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文化的探路者

观察    观察    凯美瑞再次被关注,为何?

凯美瑞再次被关注,为何?

如果了解凯美瑞OTA升级为何被关注的原因就不难发现,其中有三大动向值得关注。首先,如今被关注的中高级车并不多,有些过去曾经辉煌过的也开始淡出,原因是智能软件跟不上;其次,人们对凯美瑞OTA升级的关注,也就是把对油车的要求开始向新能源汽车对标,有了促进的方向;再是,汽车转型升级已不再局限于智能电混双擎,还应包括OTA升级在内的车机软件的同步,希望鱼与熊掌兼得的诉求已变得可期。

微信号:HEYANYUECHE

撰文|颜光明、编辑|禾 子

 

因为OTA升级,凯美瑞再次受到舆论关注,我认为这是好事。原因很简单,人们对凯美瑞要求和诉求又有了新的提升。就像文学作品,不受关注,甚至没有争议反而不是好作品。

这说明了什么?相对于竞品平静,甚至淡出,反而衬托出凯美瑞的活跃。乘联会统计数据显示,作为去年中型车销量冠军的凯美瑞,今年1-8月累计零售销量达到139,841辆,成功卫冕中型车销冠。这就是佐证。

 

是的。从经验来看,外界对有影响的汽车是容不得一点瑕疵,就像眼里容不了沙子,很在意,也很敏感。相对于不入流的就很宽容,即便有问题也不会大呼小叫。为什么,要求不一样,诉求不一样,期望值也就不一样。这样的事在汽车消费中屡见不鲜。

我问过一些凯美瑞的车主,他们用很通俗的比喻对我说,这就像手机升级,要根据手机的实际情况才能升级。这就懂了,就像我用的华为手机,储存不够,使用起来没有以前丝滑,需要系统升级,但前提是要符合升级的条件。

 

那么,其它汽车是否也有类似的事?我的提问却遭反问,这又算什么事?为何是凯美瑞而不是其它车型?有人说,你懂得。

 

这让我想起汽车上的一些往事。但凡被看好或走俏的车型总会碰到一些被舆论关注的事,往往会产生“有意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的传播效应,反而带火销量,提升品牌影响力。

尽管这件事对老车主影响并不大,但在新车主,尤其是年轻车主倒是很在意。他们对标的是智能电动车(标配),对汽车智能有要求。这本身无可厚非,倒是促进凯美瑞车机升级加快速度,跟上用户诉求和市场需求的步伐。

 

公开信息显示,广丰早在两年前,就已经对凯美瑞实施提升流畅度相关的OTA升级。不久前,厂家通过官方渠道向车主陆续推送各车型升级车机Hicar & Carlife功能的通知,但暂时还不包括凯美瑞,原因是正在升级过程中,即对车机优化算法、部分APP进行升级(地图、爱趣听等),需要一点时间。

不过,厂家也实情相告,对于一台2018年上市的油车升级到新能源车的智能水平,确实有不少难度。这可以理解。从专业角度看,油车与电车还是有区别的,不能为了OTA而OTA,要兼顾品质稳定性,须从使用功能出发进行OTA升级,以保证日常用车的安全和可靠性。

 

内行人知道,OTA 升级针对用车体验只是很小一部分,更多的用车体验还是在驾驶感受,给生活带来的便利性,既要耐用还要经济,才能安心无忧的出行。其次,OTA升级并非简单,这是系统工程(需要配合硬件、系统,符合政策)。厂家的思路很明确,只有等产品和服务成熟了才会提供给用户,这既是职业态度,也是专业精神,更是责任担当。

实事求是说,第八代凯美瑞推出已经六年,车机也是根据当时所需配置。当代科技发展迅速,更新迭代加快,没必要用目前的技术要求过往的产品,如同手机无法执着把6年前的产品升级到当下系统。所以,有些要求还需切合实际,尽管OTA确实是新能源车的标配,但也有一个不容忽视隐忧,那就是安全的问题。假如涉及到FOTA,就是固件的升级,有些参数如果调得过于激进,可能导致不可控的安全事故,那就尴尬了。

