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文化的探路者

观察    观察    北京车展的“口气”从何而来

北京车展的“口气”从何而来

如果从产业的角度看,“巨大的产业变革将使汽车文明焕然一新”正在浮出和兑现。而由此产生的全新竞争格局的大幕业已拉开。行业重新洗牌将不可避免。这一切催生的机遇都将拜互联网所赐,是它撬动了包括汽车在内的每个产业发生了工业革命。

微信号:HEYANYUECHE

撰文|颜光明

 

今年北京车展的口号是:定义汽车新生活。这也许是近年来国内外汽车大展中口气最大,信心最足,声音最响的口号。权威媒体称,这是“中国雄风”,但又被解读为中国汽车走在了十字路口上。

北京车展的“口气”从何而来

这是个引人瞩目的口号。就像车展门口的宝沃广告,语不惊人死不休(循规蹈矩是走向毁灭的捷径)。不过,这也不是空穴来风,思量之下,确有其因。本次车展气场不凡,无论是展出规模,还是新车首发,以及中外车企之间的展示阵容和表达方式等,一点都不逊色于国际五大车展。有过之而不及。这就难怪,境外媒体大咖毫不吝惜地把“中国才是真正引领世界汽车的风向标”的赞赏献给了北京车展。

北京车展的“口气”从何而来

客观地看,车展上中外展品的差距在缩小,车企的气势和形象也相对平衡起来,没有以往的反差强烈,呈现出一派和而不同的平等竞争氛围,倒是来自本土的声音开始强硬起来,有了“中国车展”的特色。

然而,在欣喜之余的近距离探访中,还是觉得没有完全摆脱“秀肌肉”的竞争思维。尽管增加了不少智能互联和自动驾驶的新玩意以诱人眼球,但仍旧还是以传统汽车为主,离真正意义上的定义汽车新生活的内容似乎还是较远,纸上谈兵的多。不过,车展上“汽车革命”的味道正浓,火药味弥漫了整个展馆。如地下的岩火在奔突。

北京车展的“口气”从何而来

定义汽车新生活。这是一个很纠结的敏感话题。车展现场抽样调查显示,人们还是习惯于对传统汽车的依赖占多数,对“未来汽车”充满好奇的居多。原因不外乎对传统汽车靠谱的深信有关,对于“未来汽车”的不确定性心存疑虑。

事实上,即便是一夜之间“新能源”迭代了“传统”,汽车真的被重新定义还未必适应。毕竟这是改变驾驶习惯和配套体系的大转换,涉及的领域很多,深层次的核心焦点还是汽车秩序的重建。故有人说,汽车正在进入一场痛苦的革命。不是汽车要变,而是时代要求汽车在变。毫无疑问,这是互联网催生的机遇和狂欢。

北京车展的“口气”从何而来

毋庸置疑,踏进展馆,迎面扑来的有不少新的气象,也有值得玩味的地方。首先是自主品牌的高调,除了发布新车型外,还有企业战略和文化战略的发布;其次是汽车外资品牌大秀企业实力和态度的表白;再是面对产业转型升级各车企的动作和行动展示在暗自角力。这也就使得北京车展成为“世界上最精彩的车展”的真正原因,带来的不止是人气,还有勃勃生机。这也是境外车企为之羡慕和垂涎的市场。

总之,经历了40年的汽车改革开放的中国汽车产业终于有了底气,庞大的市场支撑和消费升级,使得这个产业在历练中变得从容和强硬起来,开始直面外资品牌,有了主场意识。

相比之下,外资汽车显得滞后而力不从心。据报道,本届车展亮相的新能源车多达174台。其中,中国自主品牌车企新能源车占124台。

北京车展的“口气”从何而来

本届车展亮相的新能源车多达174台。其中,中国自主品牌车企新能源车占124台

然而,在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的过度演绎下,又不得不让人眼花缭乱,陷入似是而非,不知所措的困惑。比如对自动泊车的神奇渲染和“脑控车”的夸张显示,以及远程遥控汽车的所谓“黑科技”应用,尤其是对汽车自动化和智能网联的数字化炫耀等,似乎在暗示汽车的属性在改变。

事实上这些带有科幻色彩的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是否实用或转化为新的功能配置等,正在引起人们的关注和好奇,诸多的不确定性在有待观望。而汽车的四化(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是否就是定义汽车新生活的内容?显然本届车展为此在做积极的诠释,而厂商也借此平台用最现代的技术演绎,淋漓尽致,无所不及。可谓山雨欲来,扑朔迷离,如过江之鲫,惊涛怕案。

点评

如果从产业的角度看,“巨大的产业变革将使汽车文明焕然一新”正在浮出和兑现。而由此产生的全新竞争格局的大幕业已拉开。行业重新洗牌将不可避免。

这一切催生的机遇都将拜互联网所赐,是它撬动了包括汽车在内的每个产业发生了工业革命。对于中国汽车产业而言,重要的不仅是抓住产业转型升级的历史机遇改变自己,关键是要参与和重建汽车新秩序的角逐显得尤为重要。汽车的希望在中国。

导语

记录汽车的时代记忆和社会表情

观察

  • 现在“出海”,理想汽车能找到“理想”的海外市场吗?

