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文化的探路者

观察    观察    市值一度超福特,美国牌“瑞幸”尼古拉断梦燃料电池

市值一度超福特,美国牌“瑞幸”尼古拉断梦燃料电池

近日刷爆朋友圈的信息非美国燃料电池卡车初创公司尼古拉承认了第三方做空报告里的揭露的部分莫属。尤其是其制作的宣传旗下燃料电池车型行驶的视频作假,让业内外人士都非常无语。之前国内不少自主品牌电动车骗补的行为,和尼古拉相比只算的上小巫见大巫了。而尼古拉与此对应做出的全面反驳,更是让整件事情变得雾里看花。围绕尼古拉是否做假,目前还难以下定论,但很多美国公司,尤其是初创公司在空前繁荣的市场面前,已经难以压抑自己那颗躁动的心了。

微信号:HEYANYUECHE

撰文|张大川、编辑|禾   子

 

今年6月3日,尼古拉在纳斯达克上市。在6月8日,股价超过95美元,市值逼近320亿美元,而当时福特汽车的市值为288亿美元。在9月8日,通用汽车还曾斥资20亿美元获得尼古拉11%的股权,并计划使用尼古拉的技术,在2022年前量产氢燃料电动皮卡Badger。而正是这个消息,直接推动尼古拉股价一夜之间再度暴涨超过40%,使得股价重新站上50美元大关。这一切像极了彼时的特斯拉,先后完成对北美三大车企的反超,并在今年一鼓作气,踩着大众和丰田登顶全球主机厂市值之冠。

 

兴登堡报告分析

美国社会注重诚信,这么多相互矛盾的地方同时爆出,自然会让尼古拉的公信力大幅下滑。而报告公布的次日,尼古拉股价下跌近10%,就是各方对这份评估报告的第一反应。

分析兴登堡的报告,我们可以总结出如下三个方面的造假:

1、能跑的原型车是假的

在2018年,尼古拉原型车所发布的一段视频中,一辆燃料电池卡车在公路上飞驰。结果被证实,这款车仅仅是被拖到一个斜坡上。兴登堡团队找到了这个实景地,换成另外一台SUV,在不发动发动机的前提下,最高速度同样可以达到90公里/小时。

而在更早的2016年,彼时尼古拉就已经宣称出造出了一台可以使用的燃料电池卡车,但最终通过现场的照片可以发现,车机端的驾驶屏幕是需要通过外接电源才能实现。这与可以使用的概念同样出现矛盾。

2、核心零部件外购

在兴登堡的报告中,关于尼古拉外购逆变器等核心零部件,并将这个外购件的标签撕去。而在之前的公开场合,尼古拉高层宣称自己将开发很多燃料电池相关的核心零部件,这个逆变器就包含在内。

3、其他事项

至于工厂上的3.5GWh太阳能电池板,从谷歌地图上看连半点踪迹也没有。而尼古拉收购的一家高密度电池公司,不仅没有任何公开的尖端技术的专利,其公司总裁因税务欺诈而被起诉,并在今年一月份已经认罪。

 

尼古拉是不是真的造假了?

如果说尼古拉全盘造假,无法拼出一台燃料电池车,这也难以令人相信。目前燃料电池的核心技术都已经实现突破,丰田、本田、现代甚至国内的上汽都已经有车型完成了商业化落地,并在示范运营。而且国内外还有很多科研机构或者第三方公司在进行燃料电池的相关研究,从核心技术到整车集成都有,尼古拉可以轻易从第三方买到所需的零部件,集成出一台燃料电池卡车。

虽然说,这样的做法会极大地影响车辆的性能,但完全不至于无法打造出一台可以开的燃料电池卡车,因此视频造假在这里就显得多余。而外购包括逆变器在内的核心零部件,虽然和尼古拉高层之前对外宣称的不匹配,但这并不足以成为动摇尼古拉车型上市的必要条件,至多只能算个虚假信息,连丑闻都不一定算得上。而且的确如尼古拉所言,自己开发零部件和外购零部件使用在样车上,并不矛盾。既然如此,那尼古拉为什么要整得那么复杂呢?说到底就一个字---急。

 

通用汽车是不是冤大头?

