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文化的探路者

观察    深度    “掺硅补锂”走红,固态电池时代来了吗?

“掺硅补锂”走红,固态电池时代来了吗?

续航和安全性一直是新能源汽车最大的痛点,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行业内便有了“固态电池”的概念。不过短时间距离固态电池的量产还很遥远,于是很多新能源企业开始引入了“掺硅补锂”的半固态电池作为过渡性产品,那么“掺硅补锂”将成为今年行业新风向吗?

微信号:HEYANYUECHE

撰文|一页书、编辑|禾 子

 

从目前新能源量产车型的实际表现来看,无论是磷酸铁锂电池还是三元锂电池,能量密度都未完全解决电动汽车续航的焦虑,同时随着未来电动汽车智能化功能的渗透,越来越多的电子化配置使车辆用电越来越大,所以业内领军企业开始在电池技术上做文章,寻求根本解决续航问题的方法。

“掺硅补锂”走红,固态电池时代来了吗?

 

固态电池或完美解决续航和安全问题

为了解决动力电池在能量密度上的瓶颈带来的续航问题,日本车企早在两三年前就开始了“固态电池”的研发计划,这项技术当时被丰田、本田、日产等企业看来是未来新能源汽车的希望,那么固态电池真有那么管用吗?

“掺硅补锂”走红,固态电池时代来了吗?

 

首先在结构上,传统锂离子电池主要由正负极材料、电解液和隔膜组成,其中正负极材料决定了电池的容量,电解液及隔膜作为传输锂离子的介质。而固态电池用固态电解质替代了传统锂离子电池的电解液和隔膜。那么固态电池有哪些优势呢?

首先,固态电池用金属锂取代了嵌锂石墨作为负极,这样可以减少负极材料的用量,使得整个电池的能量密度有明显提高;此外,选用固态电解质后,正负极之间的距离减少,这样电池的厚度就能大大地降低;而在电池轻薄化以后,其柔性程度也会有明显的提高,电池包进行封装时,电池可以经受几百到几千次的弯曲而保证性能基本不衰减;此外,固态电池无需担心出现锂枝晶导致电池短路、电解质高温发生化学反应易燃易爆等问题。综上,固态电池拥有能量密度高、体积小、柔性化强、更安全的特性。

“掺硅补锂”走红,固态电池时代来了吗?

 

虽然相比传统锂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和高安全性等绝佳优势,但同时还具有导电率差、循环寿命不佳、制造工艺复杂成本高等问题,这些都制约着量产计划的推进。根据主流车企公布的信息显示,丰田在2021年亮相首款固态电池原型车;大众预计2024-2025年量产固态电池。所以,固态电池最终应用在量产车型上最理想的情况下也得需要五年左右才能实现。

“掺硅补锂”走红,固态电池时代来了吗?

 

蔚来的“固态”有混淆概念之嫌

固态电池距离量产遥遥无期,所以行业内现在把关注点放在了“掺硅补锂”的过渡性电池产品上,那么“掺硅补锂”的实际应用效果会如何呢?

从电池的正极、负极、电解液、隔膜各个部分看,传统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成为了提升能量密度的“短板”,材料普遍采用石墨材料,但是当前石墨负极材料克容量已经做到360mAh/g,接近372mAh/g的理论克容量,继续提升的空间有限,所以需要开发新型的负极材料。目前业界的普遍共识是,硅负极材料是石墨负极材料的理想替代产品,硅材料的理论克容量更高,达到了4200mAh/g,是目前已知能用于负极的材料中理论克容量最高的材料。此外,硅材料储量丰富、成本低等优势利于硅负极的制造。不过,硅负极材料在电化学反应中体积膨胀率高达320%,远高于现有的石墨材料10%左右的膨胀率,所以在电池正常工作状态下极高的膨胀和收缩弹性频繁发生,电池的循环寿命将会缩减,反而得不偿失。

“掺硅补锂”走红,固态电池时代来了吗?

 

此外,硅负极的第二个短板是首充效率低,数据显示只有65%-85%。在锂离子电池首次充电过程中,有机电解液会在负极表面还原分解,形成固体电解质相界面膜,该物质会消耗大量来自正极的锂离子,造成首次循环的库仑效率偏低,从而降低了锂离子电池的容量和能量密度。而“补锂”的作用就是抵消掉上文提到的固体电解质相界面膜造成的锂损失。综上,为了均衡地达到使用性能,两者需要同时进行,而“掺硅补锂” 成为了现阶段解决电动车续航焦虑的最优解。

“掺硅补锂”走红,固态电池时代来了吗?

