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文化的探路者

观察    好书连载    未来出行方式如何选择?

未来出行方式如何选择?

颜说:对于汽车力量的夸大或是过分的依赖以致是否还要延续它的思维,事实上在本届世博会上已经得到了充分的展示。故有人指出,世博会不是展示成就,而是对世博主题的解释。当然,彻底告别汽车现在还不可能,但日趋严峻的"汽车问题"已经对城市发起挑战。是舍弃还是依赖,乃至妥协?这样的诘问,犹如警钟敲响,回荡在每个人的耳畔。

微信号:HEYANYUECHE

行愈简,心愈近,行至大同。

这是上海世博会"上汽通用汽车馆"给出的答案。置身于2030年出行方式所描绘的影片中:车联网、自动驾驶、无污染、零事故,没拥堵(坐在动感座椅上互动的仿真虚拟)。尽管这是对20年后可以抵达的"设想",在时间上并不算遥远的"梦想",但还是让人感觉这是科幻,在拉大与现实的距离,而好莱坞大片的特技更是加深了这种印象。难怪孩们看了《2030,行》这部短片后说,好像在看《阿凡达》。但多数人对取景于上海还是感到陌生。如果20年后像影片中所呈现的"盛景"(汽车在摆脱对石油依赖之后,又跌入了数字化的深渊),不禁要问,那城市如何回归自然,又将怎样"零距明天"?

如何展示未来的出行方式,使用怎样的交通工具,成了此次世博会的一大看点。这也是不少参观者所关心的现实话题。对汽车界而言,更是不会放弃这样一个面对世界的舞台。因此,汽车发达国家在竞相拿出低碳或新能源汽车亮相世博会的同时,也展示了人、车、道路相处的解决方案,表达了汽车让生活更美好的积极主张,并不是一味地夸张汽车的力量或对它依赖的征服,而是截然不同的思维和方法。

比如,在城市最佳试验区展示丹麦欧登塞案例馆提供的事实表明,他们现在正在大力推广自行车出行方式,有的甚至在积极地摆脱对汽车的依赖,将低碳生活方式由理念转变为切实的行动,并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在欧登塞,政府修建了自行车专用道长达500公里,比上海的城市地铁总里程还要长。另外,政府还对购买轿车采取抬高税率的方式变相地限制汽车消费,其税率高达车价的180%,迫使购车者望而却步。在丹麦,自行车总量已经超过450万辆,人均自行车拥有量名列世界前茅。哥本哈根计划在2015年至少50%以上的人骑自行车上班。在这座城市,居民的出行方式首选是自行车,其次是地铁,再是公共汽车,最后才是私家车。

在不来梅,以"共享汽车俱乐部"的方式来提高汽车的使用率,减轻城市道路压力的做法取得了共识和响应。于是,在德国不少城市正在推广一项"合伙用车"的计划。出现了职业性的合伙用车组织机构。这些机构已经成为城市短途公共交通营运的重要补充。在"德国馆"可以清晰地看到这项计划正在变为现实。目前合伙用车新模式Car2go已经于2009年开始在德国和美国两地进行试验推广。此模式与原先的合伙用车系统略有不同,Car2go车辆不与固定站绑定,而是可以随意租用并能就近归还。由此,合伙用车变得更加灵活,为越来越多的人完全放弃使用私家车提供了可能。

陈列在各个国家馆里的汽车都是清一色的环保绿色抵碳汽车,只是表明了他们对于发展汽车从保护环境出发的积极态度和行动。难能可贵的是,像以跑车之王著称的法拉利都拿出了混合动力车,还有被"中国馆"称之为"镇馆之宝"之一的荣威E1电动车,以及特地为本次世博会设计的雪铁龙概念车Metropolis等。看得出人们对于汽车的眷恋还是舍弃不掉,还没有摆脱汽车的局限。

事实上人们对于汽车带来的高度现代化已经开始提出质疑,城市高效率的运行节奏实际上已经超越了人的承受极限,城市过劳死的频繁发生,生存压力加剧,使得京广沪已不再是人们留恋的天堂,而是人们想逃离的桎梏。正因为此,才有"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作为本届世博会主题提了出来。从联合国最宜居住城市排行榜上可以看出,并非是以城市经济发达,现代化和繁荣作为参选依据,而是看人文和谐的社会及生活环境,是以人的寿命、受高等教育水平、医疗福利、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等硬指标作为评判标准。

同样,在城市幸福指数评选中,成都得票最高,并以休闲城市名义出现在世博会的最佳城市试验区案例馆,被人津津乐道。这就是说,城市的幸福指数与高楼大厦,汽车多少并无关系,即"城市美好不是目的,而生活美好才是",而不是"心为形役"的那种所谓高节奏的现代生活。正如朱光潜所说,"无暇一回首流连风景",致使这"丰富华丽的世界"变成了一个"了无生趣的囚牢"。这正成为人们对现代性的反思。

对于汽车力量的夸大或是过分的依赖以致是否还要延续它的思维,事实上在本届世博会上已经得到了充分的展示。故有人指出,世博会不是展示成就,而是对世博主题的解释。当然,彻底告别汽车现在还不可能,但日趋严峻的"汽车问题"已经对城市发起挑战。是舍弃还是依赖,乃至妥协?这样的诘问,犹如警钟敲响,回荡在每个人的耳畔。

由此,选择怎样的出行方式,更便捷、更有效、更环保,不仅是考量让生活更美好的出发点,也是人类自身对现代生活方式再次做出选择的重新审视和思考。我们要感谢世博会,有机会全面认识了汽车究竟是何物。

(首发《东方早报》|2010-7-15)

导语

记录汽车的时代记忆和社会表情

观察

  • 小米明星车型SU7惹上麻烦,智驾接受市场“洗礼”

    当前,小米SU7销量一路走高,小米因此成为如今最红的新势力车企。同时,在国内汽车圈,小米一直深谙流量之道,是公认的营销高手。不过,一场意料之外的车祸,把小米汽车推到风口浪尖。

    0 ¥ 0.00
  • 中国激光雷达新贵是否畏惧这份做空报告?

