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文化的探路者

观察    观察    今年《汽车蓝皮书》有点不一样,付于武称“视角全新”

今年《汽车蓝皮书》有点不一样,付于武称“视角全新”

《2019汽车蓝皮书》以“面向未来出行的汽车产业变革与协同发展”为主题,聚焦未来出行,对汽车产业的未来变革与协同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付于武表示,今年的蓝皮书跳出了传统的OEM链条,开启了全新的未来视角。

微信号:HEYANYUECHE

 

撰文|钱 蕾/编辑|禾 子

“汽车蓝皮书以兼具深度与前瞻性的论述,描绘一幅未来出行的新图景。”10月10日,刚刚接替张绥新任职的、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执行副总裁、公共事务与合资企业事务负责人刘云峰在《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报告(2019)》(2019汽车蓝皮书)发布会上表示,大众汽车集团作为一家传统汽车制造商,实际已经将移动出行服务、新能源、新技术等作为未来的发展战略。今年是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携手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共同撰写并发布汽车蓝皮书的第12个年头。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的汽车蓝皮书以“面向未来出行的汽车产业变革与协同发展”为主题,聚焦未来出行,对汽车产业的未来变革与协同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

 

“已经连续12年的蓝皮书发布已经成为汽车产业发展中的盛事,每年选一个主题深入研究对引领产业发展意义重大。”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国强表示,出行变化缘于技术进步,出行变革将深刻影响汽车产业发展的走向,“站在出行革命的起点上,探讨未来汽车工业如何发展的研究课题十分具有前瞻性。

 

 

“本年度的蓝皮书研究主题更具深度和系统化。产业革命、新技术革命最好的载体是汽车。出行将成为新的生态系统,其内涵和外延都超乎想像。从创新角度来看,汽车产业的创新链、产业链还有很大延伸的空间。”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付于武表示,今年的蓝皮书跳出了传统的OEM链条,开启了全新的未来视角。蓝皮书的核心价值观一定要契合社会、行业的进步,一定要呼应行业关注的热点,一定要走在行业的前列。“这是我们三家合作最基本的共识,我们做到了。”

 

 

“今年蓝皮书描绘了一个非常好的发展蓝图,但并非所有的利益相关方或利益主体都能抓得住这一发展机遇。”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经部副部长、蓝皮书课题组组长石耀东表示,汽车制造商在产品结构、业务结构、全球战略布局、自身战略定位等很多方面都可能遇到挑战。“站在未来出行的视角,让我们对产业的发展走向有了一个全新的理解,蓝皮书除了对总体形势的汇总和分析外,更多的聚焦在未来,对如何从出行大国发展成出行强国提出了思考和诠释。”

 

 

2019汽车蓝皮书由总报告和主题研究组成。其中,总报告从整体产销、企业经营等方面深度综述了2018年中国汽车产业的整体态势,并通过对产业开放、全球投资并购与产能布局等前瞻性话题的分析,概述电动化、智能化、共享化变革与融合发展的大趋势。此外,通过对未来出行愿景的展望、出行场景建构的解读、产业变革方向的探索、协同发展战略的研究及创新政策框架的建议,总报告分析了未来出行图景下,汽车产业结构及产业生态的大变革;主题研究则秉承总报告思想,以出行、场景、变革、协同和政策五大篇章,对未来出行的发展方向和路径进行系统论述,阐明了新一轮科技革命对推动汽车产业变革的重要作用。两大板块相辅相成,为中国智能出行生态的建构,以及政府公共政策的制定提供有益借鉴。

 

 

作为《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报告》连续十二年的联合编著者之一,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早在1999年便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等国家权威研究机构展开合作,共同探讨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近年来,在脱碳、电动化等核心战略下,大众汽车集团(中国)不断推进相关实践,深化在新能源汽车、智能充电、智慧城市等领域的布局。019年以来,大众汽车集团(中国)及其合作伙伴将以电动出行为核心,在中国投资40亿欧元。此外,其与星星充电、一汽集团和江淮汽车成立了开迈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引领中国充电基础设施行业进入智慧化时代。

禾颜阅车点评:

可以看到,在变革的生态中,大众汽车集团(中国)也正以更多的协同发展方式践行面向未来的变革。对于正在转型的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来说,今年在发布的这本汽车蓝皮书可谓正是契合了其自身的未来发展的方向,同时该蓝皮书的前瞻性也为汽车行业带来新的思考和借鉴。

本文系《禾颜阅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导语

记录汽车的时代记忆和社会表情

观察

  • 依靠宁王的滑板底盘,长安马自达能否咸鱼翻身?

    滑板底盘在汽车行业能否推进?这曾让不少相关企业折戟沉沙。目前来看,宁德时代有意将滑板底盘业务进行到底。昔非今比的长安马自达,能否助宁德时代圆梦?

    0 ¥ 0.00
  • 这些倒下的新势力,要想复活不容易!

