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文化的探路者

观察    深度    黑芝麻能否在智能驾驶芯片赛道抢到C位?

黑芝麻能否在智能驾驶芯片赛道抢到C位?

随着汽车百年未有之大变革的演进和发展,中国的新能源汽车正成为智能制造的一张“新名片”。眼下,价值数万亿元的汽车产业链正成为创业、投资机构扎堆的热土,而智能汽车变革正是汽车产业孕育变革力量的主要推动力,改变并冲击着有着百年历史积淀的汽车业。与此同时,新能源汽车这个新新赛道也正推动汽车供应商悄悄洗牌和换血。黑芝麻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下称“黑芝麻智能”)就是这场变革中的涌现出的一个专注于芯片的供应商。

微信号:HEYANYUECHE

撰文|钱 蕾、编辑|禾 子

 

“如果说电池是新能源中皇冠上很重要的一颗明珠的话,那智能驾驶一定是智能化皇冠上最重要的明珠。”11月29日,在黑芝麻智能上海媒体技术开放日上,黑芝麻智能首席市场营销官杨宇欣介绍说,我们认为未来3-5年人机共驾一定是常态,对于汽车来讲,一定是把将会标配的L2、L2+、L2++功能尽快商业化部署到车上,“到2025年国内66%的新增车会预置L2级以上的自动驾驶功能,这其中50%是L2-L3。”

 

作为车规级自动驾驶计算芯片和平台研发企业,成立于2016年的黑芝麻智能专注于高性能计算芯片与平台等技术领域的高科技研发,能够提供完整的自动驾驶、车路协同解决方案,并支撑自动驾驶产业链相关产品方案的快速产业化落地。在2021年9月完成战略轮及C轮融资投后,黑芝麻智能估值近20亿美元,正式步入独角兽行列。前不久,黑芝麻智能刚刚完成C轮和C+轮全部融资,募资总规模超5亿美元。

在黑芝麻智能看来,芯片是推动每个电子行业发展的一个核心竞争力。杨宇欣说,从PC时代就是CPU+GPU就够了,智能手机增加了影像功能,所以需要+ISP图像处理功能。车是把过去这些年电子行业的技术发展趋势集大成者。无论是CPU、GPU、ISP、NPU,包括大量的传感器带来的复杂信号处理,都会成为在汽车领域芯片创新的很重要的方向。“黑芝麻希望能够成为汽车智能化发展的底座。”

 

今年1至10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548.5万辆和528.0万辆,同比均增长1.1倍,产销连创历史新高。与此同时,市场渗透率也快速攀升,去年全年,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达到13.4%,比上年提升8个百分点,今年前10个月,再度攀升至24%。从政府开始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开始,用了十年时间,中国在全球新能源领域已经占据了举轻若重的地位。

从市场结构来看,新的供应链市场结构正在加速形成。以电池为例,前五大电池企业的市场占有率超过80%,前十大电池企业市场占有率超过90%。一方面是新的力量在加速成长,另一方面,是在传统结构转型中慢或者不转型的传统供应链企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被淘汰的风险。

 

不过,电动化只是汽车革命的上半场,智能化、网联化才是汽车革命的下半场,且决定着未来的胜负。智能化和电动化发展使得汽车对于车规级芯片的单车需求量大幅提升。由于汽车产业整体“缺芯”已成为制约该产业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国产替代”是近两年以来最受瞩目的解决方案,在需求与冲突、机遇与挑战并存之下,汽车芯片正踏入发展的“黄金赛道”,2025年将是非常关键的时间节点。这为在汽车芯片赛道创业的本土芯片企业提供了机会。

杨宇欣认为,当中国车企开始在新能源行业领先时一定会带动本土供应链,因为只有本土供应链在能更好地支持本土车企的发展。首先,在技术发展方向上,因为要引领市场,所以我们要自己定义技术发展方向;其次,在技术发展节奏上,由于中国车企的技术迭代非常快,需要上游供应链跟上节奏走,只有本土供应链更能符合他们的迭代节奏。“黑芝麻自己产品的迭代,包括产品线的迭代,包括功能性能的迭代,都是要按照中国车企的需求进行。”杨宇欣说。

 

数据统计显示,传统燃油车能够搭载400~500个芯片数量,高端车型搭载量可以达到700~800个,而新能源汽车搭载量则可以达到1000~1200个的水平。有车厂甚至预估大概到L4阶段,一辆车要达到3000颗芯片。随着汽车智能化的升级,芯片的作用将越来越突出。

