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文化的探路者

观察    观察    一场虚惊过后,恒弛汽车还能续航吗?

一场虚惊过后,恒弛汽车还能续航吗?

刚刚在社交媒体上经历了一场虚惊的恒大集团,虽然走出了谣言的迷雾,但需要面对接下来的真实。而公众对恒弛汽车的种种猜测也给刚刚面市的第一款车型恒驰5蒙上了阴云。历尽艰险抢工出来恒驰5的命运也令人担忧,恒驰到底还能跑多远?

微信号:HEYANYUECHE

撰文|陈德军、编辑|禾 子

 

最新的动态显示,12月2日晚间7时,恒大集团召开保交楼工作专题会议,许家印在会上重点总结了今年以来的复工复产保交楼情况,并要求确保完成全年保交楼任务。这样的事实为当天一系列社交媒体上的传闻画了一个小句号。但恒大集团旗下恒驰汽车已被证实在优化淘汰调整,比例为10%左右,对于停薪,恒弛给出的解释是,约有25%员工停薪留职1至3个月。

 

天津恒驰或裁员,恒大多处宗地出让

许多企业都经历过裁员,这是应对危机或者是控制成本的常见举措。有的企业会借此度过危机,重振雄风。不过同样有许多企业,从裁员开始,再到停产,走上了整顿、破产的不归路。恒驰汽车会行驰到哪个路口,存在着许多变数。

目前情况有点局促。一般而言,汽车工厂裁员就意味着减产停产,之后是订单不按期交付,再之后是无穷无尽的售后问题。而在今年7月,恒驰5正式预售,15天时间订单就达到了3.7万辆。10月29日,恒驰汽车官方发布消息称,恒驰5正式开启交付,首批交付100台。缺口如此巨大,按说正是用人之际,此时的裁员,莫非是这么多订单不需要交付了。

 

恒大在广州南沙还有一个生产基地。恒大布局多个基地,并且全都是先进的智能生产线,这是对产能做出的充分储备。按照恒大的规划,如果天津厂生产的恒驰5获得足够回款,那么南沙基地立马可以开始其他车型的生产,从而使恒驰5的兄弟车型量产面市,由此进入良性轨道。然而时至今日,南沙基地仍然只有国能的那款NEVS 93。

这并不是唯一的坏消息,近期,恒大深圳湾超级总部宗地让、武汉恒大科技旅游城11宗地被无偿收回、恒大位于中国香港的未开发土地已被资产接管人出售、三雄极光诉恒大票据付款纠纷......。

恒大集团渐渐从恒驰的后盾,转变成了沉重的包袱。这不仅体现在资金上,也反映在品牌形象上。

 

造车,恒大是认真的

恒大造车是很有战略眼光的决策。此前,许多人认为地产商跨界造车动机不单纯,往往是为了圈地,或者提升股价。但恒大在造车上确实是不遗余力的投入,是真心想转型到新能源的赛道上来。

2021年10月,恒大集团复工复产专题会上,许家印公开表示,公司要在10年内完成由房地产向新能源汽车的产业转型。应该说这样的战略十分明智,房地产跌入青铜时代,新能源汽车旭日东升,做这样的转型无可厚非,甚至说十分必要。恒大最初提出转型战略之际,地产事业正如日中天,能居安思危提出转型,也足以看出企业家的战略眼光。

按照恒大汽车的时间表,到2025年,公司汽车产销目标要超100万辆;到2035年,公司汽车产销目标要超过500万辆,这在全球都是首屈一指的。

远大目标意味着巨大的投入,为此,财力雄厚的恒大开启了买买买模式,从德国本特勒收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能源汽车3.0底盘架构,联合德国博世、爱达克开发了H-PLATFORM 3.0极智纯电平台……。通过并购在整车制造、底盘架构、智能网联、动力电池、自动驾驶等领域拥有了核心技术,并持有2483余件授权专利。

