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文化的探路者

观察    观察    颜光明:怀念霍布里

颜光明:怀念霍布里

我想,好的汽车设计就是在塑造“社会角色”。一旦汽车没有这样的意识,设计得再好看,再科技,再智能,也是只是“行尸走肉”的机器。彼得·霍布里在中国留下的汽车设计作品,在他去世之后才被意识到,原来汽车设计的功夫还是在诗外。

微信号:HEYANYUECHE

撰文|颜光明、编辑|禾 子

 

近日,在去参加领克CO客大会的路上,网通社副总裁李三告诉我,彼得·霍布里去世了。这让我有一点意外。我说,今年三月在上海我们不是一起见面合过影吗?“是的。就在这之后不久的事。”李三不无惋惜地说,这可是汽车设计界的大师级人物,就这样突然地走了。

 

这是我们共同的朋友。李三几乎采遍了世界顶级汽车设计大师,如数家珍,如今在国内的顶尖国外设计师他都熟悉。但提到霍布里,他认为这才是对中国汽车设计有贡献的设计大师。

对此评价,我深感认同。可以说,他的影响力远胜过乔治·亚罗。一个是实干,一个是虚名。你可以不知道霍布里,但不可能不知道吉利和领克,而乔治·亚罗在中国留下的设计实在太少,而且都早已过眼烟云。

霍布里没来吉利之前,我就采访过他。当时他还是沃尔沃的设计担当,是一位改变沃尔沃汽车造型的功臣。加入吉利之后首开之笔就是“天地”,随之“涟漪”,再是“对立美学”,彻底改变了吉利汽车的形象,一步跨越与世界的差距,跻身国际化。尤其是领克,将“中国化”翻译成了“世界级”。

 

2016年,领克品牌在柏林发布。中午在勃兰登堡门附近的一家中餐馆就餐,李书福对霍布里说,能否设计一款一人座的车?霍布里顺手拿起餐巾纸画出草图。这种反应让我看到了顶级设计师的超强领悟力,以及调动知识储备、随时为支撑灵感呈现的专业功底。

2017年4月,在上海西岸中心,领克首款车型亮相。霍布里大胆启用“中国红”,由此阐述他的“城市对立美学”,打破了长期以来西方汽车审美的说教,带来了东方审美国际化的汽车新气象。令人震惊的是,他采用黑与红的表达方式,赋予了汽车的思想和生活态度。这种原创,闻所未闻。

 

所以,崛起的吉利汽车不能忘记霍布里。在CO客大会上,看到来自东西南北中的车主们对领克的喜爱和表情,以及他们用自编自导自演节目所呈现的对当下的诠释,超越了汽车本身,令人振奋,充满自信。这与霍布里将汽车作为连接世界的介质有关,可以说是起到了摆渡人的作用。由此,我们不用担心当下信息“碎片化”,以领克为代表的车主们,就是那些能拿着碎片去寻整体的当代人。

“领克不止于车”,这就是霍布里汽车设计的价值体现。我问吉利控股集团高级副总裁杨学良,对于这样一位“功臣”吉利为何没有表示?他说有啊,家属不让,我们只是在尊重家属的前提下作了小范围的追思和纪念。我们没有忘记。

 

“立文之道,惟字与义”。汽车也是如此。

纵观当下的汽车设计,为何没有“灵魂”?面对产品雷同和思维趋同,我们会归咎于全球化对人的扫荡,其实也要检视自己。问一下,你心底里有没有历史?

这很重要。意味着什么?

 

“一旦我们生活没有了历史感,每个人都会感到彷徨,每个个体也无法体会到自身的意义。”领克的问世,在某种意义上讲,重塑了历史,帮助作为个体的车主找到了自我的身份。短短6年,领克卖了100万辆,也许就是最好佐证。

我想,好的汽车设计就是在塑造“社会角色”。一旦汽车没有这样的意识,设计得再好看,再科技,再智能也是只是“行尸走肉”的机器。霍布里在中国留下的汽车设计作品,在他去世之后才被意识到,原来汽车设计的功夫还是在诗外。

 

今年三月,在上海举行的路特斯75周年纪念晚宴上见到霍布里,我特地向他祝贺成为路特斯集团设计副总裁,并邀请老朋友《汽车与你》主编,同时也是大学教授的萧恩,还有曾经在欧洲工作多年的资深媒体人李三一起合影。想不到,这成了今天帮我回忆这位就在身边却已离去的世界级汽车设计大师的留影。不胜唏嘘,感慨万千。

 

点评

“一旦我们生活没有了历史感,每个人都会感到彷徨,每个个体也无法体会到自身的意义。”领克的问世,在某种意义上讲,重塑了历史,帮助作为个体的车主找到了自我的身份。“领克不止于车”,这就是霍布里汽车设计的价值体现。谨以此文,怀念霍布里!

 

(本文系《禾颜阅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导语

记录汽车的时代记忆和社会表情

观察

  • 小米明星车型SU7惹上麻烦,智驾接受市场“洗礼”

    当前,小米SU7销量一路走高,小米因此成为如今最红的新势力车企。同时,在国内汽车圈,小米一直深谙流量之道,是公认的营销高手。不过,一场意料之外的车祸,把小米汽车推到风口浪尖。

    0 ¥ 0.00
  • 中国激光雷达新贵是否畏惧这份做空报告?

