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文化的探路者

观察    观察    蔚来 “防御性”裁员

蔚来 “防御性”裁员

11月3日,蔚来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斌发布全员信表示,该公司将减少10%左右的岗位,相关调整会在11月份完成。蔚来为什么裁员,下一步何去何从?

微信号:HEYANYUECHE

撰文|张大川、编辑|禾 子

 

李斌证实蔚来将裁员10%左右,在国内市场引发了极大的关注。

 

虽然蔚来的销量并没有达到李斌之前所预计的月销量2万,但是毕竟还能维持在每月1.5万辆以上。虽然蔚来在二季度的财报依然净亏损60亿元,但是这些亏损大部分都投入到了研发和业务的扩张上。所以说,蔚来的表现虽然不那么亮眼,但是也没有比以前差很多。蔚来的这次调整甚至要推迟和削减3年内不能提升公司财务表现的项目投入,更多还是出于对今后形势的一种预判和防御。对未来的困难进行充分预估,提前进行调整,是这次裁员的主要目的。

 

全新ES6销量表现一般

其实,导致蔚来销量没有办法达成今年全年销量目标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全新ES6销量并没有如预期那么高。这也直接导致蔚来在今年1-10月份的新车仅交付了12.6万辆,和全年交付目标的24.5万辆相比,相去甚远。

 

可能有很多人要问,全新ES6产品力比较全面,且价格上也有比较大的优惠,但为什么依然不能把蔚来销量提升到2万辆以上呢?这背后的道理很简单:

今年以来,国内车市消费整体相对疲软。中国今年国民经济虽然将继续稳定在5%以上的增长速度,但是包括房地产在内的多个行业依然面临很大的压力,许多中小民营企业在疫情常态化之后也依然需要一段时间来恢复。国内持续走高的储蓄率体现出来的是普通群众的消费信心恢复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定价比肩豪华品牌的蔚来汽车在销售端遭遇到压力也就不足为奇了。

 

另一方面,当前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价格战持续深入。无论是自主品牌、新势力还是外资车企都已经推出了大量性价比非常高的车型。像别克E5这样的基于通用奥特能平台的中大型SUV,其入门价格甚至不到17万元。在这种情况下,对于绝大部分的用户来说,那些可能好一点点的车机和多几个平时可能不太常用的智能驾驶功能,都可以被舍弃。更不要说,通用在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方面,未来同样也具备持续升级的潜力。

 

蔚来需要收缩战线

对于现在的蔚来来说,战线过长是一个不得不正视的问题。

品牌布局扩容。2024年,蔚来的入门级品牌阿尔卑斯即将登场。阿尔卑斯的亮相,将大大拉低蔚来的入门门槛。但是全新品牌的推广和销售渠道的搭建、全新的平台和车型投放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网上更有传闻称,蔚来将在阿尔卑斯下再建一个定位更低的入门级品牌萤火虫。如果传闻属实的话,同时推进三大品牌对于蔚来来说必然花费不菲。

 

在研发领域,蔚来投入了大量的资源。但是研发是很烧钱的,尤其是不少研发投入还是一个长周期投入的项目。尤其是像芯片、电芯等,这些项目有可能最终面临失败。为此,蔚来下一步可能会把重心放到消费者更有获得感的智能座舱和自动驾驶领域。让新的研发成果,成为促进自己销量的利器,将会是蔚来更加切实的一个战略选择。至于芯片和电芯,外包从长远来看不见得是最好的解决方案,但是短期来看,无疑是投入产出比最高的方法。

 

此外,蔚来在整车和核心技术之外,蔚来还有非常庞大的其他产业需要持续输血:高水准的客服服务、在核心城市市中心的蔚来直营门店,持续布局的换电站网点、蔚来手机业务以及欧洲业务的拓展,每一项都是花费不菲。

 

蔚来下一步何去何从?