恒大还从行业顶流中频繁挖人,颇有点恒大足球疯狂买外援的风格。原广汽集团汽车工程研究院院长黄向东出任整车研究院院长。原上海大郡动力控制技术有限公司总裁徐性怡任动力集团副总裁兼动力研究院院长。还签约了15位前知名车企的设计师加盟,比如原宝马首席设计师Anders Warming、原奥迪设计总监Walter De Silva、原奔驰高级设计师Andre Frey以及原日产全球设计主管中村史郎等。

 

恒大在生产线上同样舍得下本。在视察生产线上,许家印说:“看到我们建设的世界最先进的装备、世界最先进的工艺、世界最先进的智能制造汽车生产基地,我很开心、很高兴!”

据称,恒大的生产线按照工业4.0标准建设,装配了大量智能机器人,全面达产后能做到每分钟生产1辆车。智能化的生产线可实现24小时全自动作业,目标是成为世界最先进的智能“黑灯工厂”。

2021年3月,恒大汽车在2020年业绩发布会上宣告,公司在新能源汽车产业累计投入474亿元,其中整车研发设计等投入249亿元,车厂建设等方面投入225亿元。加上销售费用、行政费用和管理成本,恒大在新能源汽车上的投入不会少于500亿元。

一系列大手笔的投入,足以见证恒大造车并非炒作,也不是试探,而是真切的迈出了一步,甚至有点孤注一掷的意味。

然而事与愿为,一方面,从2015年的第一批造车新势力崛起,到现在近10年的时间里,有近百家新能源品牌销声匿迹;另一方面,恒大的地产危机渐显,再也没有足够的财力铺向漫长的造车路。

 

电机拉不动的地产思维

恒大认真造车不假,但其造车思维背后总会闪现出地产思维的逻辑。

首先在研发上,走的是买买买模式,买技术、买产能、买人才,然而内核到底是什么,却并不清晰。试图突出高端,豪贵,然而豪在哪里?

恒驰5的续航能力在当时可算是亮点,然而现今续航超700km的纯电动车并不鲜见。恒大这款号称全球极智纯电豪华SUV,只能勉强达到同级主流水平。其三块大屏看上去炫酷,但很难成为当下汽车的核心竞争力。

地产领域最重要的是地段,竞争受到区域的限制,所以产品并不需要多出彩。但是汽车需地征战四方,格外重视产品力。恒驰5所在的紧凑型纯电SUV市场,偏偏又强手扎堆。埃安AION V、AIONY、国产大众ID.4系列,小鹏G3等,这些对手,哪个又是好相与的呢?

放了多次鸽子,最后仓促上阵的恒驰5,交付之后亦受不少诟病。车辆中控屏出现了文字叠文字的现象、刹车异响、续航打折、辅助驾驶不能用等问题。对消费信心又是沉重打击。

 

在营销上,恒大基本复制了地产模型。

恒大物业曾在7月份召开内部会议,下发恒驰5销售考核任务,具体考核任务由各大区域细分到每个项目,具体销售考核指标将根据小区业主数量决定。

在造车之前,恒大积极通过全民经纪人的方式卖房,让所有人都成为恒大的销售员,有业绩就有提成。移植到汽车领域,这套模式被升级到了“房车宝”系统上,让所有人都为恒大卖车。基于“人海战术”的房车宝,号称已有全民经纪人会员2162万,线下门店30,635家,2020年发放了162亿元的佣金。“房车宝”甚至还有上市的打算,一度估值达到1300亿元。

 

恒驰汽车销售政策基本是地产的翻版,预售时的具体优惠内容是:提车后15日内可退车退款,提车后三年内6折保值回购,首10000辆车定金10000元抵20000元,购车即送终身质保、免费安装家用充电桩等十大礼包。买过房的人,都会觉得这些套路似曾相识。

地产起家的恒大惯性思维沉重,没有意识到制造业与房地产开发的区别,甚至以地产营销思维为先进,恒大造车之路因此走窄。

 

