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文化的探路者

观察    深度    自诩“标杆”的B级车很多,为何迈腾是独一档?

自诩“标杆”的B级车很多,为何迈腾是独一档?

从合资B级车大举涌入国内市场至今,关于该细分市场的“标杆”之争就从未停歇,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汽-大众迈腾就有独特的一面。

微信号:HEYANYUECHE

撰文|赟 立、编辑|禾 子

 

7月9日,全新一代一汽-大众迈腾在长春基地迎来正式上市,新车提供两种动力版本,分别是1.5T EVO2及2.0T高功版本,对应尾标300TSI和380TSI,厂商定价17.99-24.69万元。全新一代迈腾暂未设置以往走量的2.0T低功车型(尾标330TSI),但一汽-大众方面仍然对新车充满信心,对其抱以“引领中高级车市场”的期待。

 

另外,一汽-大众还保留了老款迈腾(以下简称“B8迈腾”)的销售渠道,推出了2024款 200万辆纪念款车型(以下简称“纪念款”),纪念款对1.4T和2.0T高低功动力实现了全覆盖销售,“新老迈腾”正式开启同售。厂家的此番操作,被行业解读为新老迈腾换代的平稳过渡,属于软着陆。当然,B8迈腾作为一汽-大众最成功的一代车型,换代间隙厂家确实需要一个适当的缓冲空间,也更需要一个成熟的销量担当。

 

新迈腾能否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车型换代对经典产品而言是不小的工程,全新车型能否承接旧款的市场地位对整个项目团队都是不小的考验。迈腾是公认的B级市场佼佼者,所以,当迈腾换代的消息传开,市场的热议、猜疑都并不意外。

 

事实上,当身临全新迈腾的上市发布现场,不敢说新迈腾能否站在历代迈腾的肩膀上实现新的突破,至少新迈腾对老款车型的优势卖点进行了延续。一汽-大众在用独特的发展眼光看待着智能网联时代的趋势,并掌握规律,顺应潮流。

新迈腾在设计上的激进与“新老同售”的保守策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外形设计相比老款车型多了年轻化的元素,整体的科技感提升了不少,厂家将新设计理念命名为“Timeless”,寓意“超越今天,迈向明天”。此愿景置于迈腾十分应景,B8迈腾至今依然鏖战于中型车市场,换代不代表切割历史。新迈腾保留了棱角分明,保留了历代车型端庄、稳重的气韵,一汽-大众将其称为“德系经典的延续”。

新迈腾前后均采用了贯穿式LED灯带,还搭载了号称同级唯一的智能矩阵大灯,车尾光源则为大众的平面光导技术,可实现三种彗星效果动画。

 

历代迈腾的空间塑造功底在业内都是公认的领先存在,新车也不例外。新迈腾出自MQB-B平台,长度和宽度分别达到了4990mm和1854mm,轴距更是达到了2871mm,后排的乘坐空间比B8迈腾更加宽敞。值得一提的是,新迈腾的二排中央通过改善设计降低了地台47%的高度,在空间细节的优化方面有了显著提升。另外,新迈腾在“本土特调”、人体工程学和细节豪华感知等方面都有新的见解和建树。

新迈腾在智能化方面也逐渐“中国化”,像大疆、科大讯飞、华为等本土智能科技供应商已基本奠定了新迈腾在智能化方面“硬件+软件”的全域进化的基础。

新迈腾能实现10.25英寸全液晶组合仪表+7.11英寸HUD+15英寸2K中控大屏的的多屏联动,副驾还搭载了娱乐屏。客观来讲,该多媒体配置对于新势力厂商来说不足为奇,甚至会有配置或技术代差的既视感,但对于从来不“卖配置”的新迈腾来说已经足矣。

 

迈腾历代的消费者多以“品质消费”和“需求消费”为导向,而新迈腾在中国消费者特别看重的体态神韵、驾乘感受和空间富余度来看,其依然是最懂中国消费者的合资B级车之一;至于品质,一汽-大众王妍在发布现场直言,在“品质”最容易被忽略的时代,“品质”依然是一汽-大众坚持的标准。

 

