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文化的探路者

观察    观察    江淮大众改名,外资车企上演后合资时代收割新模式

江淮大众改名,外资车企上演后合资时代收割新模式

此前华晨宝马股比改变,更多的是在合资企业的车型导入以及利润分配上,此时大众汽车(安徽)的成立,则拥有改变国内汽车版图格局的意义。如果国外车企巨头纷纷效仿大众,在国内收购一个弱势车企自己来经营,那整个中国汽车行业会有什么样的变化,都值得我们思考。

微信号:HEYANYUECHE

撰文|张大川、编辑|禾   子

 

随着大众持有江淮大众25%的股权尘埃落定之后,最近大众中国以江淮大众为基础,动作连连,首先其将江淮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更名为大众汽车(安徽)有限公司,大众汽车(安徽)有限公司的研发中心也同时竣工。为引入MEB平台而进行的制造基地改建的开工仪式也是紧锣密鼓地跟进。整个项目总投资将超过200亿元,制造基地预计在2022年就可改造完成,投入生产。

先来看看宝马的案例,未来华晨宝马负责宝马品牌,而其和长城的光束项目主要负责MINI项目,无论宝马是否增资,现有宝马的格局不会发生较大的变化。而大众除了自己控股的大众汽车(安徽)项目,还有国内乘用车排行榜前两位的南北大众。大众原本在南北大众两个合资项目之间游刃有余,虽然大众汽车(安徽)在规模上短期内难以追上两大合资前辈,但如果大众不断将资源向其倾斜,未来国内市场格局如何,将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特别是如果国外车企巨头纷纷效仿大众,在国内收购一个弱势车企自己来经营,那整个中国汽车行业会有什么样的变化,都值得我们思考。

 

更多资源将向大众安徽倾斜

从相关新闻稿来看,大众汽车(安徽)有限公司将投产大众MEB平台的车型,首款车型将在2023年投产,最大规划年产量达到35万台。相比于之前的江淮大众首款新能源汽车思皓E20X,MEB平台上的电动车将带来革命性的变革。而未来,燃油车或者插电式混动车,甚至之前被广泛讨论的西雅特品牌也有极大的可能导入到大大众安徽的项目中来。通过持有75%的股权不仅意味着大众向合资伙伴分享的制造端的利润从50%下降到75%,同时也意味着大众在公司运营管理上拥有绝对的话语权。在其他合资公司中,中外双方同时互派高管的局面将不存在,而大众更为担心的知识产权问题也将完全不存在。眼看捷达品牌单飞之后在国内销量不错,大众也很有可能将西雅特品牌引入国内。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大众将在安徽工厂投产售价仅仅在10万元的ID.2的纯电动小型车,并将其出口到欧洲。这样的待遇,是目前南北大众的MEB工厂所不具备的。其实大众做法和宝马相同,中国拥有比较完整的汽车产业链,而且技术工人工资相比于大众在欧洲的工厂,即便是在西班牙的西亚特品牌,仍然拥有比较明显的优势。因此在中国生产整车出口海外市场,有助于大众降低制造成本。在目前全球经济前景尚不明朗的当下,利用中国工厂的产能反哺全球市场是最为明智且最为稳妥的做法。

 

南北大众怎么办?

大众本来一肩挑着南北大众两家国内规模最大的整车企业,尤其是其利用手中的车型资源为其在两个合资公司之间求取最大的利益的平衡术,被其运用得炉火纯青。以奥迪为例,眼见其被奔驰、宝马距离越拉越大,它就动了在一汽大众之外,将奥迪品牌再引入上汽大众。此举大大伤害了原来一汽大众旗下奥迪经销商的利益,甚至引发了逼宫的情况。但在当前经销商话语权远远小于主机厂的情况下,原本一汽大众奥迪经销商只能坐视其平白多了个新的竞争对手。

如今在电动车领域,大众又开始了平衡之术。先是成立50:50的专注在新能源领域的合资公司,开国内一个外资企业成立三家合资车企之先河,以寻求向南北大众施压;在国内放开合资股比之后,眼见无法从上汽和一汽那里讨到半点好处,大众又和相对弱势的江淮走到了一起,以追求股比上的突破。并借着江淮混改的机会,成功将其在合资公司股比提升至75%。这也就意味着,虽然南北大众的体系能力更强,但大众未来必然会将更好卖的车型优先导入到原本的江淮大众,现在的大众汽车(安徽)上,以实现大众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南北大众的MEB项目将无可避免沦为代工厂,去啃更难啃的骨头也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从研发层面看,大众肯定会将更多的本土化研发资源投向安徽项目,而非南北大众。

