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文化的探路者

观察    禾颜阅讯    日本汽车究竟是怎么样走向世界市场的?

日本汽车究竟是怎么样走向世界市场的?

微信号:HEYANYUECHE

“内部竞争环境不够公平,在国内称霸的不算厉害,闯出去的才是真本事。”

在日本,汽车出海最成功。20世纪70年代,英国汽车在国内市场的销量大幅下滑,从1973年的72.6%下降到80年代初的41%以下。1980年,英国汽车媒体 Autocar对这一系列事件进行了反思。

日本汽车究竟是怎么样走向世界市场的?

 

从反对者那里寻找原因,则是更实际更容易的问题。针对其他欧盟成员国对汽车的大规模入侵,英国作为欧盟成员国在政策上毫无抵抗力,而美国汽车公司的英国本土化生产也都加快了英国汽车衰落的步伐。

日本汽车究竟是怎么样走向世界市场的?

 

但在欧美列强之外,来自东方的一股汽车势力也同样已经不容忽视,那就是日本。与英国人一样,日本人也非常重视对外贸易自由化,他们明显认为英国市场是一个突破口。七十年代时,日产汽车销量仅为5000辆,占英国市场份额不足0.5%,但五年间,日本汽车在英国市场的年销量已达107934辆,占英国市场的9%以上。

一九七六年,有些英国人被警告说,日本汽车公司将以“倾销价格”在英出售汽车,如果没有这种“不平等交易”,英国利兰集团至少还能再雇用四千名英国工人。一九五五年,全日本只出口两辆汽车,到一九七四年,日本汽车出口量已超过英国汽车总产量的一千七百万辆。

日本汽车究竟是怎么样走向世界市场的?

 

1976年6月,英国汽车贸易协会的一个代表团飞往东京,试图解决这个问题,当时贸易保护主义情绪很浓,因为五月英国的汽车进口比上一年同期猛增了62%。这一谈判似乎取得了一些成果,因为到1976年底,英国汽车年出口量比前一年增长了87%,零部件出口也增长了50%。然而进口的增长更是惊人,整车进口增长117%,汽车零部件进口增长59%…

日本汽车究竟是怎么样走向世界市场的?

 

日本汽车工业的主要策略是大量出口汽车,而英国只是日本汽车出口的第三大国际市场。一九七九年,日本汽车总产量突破九百六十万辆,其中六百万以上为乘用车(日本公司实际上也算得上是商务用车),仅在美国这个第一大市场的销售量就达到二百万辆,沙特阿拉伯和联邦德国则是第四大市场。同样,日本汽车对市场的高速无阻掠夺也引起了美国的不满,他们一方面直接从政策上施加压力,一方面可以操纵加速日本通胀,迫使汽车涨价。

策略不仅可以提高研发效率,还可以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同时生产线的节奏也不会因个别车型需求的变化而出现大的混乱。然而,有些人也因此得出结论,日本汽车缺乏创新设计的能力,电控燃油喷射和电子总线等内容只能出现在非常高档的车型上。

的确如此,日本企业似乎一直都是以稳健著称,市场营销和调查研究总是被置于比技术研发更重要的位置。出色的操作被认为是奢侈品,没有真正需要的技术创新就没有必要。但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如果市场有需求,比如消费者显然更喜欢五档变速器,那么很可能一夜之间,所有的日本新车都要换五档变速器。

日本企业在减重方面更有经验,他们引进了高强度钢的概念,提出双层强化的概念,即钢板生产出来后本来是柔软而脆弱的,但经过特殊设计的冲压可以提高钢板结构的强度,这样的设计允许他们使用较薄的钢板,因此减轻了重量。

日本汽车究竟是怎么样走向世界市场的?

 

在车身防腐方面,日本汽车也开始重视,镀锌钢被认为是非常有效的原材料。

导语

记录汽车的时代记忆和社会表情

观察

  • 如何增加“含华量”?丰田为跨国车企打了个样

    在合资品牌高光的时刻,丰田很低调;在合资品牌集体遇到挑战时,丰田很勤奋,充分呈现出全球头号车企在不停赴考过程中强大的心理素质与综合能力。在全球汽车产业加速分化的今天,中国市场正以前所未有的创新速度重塑行业规则。从技术标准到消费需求,从产业链协同到移动出行模式,每一环节都在重新定义未来汽车的内涵。跨国车企如何应变,丰田在上海车展上交出答卷,这是新的开始。

    0 ¥ 0.00
  • 广本“含新量”创新高,P7在安全基石上攀登驾趣新高度

    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以下简称“上海车展”)被业内认为是分水岭式的存在,去掉喧嚣与虚火,扭转流量为王的传播思维,拨掉浮夸的噱头,让车企和观众的注意力都回归到车与技术的本身,这对于作为长期主义者的广本以及带着八大产品价值而来的P7而言,无疑是一个利好的信号。