迈腾读懂了中国消费者

一汽-大众方面的资料显示,一汽-大众迈腾是大众汽车历史上最畅销的B级轿车,迈腾家族发展50余年,累计全球用户超过了3400万,用户规模足够说明迈腾的成功。

2007年,迈腾被一汽-大众引入,迈腾从此开启了行政中型车的引领之路,并逐渐辐射家用市场,成为了能在公务用车和家庭用车两头“通吃”的角色。凭借比同期日系竞品更硬朗的结构框架、更扎实的底盘用料,致使在口碑塑造方面,迈腾并不逊色于同级其他车型。

 

随着2016年累计100万辆一汽-大众迈腾下线,迈腾的名声开始家喻户晓;截至2022年,一汽-大众迈腾已累计在华销售200万辆。迈腾用9年左右的时间实现了第一个“百万”销量,而第二个“百万”销量仅用了6年左右的时间。根据一汽-大众的数据,截至目前迈腾已累计销售250多万辆新车,不可否认,一汽-大众迈腾在华销售跑出了加速度。

从2024年上半年中型车的累计销量排名来看,和迈腾一起跻身前五的车型分别是奔驰C-Class、宝马3系、特斯拉Model 3以及迈腾的姊妹车型帕萨特。其中两款车型为豪华B级车,一款为纯电动车,共同点在于跑量车型“官降”或“优惠”后的落地价格和迈腾接近。因此,迈腾的销量成色不错,迈腾的拥趸规模依然不小。

迈腾就像中国乘用车中高端市场的“万金油”,从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到企业主、小老板,再到中年男性的家用选择,一汽-大众迈腾把中国用户喜闻乐见的“稳重”、“端庄”塑造到了极点,几乎成了“国民B级车”的模子。

 

如此看来,B8迈腾可以说是除全新迈腾外,最接近国人理想B级车印象的产品,至少在一汽-大众产品矩阵范围内是这样。因此,一汽-大众在新一代迈腾上市的同时推出B8迈腾的纪念款,可谓将中国市场的消费偏好把握到了极点。

 

“标杆”常有,但真标杆不常有

何为“标杆”,听多了难免会模糊定义。如果各厂家关于“标杆”所言全真,那么所谓的“标杆”就不再是标杆,毕竟“标杆”从来不是单方面先进,更不会来自大话堆砌。

业内不缺自诩先进的豪放言论,但究其现状实在难以支撑起“标杆”头衔。潦草入局,缺乏灵魂,何谈精魄或用户感知,历史底蕴、情感共鸣更是无处可寻。

 

特斯拉是行业认可的EV标杆,其像是拓荒者、开创者,是无数电车品牌效仿的对象;同理,一汽-大众迈腾算是较早批入华的合资B级车,有资历,不偏科,有明确的车主画像,更不缺用户基础和口碑,常年位居同级销量榜单的前列,具备真标杆的气质。

 

点评

虽然自诩“标杆”的产品有很多,但是被广泛认可的“标杆”却很少。在资本运作、夸大营销甚至无序竞争的今天,能不忘初心,坚持用品质塑造“标杆”口碑的车型少之又少。历代迈腾都是“品质造车”的代表,全新迈腾也不例外,新车发扬了品质,也坚守了引领求真的路线,从产品信息来看,新迈腾依旧会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但在“新老同售”的局面下,消费者会如何投票还不得而知。

 

(本文系《禾颜阅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导语

记录汽车的时代记忆和社会表情

观察

  • 依靠宁王的滑板底盘,长安马自达能否咸鱼翻身?

    滑板底盘在汽车行业能否推进?这曾让不少相关企业折戟沉沙。目前来看,宁德时代有意将滑板底盘业务进行到底。昔非今比的长安马自达,能否助宁德时代圆梦?

    0 ¥ 0.00
  • 这些倒下的新势力,要想复活不容易!

