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 “防御性”裁员
撰文|张大川、编辑|禾 子
李斌证实蔚来将裁员10%左右,在国内市场引发了极大的关注。
虽然蔚来的销量并没有达到李斌之前所预计的月销量2万,但是毕竟还能维持在每月1.5万辆以上。虽然蔚来在二季度的财报依然净亏损60亿元,但是这些亏损大部分都投入到了研发和业务的扩张上。所以说,蔚来的表现虽然不那么亮眼,但是也没有比以前差很多。蔚来的这次调整甚至要推迟和削减3年内不能提升公司财务表现的项目投入,更多还是出于对今后形势的一种预判和防御。对未来的困难进行充分预估,提前进行调整,是这次裁员的主要目的。
全新ES6销量表现一般
其实,导致蔚来销量没有办法达成今年全年销量目标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全新ES6销量并没有如预期那么高。这也直接导致蔚来在今年1-10月份的新车仅交付了12.6万辆,和全年交付目标的24.5万辆相比,相去甚远。
可能有很多人要问,全新ES6产品力比较全面,且价格上也有比较大的优惠,但为什么依然不能把蔚来销量提升到2万辆以上呢?这背后的道理很简单:
今年以来,国内车市消费整体相对疲软。中国今年国民经济虽然将继续稳定在5%以上的增长速度,但是包括房地产在内的多个行业依然面临很大的压力,许多中小民营企业在疫情常态化之后也依然需要一段时间来恢复。国内持续走高的储蓄率体现出来的是普通群众的消费信心恢复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定价比肩豪华品牌的蔚来汽车在销售端遭遇到压力也就不足为奇了。
另一方面,当前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价格战持续深入。无论是自主品牌、新势力还是外资车企都已经推出了大量性价比非常高的车型。像别克E5这样的基于通用奥特能平台的中大型SUV,其入门价格甚至不到17万元。在这种情况下,对于绝大部分的用户来说,那些可能好一点点的车机和多几个平时可能不太常用的智能驾驶功能,都可以被舍弃。更不要说,通用在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方面,未来同样也具备持续升级的潜力。
蔚来需要收缩战线
对于现在的蔚来来说,战线过长是一个不得不正视的问题。
品牌布局扩容。2024年,蔚来的入门级品牌阿尔卑斯即将登场。阿尔卑斯的亮相,将大大拉低蔚来的入门门槛。但是全新品牌的推广和销售渠道的搭建、全新的平台和车型投放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网上更有传闻称,蔚来将在阿尔卑斯下再建一个定位更低的入门级品牌萤火虫。如果传闻属实的话,同时推进三大品牌对于蔚来来说必然花费不菲。
在研发领域,蔚来投入了大量的资源。但是研发是很烧钱的,尤其是不少研发投入还是一个长周期投入的项目。尤其是像芯片、电芯等,这些项目有可能最终面临失败。为此,蔚来下一步可能会把重心放到消费者更有获得感的智能座舱和自动驾驶领域。让新的研发成果,成为促进自己销量的利器,将会是蔚来更加切实的一个战略选择。至于芯片和电芯,外包从长远来看不见得是最好的解决方案,但是短期来看,无疑是投入产出比最高的方法。
此外,蔚来在整车和核心技术之外,蔚来还有非常庞大的其他产业需要持续输血:高水准的客服服务、在核心城市市中心的蔚来直营门店,持续布局的换电站网点、蔚来手机业务以及欧洲业务的拓展,每一项都是花费不菲。
蔚来下一步何去何从?
蔚来裁员10%,虽然只是针对这一家企业,但其下一步动向却有可能对整个行业带来不小的示范意义。
蔚来是国内新势力车企中的标杆行业,其无论是在底层核心技术的研发上,还是在很多全新理念的引入上,都走在了市场的前列。但是目前来看,蔚来品牌定位过高已经成为限制其进一步扩张的主要原因。可能有人会觉得理想售价也很高,但是后者主要销售增程式车型。相比于电动车要从燃油车手中争夺客户,增程式车型的难度就低了很多。在国内价格战日趋激烈的情况下,蔚来要想提升销量无非有两种选择:
第一种,寄希望在明年亮相的阿尔卑斯品牌上。为了应对国内日趋激烈的价格战,蔚来布局了一个全新的子品牌——阿尔卑斯。这个全新的子品牌可能将价格下拉至20万左右,成为蔚来的销量推进器。但是,一方面,现在的阿尔卑斯是远水救不了近火,明年下半年的交付和产能的爬坡,让其对2024年的销量提升贡献有限;另一方面,阿尔卑斯品牌自身能否成功还需要打上一个不小的问号。之前有消息称,蔚来正在寻求第三方经销商集团来销售阿尔卑斯的车型。这就意味着,蔚来平时奉若神灵的客户服务水准可能会面临不小的挑战。
第二种,选择和车企巨头寻求合作。之前,包括零跑和小鹏都已经官宣了和欧洲两大车企集团的合作。雷诺也是频频向吉利抛来橄榄枝。在外国车企纷纷寻求和国内车企合作,加快补齐自身在智能电动车领域短板的大环境下,蔚来也需要和一家车企结成同盟,无论是跨国车企还是国内的自主品牌,以更好地应对激烈市场竞争带来的冲击。之前曾经传出奔驰有望和蔚来在换电技术上进行合作,但却遭到了北汽和吉利两大股东的反对而作罢,虽然无法验证相关信息的真伪,但是有一点可以明确,蔚来如果无法找到一个坚实可靠的合作伙伴,光靠蔚来自己单打独斗,是远远不够的。毕竟蔚来的体量并不大,没有足够大的体量,就无法将前期投入的各种成本进行分摊,蔚来的单车毛利率将很难提升,影响企业在未来定价的弹性。
点评
蔚来这次是裁员10%左右,下一步可能会对现有的业务进行动刀。那些短期内无法盈利的项目,都有可能被蔚来剔除出现有的经营范围中。或许,李斌和蔚来管理团队将做出一个取舍:短期难以产生直接经济利益的项目是否要暂停。毕竟,能活下去更重要。拥有全栈自研能力的特斯拉,在成立之初同样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但同时也赶上了电动车在全球范围内发展最好的时机。而这样的机会,可能几十年来不会再有第二次。下一步,在燃油车领域依然赚取丰厚利润的传统车企,可能会吹响反攻的号角,来蚕食新势力的市场份额,蔚来将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本文系《禾颜阅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