 

事实上,蔚来此前宣称的“固态电池”,其实是无机预锂化硅碳负极技术,本质上就是“掺硅补锂”,其有混淆概念之嫌。另外,无论掺硅还是补锂,研发的技术难度都不小,这也是目前硅负极材料一直较少应用到电池中的主要原因,只是理论上要比纯固态电池的研发要轻松些。“掺硅补锂”电池短期内应用难度很大,或许会在明年才可能大规模上市应用。

 

产业链企业跃跃欲试

现阶段“掺硅补锂”暂时是解决电动汽车续航焦虑的最佳解决方案,新能源行业内的很多企业已经率先开始了研发进程。

今年1月8日,国轩高科首次亮相了应用“高克容量硅负极材料和先进的预锂化技术”的210Wh/kg磷酸铁锂电池产品;次日,蔚来汽车发布了150kWh“无机预锂化硅碳负极技术”电池;1月13日,智己汽车宣布与宁德时代共同开发的“掺硅补锂技术”电池将应用在旗下首款新车上;1月18日,广汽集团透露,搭载硅负极电池技术的车型已按计划进入实车测试阶段。

“掺硅补锂”走红,固态电池时代来了吗?

 

虽然固态电池的实际应用还遥遥无期,但是“掺硅补锂”的技术开始兴起了,这意味着新市场打开了。目前国内具备批量生产硅负极材料能力的企业有限,不过随着资本的不断投入,对新能源行业而言机会也越来越多,届时该领域会受到更多企业的重视,无论是产量还是产品的需求量都将会有大幅提升。同时这也体现了新技术的诞生和应用离不开整个产业链的协同推进。

“掺硅补锂”走红,固态电池时代来了吗?

 

点评

显然,无论部分车企再如何大肆渲染,我们距离固态电池的最终应用还需要漫长的等待,不过“掺硅补锂”逐渐成为了现阶段的最优解,也将成为今年新能源和汽车行业的新趋势。一个新技术的诞生及应用可能会改变整个市场格局,新机会诞生的同时,也意味着企业间的协作和竞争并存。

 

(本文系《禾颜阅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导语

记录汽车的时代记忆和社会表情

观察

  • 如何增加“含华量”?丰田为跨国车企打了个样

    在合资品牌高光的时刻,丰田很低调;在合资品牌集体遇到挑战时,丰田很勤奋,充分呈现出全球头号车企在不停赴考过程中强大的心理素质与综合能力。在全球汽车产业加速分化的今天,中国市场正以前所未有的创新速度重塑行业规则。从技术标准到消费需求,从产业链协同到移动出行模式,每一环节都在重新定义未来汽车的内涵。跨国车企如何应变,丰田在上海车展上交出答卷,这是新的开始。

    0 ¥ 0.00
  • 广本“含新量”创新高,P7在安全基石上攀登驾趣新高度

    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以下简称“上海车展”)被业内认为是分水岭式的存在,去掉喧嚣与虚火,扭转流量为王的传播思维,拨掉浮夸的噱头,让车企和观众的注意力都回归到车与技术的本身,这对于作为长期主义者的广本以及带着八大产品价值而来的P7而言,无疑是一个利好的信号。

    10 ¥ 0.00
  • 铂智7,合资向上新突破

    当铂智7以豪华的高级感出现在受众的视野里时,就会让人想到此前雷凌“零差价”带来混合动力车普及时的惊喜,还有铂智3X撬动智能纯电向下带来的惊艳,以及对眼前铂智7向上突破带来合资研发高端化的惊叹等,这表明广丰在汽车转型大潮中一直在领风气之先,产品帅气,可圈可点,被视为合资车企中的新头部。

    10 ¥ 0.00
  • 四十不惑,风光依旧的上海车展

    继往开来,2025年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简称“上海车展”)有特殊的意义,距离1985年具举办的第一届上海车展恰好刚满四十年。那时,改革开放大门刚打开没多久,对于没见过几辆的普通人而言,第一届上海车展为国人打开了看世界领先工业的一扇窗。四十年间,中西方的汽车文化在这里交汇,各大流派的新技术在这里碰撞,随着中国汽车工业迅速发展以及自主车企崛起,上海车展变成中国车企与各国车企以及全球用户交流新技术和新车型的最好舞台,只不过,参展的主角在不停发生变化。

