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文化的探路者

观察    观察    “长城炮”为何能改变汽车价值观?

“长城炮”为何能改变汽车价值观?

中国皮卡文化始于“长城炮”并非空穴来风,这是基于“长城炮”对传统皮卡的突破,由内至外的焕然一新,无论是产品形象,还是技术性能,以及用途和功能的多元化等,都率先摆脱了商用属性的束缚,除了强化客货两用之外,还加大了乘用化的比例和渗透力,看似产品能级的提升和改变,实际上是注入了超然于汽车属性之上的多元文化的诉求。

微信号:HEYANYUECHE

撰文|颜光明、编辑|禾 子

 

提到皮卡就会想到“长城炮”。在盘点2024年“长城炮”时,也许大家都在关注“长城炮”于皮卡赛道上又夺冠了,以及其推出新车型的市场表现和“反响度”,却往往容易忽略 “长城炮”正在改变汽车价值观的事实。而“长城炮”的这种改变,有助于我们对当下汽车不确定性的思考。

 

去年,一位柔弱的小女生冲着“长城炮”一声大吼“大力仑炮!你的梦中情车”,因此红遍全网,上了热搜,迅速破圈,获得了难以复制的泼天流量。

这一偶然事件引发多方关注。据四度传播研究院对此传播分析:仅半个月的传播声量数据就接近15万条,仅一条视频下的评论就超过1.8万条,转发超过4.97万,点赞量超过16.6万,共超过9.1万人在相关话题下发帖。

这种“现象级传播”发生在很小众的皮卡产品上极为少见,对汽车行业而言,是破天荒的“事件”。这说明了什么?

 

对于公众来说,也许是偶然,但对汽车观察者而言,他们会认为这是汽车重要的动向和信息释放。通过这件事,不难发现,这是标志着皮卡乘用化被普遍接受,意味着皮卡的民生化正在走向国民化,打破汽车固化的符号,让汽车不止于车既成事实。从传播的角度看,其红遍网络的原因,首先没有商业目的,是发自内心喜欢的情感宣泄;其次,代表了年轻人自我个性的随意;再是带有互联网时代开放连接的气息。

 

问题是,谁也没想到皮卡会成为“梦中情车”,成为情感物;谁也没想到“长城炮”一夜爆红,进入公众视野;谁也没想到一个小女生随性的冲天一吼,颠覆了我们对汽车的认知,就连不少主流汽车厂商都没意识到其原因何在?尽管后来也有跟随和模仿,但传播力和影响力都不及“长城炮”,为什么?

 

“长城炮”是“梦中情车”,看似一个小女生的随口一句,实际上反映了年轻人对皮卡的接受,从喜爱到青睐的认识过程,不只是乘用化属性的洗脑被接受,也是皮卡文化多场景的适应性介入了正在变化的日常,打破了汽车被固化的阶层和用途的划分,呈现的是多元的,不受约束的由物理到心理的需求,有着内外张力互为加持的效应。这对我们以往认知皮卡是卡车或是拉货的商用车完全是一种否定,可以视为“万能车”的价值观开始浮现。这种改变的前提必须是皮卡有文化,关键是背后要有产品支撑。

 

有鉴于此,中国皮卡文化始于“长城炮”并非空穴来风,这是基于“长城炮”对传统皮卡的突破,由内至外的焕然一新,无论是产品形象,还是技术性能,以及用途和功能的多元化等,都率先摆脱了商用属性的束缚,除了强化客货两用之外,还加大了乘用化的比例和渗透力,看似产品能级的提升和改变,实际上是注入了超然于汽车属性之上的多元文化的诉求。

 

这一变化特征,首先是由城乡走向都市,最典型的例子是,2019年“长城炮”一经推出,首批用户是居住在北京五环外的年轻人,这既是对当下去汽车消费化的态度,也是一种现实生活的需求,家庭经济的推动,而一车难求的背后,肯定了 “长城炮”问世的正向性;其次,“长城炮” 赋予皮卡乘用化价值和意义,争取到皮卡进城的权利,为千行百业的经济拉动助力,这是对“小康社会看皮卡”的直接贡献;再是,以商用为基础的皮卡延伸至多用途的“乘商一体”的全新领域,以产品的多样性,跨越了汽车场域的限制,成为了不可替代的“万能车”。

