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文化的探路者

观察    深度    外资车企独资进入倒记时,“潘多拉魔盒”开了?

外资车企独资进入倒记时,“潘多拉魔盒”开了?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再次公布2022年将取消乘用车外资股比限制和合资企业不超过2家的限制。换言之,对外资品牌而言,在合资车企中可以争取更多的股权,甚至有机会在国内单独建厂,国内汽车行业的未来充满着变数。

微信号:HEYANYUECHE

撰文|一页书、编辑|禾 子

 

合资股比的限制并非空穴来风,汽车外资经历了渐进式股比放开。早在2018年我国就取消了专用车、新能源车的外资股比限制,2020年取消了商用车外资股比限制。按照此前的计划,2022年将取消乘用车外资股比限制,同时取消合资企业不超过两家的限制。这样的变化对中资方而言意味着什么呢,新政策是否意味着打开了“潘多拉魔盒”呢?

外资车企独资进入倒记时,“潘多拉魔盒”开了?

 

股比限制下的“市场换技术”成效显著,坐享其成不利于长久发展

谈及合资股比限制,还要从头说起。1956年,中国人自己制造的第一辆汽车——解放牌载货汽车从长春一汽总装线上盛装下线,中国汽车工业也随即开启了滚滚历史长流。不过,在此后的几十年间,以国有企业为主体的汽车产业发展受限,总体来说这些企业缺资金、缺技术、缺经验、缺人才。所以在1994年,为了促进国内汽车产业的发展,国家发布了《汽车产业政策》,内容中明确了以轿车为主的汽车发展方向,首次提出鼓励汽车消费,允许私人购车,同时对合资产品有了明确的国产化要求,这就是“50比50”合资股比限制的由来。

外资车企独资进入倒记时,“潘多拉魔盒”开了?

 

对中方企业而言,通过市场换技术可以促进自己的提高;同时对有技术但缺市场的外资企业而言,又可以开发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同时相互分担风险,也相互制衡,彼此的合作可以实现共赢。自此,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进入了加速期,改变也是显而易见的。

中国车市逐渐成为了全球最大的区域市场,新车年销量达到2000万辆,对合资的双方都有收获。首先,对我们自己而言,汽车的生产制造有了行业标准以及标准化流程,同时国内车企在研发技术方面有了核心的支柱,也对接下来发展新能源、智能领域打下了基础。对外资方而言,中国市场也成为大多国际车企全球化的最大板块,为他们换取了巨额利润,同时在中国市场的布局影响着企业整体的发展。

外资车企独资进入倒记时,“潘多拉魔盒”开了?

 

虽然这样独特的合资汽车产业模式,对于全面落后于世界的国内汽车产业体系而言有着巨大的带动作用,但是也抑制了本土品牌的发展。在相关政策的作用下,源源不断的利润已经让部分中方汽车企业丧失了自主发展的能力和新的想法,有的企业干脆完全仰仗外资技术和资金坐享其成。那么此时正需要引入一些“活水”,形成新的竞争性市场格局。

 

“潘多拉魔盒”促大浪淘沙

放开合资股比限制如同打开了“潘多拉魔盒”,对传统车企而言相当于进入了大浪淘沙的新时代,在对政策的解读中可以明确的是,在股比限制完全放开后,外资品牌想获得更多股比,只能在现有合资体系中争取。

外资车企独资进入倒记时,“潘多拉魔盒”开了?

 

自主板块弱的中国车企将会加速出局,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华晨宝马。2018年,宝马与华晨正式签署协议,2022年宝马将增股华晨宝马股权至75%,对价为36亿欧元,同时宝马集团和华晨汽车集团的合资协议延长至2040年。虽然作为老牌自主企业,华晨曾经也有过一段辉煌时期,但是因为过度依靠华晨宝马的丰厚利润,还是在经营上出现了问题,走上了破产重组的道路,未来宝马更换新的合作伙伴也不是没有可能。

外资车企独资进入倒记时,“潘多拉魔盒”开了?

 

与此同时,如果外资方处于弱势,或将丢失更多股权。中国市场曾是PSA集团在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2014年PSA全球累计销量增长4.26%至293.89万辆,其中在华销量增长31.9%至73.4万辆。不过好景不长,国内市场的产销数据开始逐年下滑,2019年PSA集团在中国及东南亚地区的销量下滑55.4%至11.7万辆,而其在华唯一一家合资公司神龙汽车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共销售50267辆新车,同比下滑55.74%。雷诺已经率先退出中国市场,那么对在国内反响惨淡但是依旧坚持的PSA来说,未来在与东风汽车的合作中会不会丢失更多股权呢?

