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文化的探路者

观察    深度    国产芯片接连发布,汽车芯片行业标准呼之欲出

国产芯片接连发布,汽车芯片行业标准呼之欲出

在本月十八号召开的中国汽车芯片高峰论坛中,中国汽车芯片标准工作启动了三批项目起草组,这标志着中国汽车芯片的标准呼之欲出。

微信号:HEYANYUECHE

撰文|蔡家伦、编辑|禾 子

 

之所以会如此迅速的制定标准,一方面是因为汽车领域在经历了两年芯片荒后,芯片的发展已经出现了转折点。另一方面是这两年新能源汽车在中国的大力发展,同时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的量也在逐月递增。这就要求中国芯片的发展必须跟上脚步,不能因为芯片的不足导致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滞后。并且,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逐步走向国际,国际上对于汽车类产品的要求普遍偏高。这就要求中国新能源汽车的芯片也要有所突破或者是有一个明确的行业标准。

 

市场需求现状

2022年中国汽车芯片高峰论坛11月18日在北京举行。在此次峰会中,由各大机构以及生产商带来了大量的与汽车相关的电子产品。但最令人振奋的还是启动了第三批汽车芯片标准起草组,以及即将发布的汽车芯片标准体系。第三批包括汽车MCU芯片、车内通讯芯片、储存芯片、激光雷达芯片的标准项目。之所以会这么迫切的提出新的标准,主要还是因为市场的需求,也是因为中国目前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迫使研发的速度越来越快,这样也就伴随着政策的引导。

 

传统燃油汽车对芯片的需求量较少,基本在500-600颗左右。但新能源汽车对芯片的需求就高多了,一台车需求将近2000多颗。而且随着汽车技术的深度发展,需要的芯片可能还会更多,同时对芯片的性能要求与日俱增。尤其在智能化方面,对算力要求极高。而且,近几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快速增长,带动汽车电子需求量和价格一起飙升。据第三方有关机构的预测,2022年下半年,汽车MCU芯片短缺的情况依然还会延续。甚至,全球性的芯片短缺到2023年年中才会出现缓解。

 

中国的汽车芯片发展现状

除了在技术发展方向上与国际几大芯片巨头基本一致,在汽车芯片的评价指标、实际应用上,国内芯片企业更是敢于坚持独立自主的研发,立足于中国独特的市场需求和应用需求上进行探索,创造出中国独有的方案。

 

在当前新能源汽车越来越智能化的场景下,汽车芯片的工艺由之前的粗放型工艺和低质量低价格的狂放状态,向高精尖的技术高地转变后,成为让全球各大芯片企业都争相抢占的香饽饽。就目前的状况,香饽饽不会放凉,而是会成为更大的蛋糕,让更多的尖端企业和技术人才加入。而中国,由于新能源汽车的蓬勃发展,芯片的发展已经不能与之前同日而语了。

 

在“芯”的战场中,中国企业的加入已经成为公认且不能忽视存在。各大芯片生产商将中国作为首发地,也就意味着中国成为了主战场。包括Mobileye的Q5芯片、高通骁龙、英伟达的Orin以及日前刚发布的雷神芯片,都瞄准了中国市场。而且,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高层论坛(2022)上,地平线总裁陈黎明甚至还表示:“以前生产的汽车芯片,40nm就已经非常先进了,但现在已经可以做到7nm,不久还会有5nm、甚至3nm。制造工艺的要求实现质的飞跃。”另外,黑芝麻智能创始人兼CEO单记章在论坛上也表示,“汽车芯片领域,中国的芯片企业和国际芯片企业同属一个水平线。”

 

虽然中国芯片还不能算行业中的佼佼者,但作为一向虚心好学的中国,以超级大学霸的状态,突飞猛进的加入了这场如火如荼的汽车芯片技术提升与生产当中来。中国也由以往的观察者慢慢的走向了台前。甚至成为了风口浪尖上的决定性人物。

 

政策现状和导向

早在去年,国创中心举办的学术学会上发布的车规级芯片要求,第一次正式提出了车规级芯片的定义,中国汽车芯片产业创新战略联盟也发布相关研究成果,可见国家对于汽车芯片相关事业的支持和期盼。在今年中国汽车芯片高峰论坛召开的前几天,芯片标准草案也已提交工信部。在这些动作之前,汽车芯片实验室也已经在北京建成,而且完整的提出了车规级芯片认证的框架和实施细则。再加上这次峰会公布出来的启动了第三批汽车芯片标准起草组。不难看出,这迫切程度和效率,就是为了打好这场芯片战而制定了明确的战略战术。

 

中国从来都不打无准备之丈仗。汽车芯片危机问题就是相关部位今年的重点工作之一。早在年初,工信部就已经为汽车芯片的供需做好了相关平台的建立。保证相关信息的通畅和实效性,同时建立起了良好的上下游供应对接,并协同各个产业来支持中国芯片的研发和生产,另外,积极引进国际大牌芯片生产企业在中国本土的生产,有序的为中国汽车芯片的研发和生产提供助力。同时国家对于产业集群化规划中也提到了车规级芯片的协同生产。为了中国芯的发展,国家也是操碎了心。

 

点评

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如火如荼的当下,自主生产芯片已经成为必走的一条道路,虽然目前中国汽车的芯片90%还依靠进口,这主要还是因为芯片的关键技术中国还没有彻底攻克。但随着市场、研发、政策一体化的推进,中国芯的自主发展也在飞速推进中。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芯也能成为世界芯。

(本文系《禾颜阅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导语

记录汽车的时代记忆和社会表情

观察

  • 鸿蒙智行,汽车隐形大佬

    鸿蒙智行携手上汽,表明华为找到了实体支撑的更强实力和发展空间,上汽也找到了智能科技的最强外援和无限可能。这种合作无疑具有示范性,带有引领性,属于强强携手,互为融合,资源叠加的规模响应,旨在远大目标,助力登上智能汽车新的巅峰。