 

这是其他车型难以抵达的触点。如今,“长城炮”不仅将民生车提升到了国民车,而且高端化。“长城炮”累计销量突破65万辆,其中51个月销量过万就是佐证。从乘用、越野、改装、运动等多个维度来看,“长城炮”已经介入汽车文化的深度和广度,而且有了高度。

 

去年,从原装素车登顶虎克之路金刚坡,到挑战世界公路海拔最高的拉琼拉垭口,一举突破海拔5994米,再从一箱油1400公里到G219穿越,以及从全性能家族征战阿拉善到库木塔格越野拉力赛等,这都是“长城炮”继丈量珠峰之后所做的品牌活动。此外,在房车改装、赛车、各种专业车辆领域看“长城炮”,显得十分活跃,表明这些已经成为构建皮卡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之一。这是基于“长城炮”产品升级,科技含量的提升,尤其是在性能车上的突出表现,吸引了车迷们的追捧热度。此外,在混动和智能领域,“长城炮”也紧跟行业节奏,不仅是皮卡行业的引领者,也是汽车变革最务实的参与者,现已先后登陆澳洲、南非、泰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并广受好评,频频获奖。

 

回望2024年,“长城炮”的精彩可圈可点。有人说,这要比乘用车还要劲爆。比如,在去年广州车展上,“长城炮”展台成为年轻人最喜欢看的展台之一。从山海炮穿越版、2.4T越野炮、2.4T乘用炮、2.4T商用炮,以及消防炮、山海炮旅居车等车型中,可以全面了解长城炮家族产品的实力、魅力以及改装潜力,置身其中,确实要比看乘用车过瘾。

 

值得关注的是,“长城炮”的均价已经接近或超过部分乘用车,甚至逼近豪华车,比如2.4T越野炮起售价17.88万元,“全球长续航高性能豪华皮卡”山海炮穿越版起售价24.98万元,显示出其价值优势。再比如,论及皮卡的智能化,有“户外之王”的山海炮迎来第二次OTA升级,全面优化皮卡品类智慧出行体验,为人、车、生活带来了更理想的解决方案。

 

通过这些产品,我们看到“长城炮”,改变了皮卡,也改变了汽车的价值观。从这个意义上讲,“长城炮”改写了皮卡的历史,呈现出潜力无限的汽车可能性,为当下汽车的不确定性提供了重要的启发和新的思路。

 

点评

“长城炮”对传统皮卡进行突破,由内至外焕然一新,不仅从产品形象、技术性能、用途和功能等方面改变皮卡,也改变了汽车的价值观,呈现出潜力无限的汽车可能性,为当下汽车的不确定性提供了重要的启发和新的思路。

 

(本文系《禾颜阅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导语

记录汽车的时代记忆和社会表情

观察

  • 小米明星车型SU7惹上麻烦,智驾接受市场“洗礼”

    当前,小米SU7销量一路走高,小米因此成为如今最红的新势力车企。同时,在国内汽车圈,小米一直深谙流量之道,是公认的营销高手。不过,一场意料之外的车祸,把小米汽车推到风口浪尖。

    0 ¥ 0.00
  • 中国激光雷达新贵是否畏惧这份做空报告?

    作为国内乃至全球风头最盛的激光雷达公司,禾赛被美股市场上的一家做空公司盯上了。蓝鲸资本的指责是否站得住脚?禾赛又将如何应对?

    9 ¥ 0.00
  • 蔚来是否在为宁德时代做“嫁衣”?

    资金捉襟见肘问题一直困扰着蔚来。除了提高销量,去找新的投资对蔚来掌门人李斌来说也是要事。最近,国内电池巨头宁德时代计划投入25亿到蔚来能源,这对于持续亏损的蔚来而言,究竟是扭亏为盈的机会,还是饮鸩止渴?