首先来看看通用汽车入股这件事。对于任何一家公司来说,20亿美元入股其他公司之前,必然会进行详细的调查。虽然通用汽车之前并没有燃料电池皮卡和燃料电池卡车的经验,但通用也曾做过燃料电池的项目。通过对尼古拉进行过实地走访,至少那一台尼古拉的车能不能启动总能觉察到吧。即使再退一步,没有开过真车,那至少核心零部件或者总成系统的台架测试或者说尼古拉有几斤几两总不会逃脱百年通用那一群老法师的火眼金睛吧。

有一点不得不提的是,之前在无人驾驶领域,通用投资的Cruise以及福特拿下的Argo AI,彼时看来也有很大的偶然性,两家公司同样成立不久,估值很高,且没有产品,初期并不为业内看好。但目前来看,随着远景基金和本田注资Cruise,大众入股Argo AI,通用和福特在账面上赚的盆满钵满之外,也成为公司旗下无人驾驶技术的核心部门。

对于通用汽车来说,目前也正处在一个关键的时刻。特斯拉股价一路上扬,已经将通用汽车远远抛在身后,给通用管理层造成了巨大压力。即便经过之前的大跌,特斯拉的总市值依然超过4000亿美元,遥遥领先不到480亿美元的通用汽车。只有在无人驾驶、电动车以及可能的燃料电池投资方面有所建树,才是可以短期内拉抬通用股价的最好方法。通过投资尼古拉,不仅可以帮助尼古拉进行产品开发,推动产品上市,而只要产品上市有序推进,对通用自身也是一个极大的利好。此外,通用汽车自己也是一个上市公司。如果贸然投资一家皮包公司,形成潜在的利益输送的可能性,那整个通用董事会以及管理团队,也会受到美国证监会的调查,并最终会面临牢狱之灾。

 

美国高科技风投体制弊端凸显

美国科技实力全球领先的原因,不仅因为其用移民制度招揽了全球最顶尖的人才,同时其发达的证券市场和活跃的风投资本,使得美国成为很多初出茅庐的年轻人和有着技术和想法的高端技术人才创业的沃土。和国内主板市场的审批制不同,美国的证券市场是注册制,也就是说,只要你能讲出一个足够有吸引力的故事,哪怕没有实现稳定的盈利,你的公司就能成功上市,为企业发展找到足够的资金支持。

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正是这种比较宽松的制度,尤其是今年美国股市在美联储无限量化宽松的情况下,科技股飞涨,让尼古拉这样的企业,无法按耐住自己那一颗蠢蠢欲动的心。毕竟有时候一条消息,意味着数以亿计美元财富的增长。而很多事情,很多消息,并非非黑即白,你很难界定尼古拉是不是真的违法相关规定,披露了违法得信息。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如果一直这样打擦边球,那长此以往,必然会影响到美国投资人对上市公司的信心,而没有了互信,会让整个社会白白付出很多无畏的成本,最终影响到其他初创企业的融资和成长。

 

 

点评

制造出一台燃料电池卡车,并不是太难。尼古拉之外,都已经有不少成功的案例。尼古拉要想成功,就必须和特斯拉一样,在很多核心技术上实现突破。也许尼古拉未来可以拼出一台燃料电池卡车或者燃料电池皮卡,但这台卡车性能是不是够先进?能不能将丰田、现代的产品比下去,目前来看还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如果尼古拉只是为了在证券市场上炒一把概念,去收割美国普通民众甚至是全球投资人的韭菜,那等待它的必然是美国证监会的重重处罚。而一旦美国投资人对这类高科技初创企业失去了信任,那才是会动摇美国高科技立国的根基。那就是尼古拉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

 

(本文系《禾颜阅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导语

记录汽车的时代记忆和社会表情

观察

  • 上汽“破壳”:坚守DNA,重塑新灵魂

    对于“曾经不想把灵魂交给别人”的上汽来说,这场活动可以说是上汽经过阵痛、思考、自醒到重新出发后的一次宣言。虽然这只是车展前一次普通的“之夜”活动,但对上汽来说,这是一场“地理+心理”的双重主场秀,这家有着70年历史的传统汽车企业借此活动在主场向业界宣告,上汽正在“破壳”重生。

    0 ¥ 0.00
  • 现在“出海”,理想汽车能找到“理想”的海外市场吗?

    理想汽车正在加码海外市场。在中国车企已经在海外市场攻城略地的当下,以及面对国际市场诸多不确定的因素,理想汽车能吃到海外市场的红利吗?

    12 ¥ 0.00
  • 车展为何诞生于上海?