    10 ¥ 0.00
  • 铂智7,合资向上新突破

    当铂智7以豪华的高级感出现在受众的视野里时,就会让人想到此前雷凌“零差价”带来混合动力车普及时的惊喜,还有铂智3X撬动智能纯电向下带来的惊艳,以及对眼前铂智7向上突破带来合资研发高端化的惊叹等,这表明广丰在汽车转型大潮中一直在领风气之先,产品帅气,可圈可点,被视为合资车企中的新头部。

    10 ¥ 0.00
  • 四十不惑,风光依旧的上海车展

    继往开来,2025年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简称“上海车展”)有特殊的意义,距离1985年具举办的第一届上海车展恰好刚满四十年。那时,改革开放大门刚打开没多久,对于没见过几辆的普通人而言,第一届上海车展为国人打开了看世界领先工业的一扇窗。四十年间,中西方的汽车文化在这里交汇,各大流派的新技术在这里碰撞,随着中国汽车工业迅速发展以及自主车企崛起,上海车展变成中国车企与各国车企以及全球用户交流新技术和新车型的最好舞台,只不过,参展的主角在不停发生变化。

    12 ¥ 0.00
  • 工信部对浮躁的智驾说“不”

    2025年被业内人士认为是“智驾元年”。智驾安全问题在汽车行业受关注度越来越高。在智驾技术不断下沉的情况下,国内出现了多起和智驾相关的交通事故,而随之出现的相关责任事故的认定,更是引发了社会的关注。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作为主管部门的工信部及时出手,拧紧智驾“安全阀”。

    16 ¥ 0.00
  • 传祺向往S7“北巡”:一场“从岭南到北极”的对话

    当一辆来自广东的家庭大五座智驾SUV传祺向往S7与中国最北端相遇,从岭南到神州北极,这场跨越 4000公里的南北对话,不仅是产品测试,也是一次文化叙事,既有科技与自然的对抗,也是传祺品牌精神的升华,更暗含中国制造的雄心宣言。

    12 ¥ 0.00
  • 长城汽车与宇树科技合作,拥抱机器狗玩出新花样

    近日,长城汽车发出公告,宣布与杭州宇树科技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计划在机器人技术、智能制造等领域开展合作,以推动机器人等先进技术与汽车制造行业的深度融合。首次合作将打造“越野车+机器狗”组合,车企与机器人公司合作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0 ¥ 0.00
  • 红旗深度解读如何为用户造好车

    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车展启幕,车展的商业属性使其既成了秀肌肉的舞台,同时又扮演着各家兵戎相见、你来我往的角斗场,一时间造车成了一件趋利的事。从更加高远的视角看,造车不只是为了卖车,更不是为了作秀圈钱。相比之下,一汽红旗的造车态度要明显纯粹得多,用一汽董事长邱现东的话来说即是“‘为用户造好车’是红旗品牌始终不变的初心和矢志不渝的追求”。

    11 ¥ 0.00
  • 沃尔沃在价格上失守,在安全上坚守

    沃尔沃的豪华是什么?“安全”可能是最没有争议的答案,其次是“环保”和“健康”。这一套北欧式的豪华理念被沃尔沃奉行了数十年,成了品牌的豪华密码,同时也成为了沃尔沃和其他豪华品牌的核心区分。沃尔沃始终在坚持“以人为本,对人负责”的价值输出,但在流量为王、营销当先的今天,乘用车市场的消费观正在扭曲,相比起诳话连篇、花式整活的厂商,沃尔沃显得更加内敛且低调,品牌“存在感”开始被动降低。

    11 ¥ 0.00
  • 稳坐华系MPV头把交椅,传祺向往M8乾崑系列有何法宝?

    4月16日,传祺向往M8乾崑系列举办品鉴会。自发布以来,传祺向往M8乾崑系列以“智能与豪华双巅峰”傲视群雄,成为当前MPV细分市场中备受关注的新品车型。作为广汽传祺与华为深度合作的首款旗舰MPV,传祺向往M8乾崑系列不仅承载着传祺汽车冲击高端市场的蓬勃野心,更是凭借融合东方美学与尖端科技的创新设计,重新定义MPV的价值标准。

    16 ¥ 0.00
  • “卷王”星纪元ET誓将安全与豪华卷到底

    “吃在广州”, 选择在广州上市的星纪元ET抓住这个城市的精髓,在发布会前分发冰淇淋,这暗藏玄机,不仅卷科技,还卷上冰淇淋。原来星纪元ET座椅选用了食品级材料的刺云实胶,兼具安全与环保。

    17 ¥ 0.00
  • 吉利银河将“新豪华” 具象化

    乘用车的市场格局在变,车企的座次也在变,自主厂商、造车新势力正在轮番冲击着过去几十年来豪华品牌、合资厂商们带头设定的行业秩序。“各种平权”横空出世,国产汽车的造车者们试图以前所未有的性价比和空前的乘用车价值体系重塑市场份额。以吉利银河为例,其生而不凡,在“取缔”、“颠覆”等品牌使命的驱动下,大有成为国产“新豪华”名片的潜质。

    16 ¥ 0.00

深度

禾颜阅讯

2021-01-20 1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