    作为国内乃至全球风头最盛的激光雷达公司,禾赛被美股市场上的一家做空公司盯上了。蓝鲸资本的指责是否站得住脚?禾赛又将如何应对?

    9 ¥ 0.00
  • 蔚来是否在为宁德时代做“嫁衣”?

    资金捉襟见肘问题一直困扰着蔚来。除了提高销量,去找新的投资对蔚来掌门人李斌来说也是要事。最近,国内电池巨头宁德时代计划投入25亿到蔚来能源,这对于持续亏损的蔚来而言,究竟是扭亏为盈的机会,还是饮鸩止渴?

    12 ¥ 0.00
  • 期待车展,期待大众

    在中国,大众品牌家喻户晓。每逢车展,大众总以集团名义,庞大阵势占据C位,格外抢眼,尤其是在上海国际车展上,以半个主场的身份,展示其在华的地位和影响力,以及全球范儿。所以,最先收到邀请函并不意外,而今年的看点才是关键。不论是对于大众集团还是其他外资汽车公司,中国汽车自主品牌将会作为东道主的身份登场,以不同于以往的改变精彩纷呈,预示着一个中国汽车的时代大幕徐徐开启。

    17 ¥ 0.00
  • 极氪为何是中国车递给全球的新名片?

    如今,极氪已经成长为中国高端纯电市场的第一品牌,并被消费者视为当下辨识度最高的产品之一,不仅有温度,还是生活的镜子。如此评价,不止是依据可量化的“外延真理”,还有不可量化的“内容真理”,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价值,自我身份提升的认同,有着对社会生活整体性的判断和远见,已然成为一种势能的载体。

    21 ¥ 0.00
  • 上海F1赛事为何没有汽车厂家的影子?

    汽车行业转型,不止是汽车品类,还是车企洗牌和淘汰的深水区,关键是投资和结构正在发生变化,方向的模糊和不确定性在加剧,消费焦虑,失去定力,已然成为一种阵痛在蔓延……

    18 ¥ 0.00
  • 踏入纯电底盘“无人区”,仰望U7欲以黑科技破圈

    以往,合资品牌和传统豪华品牌基本掌握产品定价权。但这一切已发生变化,自主品牌重塑了供应链体系和创新了颠覆性的技术,开创了新能源汽车的新时代,并史无前例地突破了车市50%的防线。继大众车市之后,豪华车领域就是自主品牌下一个要占领的高地。

    0 ¥ 0.00
  • 聚焦年轻化市场,奇瑞努力成为“油电双轨”的平衡者

    尽管“油电之争”早已争得不可开交,但结合政策的博弈、车企的表态以及销量的份额,不难看出这两种驱动类型的产品已然达到了平衡,至少短时期内如此。至于那些剑走偏锋的“一边倒”言论,实质上是企业自身发展利益驱动下的片面之词,缺乏格局,难以概全。奇瑞就是最好的证明,一方面在积极推动新能源和智能化转型,一方面又在推进高质量燃油车,双管齐下,把选择权留给市场。

    10 ¥ 0.00
  • 星途揽月C-DM上演“理工男式”豪华:简单不粗暴还真香

    2025年的汽车市场已不是造车新势力的独秀舞台,当更多的传统车企凭借过硬的混动技术向高端市场发起总攻,技术平权、智驾平权让我们看到国产高端智能车的希望,星途揽月C-DM这个有着理工男式豪华特质的搅局者,让人看到了豪华品牌对于高端定义的另一种可能性:简单不粗暴还真香。

    11 ¥ 0.00
  • 车企接连下场“造人”,人形机器人靠近我们?

    近日,梅赛德斯-奔驰位于柏林的一家生产车间引起热议,一台名为Apollo的人形机器人正在车间完成精细操作,奔驰计划将在5年内实现机器人造车。从最早特斯拉人形机器人亮相,到宇树机器人表演,除了机器人科技公司在这条赛道竞争,各家车企也纷纷“凑热闹”:小米、小鹏蔚来等多家车企宣布切入人形机器人赛道。

    14 ¥ 0.00
  • P7载着广本的精髓与梦想出征,“新家”为其披上新铠甲

    当汽车在部分消费者眼中变成快消电子产品时,当一些车企纷纷打造网红产品以及通过种种营销噱头博取流量时,广汽本田依然倔强地拒绝以牺牲质量为代价换取短期市场红利,并选择以“数智·零碳”为核心的技术革新对汽车产业价值链进行重构,通过全新的工厂和全新的产品为梦想而战。

    14 ¥ 0.00
  • 玛莎拉蒂能不能造得出爆款的小米SU7 Ultra?

    在造车新势力的倒逼下,连超豪华车品牌感受到前有未有的压力。近日,玛莎拉蒂决定取消了纯电版MC20跑车的项目。与此同时,同为跑车的小米SU7 Ultra提前宣布完成了今年的全年销量目标。三年河东,三年河西,在当下快速变化的市场节奏中,再强的品牌也有危机感,单靠吃老本难以为继。

    22 ¥ 0.00

深度

禾颜阅讯

2023-11-24 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