    12 ¥ 0.00
  • 工信部对浮躁的智驾说“不”

    2025年被业内人士认为是“智驾元年”。智驾安全问题在汽车行业受关注度越来越高。在智驾技术不断下沉的情况下,国内出现了多起和智驾相关的交通事故,而随之出现的相关责任事故的认定,更是引发了社会的关注。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作为主管部门的工信部及时出手,拧紧智驾“安全阀”。

    16 ¥ 0.00
  • 传祺向往S7“北巡”:一场“从岭南到北极”的对话

    当一辆来自广东的家庭大五座智驾SUV传祺向往S7与中国最北端相遇,从岭南到神州北极,这场跨越 4000公里的南北对话,不仅是产品测试,也是一次文化叙事,既有科技与自然的对抗,也是传祺品牌精神的升华,更暗含中国制造的雄心宣言。

    12 ¥ 0.00
  • 长城汽车与宇树科技合作,拥抱机器狗玩出新花样

    近日,长城汽车发出公告,宣布与杭州宇树科技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计划在机器人技术、智能制造等领域开展合作,以推动机器人等先进技术与汽车制造行业的深度融合。首次合作将打造“越野车+机器狗”组合,车企与机器人公司合作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0 ¥ 0.00
  • 红旗深度解读如何为用户造好车

    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车展启幕,车展的商业属性使其既成了秀肌肉的舞台,同时又扮演着各家兵戎相见、你来我往的角斗场,一时间造车成了一件趋利的事。从更加高远的视角看,造车不只是为了卖车,更不是为了作秀圈钱。相比之下,一汽红旗的造车态度要明显纯粹得多,用一汽董事长邱现东的话来说即是“‘为用户造好车’是红旗品牌始终不变的初心和矢志不渝的追求”。

    11 ¥ 0.00
  • 沃尔沃在价格上失守,在安全上坚守

    沃尔沃的豪华是什么?“安全”可能是最没有争议的答案,其次是“环保”和“健康”。这一套北欧式的豪华理念被沃尔沃奉行了数十年,成了品牌的豪华密码,同时也成为了沃尔沃和其他豪华品牌的核心区分。沃尔沃始终在坚持“以人为本,对人负责”的价值输出,但在流量为王、营销当先的今天,乘用车市场的消费观正在扭曲,相比起诳话连篇、花式整活的厂商,沃尔沃显得更加内敛且低调,品牌“存在感”开始被动降低。

    11 ¥ 0.00
  • 稳坐华系MPV头把交椅,传祺向往M8乾崑系列有何法宝?

    4月16日,传祺向往M8乾崑系列举办品鉴会。自发布以来,传祺向往M8乾崑系列以“智能与豪华双巅峰”傲视群雄,成为当前MPV细分市场中备受关注的新品车型。作为广汽传祺与华为深度合作的首款旗舰MPV,传祺向往M8乾崑系列不仅承载着传祺汽车冲击高端市场的蓬勃野心,更是凭借融合东方美学与尖端科技的创新设计,重新定义MPV的价值标准。

    16 ¥ 0.00
  • “卷王”星纪元ET誓将安全与豪华卷到底

    “吃在广州”, 选择在广州上市的星纪元ET抓住这个城市的精髓,在发布会前分发冰淇淋,这暗藏玄机,不仅卷科技,还卷上冰淇淋。原来星纪元ET座椅选用了食品级材料的刺云实胶,兼具安全与环保。

    17 ¥ 0.00
  • 吉利银河将“新豪华” 具象化

    乘用车的市场格局在变,车企的座次也在变,自主厂商、造车新势力正在轮番冲击着过去几十年来豪华品牌、合资厂商们带头设定的行业秩序。“各种平权”横空出世,国产汽车的造车者们试图以前所未有的性价比和空前的乘用车价值体系重塑市场份额。以吉利银河为例,其生而不凡,在“取缔”、“颠覆”等品牌使命的驱动下,大有成为国产“新豪华”名片的潜质。

    16 ¥ 0.00

深度

禾颜阅讯

2021-03-01 1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