    理想汽车正在加码海外市场。在中国车企已经在海外市场攻城略地的当下,以及面对国际市场诸多不确定的因素,理想汽车能吃到海外市场的红利吗?

    0 ¥ 0.00
  • 车展为何诞生于上海?

    回望历史,瞭望未来,不论是汽车,还是时代,我们似乎又来到了新的历史关口,无不为今年的上海车展充满期待,不管是国内还是国际,大家都坚信,汽车在当下仍旧是拉动经济的火车头。

    0 ¥ 0.00
  • 门外汉搞不定,这两家车企不约而同让老将回炉

    近日,车企人事变动频频,沃尔沃汽车全球CEO骆文襟(Jim Rowan)和乐道品牌总裁艾铁成的离职较为引人关注。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一些车企高管之位难以坐热。

    10 ¥ 0.00
  • 极氪品牌的自信从何而来?

    极氪辨识度除了有别于其它品牌的内涵与外延外,还传递出拥有“灯塔型”的元素,有迹可循的创新,以及超越汽车范畴的国际化开放思维,拥抱全球化的气派和能力。从不生产无聊汽车的清醒,到提供个性化诉求的多元价值,极氪带给行业的启示不仅是产品的豪华和高端,还有非物质的共鸣和自信。如果从这样的视角看极氪品牌的崛起,这不就是我们所期待的,中国汽车品牌的内生力,走到哪儿都会受到尊重的文化自信?极氪做到了。

    16 ¥ 0.00
  • 小米明星车型SU7惹上麻烦,智驾接受市场“洗礼”

    当前,小米SU7销量一路走高,小米因此成为如今最红的新势力车企。同时,在国内汽车圈,小米一直深谙流量之道,是公认的营销高手。不过,一场意料之外的车祸,把小米汽车推到风口浪尖。

    19 ¥ 0.00
  • 中国激光雷达新贵是否畏惧这份做空报告?

    作为国内乃至全球风头最盛的激光雷达公司,禾赛被美股市场上的一家做空公司盯上了。蓝鲸资本的指责是否站得住脚?禾赛又将如何应对?

    23 ¥ 0.00
  • 北京越野BJ40:硬派车谋变顺应时代潮流

    “智驾平权”、“豪华平权”等一众“平权概念”被提出,一时间“追求平权”成了行业的风气,仿佛造车者脱离了“平权”就不会了造车,也有人将此称为“潮流”,视作内卷加剧时代的特产。从本质上看,这属于新营销的手段,能拉近买卖双方的距离,刺激消费。因此,当北京越野打着“越野平权”旗号推出BJ40增程版时,不难发现硬派越野的细分赛道也正在求变。

    0 ¥ 0.00
  • 宝马开窍了?360度全链AI战略加快智能化步伐

    近日,宝马汽车与阿里巴巴集团联合宣布,在中国深化战略合作,推动AI大语言模型上车,随着AI大模型技术愈发成熟,宝马汽车看到希望,随即发布360度全链AI战略,在电动化和智能化战略频繁失误的宝马能否凭借人工智能扳回一城呢?

    0 ¥ 0.00
  • 领克900直面问界M9,能否创造高端局的奇迹?

    近日,领克900正式预售,新款车型预售价格区间为33万到43.5万,定位为大型SUV,基于SPA Evo大型电混专属架构开发的领克900作为领克极氪整合之后首款产品,这台车型直面问界M9、理想L9等车型,新车能否创下新能源大型SUV销量新纪录?

    10 ¥ 0.00
  • 小鹏更名背后的野心:剑指科技帝国

    当同行还在做价格肉搏时,小鹏汽车已悄然架起"天地"一体的科技矩阵。前年还差点掉队的小鹏,经过一年来的调整,力压理想、小米等实力玩家,在今年前2月成为新势力的销量榜一。与此同时,小鹏做出更为大胆的决定:改名。改名背后,是"车企"到"科技集团"的跨越,是智能汽车产业生态化生存模式的新尝试。何小鹏的赌注很明确:要么用技术复用构建万亿生态帝国,要么在多线作战中耗尽最后一颗子弹。

    13 ¥ 0.00
  • 一则招聘信息泄露了自研芯片行踪,奇瑞剑指何方?

    国内车企自研智驾/座舱芯片行业正在兴起,现在这个阵营又增加了一个新的成员——奇瑞汽车。为什么国内车企前赴后继、排除万难、投入重金研发智驾/座舱芯片?

    10 ¥ 0.00
  • 踏入纯电底盘“无人区”,仰望U7欲以黑科技破圈

    以往,合资品牌和传统豪华品牌基本掌握产品定价权。但这一切已发生变化,自主品牌重塑了供应链体系和创新了颠覆性的技术,开创了新能源汽车的新时代,并史无前例地突破了车市50%的防线。继大众车市之后,豪华车领域就是自主品牌下一个要占领的高地。

    15 ¥ 0.00

深度

禾颜阅讯

2019-03-11 1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