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文化的探路者

观察    深度    底特律的“红脖子”真的能够抢回汽车产业吗?

底特律的“红脖子”真的能够抢回汽车产业吗?

中美之间的关税战当下可能仅仅只是数字上的游戏。4月15日,美国白宫提到中国现在面临输美产品最高可达245%的关税时,中方对此表现很冷静。由于整车出口美国的大门早已经关上,因此相比于其他行业,中国车企在这次美国的极限施压下,反倒受到影响较小。

微信号:HEYANYUECHE

撰文|张大川、编辑|禾 子

随着美国对进口汽车征收25%的关税,欧盟、日本和韩国都是叫苦不迭,像捷豹则是直接叫停了出口美国的业务。不过,中国车企早在特朗普的第一任期就“享受”这个税率,而中国电动车税率在拜登任内更是被加征了100%。在如此高关税的打压下,中国车企已经逐渐放弃了在美国市场的努力。即便是性比价很高的中国电动车,也难以应对100%进口关税的阻挠。更加不要说,美国还把对中国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的相关软硬件上升到了国家安全的程度,让中国汽车行业对美国早已经“死了心”。

 

关税冲击下谁是最大的受害者?

2024年,国内汽车出口在创下新高之际,对美整车出口仅为11.6万辆,占比仅为1.81%,而且这11万辆汽车多为欧美车企的产品,国内自主品牌在美国基本没有什么销售。因此,这次特朗普对全球加征的汽车关税,受影响比较大的反倒是欧洲和日韩车企。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对于国内车企来说不啻为一个好消息。毕竟这些跨国车企巨头无论是在美设厂来避免关税的冲击,还是自己承担亦或转嫁关税给消费者,都会对其全球战略带来不小的影响,那么相应中国车企将可能获得更多的发展空间。

 

不过,和整车企业相比,国内零部件企业受到的冲击就比较大。2024年,中国对美出口零部件高达171.5亿美元,占我国零部件出口总额的15.6%。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对美锂离子蓄电池的出口额达到153.2亿美元,占中国当年锂电池出口额的25.1%。所以随着美国对中国无差别征税,国内零部件企业出口美国的业务恐受到冲击。

之前,国内不少零部件企业在像墨西哥这样的第三地建厂,来绕开美国的关税壁垒。但是,从这次特朗普关税战的势头来看,未来在第三地的零部件工厂也很难全身而退。更为让国内零部件企业挠头的是,美国还以个人信息保护和国家安全为理由,要把中国智能网联汽车相关零部件全部剔除出美国的汽车供应链,这已经不仅仅是用钱可以解决问题的范畴。

但是,关税战的受害者从来都不是单方面的。如果说这次关税战最大的输家,那么在华销售的美系车企也必然在列。中国对美国征收的145%的对等关税,更是让出口中国的原产地在美国的车企头疼不已。特斯拉已经暂停了在国内销售进口的Model S/X两款车型,通用的道朗格全系车型、福特/林肯的进口车型受到的冲击也很大。而像奔驰GLS、GLE;宝马宝马X4、X6、X7等,之前也都是在美国生产。如果未来中美之间无法达成关税谅解,那么相关车企的利益都会受到不小的损害。

 

芯片何去何从?

之前,大家普遍认为美国可以通过芯片制约中国车企,是卡我们脖子的技术。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高通的智能座舱芯片和英伟达的Orin智驾芯片已经成为国内大部分新能源车型的标配。有数据显示,英伟达Orin-X芯片在国内高阶智驾市场的占有率超过60%。但是随着美国对华为的打压,国内车企早就已经开始做了两手准备。

 

作为国内头部的芯片设计企业,地平线当前主打的征程6芯片在算力方面已经超越了英伟达Orin-X;整车企业中蔚来和小鹏自研的“神玑”和“图灵”芯片,在参数上都是把矛头直指英伟达Orin芯片;而在智能座舱芯片方面,吉利自研的龙鹰一号在性能上也可以匹敌高通的8155芯片。备受美国制裁之苦的华为,其自研的昇腾系列AI芯片更是把从芯片设计到最后完成封装测试的整条产业链都留在了国内,完全不用看美国的脸色。