蔚来裁员10%,虽然只是针对这一家企业,但其下一步动向却有可能对整个行业带来不小的示范意义。

蔚来是国内新势力车企中的标杆行业,其无论是在底层核心技术的研发上,还是在很多全新理念的引入上,都走在了市场的前列。但是目前来看,蔚来品牌定位过高已经成为限制其进一步扩张的主要原因。可能有人会觉得理想售价也很高,但是后者主要销售增程式车型。相比于电动车要从燃油车手中争夺客户,增程式车型的难度就低了很多。在国内价格战日趋激烈的情况下,蔚来要想提升销量无非有两种选择:

 

第一种,寄希望在明年亮相的阿尔卑斯品牌上。为了应对国内日趋激烈的价格战,蔚来布局了一个全新的子品牌——阿尔卑斯。这个全新的子品牌可能将价格下拉至20万左右,成为蔚来的销量推进器。但是,一方面,现在的阿尔卑斯是远水救不了近火,明年下半年的交付和产能的爬坡,让其对2024年的销量提升贡献有限;另一方面,阿尔卑斯品牌自身能否成功还需要打上一个不小的问号。之前有消息称,蔚来正在寻求第三方经销商集团来销售阿尔卑斯的车型。这就意味着,蔚来平时奉若神灵的客户服务水准可能会面临不小的挑战。

 

第二种,选择和车企巨头寻求合作。之前,包括零跑和小鹏都已经官宣了和欧洲两大车企集团的合作。雷诺也是频频向吉利抛来橄榄枝。在外国车企纷纷寻求和国内车企合作,加快补齐自身在智能电动车领域短板的大环境下,蔚来也需要和一家车企结成同盟,无论是跨国车企还是国内的自主品牌,以更好地应对激烈市场竞争带来的冲击。之前曾经传出奔驰有望和蔚来在换电技术上进行合作,但却遭到了北汽和吉利两大股东的反对而作罢,虽然无法验证相关信息的真伪,但是有一点可以明确,蔚来如果无法找到一个坚实可靠的合作伙伴,光靠蔚来自己单打独斗,是远远不够的。毕竟蔚来的体量并不大,没有足够大的体量,就无法将前期投入的各种成本进行分摊,蔚来的单车毛利率将很难提升,影响企业在未来定价的弹性。

 

点评

蔚来这次是裁员10%左右,下一步可能会对现有的业务进行动刀。那些短期内无法盈利的项目,都有可能被蔚来剔除出现有的经营范围中。或许,李斌和蔚来管理团队将做出一个取舍:短期难以产生直接经济利益的项目是否要暂停。毕竟,能活下去更重要。拥有全栈自研能力的特斯拉,在成立之初同样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但同时也赶上了电动车在全球范围内发展最好的时机。而这样的机会,可能几十年来不会再有第二次。下一步,在燃油车领域依然赚取丰厚利润的传统车企,可能会吹响反攻的号角,来蚕食新势力的市场份额,蔚来将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本文系《禾颜阅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导语

记录汽车的时代记忆和社会表情

观察

  • 工信部对浮躁的智驾说“不”

    2025年被业内人士认为是“智驾元年”。智驾安全问题在汽车行业受关注度越来越高。在智驾技术不断下沉的情况下,国内出现了多起和智驾相关的交通事故,而随之出现的相关责任事故的认定,更是引发了社会的关注。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作为主管部门的工信部及时出手,拧紧智驾“安全阀”。

    0 ¥ 0.00
  • 传祺向往S7“北巡”:一场“从岭南到北极”的对话

    当一辆来自广东的家庭大五座智驾SUV传祺向往S7与中国最北端相遇,从岭南到神州北极,这场跨越 4000公里的南北对话,不仅是产品测试,也是一次文化叙事,既有科技与自然的对抗,也是传祺品牌精神的升华,更暗含中国制造的雄心宣言。

    1 ¥ 0.00
  • 欧盟电动车关税松动,特朗普关税大棒下中国车企有新“出口”

    近日,欧盟对中国生产的电动车加征关税的政策出现了明显松动的迹象。虽然还没有靴子落地,但是这次中欧双方达成协议并以“最低售价”取代“加征关税”的可能性非常大。如果中欧能够达成要给更广泛的自贸协定,那么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关税大棒最后只会让美国自食其果。