 

会否成为外资车企的新模式

大众的这种模式,其实给了国内很多车企打造了一个全新的模式。目前国内车企之间马太效应非常明显,尤其是很多弱势自主品牌,都游走在破产的边缘。同时随着国内放开外资车企股比的限制,不少有想法的外资车企都在跃跃欲试,希望能够在合资车企身上寻求更大的利益。但华晨在放弃华晨宝马25%股权之后,受到全国瞩目,之前还走到被申请破产的边缘,其实都让现在的合资中方不敢在股比上让步过多。但如果外资车企将目光投向这些奄奄一息的自主品牌车企,则情况就会完全不同。

首先,这种项目必定能够得到地方政府的全力支持。以江淮为例,其之前乘用车业务也是处于深度边缘化。如果没有大众的技术加持与品牌背书,被市场淘汰也是早晚的事情。在江淮或者安徽省眼里已经逐渐变为沉重负担的乘用车业务,到了大众手里,立马就可以成为一个源源不断的印钞机。其次,对于外资车企来说,如果能够75%甚至100%控股这些企业,一方面它们有现成的汽车生产资质、完整的四大工艺、现成的经销商网络,仅需投入较小的资源进行改造即可。另外一方面,外资车企的车型和平台以及关键技术都是现成的,将其在自己控股的工厂内改头换面加以投产,基本没有任何研发投入,甚至连很多模具都不需要开就可以投产,研发及量产成本非常低。

 

 

点评

对安徽和合肥政府来说,大众中国(安徽)签约的规格非常高。省委书记领着好几位省委常委亲自到场见证。以大众将向安徽公司引入的MEB平台的体量为基础,安徽就能非常容易地形成以大众中国(安徽)项目为龙头的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如果再算上落户合肥的蔚来汽车,整个安徽在新能源汽车上的布局,放眼全国,也是领先不少。

 

(本文系《禾颜阅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导语

记录汽车的时代记忆和社会表情

观察

  • 如何增加“含华量”?丰田为跨国车企打了个样

    在合资品牌高光的时刻,丰田很低调;在合资品牌集体遇到挑战时,丰田很勤奋,充分呈现出全球头号车企在不停赴考过程中强大的心理素质与综合能力。在全球汽车产业加速分化的今天,中国市场正以前所未有的创新速度重塑行业规则。从技术标准到消费需求,从产业链协同到移动出行模式,每一环节都在重新定义未来汽车的内涵。跨国车企如何应变,丰田在上海车展上交出答卷,这是新的开始。

    0 ¥ 0.00
  • 广本“含新量”创新高,P7在安全基石上攀登驾趣新高度

    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以下简称“上海车展”)被业内认为是分水岭式的存在,去掉喧嚣与虚火,扭转流量为王的传播思维,拨掉浮夸的噱头,让车企和观众的注意力都回归到车与技术的本身,这对于作为长期主义者的广本以及带着八大产品价值而来的P7而言,无疑是一个利好的信号。

    10 ¥ 0.00
  • 铂智7,合资向上新突破

    当铂智7以豪华的高级感出现在受众的视野里时,就会让人想到此前雷凌“零差价”带来混合动力车普及时的惊喜,还有铂智3X撬动智能纯电向下带来的惊艳,以及对眼前铂智7向上突破带来合资研发高端化的惊叹等,这表明广丰在汽车转型大潮中一直在领风气之先,产品帅气,可圈可点,被视为合资车企中的新头部。

    10 ¥ 0.00
  • 四十不惑,风光依旧的上海车展

    继往开来,2025年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简称“上海车展”)有特殊的意义,距离1985年具举办的第一届上海车展恰好刚满四十年。那时,改革开放大门刚打开没多久,对于没见过几辆的普通人而言,第一届上海车展为国人打开了看世界领先工业的一扇窗。四十年间,中西方的汽车文化在这里交汇,各大流派的新技术在这里碰撞,随着中国汽车工业迅速发展以及自主车企崛起,上海车展变成中国车企与各国车企以及全球用户交流新技术和新车型的最好舞台,只不过,参展的主角在不停发生变化。