“我们认为中国车企或者中国上游的芯片企业有机会跟全球的企业在中国市场平分天下。”杨宇欣说,因为全球芯片公司的格局变化也是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地域汽车市场发展的规律来走的。传统的MCU都是欧美日的企业,现在看以智能驾驶或者自动驾驶为代表的新型汽车芯片是以计算为主,不再以控制为主。“黑芝麻和我们的友商为代表的国内独角兽,大家借助资本的力量,借助自己的知识积累,借助市场的快速发展,有机会崭露头角。”

行业分析普遍认为,全球汽车领域半导体市场规模将在2026年达到669.63亿美元,约合4676亿人民币。伴随车规级芯片市场需求的持续高增长,汽车智能化趋势还将拉动汽车CIS、存储、MCU等芯片的需求,且本土汽车制造厂商的蓬勃发展也能够为国内半导体企业开创更广阔的成长空间。

在本土芯片领域,目前走在前面的是成立于2015年7月的地平线,而成立于2016年8月的黑芝麻智能、成立于2018年的芯驰科技和成立于2021年寒武纪行歌也都是潜力不小的挑战者。大家都力争在智能汽车这个新赛道上占据供应商的C位。

 

“我们团队基本都来自于清华,A500还是A1000都是当年国内性能最高的自动驾驶芯片。”杨宇欣介绍说,黑芝麻智能可能是唯一一个集合了有20年以上芯片行业从业经验以及20年以上汽车行业从业经验的团队,汽车和芯片其实是两个发展周期相对比较长,需要比较长时间或者比较深的行业积累才能做的领域。“现在我们定点的车企超过10家,80%是乘用车,20%是商用车。黑芝麻智能的优势在于,我们是国内首家集齐了功能安全专家认证、功能安全流程认证、产品符合性、车规软件认证的自动驾驶芯片公司。”

据天眼查数据显示,仅2022年上半年,我国新增芯片相关企业就达到3.08万家。随着汽车技术迭代更新以及芯片供应进入周期性短缺,国内的各大车企也愈加青睐于本土供应商以及有技术创新优势的相关企业产品。“对于国内的车规芯片厂商来说,2025年能不能上车是个关键节点。”杨宇欣认为,2025年中国很多关键节点都会有成功跑出来的车规芯片厂商。

 

点评

目前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由‘政策+市场’的双轮驱动进入全面市场化拓展阶段。企业竞争也将日趋红海化,这势必会对产业链各环节提出更高的要求。在软件定义汽车的大趋势下,车企需要打造差异化的体验,而汽车的供需边界逐渐模糊,也让供应链结构不断发生改变,链式结构逐渐向多元化生态圈模式转变。对落地周期并不算短的芯片企业来说,未来的挑战不仅巨大而且会一直在变化中演进。而这一领域新供应商的C位当然是留给坚持下来并以核心技术取得广泛市场突破的企业。

 

(本文系《禾颜阅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导语

记录汽车的时代记忆和社会表情

观察

  • 尹同跃B站首秀:造车要有一颗UP心

    当奇瑞控股集团董事长尹同跃以UP主身份出现在B站镜头前时,弹幕瞬间被年轻的UP主们刷屏。这个曾经打造出国民神车QQ的品牌,正以一场跨次元的"文艺复兴",重新闯入年轻人的视野。在新能源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奇瑞掌门人这波贴近年轻人的 “车展秀” 别有一番深意。

    1 ¥ 0.00
  • 如何增加“含华量”?丰田为跨国车企打了个样

    在合资品牌高光的时刻,丰田很低调;在合资品牌集体遇到挑战时,丰田很勤奋,充分呈现出全球头号车企在不停赴考过程中强大的心理素质与综合能力。在全球汽车产业加速分化的今天,中国市场正以前所未有的创新速度重塑行业规则。从技术标准到消费需求,从产业链协同到移动出行模式,每一环节都在重新定义未来汽车的内涵。跨国车企如何应变,丰田在上海车展上交出答卷,这是新的开始。

    9 ¥ 0.00
  • 广本“含新量”创新高,P7在安全基石上攀登驾趣新高度

    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以下简称“上海车展”)被业内认为是分水岭式的存在,去掉喧嚣与虚火,扭转流量为王的传播思维,拨掉浮夸的噱头,让车企和观众的注意力都回归到车与技术的本身,这对于作为长期主义者的广本以及带着八大产品价值而来的P7而言,无疑是一个利好的信号。