    作为国内乃至全球风头最盛的激光雷达公司,禾赛被美股市场上的一家做空公司盯上了。蓝鲸资本的指责是否站得住脚?禾赛又将如何应对?

    9 ¥ 0.00
  • 蔚来是否在为宁德时代做“嫁衣”?

    资金捉襟见肘问题一直困扰着蔚来。除了提高销量,去找新的投资对蔚来掌门人李斌来说也是要事。最近,国内电池巨头宁德时代计划投入25亿到蔚来能源,这对于持续亏损的蔚来而言,究竟是扭亏为盈的机会,还是饮鸩止渴?

    12 ¥ 0.00
  • 期待车展,期待大众

    在中国,大众品牌家喻户晓。每逢车展,大众总以集团名义,庞大阵势占据C位,格外抢眼,尤其是在上海国际车展上,以半个主场的身份,展示其在华的地位和影响力,以及全球范儿。所以,最先收到邀请函并不意外,而今年的看点才是关键。不论是对于大众集团还是其他外资汽车公司,中国汽车自主品牌将会作为东道主的身份登场,以不同于以往的改变精彩纷呈,预示着一个中国汽车的时代大幕徐徐开启。

    17 ¥ 0.00
  • 极氪为何是中国车递给全球的新名片?

    如今,极氪已经成长为中国高端纯电市场的第一品牌,并被消费者视为当下辨识度最高的产品之一,不仅有温度,还是生活的镜子。如此评价,不止是依据可量化的“外延真理”,还有不可量化的“内容真理”,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价值,自我身份提升的认同,有着对社会生活整体性的判断和远见,已然成为一种势能的载体。

    21 ¥ 0.00
  • 上海F1赛事为何没有汽车厂家的影子?

    汽车行业转型,不止是汽车品类,还是车企洗牌和淘汰的深水区,关键是投资和结构正在发生变化,方向的模糊和不确定性在加剧,消费焦虑,失去定力,已然成为一种阵痛在蔓延……

    18 ¥ 0.00
  • 踏入纯电底盘“无人区”,仰望U7欲以黑科技破圈

    以往,合资品牌和传统豪华品牌基本掌握产品定价权。但这一切已发生变化,自主品牌重塑了供应链体系和创新了颠覆性的技术,开创了新能源汽车的新时代,并史无前例地突破了车市50%的防线。继大众车市之后,豪华车领域就是自主品牌下一个要占领的高地。

    0 ¥ 0.00
  • 聚焦年轻化市场,奇瑞努力成为“油电双轨”的平衡者

    尽管“油电之争”早已争得不可开交,但结合政策的博弈、车企的表态以及销量的份额,不难看出这两种驱动类型的产品已然达到了平衡,至少短时期内如此。至于那些剑走偏锋的“一边倒”言论,实质上是企业自身发展利益驱动下的片面之词,缺乏格局,难以概全。奇瑞就是最好的证明,一方面在积极推动新能源和智能化转型,一方面又在推进高质量燃油车,双管齐下,把选择权留给市场。

    10 ¥ 0.00
  • 星途揽月C-DM上演“理工男式”豪华:简单不粗暴还真香

    2025年的汽车市场已不是造车新势力的独秀舞台,当更多的传统车企凭借过硬的混动技术向高端市场发起总攻,技术平权、智驾平权让我们看到国产高端智能车的希望,星途揽月C-DM这个有着理工男式豪华特质的搅局者,让人看到了豪华品牌对于高端定义的另一种可能性:简单不粗暴还真香。

    11 ¥ 0.00
  • 车企接连下场“造人”,人形机器人靠近我们?

    近日,梅赛德斯-奔驰位于柏林的一家生产车间引起热议,一台名为Apollo的人形机器人正在车间完成精细操作,奔驰计划将在5年内实现机器人造车。从最早特斯拉人形机器人亮相,到宇树机器人表演,除了机器人科技公司在这条赛道竞争,各家车企也纷纷“凑热闹”:小米、小鹏蔚来等多家车企宣布切入人形机器人赛道。

    14 ¥ 0.00
  • P7载着广本的精髓与梦想出征,“新家”为其披上新铠甲

    当汽车在部分消费者眼中变成快消电子产品时,当一些车企纷纷打造网红产品以及通过种种营销噱头博取流量时,广汽本田依然倔强地拒绝以牺牲质量为代价换取短期市场红利,并选择以“数智·零碳”为核心的技术革新对汽车产业价值链进行重构,通过全新的工厂和全新的产品为梦想而战。

    14 ¥ 0.00
  • 玛莎拉蒂能不能造得出爆款的小米SU7 Ultra?

    在造车新势力的倒逼下,连超豪华车品牌感受到前有未有的压力。近日,玛莎拉蒂决定取消了纯电版MC20跑车的项目。与此同时,同为跑车的小米SU7 Ultra提前宣布完成了今年的全年销量目标。三年河东,三年河西,在当下快速变化的市场节奏中,再强的品牌也有危机感,单靠吃老本难以为继。

    22 ¥ 0.00

深度

禾颜阅讯

2019-03-14 1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