高端品牌,新手入行需谨慎

恒大一向喜欢高举高打,比如足球,也确实收到了良好效果。而在汽车界,恒驰再怎么说都是新手。新手最缺的品牌力,在这方面,恒驰恨不得没有恒大的背书,因为当下负面的消息太多了。

品牌的直接作用就是拥有消费者的信任,塑造品牌往往是两种方式,一是用漫长的时间积累口碑,许多奢侈品都用了上百年,消费者口口相传,才造就了品牌的荣光。期间再获得皇室的认可,那对品牌则大有助益。第二种方法是用钱砸,可以显著缩短这一进程,利用强势的广告宣传、特殊事件、以利润换市场占有率等等办法快速完成知名度的建立。两种方法需要一个共同的基础,就是值得信任的产品力,而恒驰似乎尚需打磨。

汽车行业生产耗资巨大、回报周期漫长,需要长期资本支持,主流新能源车厂往往通过股权融资的方法获得资金。恒大在最初确实汽车战略时,自身财力雄厚,足以通过砸钱的方式高举高打。然而时过境迁,如今不再财大气粗,也只好慢慢收敛有钱人的习惯。

所以如果不是一口气出了那么多车型,如果不是买买买成中国第一大车企,如果把代工踏实做大,如果可以重来,局面也许会比今天好些。

 

点评

成功经验的确可以拿来重复利用。但在不同领域,不同时期,有些经验还是需要有相应的调整。地产的那一套放在汽车领域也并非不行,但汽车运营有其自身的规律和逻辑,需要在融合中创新。中国新能源市场足够大,恒弛也有足够优质C端用户,只是,这些都需要在良性的商业逻辑下才能形成真正的闭环。眼下,恒弛汽车面临的困境并不乐观。

 

(本文系《禾颜阅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导语

记录汽车的时代记忆和社会表情

观察

  • 尹同跃B站首秀:造车要有一颗UP心

    当奇瑞控股集团董事长尹同跃以UP主身份出现在B站镜头前时,弹幕瞬间被年轻的UP主们刷屏。这个曾经打造出国民神车QQ的品牌,正以一场跨次元的"文艺复兴",重新闯入年轻人的视野。在新能源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奇瑞掌门人这波贴近年轻人的 “车展秀” 别有一番深意。

    1 ¥ 0.00
  • 如何增加“含华量”?丰田为跨国车企打了个样

    在合资品牌高光的时刻,丰田很低调;在合资品牌集体遇到挑战时,丰田很勤奋,充分呈现出全球头号车企在不停赴考过程中强大的心理素质与综合能力。在全球汽车产业加速分化的今天,中国市场正以前所未有的创新速度重塑行业规则。从技术标准到消费需求,从产业链协同到移动出行模式,每一环节都在重新定义未来汽车的内涵。跨国车企如何应变,丰田在上海车展上交出答卷,这是新的开始。

    9 ¥ 0.00
  • 广本“含新量”创新高,P7在安全基石上攀登驾趣新高度

    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以下简称“上海车展”)被业内认为是分水岭式的存在,去掉喧嚣与虚火,扭转流量为王的传播思维,拨掉浮夸的噱头,让车企和观众的注意力都回归到车与技术的本身,这对于作为长期主义者的广本以及带着八大产品价值而来的P7而言,无疑是一个利好的信号。

    16 ¥ 0.00
  • 铂智7,合资向上新突破

    当铂智7以豪华的高级感出现在受众的视野里时,就会让人想到此前雷凌“零差价”带来混合动力车普及时的惊喜,还有铂智3X撬动智能纯电向下带来的惊艳,以及对眼前铂智7向上突破带来合资研发高端化的惊叹等,这表明广丰在汽车转型大潮中一直在领风气之先,产品帅气,可圈可点,被视为合资车企中的新头部。