    回望历史,瞭望未来,不论是汽车,还是时代,我们似乎又来到了新的历史关口,无不为今年的上海车展充满期待,不管是国内还是国际,大家都坚信,汽车在当下仍旧是拉动经济的火车头。

    11 ¥ 0.00
  • 门外汉搞不定,这两家车企不约而同让老将回炉

    近日,车企人事变动频频,沃尔沃汽车全球CEO骆文襟(Jim Rowan)和乐道品牌总裁艾铁成的离职较为引人关注。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一些车企高管之位难以坐热。

    16 ¥ 0.00
  • 极氪品牌的自信从何而来?

    极氪辨识度除了有别于其它品牌的内涵与外延外,还传递出拥有“灯塔型”的元素,有迹可循的创新,以及超越汽车范畴的国际化开放思维,拥抱全球化的气派和能力。从不生产无聊汽车的清醒,到提供个性化诉求的多元价值,极氪带给行业的启示不仅是产品的豪华和高端,还有非物质的共鸣和自信。如果从这样的视角看极氪品牌的崛起,这不就是我们所期待的,中国汽车品牌的内生力,走到哪儿都会受到尊重的文化自信?极氪做到了。

    21 ¥ 0.00
  • 小米明星车型SU7惹上麻烦,智驾接受市场“洗礼”

    当前,小米SU7销量一路走高,小米因此成为如今最红的新势力车企。同时,在国内汽车圈,小米一直深谙流量之道,是公认的营销高手。不过,一场意料之外的车祸,把小米汽车推到风口浪尖。

    23 ¥ 0.00
  • 尹同跃用四个“最”字概括奇瑞混动,从国内到全球不客气

    凭借“小草房精神”,奇瑞不断在动力领域攀升高峰,其超能电混动力系统名字带有“鲲鹏”两个字, 蕴含“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的美好寓意,而最终能否成为全球最好的混动系统,实现全球逍遥游,这是一场存在未知和变数的探索。

    0 ¥ 0.00
  • 北京越野BJ40:硬派车谋变顺应时代潮流

    “智驾平权”、“豪华平权”等一众“平权概念”被提出,一时间“追求平权”成了行业的风气,仿佛造车者脱离了“平权”就不会了造车,也有人将此称为“潮流”,视作内卷加剧时代的特产。从本质上看,这属于新营销的手段,能拉近买卖双方的距离,刺激消费。因此,当北京越野打着“越野平权”旗号推出BJ40增程版时,不难发现硬派越野的细分赛道也正在求变。

    10 ¥ 0.00
  • 宝马开窍了?360度全链AI战略加快智能化步伐

    近日,宝马汽车与阿里巴巴集团联合宣布,在中国深化战略合作,推动AI大语言模型上车,随着AI大模型技术愈发成熟,宝马汽车看到希望,随即发布360度全链AI战略,在电动化和智能化战略频繁失误的宝马能否凭借人工智能扳回一城呢?

    10 ¥ 0.00
  • 领克900直面问界M9,能否创造高端局的奇迹?

    近日,领克900正式预售,新款车型预售价格区间为33万到43.5万,定位为大型SUV,基于SPA Evo大型电混专属架构开发的领克900作为领克极氪整合之后首款产品,这台车型直面问界M9、理想L9等车型,新车能否创下新能源大型SUV销量新纪录?

    15 ¥ 0.00
  • 小鹏更名背后的野心:剑指科技帝国

    当同行还在做价格肉搏时,小鹏汽车已悄然架起"天地"一体的科技矩阵。前年还差点掉队的小鹏,经过一年来的调整,力压理想、小米等实力玩家,在今年前2月成为新势力的销量榜一。与此同时,小鹏做出更为大胆的决定:改名。改名背后,是"车企"到"科技集团"的跨越,是智能汽车产业生态化生存模式的新尝试。何小鹏的赌注很明确:要么用技术复用构建万亿生态帝国,要么在多线作战中耗尽最后一颗子弹。

    15 ¥ 0.00
  • 一则招聘信息泄露了自研芯片行踪,奇瑞剑指何方?

    国内车企自研智驾/座舱芯片行业正在兴起,现在这个阵营又增加了一个新的成员——奇瑞汽车。为什么国内车企前赴后继、排除万难、投入重金研发智驾/座舱芯片?

    14 ¥ 0.00

深度

禾颜阅讯

2020-09-23 1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