 

中国已经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2024年,国内汽车产销纷纷突破3100万辆;而反观美国汽车市场销量仅为1603万辆。况且,中国车企在智能座舱以及智能网联方面的竞争激烈,如果没有国内车企激进的你追我赶,光靠大众、丰田这些传统车企巨头,高通和英伟达当前的销售额和市值都会大打折扣。假如我们沿用特朗普政府的“强盗逻辑”,那么中国不仅可以筑起关税壁垒,对这两家芯片企业课以高的关税,甚至可以考虑在国内以国安理由直接禁售高通、英伟达以及其他美国企业的芯片。

 

关税只会加速美系车退出全球市场竞争的步伐

美国铁锈带的红脖子们是特朗普这次能够再度胜选的最大选民基础。但他们面临收入不高,甚至失业的问题也很严重。不过造成他们失业的实质,与其说是中国制造的崛起,更不如说是美国汽车工业甚至是美国整个制造业的衰落。

即便在美国本土市场,抛开特斯拉不谈,除了在皮卡市场外美系品牌还占据一定的优势外,论经济性和可靠性,美系车可能几十年前已经比不过以丰田为代表的日系和以现代为代表的韩系;在豪华品牌市场,林肯和凯迪拉克也完全不是BBA的对手;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无论是美国拆车机构去拆解比亚迪海鸥后推算出的成本,还是福特全球CEO试驾小米SU7后的反馈,都足以说明,那个通用、福特以及克莱斯勒在全球市场争雄的时代早已经不在,甚至特斯拉在全球电动车和自动驾驶的领导地位都已经开始受到中国车企的挑战。

 

在美国本土市场都没有决定性优势,美系车企又如何在全球市场和其他品牌竞争呢?高企的关税,短时间来看是会对进口车型在美国本土的销售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整车企业背后的零部件产业链已经高度全球化。特朗普要想在自己的一个任期内在美国重塑整个汽车零部件产业链,无异于痴人说梦。加之美国较高的人力成本,以及缺乏大量的合格的汽车工程师等因素等等,最终都会让在美国本土设厂变成一个亏本的买卖。就像如今在英国、澳大利亚这些发达国家市场已基本看不到本土的汽车制造厂一样,在没有廉价劳动力和大量理工科毕业生的支持下,发展汽车制造业无异于痴人说梦。

 

点评

要想真正寻回美国汽车制造业的荣光,其实需要更多的特斯拉们,而非关税和贸易保护主义;以中国、印度以及印尼为代表的这些具备非常大潜力的亚洲国家市场,才能为所有跨国车企巨头源源不断地带来前进动力。因此,如果特朗普一味为了保护美国铁锈带的工作机会,通过关税而非市场竞争来创造工作机会,那么美国汽车工业就离开全面的衰败为期不远了。

 

(本文系《禾颜阅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导语

记录汽车的时代记忆和社会表情

观察

  • 工信部对浮躁的智驾说“不”

    2025年被业内人士认为是“智驾元年”。智驾安全问题在汽车行业受关注度越来越高。在智驾技术不断下沉的情况下,国内出现了多起和智驾相关的交通事故,而随之出现的相关责任事故的认定,更是引发了社会的关注。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作为主管部门的工信部及时出手,拧紧智驾“安全阀”。

    0 ¥ 0.00
  • 传祺向往S7“北巡”:一场“从岭南到北极”的对话

    当一辆来自广东的家庭大五座智驾SUV传祺向往S7与中国最北端相遇,从岭南到神州北极,这场跨越 4000公里的南北对话,不仅是产品测试,也是一次文化叙事,既有科技与自然的对抗,也是传祺品牌精神的升华,更暗含中国制造的雄心宣言。

    1 ¥ 0.00
  • 欧盟电动车关税松动,特朗普关税大棒下中国车企有新“出口”

    近日,欧盟对中国生产的电动车加征关税的政策出现了明显松动的迹象。虽然还没有靴子落地,但是这次中欧双方达成协议并以“最低售价”取代“加征关税”的可能性非常大。如果中欧能够达成要给更广泛的自贸协定,那么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关税大棒最后只会让美国自食其果。