    2 ¥ 0.00
  • 上汽“破壳”:坚守DNA,重塑新灵魂

    对于“曾经不想把灵魂交给别人”的上汽来说,这场活动可以说是上汽经过阵痛、思考、自醒到重新出发后的一次宣言。虽然这只是车展前一次普通的“之夜”活动,但对上汽来说,这是一场“地理+心理”的双重主场秀,这家有着70年历史的传统汽车企业借此活动在主场向业界宣告,上汽正在“破壳”重生。

    7 ¥ 0.00
  • 现在“出海”,理想汽车能找到“理想”的海外市场吗?

    理想汽车正在加码海外市场。在中国车企已经在海外市场攻城略地的当下,以及面对国际市场诸多不确定的因素,理想汽车能吃到海外市场的红利吗?

    15 ¥ 0.00
  • 车展为何诞生于上海?

    回望历史,瞭望未来,不论是汽车,还是时代,我们似乎又来到了新的历史关口,无不为今年的上海车展充满期待,不管是国内还是国际,大家都坚信,汽车在当下仍旧是拉动经济的火车头。

    19 ¥ 0.00
  • 稳坐华系MPV头把交椅,传祺向往M8乾崑系列有何法宝?

    4月16日,传祺向往M8乾崑系列举办品鉴会。自发布以来,传祺向往M8乾崑系列以“智能与豪华双巅峰”傲视群雄,成为当前MPV细分市场中备受关注的新品车型。作为广汽传祺与华为深度合作的首款旗舰MPV,传祺向往M8乾崑系列不仅承载着传祺汽车冲击高端市场的蓬勃野心,更是凭借融合东方美学与尖端科技的创新设计,重新定义MPV的价值标准。

    0 ¥ 0.00
  • “卷王”星纪元ET誓将安全与豪华卷到底

    “吃在广州”, 选择在广州上市的星纪元ET抓住这个城市的精髓,在发布会前分发冰淇淋,这暗藏玄机,不仅卷科技,还卷上冰淇淋。原来星纪元ET座椅选用了食品级材料的刺云实胶,兼具安全与环保。

    0 ¥ 0.00
  • 吉利银河将“新豪华” 具象化

    乘用车的市场格局在变,车企的座次也在变,自主厂商、造车新势力正在轮番冲击着过去几十年来豪华品牌、合资厂商们带头设定的行业秩序。“各种平权”横空出世,国产汽车的造车者们试图以前所未有的性价比和空前的乘用车价值体系重塑市场份额。以吉利银河为例,其生而不凡,在“取缔”、“颠覆”等品牌使命的驱动下,大有成为国产“新豪华”名片的潜质。

    1 ¥ 0.00
  • 底特律的“红脖子”真的能够抢回汽车产业吗?

    中美之间的关税战当下可能仅仅只是数字上的游戏。4月15日,美国白宫提到中国现在面临输美产品最高可达245%的关税时,中方对此表现很冷静。由于整车出口美国的大门早已经关上,因此相比于其他行业,中国车企在这次美国的极限施压下,反倒受到影响较小。

    1 ¥ 0.00
  • 特朗普挥舞关税大棒,误伤特斯拉

    特朗普再一次挥舞关税大棒,企图将更多的海外汽车拒之门外以推动供应链本土化,但美国似乎忽视了这些行为对本土汽车行业造成的伤害,尤其是以特斯拉为代表的新能源车企将面临更为艰难的处境。目前,有消息传,特朗普正在考虑免除汽车零部件关税。此前,特朗普对所有运往美国的汽车征收25%的关税。

    1 ¥ 0.00
  • 尹同跃用四个“最”字概括奇瑞混动,从国内到全球不客气

    凭借“小草房精神”,奇瑞不断在动力领域攀升高峰,其超能电混动力系统名字带有“鲲鹏”两个字, 蕴含“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的美好寓意,而最终能否成为全球最好的混动系统,实现全球逍遥游,这是一场存在未知和变数的探索。

    8 ¥ 0.00

深度

禾颜阅讯

2023-11-06 1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