 

秉承安全第一,服务至上的理念,凯美瑞OTA升级相对迟缓,其实不是坏事。厂家一再解释,需要一些时间,在稳步推进,加快这项服务的升级和到位。这就让我想起上海不少老旧社区改造电梯房,有难度,需时间,但分享“上上下下”的便利不会变,因为城市现代化进程一个都不能落下是承诺。我想,作为负责任的车企,不会忽视车主诉求和利益,也不会轻易放弃这块蛋糕。凯美瑞毕竟是广丰的王牌,当下中高级车的头牌,消费市场中的灯塔型产品。

如果了解凯美瑞OTA升级为何被关注的原因就不难发现,其中有三大动向值得关注。首先,如今被关注的中高级车并不多,有些过去曾经辉煌过的也开始淡出,原因是智能软件跟不上;其次,人们对凯美瑞OTA升级的关心,也就是把对油车的要求开始向新能源汽车对标,有了促进的方向;再是,汽车转型升级已不再局限于智能电混双擎,还应包括OTA升级在内的车机软件的同步,希望鱼与熊掌兼得的诉求已变得可期。

 

这是真实的诉求,不是消费者喜新厌旧,对产品的苛求,而是厂家意识必须超期,由此获得惊喜,加大了适应和满足数字化生活方式需求的力度,不是油车没戏,而是缺少发现。凯美瑞的智能电混双擎的成功就是最好的例子。可谓“ 枝繁叶茂老树新,岁月流转依旧春”。揭示了凯美瑞畅销背后的秘诀。相信凯美瑞车机软件一旦升级或跟进,会再次上演“上下通吃”销售场景,焕发出新的生机和魅力。

 

点评

从专业角度看,油车与电车还是有区别的,不能为了OTA而OTA,要兼顾品质稳定性,须从使用功能出发进行OTA升级,以保证日常用车的安全和可靠性。广丰的思路很明确,只有等产品和服务成熟了才会提供给用户,这既是职业态度,也是专业精神,更是责任担当。

 

(本文系《禾颜阅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导语

记录汽车的时代记忆和社会表情

观察

  • 小米明星车型SU7惹上麻烦,智驾接受市场“洗礼”

    当前,小米SU7销量一路走高,小米因此成为如今最红的新势力车企。同时,在国内汽车圈,小米一直深谙流量之道,是公认的营销高手。不过,一场意料之外的车祸,把小米汽车推到风口浪尖。

    0 ¥ 0.00
  • 中国激光雷达新贵是否畏惧这份做空报告?

    作为国内乃至全球风头最盛的激光雷达公司,禾赛被美股市场上的一家做空公司盯上了。蓝鲸资本的指责是否站得住脚?禾赛又将如何应对?

    9 ¥ 0.00
  • 蔚来是否在为宁德时代做“嫁衣”?

    资金捉襟见肘问题一直困扰着蔚来。除了提高销量,去找新的投资对蔚来掌门人李斌来说也是要事。最近,国内电池巨头宁德时代计划投入25亿到蔚来能源,这对于持续亏损的蔚来而言,究竟是扭亏为盈的机会,还是饮鸩止渴?

    12 ¥ 0.00
  • 期待车展,期待大众

    在中国,大众品牌家喻户晓。每逢车展,大众总以集团名义,庞大阵势占据C位,格外抢眼,尤其是在上海国际车展上,以半个主场的身份,展示其在华的地位和影响力,以及全球范儿。所以,最先收到邀请函并不意外,而今年的看点才是关键。不论是对于大众集团还是其他外资汽车公司,中国汽车自主品牌将会作为东道主的身份登场,以不同于以往的改变精彩纷呈,预示着一个中国汽车的时代大幕徐徐开启。

    17 ¥ 0.00
  • 极氪为何是中国车递给全球的新名片?