    2 ¥ 0.00
  • 上汽“破壳”:坚守DNA,重塑新灵魂

    对于“曾经不想把灵魂交给别人”的上汽来说,这场活动可以说是上汽经过阵痛、思考、自醒到重新出发后的一次宣言。虽然这只是车展前一次普通的“之夜”活动,但对上汽来说,这是一场“地理+心理”的双重主场秀,这家有着70年历史的传统汽车企业借此活动在主场向业界宣告,上汽正在“破壳”重生。

    7 ¥ 0.00
  • 现在“出海”,理想汽车能找到“理想”的海外市场吗?

    理想汽车正在加码海外市场。在中国车企已经在海外市场攻城略地的当下,以及面对国际市场诸多不确定的因素,理想汽车能吃到海外市场的红利吗?

    15 ¥ 0.00
  • 车展为何诞生于上海?

    回望历史,瞭望未来,不论是汽车,还是时代,我们似乎又来到了新的历史关口,无不为今年的上海车展充满期待,不管是国内还是国际,大家都坚信,汽车在当下仍旧是拉动经济的火车头。

    19 ¥ 0.00
  • 稳坐华系MPV头把交椅,传祺向往M8乾崑系列有何法宝?

    4月16日,传祺向往M8乾崑系列举办品鉴会。自发布以来,传祺向往M8乾崑系列以“智能与豪华双巅峰”傲视群雄,成为当前MPV细分市场中备受关注的新品车型。作为广汽传祺与华为深度合作的首款旗舰MPV,传祺向往M8乾崑系列不仅承载着传祺汽车冲击高端市场的蓬勃野心,更是凭借融合东方美学与尖端科技的创新设计,重新定义MPV的价值标准。

    0 ¥ 0.00
  • “卷王”星纪元ET誓将安全与豪华卷到底

    “吃在广州”, 选择在广州上市的星纪元ET抓住这个城市的精髓,在发布会前分发冰淇淋,这暗藏玄机,不仅卷科技,还卷上冰淇淋。原来星纪元ET座椅选用了食品级材料的刺云实胶,兼具安全与环保。

    0 ¥ 0.00
  • 吉利银河将“新豪华” 具象化

    乘用车的市场格局在变,车企的座次也在变,自主厂商、造车新势力正在轮番冲击着过去几十年来豪华品牌、合资厂商们带头设定的行业秩序。“各种平权”横空出世,国产汽车的造车者们试图以前所未有的性价比和空前的乘用车价值体系重塑市场份额。以吉利银河为例,其生而不凡,在“取缔”、“颠覆”等品牌使命的驱动下,大有成为国产“新豪华”名片的潜质。

    1 ¥ 0.00
  • 底特律的“红脖子”真的能够抢回汽车产业吗?

    中美之间的关税战当下可能仅仅只是数字上的游戏。4月15日,美国白宫提到中国现在面临输美产品最高可达245%的关税时,中方对此表现很冷静。由于整车出口美国的大门早已经关上,因此相比于其他行业,中国车企在这次美国的极限施压下,反倒受到影响较小。

    1 ¥ 0.00
  • 特朗普挥舞关税大棒,误伤特斯拉

    特朗普再一次挥舞关税大棒,企图将更多的海外汽车拒之门外以推动供应链本土化,但美国似乎忽视了这些行为对本土汽车行业造成的伤害,尤其是以特斯拉为代表的新能源车企将面临更为艰难的处境。目前,有消息传,特朗普正在考虑免除汽车零部件关税。此前,特朗普对所有运往美国的汽车征收25%的关税。

    1 ¥ 0.00
  • 尹同跃用四个“最”字概括奇瑞混动,从国内到全球不客气

    凭借“小草房精神”,奇瑞不断在动力领域攀升高峰,其超能电混动力系统名字带有“鲲鹏”两个字, 蕴含“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的美好寓意,而最终能否成为全球最好的混动系统,实现全球逍遥游,这是一场存在未知和变数的探索。

    8 ¥ 0.00

深度

禾颜阅讯

2025-04-18 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