    0 ¥ 0.00
  • 尹同跃B站首秀:造车要有一颗UP心

    当奇瑞控股集团董事长尹同跃以UP主身份出现在B站镜头前时,弹幕瞬间被年轻的UP主们刷屏。这个曾经打造出国民神车QQ的品牌,正以一场跨次元的"文艺复兴",重新闯入年轻人的视野。在新能源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奇瑞掌门人这波贴近年轻人的 “车展秀” 别有一番深意。

    8 ¥ 0.00
  • 如何增加“含华量”?丰田为跨国车企打了个样

    在合资品牌高光的时刻,丰田很低调;在合资品牌集体遇到挑战时,丰田很勤奋,充分呈现出全球头号车企在不停赴考过程中强大的心理素质与综合能力。在全球汽车产业加速分化的今天,中国市场正以前所未有的创新速度重塑行业规则。从技术标准到消费需求,从产业链协同到移动出行模式,每一环节都在重新定义未来汽车的内涵。跨国车企如何应变,丰田在上海车展上交出答卷,这是新的开始。

    11 ¥ 0.00
  • 广本“含新量”创新高,P7在安全基石上攀登驾趣新高度

    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以下简称“上海车展”)被业内认为是分水岭式的存在,去掉喧嚣与虚火,扭转流量为王的传播思维,拨掉浮夸的噱头,让车企和观众的注意力都回归到车与技术的本身,这对于作为长期主义者的广本以及带着八大产品价值而来的P7而言,无疑是一个利好的信号。

    17 ¥ 0.00
  • 铂智7,合资向上新突破

    当铂智7以豪华的高级感出现在受众的视野里时,就会让人想到此前雷凌“零差价”带来混合动力车普及时的惊喜,还有铂智3X撬动智能纯电向下带来的惊艳,以及对眼前铂智7向上突破带来合资研发高端化的惊叹等,这表明广丰在汽车转型大潮中一直在领风气之先,产品帅气,可圈可点,被视为合资车企中的新头部。

    15 ¥ 0.00
  • 四十不惑,风光依旧的上海车展

    继往开来,2025年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简称“上海车展”)有特殊的意义,距离1985年具举办的第一届上海车展恰好刚满四十年。那时,改革开放大门刚打开没多久,对于没见过几辆的普通人而言,第一届上海车展为国人打开了看世界领先工业的一扇窗。四十年间,中西方的汽车文化在这里交汇,各大流派的新技术在这里碰撞,随着中国汽车工业迅速发展以及自主车企崛起,上海车展变成中国车企与各国车企以及全球用户交流新技术和新车型的最好舞台,只不过,参展的主角在不停发生变化。

    14 ¥ 0.00
  • “方盒子”玩出新花样,捷途新车如何升级?

    “方盒子”概念屡见不鲜,但在“方盒子”的基础上玩出新花样倒让人耳目一新,本用来宣导方正造型和硬派车设的概念,在新花样的改造升华下被赋予了更多的可能,开始承载用户更多的期望和向往。

    0 ¥ 0.00
  • 既要安全又要智能化,广汽拥抱AI变革新时代

    广汽集团在上海车展全球首发四款新车,以AI赋能消费者全场景用车需求。关于如何以安全为底色而拥抱AI变革新时代等一系列问题,广汽集团高层在上海车展认真作答。

    6 ¥ 0.00
  • 长城汽车与宇树科技合作,拥抱机器狗玩出新花样

    近日,长城汽车发出公告,宣布与杭州宇树科技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计划在机器人技术、智能制造等领域开展合作,以推动机器人等先进技术与汽车制造行业的深度融合。首次合作将打造“越野车+机器狗”组合,车企与机器人公司合作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11 ¥ 0.00
  • 红旗深度解读如何为用户造好车

    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车展启幕,车展的商业属性使其既成了秀肌肉的舞台,同时又扮演着各家兵戎相见、你来我往的角斗场,一时间造车成了一件趋利的事。从更加高远的视角看,造车不只是为了卖车,更不是为了作秀圈钱。相比之下,一汽红旗的造车态度要明显纯粹得多,用一汽董事长邱现东的话来说即是“‘为用户造好车’是红旗品牌始终不变的初心和矢志不渝的追求”。

    17 ¥ 0.00
  • 沃尔沃在价格上失守,在安全上坚守

    沃尔沃的豪华是什么?“安全”可能是最没有争议的答案,其次是“环保”和“健康”。这一套北欧式的豪华理念被沃尔沃奉行了数十年,成了品牌的豪华密码,同时也成为了沃尔沃和其他豪华品牌的核心区分。沃尔沃始终在坚持“以人为本,对人负责”的价值输出,但在流量为王、营销当先的今天,乘用车市场的消费观正在扭曲,相比起诳话连篇、花式整活的厂商,沃尔沃显得更加内敛且低调,品牌“存在感”开始被动降低。

    15 ¥ 0.00
  • 稳坐华系MPV头把交椅,传祺向往M8乾崑系列有何法宝?

    4月16日,传祺向往M8乾崑系列举办品鉴会。自发布以来,传祺向往M8乾崑系列以“智能与豪华双巅峰”傲视群雄,成为当前MPV细分市场中备受关注的新品车型。作为广汽传祺与华为深度合作的首款旗舰MPV,传祺向往M8乾崑系列不仅承载着传祺汽车冲击高端市场的蓬勃野心,更是凭借融合东方美学与尖端科技的创新设计,重新定义MPV的价值标准。

    16 ¥ 0.00

深度

禾颜阅讯

2022-12-14 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