“博弈”即将开始,究竟哪一方在谈判桌上将丢掉更多股权呢?我们拭目以待。

 

特斯拉独资模式或被效仿

新能源是汽车工业的大势所趋,各大车企已经将电动化的发展列为了重中之重,同时按照新的政策,外资品牌如果想新建整车企业,那么只能选择新能源。

外资车企独资进入倒记时,“潘多拉魔盒”开了?

 

部分外资企业已经率先布局,在新能源领域陆续成立了新公司。江淮大众“第一个吃螃蟹”,去年大众入股江淮获反垄断审查通过,交易完成后,大众将持有江汽控股50%的股权,并持有合资公司江淮大众75%的股权,如今新公司已更名为“大众汽车(安徽)有限公司”;去年4月,丰田与比亚迪合资的纯电动车研发公司——比亚迪丰田电动车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去年7月吉利和戴姆勒成立了智马达汽车有限公司,新合资公司将在中国工厂生产smart电动车;不久前奥迪一汽的项目也顺利落成,奥迪及大众汽车集团持有新公司的60%股份,一汽集团持股40%;此外,长城与宝马合资的光束汽车项目也已经启动。当下,新能源领域已经成为新的逐鹿之地,未来中外双方在该领域的合资动向将有新看点。

外资车企独资进入倒记时,“潘多拉魔盒”开了?

 

那么特斯拉的独资模式是否会被效仿呢?2019年年初,特斯拉在上海的超级工厂正式宣布动工,特斯拉随即成为国内汽车产业里第一家完成独资成立新公司的国外汽车企业。此后,仅用短短十几个月的施工,特斯拉上海工厂就实现了特斯拉Model 3的国产,并且迅速拉低了其入门价格。伴随着国产化的进一步深入,以及售价的多次下探,去年全年特斯拉Model 3在中国市场的销量达到了137459辆,成为了国内新能源汽车单车销量冠军。先不论关于“割韭菜”的负面争议,至少特斯拉第一个尝到了合资股比限制开放的红利。那么对海外车企而言,股比限制放开后,如果拥有足够的信心以及硬实力作为支撑,为何不选择像特斯拉一样,直接把中方企业“踢开”,实现自己利益最大化呢?

外资车企独资进入倒记时,“潘多拉魔盒”开了?

 

点评

站在自主品牌的角度思考,对强势者而言或许新的变革可以让自己在合资中获得更多话语权,不再看外资方的脸色行事;对弱势者而言,或许沦为帮外资方代工又要贡献经销网络的角色,而回报却很低得不偿失。未来的变数很大,经历大浪淘沙后,留下的都是精华,可以肯定的是新政策将更有利于中国汽车工业的长久发展。

 

(本文系《禾颜阅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导语

记录汽车的时代记忆和社会表情

观察

  • 广本“含新量”创新高,P7在安全基石上攀登驾趣新高度

    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以下简称“上海车展”)被业内认为是分水岭式的存在,去掉喧嚣与虚火,扭转流量为王的传播思维,拨掉浮夸的噱头,让车企和观众的注意力都回归到车与技术的本身,这对于作为长期主义者的广本以及带着八大产品价值而来的P7而言,无疑是一个利好的信号。

    0 ¥ 0.00
  • 铂智7,合资向上新突破

    当铂智7以豪华的高级感出现在受众的视野里时,就会让人想到此前雷凌“零差价”带来混合动力车普及时的惊喜,还有铂智3X撬动智能纯电向下带来的惊艳,以及对眼前铂智7向上突破带来合资研发高端化的惊叹等,这表明广丰在汽车转型大潮中一直在领风气之先,产品帅气,可圈可点,被视为合资车企中的新头部。

    10 ¥ 0.00
  • 四十不惑,风光依旧的上海车展

    继往开来,2025年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简称“上海车展”)有特殊的意义,距离1985年具举办的第一届上海车展恰好刚满四十年。那时,改革开放大门刚打开没多久,对于没见过几辆的普通人而言,第一届上海车展为国人打开了看世界领先工业的一扇窗。四十年间,中西方的汽车文化在这里交汇,各大流派的新技术在这里碰撞,随着中国汽车工业迅速发展以及自主车企崛起,上海车展变成中国车企与各国车企以及全球用户交流新技术和新车型的最好舞台,只不过,参展的主角在不停发生变化。