    最近,国内多家陷入困境的新势力都传来一些好消息。哪吒开始偿还供应商欠款,极越和威马两家也迎来了一线曙光。这些车企能不能复活还有待观察,当下车市太卷,连一些曾经叱咤风云的车企,如今都度日如年,而这些根基很浅的新势力车企,要活下去是非常难的事情,最新消息是哪吒被申请破产审查。

    12 ¥ 0.00
  • 小米汽车处在风口浪尖上,雷军要静下心来

    大红大紫的小米汽车,虽然一度顺风顺水,但作为造车新手,总体上还是缺乏经验,成长过程中难免经历风浪。卷入一系列风波中的小米汽车,需要静下心来,思考未来如何能够健康成长。

    11 ¥ 0.00
  • 欧洲市场,有望成为奇瑞销量增长的新“发动机”

    根据欧洲媒体报道,奇瑞汽车即将接手一家德国大众汽车的工厂,为在德国当地生产奇瑞新推出的Lepas品牌做准备。在拥有了一座西班牙工厂的基础上,奇瑞如果能够在德国再落子一座工厂,无疑将有助其扩大在欧洲市场的版图。

    14 ¥ 0.00
  • Momenta VS 华为乾崑智驾,谁能在国内智驾宝座上加冕 ?

    近日, Moment在上海车展上宣布和多家车企的合作,完成了对国际一线主流车企的收割。与此同时,华为也在上海车展上发布了乾崑智驾ADS 4.0。作为国内两个智驾头部企业,Momenta和华为未来还会有一番激烈的缠斗,看谁能够坐上国内智驾“一哥”的宝座。

    24 ¥ 0.00
  • 鸿蒙智行,汽车隐形大佬

    鸿蒙智行携手上汽,表明华为找到了实体支撑的更强实力和发展空间,上汽也找到了智能科技的最强外援和无限可能。这种合作无疑具有示范性,带有引领性,属于强强携手,互为融合,资源叠加的规模响应,旨在远大目标,助力登上智能汽车新的巅峰。

    17 ¥ 0.00
  • 超级混动成为沃尔沃的优选,折中更安全

    新能源的路径应该是什么样,从来没有标准答案,因企业而异。从主机厂精准转型、平稳过渡的发展动机来看,顺应环境、适合自身的路线才有可能是短期内最优的路线。这是行业规律、市场法则折射出的造车真理,面对真理,绝大部分主机厂都需要在新能源席卷的背景下进行尝试,沃尔沃也在其中。

    0 ¥ 0.00
  • 四大科技企业相助,宝马谋求在智能化赛道突围

    面对新势力的进攻,宝马的日子并不好过,江湖地位被新能源后浪推翻,生长百年的庞大身躯,使其转变难度大。而进入调整期的宝马,期望在智能赛道站稳脚跟,以中国速度开启战略转型,通过深度绑定中国科技力量,在智能赛道构筑全新竞争壁垒。

    7 ¥ 0.00
  • 剑指宝马MINI的萤火虫,能否避免重蹈乐道的覆辙?

    近日,蔚来汽车子品牌萤火虫旗下的首款车型正式上市,起售价格为11.98万,这台定位为小型纯电车型在蔚来原先的豪华车阵营中似乎显得格格不入。而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称,这是有史以来最好、最安全的小车。这台面向全球市场的高端智能电动小车,能否满足蔚来汽车打开海外市场的预期?能否明显提升蔚来的销量?

    8 ¥ 0.00
  • 银河耀8上市拉升了什么?

    当下汽车需求正在趋于饱和,供大于求,内卷加剧已是不争的事实;汽车泛滥业已令人头痛,不仅涉及环保和转型,还有资源和人文,等等。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将汽车变得有意义,有价值,有文化,显然是个严肃的话题,也是挑战。我很赞成“不生产无聊的汽车”这句话,说明有人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而吉利银河耀8上市发布会讲究仪式感,更是将这一深度思考体现得淋漓尽致。

    5 ¥ 0.00
  • 日产汽车如何在华向新出发?

    目前,在电动化、智能化赛道上,跨国车企普遍处于下风。如何走出低谷重拾辉煌,在中国市场已深耕超过50年的日产汽车进行深度思考,并且审时度势制定新战略。大象能顺利转身吗?

    17 ¥ 0.00
  • 慢造车、拒绝噱头,北京现代“反向操作”能否破局?

    北京现代在国内市场可谓起起伏伏,有过高光,也经历过挣扎。汽车百年变局,智能化、电动化如洪水猛兽,对任何一家车企而言都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北现同样如此。只是留给北现的试错空间更少,无数人认为北现已经到了背水一战的节点。尽管如此,北现依然坚持求真务实的造车态度,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与行业盛行的“快造车”、“急交付”的模式相悖。

    15 ¥ 0.00

深度

禾颜阅讯

2024-07-12 1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