    16 ¥ 0.00
  • 铂智7,合资向上新突破

    当铂智7以豪华的高级感出现在受众的视野里时,就会让人想到此前雷凌“零差价”带来混合动力车普及时的惊喜,还有铂智3X撬动智能纯电向下带来的惊艳,以及对眼前铂智7向上突破带来合资研发高端化的惊叹等,这表明广丰在汽车转型大潮中一直在领风气之先,产品帅气,可圈可点,被视为合资车企中的新头部。

    15 ¥ 0.00
  • 四十不惑,风光依旧的上海车展

    继往开来,2025年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简称“上海车展”)有特殊的意义,距离1985年具举办的第一届上海车展恰好刚满四十年。那时,改革开放大门刚打开没多久,对于没见过几辆的普通人而言,第一届上海车展为国人打开了看世界领先工业的一扇窗。四十年间,中西方的汽车文化在这里交汇,各大流派的新技术在这里碰撞,随着中国汽车工业迅速发展以及自主车企崛起,上海车展变成中国车企与各国车企以及全球用户交流新技术和新车型的最好舞台,只不过,参展的主角在不停发生变化。

    14 ¥ 0.00
  • 工信部对浮躁的智驾说“不”

    2025年被业内人士认为是“智驾元年”。智驾安全问题在汽车行业受关注度越来越高。在智驾技术不断下沉的情况下,国内出现了多起和智驾相关的交通事故,而随之出现的相关责任事故的认定,更是引发了社会的关注。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作为主管部门的工信部及时出手,拧紧智驾“安全阀”。

    17 ¥ 0.00
  • 既要安全又要智能化,广汽拥抱AI变革新时代

    广汽集团在上海车展全球首发四款新车,以AI赋能消费者全场景用车需求。关于如何以安全为底色而拥抱AI变革新时代等一系列问题,广汽集团高层在上海车展认真作答。

    1 ¥ 0.00
  • 长城汽车与宇树科技合作,拥抱机器狗玩出新花样

    近日,长城汽车发出公告,宣布与杭州宇树科技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计划在机器人技术、智能制造等领域开展合作,以推动机器人等先进技术与汽车制造行业的深度融合。首次合作将打造“越野车+机器狗”组合,车企与机器人公司合作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6 ¥ 0.00
  • 红旗深度解读如何为用户造好车

    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车展启幕,车展的商业属性使其既成了秀肌肉的舞台,同时又扮演着各家兵戎相见、你来我往的角斗场,一时间造车成了一件趋利的事。从更加高远的视角看,造车不只是为了卖车,更不是为了作秀圈钱。相比之下,一汽红旗的造车态度要明显纯粹得多,用一汽董事长邱现东的话来说即是“‘为用户造好车’是红旗品牌始终不变的初心和矢志不渝的追求”。

    14 ¥ 0.00
  • 沃尔沃在价格上失守,在安全上坚守

    沃尔沃的豪华是什么?“安全”可能是最没有争议的答案,其次是“环保”和“健康”。这一套北欧式的豪华理念被沃尔沃奉行了数十年,成了品牌的豪华密码,同时也成为了沃尔沃和其他豪华品牌的核心区分。沃尔沃始终在坚持“以人为本,对人负责”的价值输出,但在流量为王、营销当先的今天,乘用车市场的消费观正在扭曲,相比起诳话连篇、花式整活的厂商,沃尔沃显得更加内敛且低调,品牌“存在感”开始被动降低。

    15 ¥ 0.00
  • 稳坐华系MPV头把交椅,传祺向往M8乾崑系列有何法宝?

    4月16日,传祺向往M8乾崑系列举办品鉴会。自发布以来,传祺向往M8乾崑系列以“智能与豪华双巅峰”傲视群雄,成为当前MPV细分市场中备受关注的新品车型。作为广汽传祺与华为深度合作的首款旗舰MPV,传祺向往M8乾崑系列不仅承载着传祺汽车冲击高端市场的蓬勃野心,更是凭借融合东方美学与尖端科技的创新设计,重新定义MPV的价值标准。

    16 ¥ 0.00
  • “卷王”星纪元ET誓将安全与豪华卷到底

    “吃在广州”, 选择在广州上市的星纪元ET抓住这个城市的精髓,在发布会前分发冰淇淋,这暗藏玄机,不仅卷科技,还卷上冰淇淋。原来星纪元ET座椅选用了食品级材料的刺云实胶,兼具安全与环保。

    17 ¥ 0.00

深度

禾颜阅讯

2022-12-02 1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