    12 ¥ 0.00
  • 期待车展,期待大众

    在中国,大众品牌家喻户晓。每逢车展,大众总以集团名义,庞大阵势占据C位,格外抢眼,尤其是在上海国际车展上,以半个主场的身份,展示其在华的地位和影响力,以及全球范儿。所以,最先收到邀请函并不意外,而今年的看点才是关键。不论是对于大众集团还是其他外资汽车公司,中国汽车自主品牌将会作为东道主的身份登场,以不同于以往的改变精彩纷呈,预示着一个中国汽车的时代大幕徐徐开启。

    17 ¥ 0.00
  • 极氪为何是中国车递给全球的新名片?

    如今,极氪已经成长为中国高端纯电市场的第一品牌,并被消费者视为当下辨识度最高的产品之一,不仅有温度,还是生活的镜子。如此评价,不止是依据可量化的“外延真理”,还有不可量化的“内容真理”,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价值,自我身份提升的认同,有着对社会生活整体性的判断和远见,已然成为一种势能的载体。

    21 ¥ 0.00
  • 上海F1赛事为何没有汽车厂家的影子?

    汽车行业转型,不止是汽车品类,还是车企洗牌和淘汰的深水区,关键是投资和结构正在发生变化,方向的模糊和不确定性在加剧,消费焦虑,失去定力,已然成为一种阵痛在蔓延……

    18 ¥ 0.00
  • 踏入纯电底盘“无人区”,仰望U7欲以黑科技破圈

    以往,合资品牌和传统豪华品牌基本掌握产品定价权。但这一切已发生变化,自主品牌重塑了供应链体系和创新了颠覆性的技术,开创了新能源汽车的新时代,并史无前例地突破了车市50%的防线。继大众车市之后,豪华车领域就是自主品牌下一个要占领的高地。

    0 ¥ 0.00
  • 聚焦年轻化市场,奇瑞努力成为“油电双轨”的平衡者

    尽管“油电之争”早已争得不可开交,但结合政策的博弈、车企的表态以及销量的份额,不难看出这两种驱动类型的产品已然达到了平衡,至少短时期内如此。至于那些剑走偏锋的“一边倒”言论,实质上是企业自身发展利益驱动下的片面之词,缺乏格局,难以概全。奇瑞就是最好的证明,一方面在积极推动新能源和智能化转型,一方面又在推进高质量燃油车,双管齐下,把选择权留给市场。

    10 ¥ 0.00
  • 星途揽月C-DM上演“理工男式”豪华:简单不粗暴还真香

    2025年的汽车市场已不是造车新势力的独秀舞台,当更多的传统车企凭借过硬的混动技术向高端市场发起总攻,技术平权、智驾平权让我们看到国产高端智能车的希望,星途揽月C-DM这个有着理工男式豪华特质的搅局者,让人看到了豪华品牌对于高端定义的另一种可能性:简单不粗暴还真香。

    11 ¥ 0.00
  • 车企接连下场“造人”,人形机器人靠近我们?

    近日,梅赛德斯-奔驰位于柏林的一家生产车间引起热议,一台名为Apollo的人形机器人正在车间完成精细操作,奔驰计划将在5年内实现机器人造车。从最早特斯拉人形机器人亮相,到宇树机器人表演,除了机器人科技公司在这条赛道竞争,各家车企也纷纷“凑热闹”:小米、小鹏蔚来等多家车企宣布切入人形机器人赛道。

    14 ¥ 0.00
  • P7载着广本的精髓与梦想出征,“新家”为其披上新铠甲

    当汽车在部分消费者眼中变成快消电子产品时,当一些车企纷纷打造网红产品以及通过种种营销噱头博取流量时,广汽本田依然倔强地拒绝以牺牲质量为代价换取短期市场红利,并选择以“数智·零碳”为核心的技术革新对汽车产业价值链进行重构,通过全新的工厂和全新的产品为梦想而战。

    14 ¥ 0.00
  • 玛莎拉蒂能不能造得出爆款的小米SU7 Ultra?

    在造车新势力的倒逼下,连超豪华车品牌感受到前有未有的压力。近日,玛莎拉蒂决定取消了纯电版MC20跑车的项目。与此同时,同为跑车的小米SU7 Ultra提前宣布完成了今年的全年销量目标。三年河东,三年河西,在当下快速变化的市场节奏中,再强的品牌也有危机感,单靠吃老本难以为继。

    22 ¥ 0.00

深度

禾颜阅讯

2025-01-07 09:43