    15 ¥ 0.00
  • 四十不惑,风光依旧的上海车展

    继往开来,2025年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简称“上海车展”)有特殊的意义,距离1985年具举办的第一届上海车展恰好刚满四十年。那时,改革开放大门刚打开没多久,对于没见过几辆的普通人而言,第一届上海车展为国人打开了看世界领先工业的一扇窗。四十年间,中西方的汽车文化在这里交汇,各大流派的新技术在这里碰撞,随着中国汽车工业迅速发展以及自主车企崛起,上海车展变成中国车企与各国车企以及全球用户交流新技术和新车型的最好舞台,只不过,参展的主角在不停发生变化。

    14 ¥ 0.00
  • 工信部对浮躁的智驾说“不”

    2025年被业内人士认为是“智驾元年”。智驾安全问题在汽车行业受关注度越来越高。在智驾技术不断下沉的情况下,国内出现了多起和智驾相关的交通事故,而随之出现的相关责任事故的认定,更是引发了社会的关注。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作为主管部门的工信部及时出手,拧紧智驾“安全阀”。

    17 ¥ 0.00
  • 既要安全又要智能化,广汽拥抱AI变革新时代

    广汽集团在上海车展全球首发四款新车,以AI赋能消费者全场景用车需求。关于如何以安全为底色而拥抱AI变革新时代等一系列问题,广汽集团高层在上海车展认真作答。

    1 ¥ 0.00
  • 长城汽车与宇树科技合作,拥抱机器狗玩出新花样

    近日,长城汽车发出公告,宣布与杭州宇树科技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计划在机器人技术、智能制造等领域开展合作,以推动机器人等先进技术与汽车制造行业的深度融合。首次合作将打造“越野车+机器狗”组合,车企与机器人公司合作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6 ¥ 0.00
  • 红旗深度解读如何为用户造好车

    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车展启幕,车展的商业属性使其既成了秀肌肉的舞台,同时又扮演着各家兵戎相见、你来我往的角斗场,一时间造车成了一件趋利的事。从更加高远的视角看,造车不只是为了卖车,更不是为了作秀圈钱。相比之下,一汽红旗的造车态度要明显纯粹得多,用一汽董事长邱现东的话来说即是“‘为用户造好车’是红旗品牌始终不变的初心和矢志不渝的追求”。

    14 ¥ 0.00
  • 沃尔沃在价格上失守,在安全上坚守

    沃尔沃的豪华是什么?“安全”可能是最没有争议的答案,其次是“环保”和“健康”。这一套北欧式的豪华理念被沃尔沃奉行了数十年,成了品牌的豪华密码,同时也成为了沃尔沃和其他豪华品牌的核心区分。沃尔沃始终在坚持“以人为本,对人负责”的价值输出,但在流量为王、营销当先的今天,乘用车市场的消费观正在扭曲,相比起诳话连篇、花式整活的厂商,沃尔沃显得更加内敛且低调,品牌“存在感”开始被动降低。

    15 ¥ 0.00
  • 稳坐华系MPV头把交椅,传祺向往M8乾崑系列有何法宝?

    4月16日,传祺向往M8乾崑系列举办品鉴会。自发布以来,传祺向往M8乾崑系列以“智能与豪华双巅峰”傲视群雄,成为当前MPV细分市场中备受关注的新品车型。作为广汽传祺与华为深度合作的首款旗舰MPV,传祺向往M8乾崑系列不仅承载着传祺汽车冲击高端市场的蓬勃野心,更是凭借融合东方美学与尖端科技的创新设计,重新定义MPV的价值标准。

    16 ¥ 0.00
  • “卷王”星纪元ET誓将安全与豪华卷到底

    “吃在广州”, 选择在广州上市的星纪元ET抓住这个城市的精髓,在发布会前分发冰淇淋,这暗藏玄机,不仅卷科技,还卷上冰淇淋。原来星纪元ET座椅选用了食品级材料的刺云实胶,兼具安全与环保。

    17 ¥ 0.00

深度

禾颜阅讯

2022-12-05 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