    12 ¥ 0.00
  • 工信部对浮躁的智驾说“不”

    2025年被业内人士认为是“智驾元年”。智驾安全问题在汽车行业受关注度越来越高。在智驾技术不断下沉的情况下,国内出现了多起和智驾相关的交通事故,而随之出现的相关责任事故的认定,更是引发了社会的关注。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作为主管部门的工信部及时出手,拧紧智驾“安全阀”。

    16 ¥ 0.00
  • 传祺向往S7“北巡”:一场“从岭南到北极”的对话

    当一辆来自广东的家庭大五座智驾SUV传祺向往S7与中国最北端相遇,从岭南到神州北极,这场跨越 4000公里的南北对话,不仅是产品测试,也是一次文化叙事,既有科技与自然的对抗,也是传祺品牌精神的升华,更暗含中国制造的雄心宣言。

    12 ¥ 0.00
  • 长城汽车与宇树科技合作,拥抱机器狗玩出新花样

    近日,长城汽车发出公告,宣布与杭州宇树科技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计划在机器人技术、智能制造等领域开展合作,以推动机器人等先进技术与汽车制造行业的深度融合。首次合作将打造“越野车+机器狗”组合,车企与机器人公司合作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0 ¥ 0.00
  • 红旗深度解读如何为用户造好车

    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车展启幕,车展的商业属性使其既成了秀肌肉的舞台,同时又扮演着各家兵戎相见、你来我往的角斗场,一时间造车成了一件趋利的事。从更加高远的视角看,造车不只是为了卖车,更不是为了作秀圈钱。相比之下,一汽红旗的造车态度要明显纯粹得多,用一汽董事长邱现东的话来说即是“‘为用户造好车’是红旗品牌始终不变的初心和矢志不渝的追求”。

    11 ¥ 0.00
  • 沃尔沃在价格上失守,在安全上坚守

    沃尔沃的豪华是什么?“安全”可能是最没有争议的答案,其次是“环保”和“健康”。这一套北欧式的豪华理念被沃尔沃奉行了数十年,成了品牌的豪华密码,同时也成为了沃尔沃和其他豪华品牌的核心区分。沃尔沃始终在坚持“以人为本,对人负责”的价值输出,但在流量为王、营销当先的今天,乘用车市场的消费观正在扭曲,相比起诳话连篇、花式整活的厂商,沃尔沃显得更加内敛且低调,品牌“存在感”开始被动降低。

    11 ¥ 0.00
  • 稳坐华系MPV头把交椅,传祺向往M8乾崑系列有何法宝?

    4月16日,传祺向往M8乾崑系列举办品鉴会。自发布以来,传祺向往M8乾崑系列以“智能与豪华双巅峰”傲视群雄,成为当前MPV细分市场中备受关注的新品车型。作为广汽传祺与华为深度合作的首款旗舰MPV,传祺向往M8乾崑系列不仅承载着传祺汽车冲击高端市场的蓬勃野心,更是凭借融合东方美学与尖端科技的创新设计,重新定义MPV的价值标准。

    16 ¥ 0.00
  • “卷王”星纪元ET誓将安全与豪华卷到底

    “吃在广州”, 选择在广州上市的星纪元ET抓住这个城市的精髓,在发布会前分发冰淇淋,这暗藏玄机,不仅卷科技,还卷上冰淇淋。原来星纪元ET座椅选用了食品级材料的刺云实胶,兼具安全与环保。

    17 ¥ 0.00
  • 吉利银河将“新豪华” 具象化

    乘用车的市场格局在变,车企的座次也在变,自主厂商、造车新势力正在轮番冲击着过去几十年来豪华品牌、合资厂商们带头设定的行业秩序。“各种平权”横空出世,国产汽车的造车者们试图以前所未有的性价比和空前的乘用车价值体系重塑市场份额。以吉利银河为例,其生而不凡,在“取缔”、“颠覆”等品牌使命的驱动下,大有成为国产“新豪华”名片的潜质。

    16 ¥ 0.00

深度

禾颜阅讯

2020-12-10 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