    如今,极氪已经成长为中国高端纯电市场的第一品牌,并被消费者视为当下辨识度最高的产品之一,不仅有温度,还是生活的镜子。如此评价,不止是依据可量化的“外延真理”,还有不可量化的“内容真理”,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价值,自我身份提升的认同,有着对社会生活整体性的判断和远见,已然成为一种势能的载体。

    21 ¥ 0.00
  • 上海F1赛事为何没有汽车厂家的影子?

    汽车行业转型,不止是汽车品类,还是车企洗牌和淘汰的深水区,关键是投资和结构正在发生变化,方向的模糊和不确定性在加剧,消费焦虑,失去定力,已然成为一种阵痛在蔓延……

    18 ¥ 0.00
  • 踏入纯电底盘“无人区”,仰望U7欲以黑科技破圈

    以往,合资品牌和传统豪华品牌基本掌握产品定价权。但这一切已发生变化,自主品牌重塑了供应链体系和创新了颠覆性的技术,开创了新能源汽车的新时代,并史无前例地突破了车市50%的防线。继大众车市之后,豪华车领域就是自主品牌下一个要占领的高地。

    0 ¥ 0.00
  • 聚焦年轻化市场,奇瑞努力成为“油电双轨”的平衡者

    尽管“油电之争”早已争得不可开交,但结合政策的博弈、车企的表态以及销量的份额,不难看出这两种驱动类型的产品已然达到了平衡,至少短时期内如此。至于那些剑走偏锋的“一边倒”言论,实质上是企业自身发展利益驱动下的片面之词,缺乏格局,难以概全。奇瑞就是最好的证明,一方面在积极推动新能源和智能化转型,一方面又在推进高质量燃油车,双管齐下,把选择权留给市场。

    10 ¥ 0.00
  • 星途揽月C-DM上演“理工男式”豪华:简单不粗暴还真香

    2025年的汽车市场已不是造车新势力的独秀舞台,当更多的传统车企凭借过硬的混动技术向高端市场发起总攻,技术平权、智驾平权让我们看到国产高端智能车的希望,星途揽月C-DM这个有着理工男式豪华特质的搅局者,让人看到了豪华品牌对于高端定义的另一种可能性:简单不粗暴还真香。

    11 ¥ 0.00
  • 车企接连下场“造人”,人形机器人靠近我们?

    近日,梅赛德斯-奔驰位于柏林的一家生产车间引起热议,一台名为Apollo的人形机器人正在车间完成精细操作,奔驰计划将在5年内实现机器人造车。从最早特斯拉人形机器人亮相,到宇树机器人表演,除了机器人科技公司在这条赛道竞争,各家车企也纷纷“凑热闹”:小米、小鹏蔚来等多家车企宣布切入人形机器人赛道。

    14 ¥ 0.00
  • P7载着广本的精髓与梦想出征,“新家”为其披上新铠甲

    当汽车在部分消费者眼中变成快消电子产品时,当一些车企纷纷打造网红产品以及通过种种营销噱头博取流量时,广汽本田依然倔强地拒绝以牺牲质量为代价换取短期市场红利,并选择以“数智·零碳”为核心的技术革新对汽车产业价值链进行重构,通过全新的工厂和全新的产品为梦想而战。

    14 ¥ 0.00
  • 玛莎拉蒂能不能造得出爆款的小米SU7 Ultra?

    在造车新势力的倒逼下,连超豪华车品牌感受到前有未有的压力。近日,玛莎拉蒂决定取消了纯电版MC20跑车的项目。与此同时,同为跑车的小米SU7 Ultra提前宣布完成了今年的全年销量目标。三年河东,三年河西,在当下快速变化的市场节奏中,再强的品牌也有危机感,单靠吃老本难以为继。

    22 ¥ 0.00

深度

禾颜阅讯

2023-10-13 1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