    最近,国内多家陷入困境的新势力都传来一些好消息。哪吒开始偿还供应商欠款,极越和威马两家也迎来了一线曙光。这些车企能不能复活还有待观察,当下车市太卷,连一些曾经叱咤风云的车企,如今都度日如年,而这些根基很浅的新势力车企,要活下去是非常难的事情,最新消息是哪吒被申请破产审查。

    12 ¥ 0.00
  • 小米汽车处在风口浪尖上,雷军要静下心来

    大红大紫的小米汽车,虽然一度顺风顺水,但作为造车新手,总体上还是缺乏经验,成长过程中难免经历风浪。卷入一系列风波中的小米汽车,需要静下心来,思考未来如何能够健康成长。

    11 ¥ 0.00
  • 欧洲市场,有望成为奇瑞销量增长的新“发动机”

    根据欧洲媒体报道,奇瑞汽车即将接手一家德国大众汽车的工厂,为在德国当地生产奇瑞新推出的Lepas品牌做准备。在拥有了一座西班牙工厂的基础上,奇瑞如果能够在德国再落子一座工厂,无疑将有助其扩大在欧洲市场的版图。

    14 ¥ 0.00
  • Momenta VS 华为乾崑智驾,谁能在国内智驾宝座上加冕 ?

    近日, Moment在上海车展上宣布和多家车企的合作,完成了对国际一线主流车企的收割。与此同时,华为也在上海车展上发布了乾崑智驾ADS 4.0。作为国内两个智驾头部企业,Momenta和华为未来还会有一番激烈的缠斗,看谁能够坐上国内智驾“一哥”的宝座。

    24 ¥ 0.00
  • 鸿蒙智行,汽车隐形大佬

    鸿蒙智行携手上汽,表明华为找到了实体支撑的更强实力和发展空间,上汽也找到了智能科技的最强外援和无限可能。这种合作无疑具有示范性,带有引领性,属于强强携手,互为融合,资源叠加的规模响应,旨在远大目标,助力登上智能汽车新的巅峰。

    17 ¥ 0.00
  • 超级混动成为沃尔沃的优选,折中更安全

    新能源的路径应该是什么样,从来没有标准答案,因企业而异。从主机厂精准转型、平稳过渡的发展动机来看,顺应环境、适合自身的路线才有可能是短期内最优的路线。这是行业规律、市场法则折射出的造车真理,面对真理,绝大部分主机厂都需要在新能源席卷的背景下进行尝试,沃尔沃也在其中。

    0 ¥ 0.00
  • 四大科技企业相助,宝马谋求在智能化赛道突围

    面对新势力的进攻,宝马的日子并不好过,江湖地位被新能源后浪推翻,生长百年的庞大身躯,使其转变难度大。而进入调整期的宝马,期望在智能赛道站稳脚跟,以中国速度开启战略转型,通过深度绑定中国科技力量,在智能赛道构筑全新竞争壁垒。

    7 ¥ 0.00
  • 剑指宝马MINI的萤火虫,能否避免重蹈乐道的覆辙?

    近日,蔚来汽车子品牌萤火虫旗下的首款车型正式上市,起售价格为11.98万,这台定位为小型纯电车型在蔚来原先的豪华车阵营中似乎显得格格不入。而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称,这是有史以来最好、最安全的小车。这台面向全球市场的高端智能电动小车,能否满足蔚来汽车打开海外市场的预期?能否明显提升蔚来的销量?

    8 ¥ 0.00
  • 银河耀8上市拉升了什么?

    当下汽车需求正在趋于饱和,供大于求,内卷加剧已是不争的事实;汽车泛滥业已令人头痛,不仅涉及环保和转型,还有资源和人文,等等。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将汽车变得有意义,有价值,有文化,显然是个严肃的话题,也是挑战。我很赞成“不生产无聊的汽车”这句话,说明有人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而吉利银河耀8上市发布会讲究仪式感,更是将这一深度思考体现得淋漓尽致。

    5 ¥ 0.00
  • 日产汽车如何在华向新出发?

    目前,在电动化、智能化赛道上,跨国车企普遍处于下风。如何走出低谷重拾辉煌,在中国市场已深耕超过50年的日产汽车进行深度思考,并且审时度势制定新战略。大象能顺利转身吗?

    17 ¥ 0.00
  • 慢造车、拒绝噱头,北京现代“反向操作”能否破局?

    北京现代在国内市场可谓起起伏伏,有过高光,也经历过挣扎。汽车百年变局,智能化、电动化如洪水猛兽,对任何一家车企而言都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北现同样如此。只是留给北现的试错空间更少,无数人认为北现已经到了背水一战的节点。尽管如此,北现依然坚持求真务实的造车态度,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与行业盛行的“快造车”、“急交付”的模式相悖。

    15 ¥ 0.00

深度

禾颜阅讯

2019-10-13 1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