它们比较强的自研能力,并希望通过入股来换得技术转让。在国内新势力中,这两家车企都是拥有比较强的自研能力的。而相比之下,哪吒汽车的自研能力就相形见拙。因此,即使哪吒希望丰田复制大众入股小鹏以及Stellantis入股零跑的模式来支持哪吒汽车,但这种可能性并不大。未来,只有那些拥有自己核心技术且能够通过持续研发来保持自己核心技术领先的新势力车企,才能够占得一席之地。单纯依靠采购和拼凑打造一款新车型的新势力车企,不仅难以得到消费者的青睐,也不会被“金主”看上。

 

点评

盘活新势力车企,这不仅需要注入大量的资金,还需要解决如何重塑消费者信心的问题,更要找到在竞争激烈的国内汽车市场环境中站稳脚跟的方法。如果只是在技术上依赖简单的整车集成,在商业上复制过往的经营模式,那么很难长时间立足,这样的新势力车企并不存在复活的价值。

 

(本文系《禾颜阅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导语

记录汽车的时代记忆和社会表情

观察

  • 这些倒下的新势力,要想复活不容易!

    最近,国内多家陷入困境的新势力都传来一些好消息。哪吒开始偿还供应商欠款,极越和威马两家也迎来了一线曙光。这些车企能不能复活还有待观察,当下车市太卷,连一些曾经叱咤风云的车企,如今都度日如年,而这些根基很浅的新势力车企,要活下去是非常难的事情,最新消息是哪吒被申请破产审查。

    0 ¥ 0.00
  • 小米汽车处在风口浪尖上,雷军要静下心来

    大红大紫的小米汽车,虽然一度顺风顺水,但作为造车新手,总体上还是缺乏经验,成长过程中难免经历风浪。卷入一系列风波中的小米汽车,需要静下心来,思考未来如何能够健康成长。

    2 ¥ 0.00
  • 欧洲市场,有望成为奇瑞销量增长的新“发动机”

    根据欧洲媒体报道,奇瑞汽车即将接手一家德国大众汽车的工厂,为在德国当地生产奇瑞新推出的Lepas品牌做准备。在拥有了一座西班牙工厂的基础上,奇瑞如果能够在德国再落子一座工厂,无疑将有助其扩大在欧洲市场的版图。

    14 ¥ 0.00
  • Momenta VS 华为乾崑智驾,谁能在国内智驾宝座上加冕 ?

    近日, Moment在上海车展上宣布和多家车企的合作,完成了对国际一线主流车企的收割。与此同时,华为也在上海车展上发布了乾崑智驾ADS 4.0。作为国内两个智驾头部企业,Momenta和华为未来还会有一番激烈的缠斗,看谁能够坐上国内智驾“一哥”的宝座。

    24 ¥ 0.00
  • 鸿蒙智行,汽车隐形大佬

    鸿蒙智行携手上汽,表明华为找到了实体支撑的更强实力和发展空间,上汽也找到了智能科技的最强外援和无限可能。这种合作无疑具有示范性,带有引领性,属于强强携手,互为融合,资源叠加的规模响应,旨在远大目标,助力登上智能汽车新的巅峰。

    17 ¥ 0.00
  • 尹同跃B站首秀:造车要有一颗UP心

    当奇瑞控股集团董事长尹同跃以UP主身份出现在B站镜头前时,弹幕瞬间被年轻的UP主们刷屏。这个曾经打造出国民神车QQ的品牌,正以一场跨次元的"文艺复兴",重新闯入年轻人的视野。在新能源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奇瑞掌门人这波贴近年轻人的 “车展秀” 别有一番深意。

    22 ¥ 0.00
  • 四大科技企业相助,宝马谋求在智能化赛道突围

    面对新势力的进攻,宝马的日子并不好过,江湖地位被新能源后浪推翻,生长百年的庞大身躯,使其转变难度大。而进入调整期的宝马,期望在智能赛道站稳脚跟,以中国速度开启战略转型,通过深度绑定中国科技力量,在智能赛道构筑全新竞争壁垒。

    0 ¥ 0.00
  • 剑指宝马MINI的萤火虫,能否避免重蹈乐道的覆辙?

    近日,蔚来汽车子品牌萤火虫旗下的首款车型正式上市,起售价格为11.98万,这台定位为小型纯电车型在蔚来原先的豪华车阵营中似乎显得格格不入。而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称,这是有史以来最好、最安全的小车。这台面向全球市场的高端智能电动小车,能否满足蔚来汽车打开海外市场的预期?能否明显提升蔚来的销量?

    2 ¥ 0.00
  • 银河耀8上市拉升了什么?

    当下汽车需求正在趋于饱和,供大于求,内卷加剧已是不争的事实;汽车泛滥业已令人头痛,不仅涉及环保和转型,还有资源和人文,等等。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将汽车变得有意义,有价值,有文化,显然是个严肃的话题,也是挑战。我很赞成“不生产无聊的汽车”这句话,说明有人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而吉利银河耀8上市发布会讲究仪式感,更是将这一深度思考体现得淋漓尽致。

    0 ¥ 0.00
  • 日产汽车如何在华向新出发?

    目前,在电动化、智能化赛道上,跨国车企普遍处于下风。如何走出低谷重拾辉煌,在中国市场已深耕超过50年的日产汽车进行深度思考,并且审时度势制定新战略。大象能顺利转身吗?

    16 ¥ 0.00
  • 慢造车、拒绝噱头,北京现代“反向操作”能否破局?

    北京现代在国内市场可谓起起伏伏,有过高光,也经历过挣扎。汽车百年变局,智能化、电动化如洪水猛兽,对任何一家车企而言都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北现同样如此。只是留给北现的试错空间更少,无数人认为北现已经到了背水一战的节点。尽管如此,北现依然坚持求真务实的造车态度,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与行业盛行的“快造车”、“急交付”的模式相悖。

    14 ¥ 0.00
  • AI能为小鹏汽车插上双翅吗?

    近日,在小鹏全球热爱之夜,2025首款全球旗舰小鹏X9上市发布会上,小鹏汽车以科技树的形式展示了围绕AI与新能源技术建立起的差异化优势,这也预示着小鹏汽车将会聚焦AI技术,除了小鹏X9亮相会场之外,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分享了飞行汽车以及AI机器人领域的技术成果,作为造车新势力的元老级车企,小鹏向AI汽车公司进发的脚步愈发加快,也为其他车企带来更多启示。

    17 ¥ 0.00

深度

禾颜阅讯

2025-05-14 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