    10 ¥ 0.00
  • 工信部对浮躁的智驾说“不”

    2025年被业内人士认为是“智驾元年”。智驾安全问题在汽车行业受关注度越来越高。在智驾技术不断下沉的情况下,国内出现了多起和智驾相关的交通事故,而随之出现的相关责任事故的认定,更是引发了社会的关注。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作为主管部门的工信部及时出手,拧紧智驾“安全阀”。

    16 ¥ 0.00
  • 传祺向往S7“北巡”:一场“从岭南到北极”的对话

    当一辆来自广东的家庭大五座智驾SUV传祺向往S7与中国最北端相遇,从岭南到神州北极,这场跨越 4000公里的南北对话,不仅是产品测试,也是一次文化叙事,既有科技与自然的对抗,也是传祺品牌精神的升华,更暗含中国制造的雄心宣言。

    12 ¥ 0.00
  • 欧盟电动车关税松动,特朗普关税大棒下中国车企有新“出口”

    近日,欧盟对中国生产的电动车加征关税的政策出现了明显松动的迹象。虽然还没有靴子落地,但是这次中欧双方达成协议并以“最低售价”取代“加征关税”的可能性非常大。如果中欧能够达成要给更广泛的自贸协定,那么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关税大棒最后只会让美国自食其果。

    15 ¥ 0.00
  • 红旗深度解读如何为用户造好车

    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车展启幕,车展的商业属性使其既成了秀肌肉的舞台,同时又扮演着各家兵戎相见、你来我往的角斗场,一时间造车成了一件趋利的事。从更加高远的视角看,造车不只是为了卖车,更不是为了作秀圈钱。相比之下,一汽红旗的造车态度要明显纯粹得多,用一汽董事长邱现东的话来说即是“‘为用户造好车’是红旗品牌始终不变的初心和矢志不渝的追求”。

    10 ¥ 0.00
  • 沃尔沃在价格上失守,在安全上坚守

    沃尔沃的豪华是什么?“安全”可能是最没有争议的答案,其次是“环保”和“健康”。这一套北欧式的豪华理念被沃尔沃奉行了数十年,成了品牌的豪华密码,同时也成为了沃尔沃和其他豪华品牌的核心区分。沃尔沃始终在坚持“以人为本,对人负责”的价值输出,但在流量为王、营销当先的今天,乘用车市场的消费观正在扭曲,相比起诳话连篇、花式整活的厂商,沃尔沃显得更加内敛且低调,品牌“存在感”开始被动降低。

    9 ¥ 0.00
  • 稳坐华系MPV头把交椅,传祺向往M8乾崑系列有何法宝?

    4月16日,传祺向往M8乾崑系列举办品鉴会。自发布以来,传祺向往M8乾崑系列以“智能与豪华双巅峰”傲视群雄,成为当前MPV细分市场中备受关注的新品车型。作为广汽传祺与华为深度合作的首款旗舰MPV,传祺向往M8乾崑系列不仅承载着传祺汽车冲击高端市场的蓬勃野心,更是凭借融合东方美学与尖端科技的创新设计,重新定义MPV的价值标准。

    16 ¥ 0.00
  • “卷王”星纪元ET誓将安全与豪华卷到底

    “吃在广州”, 选择在广州上市的星纪元ET抓住这个城市的精髓,在发布会前分发冰淇淋,这暗藏玄机,不仅卷科技,还卷上冰淇淋。原来星纪元ET座椅选用了食品级材料的刺云实胶,兼具安全与环保。

    13 ¥ 0.00
  • 吉利银河将“新豪华” 具象化

    乘用车的市场格局在变,车企的座次也在变,自主厂商、造车新势力正在轮番冲击着过去几十年来豪华品牌、合资厂商们带头设定的行业秩序。“各种平权”横空出世,国产汽车的造车者们试图以前所未有的性价比和空前的乘用车价值体系重塑市场份额。以吉利银河为例,其生而不凡,在“取缔”、“颠覆”等品牌使命的驱动下,大有成为国产“新豪华”名片的潜质。

    13 ¥ 0.00
  • 底特律的“红脖子”真的能够抢回汽车产业吗?

    中美之间的关税战当下可能仅仅只是数字上的游戏。4月15日,美国白宫提到中国现在面临输美产品最高可达245%的关税时,中方对此表现很冷静。由于整车出口美国的大门早已经关上,因此相比于其他行业,中国车企在这次美国的极限施压下,反倒受到影响较小。

    14 ¥ 0.00

深度

禾颜阅讯

2021-02-25 1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